刘艳;刘小平;张天龙
被后世医家尊为医圣的张仲景,不仅因他所创立的六经辨证的方法给后世医学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外,而且对妇产科方面的精湛论述也为发展妇产科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现存的祖国医学书籍中,有专篇论述妇科的就算建安医家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为早。该书是我国现存早的一步研究杂病的专书,其中有三篇为专门论述妇科病的。由于本书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故被誉为医方之祖,治疗杂病的典范。
作者:冯英培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祛风除湿汤内服外洗治疗湿疹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祛风除湿汤内服外洗治疗湿疹60例。结果:治疗1~3个疗程后,60例中53例临床治愈,7例无效,有效率88.3%。结论:祛风除湿汤内服外洗治疗湿疹有较好疗效,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朱秀美;李秀才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近年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的机理研究及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通过对近年来有关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的机理研究及治疗情况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耳穴贴压具有调节脏腑经络功能、神经功能、血管功能等多方面作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结论: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操作方便,无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臧镭镭;胡虹 刊期: 2013年第23期
慢性盆腔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常反复发作,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运用中医疏肝健脾法治疗该病,取得了欣喜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杨凤珍;王秋月 刊期: 2013年第23期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是属于“咳嗽”、“感冒”、“肺炎咳嗽”的范围,中医中称为复发性感染患儿。导致患儿出现上述症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儿肝常有余、脾肾不足、肺常虚等生理原因引起的。如果患儿习惯性呼吸道感染可导致患儿脾弱肝旺、肺胃阴虚、肺脾不足,当患儿遇到外邪侵入时则可发展成为疾病。从现代医学理论角度认为患儿免疫力低下、病原菌的侵入是导致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此外环境污染、体内菌群失调也是诱发该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普遍认为该疾病的发生是纵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本文将从现代医学微生物以及中医辨证角度对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以及两者的内在关系进行探讨,旨在为该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新的临床理论依据。
作者:张振武 刊期: 2013年第23期
中药以自身的优势,在保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药保胎对子代的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整理了中医药保胎对子代的影响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
作者:陶利利 刊期: 2013年第23期
在中医辨证为脾阳虚衰、寒湿内结,运用理中汤和大天阿汤合方加减治疗。连服7剂后病情有所改善。继续服用原方10剂,症状基本消失,体力基本恢复正常,可从事中等体力活动。随访半年,病情稳定。
作者:王长立;刘艳琴;张霞 刊期: 2013年第23期
升陷汤由生黄芪、柴胡、知母、桔梗、升麻组成,主要治疗胸中大气下陷证,临床在心血管病应用广泛,本文列举了升陷汤在心血管病的应用实例。
作者:马芳芳;王振涛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分析火针加火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在我社区中医科进行治疗的66例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4.3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治愈时间和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火针加火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高作宏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预防新生儿肠切肠吻合术后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肠切肠吻合术后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9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施他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抑酸,补液治疗,对比观察患者出血几率。结果:治疗组46例患者中,出血2例,出血率4.3%,住院时间(10.5±1.5)d。对照组49例患者中,出血5例,出血率10.2%,住院时间(13.7±1.3)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长抑素能较好的预防新生儿肠切肠吻合术后消化道出血。
作者:商磊 刊期: 2013年第23期
输卵管性不孕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因素,临床治疗方法较多,李京枝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输卵管性不孕的病因病机多为湿热瘀结,治以清热祛湿、活血化瘀,扶正祛邪为主,标本兼顾,辨证施治,内外合治,收效显著。
作者:卢喜洋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并发腹膜后血肿的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2006年1月~2012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诊治骨盆骨折并发腹膜后血肿患者51例,男36例,女15例;年龄18~57岁,中位数35岁;受伤至就诊时间30min~5d。合并其他部位骨折21例,肾挫裂伤4例,小肠破裂8例,肝脏破裂4例,脾脏破裂8例。并发症尿道断裂11例,膀胱破裂9例,直肠破裂1例,结肠破裂4例,髂静脉破裂2例。结果:本组治愈46例,死亡5例。死亡原因为多发伤、伤势过重,发生失血性休克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5例,经非手术治疗后治愈;并发膀胱阴道瘘1例,盆腔脓肿1例,均经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骨盆骨折并发腹膜后血肿是一种严重复杂的外伤,常合并腹盆腔脏器及大血管损伤,而使临床表现多样化,误诊率高,死亡率高。详细询问病史,仔细反复腹部检查,进行诊断性腹腔穿刺,综合运用B超、CT、X线检查,可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尽早明确诊断,尽快纠正休克,积极处理骨盆骨折和合并的脏器损伤,必要时剖腹探查迅速控制出血,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而术中血肿是否探查因血肿部位及动态而异。
作者:张明柱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结果,了解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及其可能的高危因素,探讨早期筛查、诊断、随访、干预的可行性办法。方法:新生儿出生3d 后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进行初筛,未通过者及有听损伤高危因素的孩子42d 后,转诊至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用 DPOAE 和快速脑干反应(AABR)进行复筛,并跟踪追访。结果:初筛时正常儿童未通过率占11.08%,高危儿为15.84%。结论:先天性听力损伤在其他新生儿先天疾患中发病率高,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非常必要,通过筛查可及早发现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及早干预,利于婴幼儿言语-语言心理行为健康发育。
作者:费燕;解畅 刊期: 2013年第23期
桂枝在临床应用方面涉及广泛,笔者对桂枝应用的经验认识介绍如下。
作者:杨杰 刊期: 2013年第23期
临床带教护生工作是护理教学的重要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环节,现将担任带教老师的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3年第23期
本文介绍冯建春教授应用麻杏甘石汤的临床经验,她认为该方剂不仅用于治疗“外感未解,痰热郁肺”的咳喘,还可扩展至许多证型,实际应用中,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重在宣肺,临床应用复杂多变。
作者:李涵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对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颈椎病患者,在不违背其个人意愿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中医推拿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并分别通过中医推拿疗法和物理牵引疗法对其分别进行治疗。并对疗程结束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中医推拿组50例患者痊愈28例,其痊愈率和总体有效率分别高达56.0%和96.0%,与对照组的痊愈率40.0%和总有效率78.0%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推拿能不仅能有效的治疗颈椎病且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群祥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分析中药在胃溃疡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胃溃疡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4例患者是单纯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44例患者则是单纯的采用中药进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仅为79.5%,观察组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溃疡患者治疗中,采用中药进行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郭晓云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讨论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患有变异型心绞痛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用自拟的中药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7%,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变异型心绞痛,通过中药作用缓解西药的毒副反应,效果可靠、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登攀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前,在银屑病临床方面,存在着一些治疗误区,这些误区主要表现在遗传、传染、用药、复发、饮食及生活习惯等方面。我们试图从这几方面进行探讨,目的是为了让医患双方都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银屑病,避免走入心理以及临床治疗误区,从而使治疗更加顺利和有效。
作者:荆夏敏;巩玉虎;荆欣;荆宁 刊期: 2013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