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和;陈韬;张群英;丰浩荣;王成寿
目的 调查某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的受照剂量及程度,为采取防护辐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仪检测某区2006年至2008年1688人次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年剂量,统计各年监测人数、4组剂量组的人数频数分布及人均年当量剂量,并按不同工种进行分类统计和比较.结果 个人剂量低水平所占的比例较大,人均年当量剂量呈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总体剂量水平较高;不同工种当中,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医用诊断X射线工种人均年当量剂量较高.结论 某区各医疗单位总体剂量水平较高,应进一步加强防护意识;PET放射诊断和放射介入工作人员须采取措施降低照射剂量对身体的危害.
作者:赵国良;荣曙;毛应华;杨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具有抗菌谱广、组织渗透能力强的特点,临床上应用广泛,但有神经毒性,临床表现为思维混乱、语无伦次、肌肉震颤、脑病和惊厥等,并具有明显的致病性和致残性.对于尿毒症患者,防范其神经毒性的影响就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韩清萍;刘秀娟;余燕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四肢血管火器伤是指由火药作动力发射或引爆的投射物(弹丸、弹片等)所致伤及四肢主要动、静脉伤,是战时常见的严重创伤.四肢血管火器伤后主要面临出血和缺血两大难题,如救治不当,轻则丢肢,重者丧命.综合分析研究四肢血管火器伤救治的相关进展,学习外军先进的救治经验,探讨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提高临床军医的救治水平,对保障打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郭明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指端缺损的修复.方法 对我院2005年12月至2008年11月500例613指外伤性指端缺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修复,并就其修复后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0例指端应用手部各种皮瓣、游离组织移植及术后药物治疗,优良率95.8%.结论 外伤性指端缺损修复方法多种,应选择佳的治疗方法.术后的药物治疗及功能训练有助于提高疗效.
作者:蒲涛;谭小云;胡行治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多胎妊娠的自然减胎率和妊娠结局.方法 对2002年6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生殖中心实施IVF-ET术后97例多胎妊娠者进行全妊娠期的追踪随访.结果 97例多胎妊娠者实施选择性减胎术17例,81例(含减胎术前自然减胎1例)多胎妊娠中发生自然减胎24例,自然减胎率为29.6%(24/81),其中三胎为55.6%(5/9),双胎为25.4%(18/71),四胎妊娠1例减胎术前发生自然减胎;自然减胎发生在妊娠前9周为58.3%;自然减胎后单胎分娩孕周和新生儿体重与同期单胎妊娠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同期双胎妊娠(P<0.05).结论 多胎妊娠自然减胎后可延长妊娠时间,增加保留胎儿的体重;孕9周后行选择性减胎术可减少选择性减胎术的实施.
作者:姜宏;裴红;张文香;倪丰;何瑞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通过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甲状腺上动脉与肝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数据,探讨甲亢患者肝动脉血流数据的研究价值.
作者:郭晓波;薛建设;缪秋菊;刘婧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超声对小儿急腹症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169例小儿急腹症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其中急性阑尾炎59例,急性肠梗阻31例,急性肠套叠23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49例,原发性腹膜炎7例,并将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或其他检查及治疗后复诊结果相对照. 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急性阑尾炎为84.7%,急性肠梗阻为90.3 %,急性肠套叠为87.0%,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为100%,原发性腹膜炎为100%.结论 超声对小儿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熊爱民;方苏芳;陈毅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通过应用丙泊酚开展无痛胃镜下行食管上段异物取出术的优越性.方法 将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进行无痛胃镜下治疗的78例作为无痛组,同期行常规胃镜下治疗的38例作为普通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成功率、不良反应和舒适度的差异.结果 无痛组在术中出现呛咳、恶心呕吐、躁动、憋气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普通组(P<0.01),操作时间明显短于普通组(P<0.01),而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胃镜应用于食管上段异物取出术,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手术时间,是安全、快捷、舒适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震凯;汪芳裕;刘炯;许文安;王少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陆军渡海作战演习中重度晕船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疗效.方法 对陆军渡海作战演习中发生的22例重度晕船者,采用积极补液、抗运动病、心理治疗及个体化治疗.结果 22例重度晕船者均获得痊愈,其中19例治疗2天归队.结论 晕船严重影响官兵的身体健康和部队战斗力,应重视预防,治疗采用综合有效的手段.
作者:邱国钦;钱永耀;王剑敏;陈玉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本文对近年以来配发部队的新一代骨干卫生装备的训练、管养工作进行了深入探索,坚持紧扣大纲、严抓训练,灵活组训,规范操作,确保训练效果;坚持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加强管理,保证装备的良好状态,提高新装备的人装结合力,在部队岗位练精兵活动中取得明显效果.
作者:叶永富;孙志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颈髓损伤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86例外伤性颈髓损伤老年患者分手术组(38例)与保守组(48例)进行疗效观察,两组在伤后或术后平均6.4 天接受3个疗程共30天高压氧(HBO)治疗.手术组在伤后平均8.34天采用颈前路减压带锁钢板固定.保守组采用枕颌吊带牵引. 结果手术组显效率89.5%,保守组显效率43.8%,手术组优于保守组(P<0.01).手术组并发症较保守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老年颈髓损伤积极手术治疗疗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并发症明显减少.
作者:洪建明;刘敏;胡学峰;吴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夫西地酸钠为一种具有甾体骨架的抗生素,对革兰阳性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如葡萄球菌,包括对青霉素、甲氧西林和其他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均高度敏感.夫西地酸钠与其他抗菌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临床主要用于各种敏感细菌,尤其是葡萄球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骨髓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反复感染的囊性纤维化、肺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外科及创伤性感染等.本文就夫西地酸钠相关配伍禁忌、正确配制及操作方法以及并发症的处理问题作一介绍.
作者:陶瑛瑛;马爱华;倪江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耐力训练前后心肌细胞损伤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关系,并观察左卡尼汀对运动心肌细胞的预防性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新兵在运动前后及服用左卡尼汀后H-FABP含量.结果 未服药组和服药组间H-FABP含量差异显著(P<0.05),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4小时各时间点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可以作为心肌损伤的一种检测指标,左卡尼汀对运动心肌细胞有预防性保护作用.
作者:宋文全;裴士凤;陈力平;黄雅娟;林杰;任孔健;王宇;周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对确诊脑梗死93例患者的颈动脉超声作回顾性分析,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至12月住院确诊的脑梗死患者93例, 男67例,女26例, 年龄38~91岁.大面积脑梗死21例,腔隙性脑梗死65例,脑干梗死7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72例,糖尿病21例.
作者:李艳秋;穆红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1 病案摘要患者,女,44岁,10年前发现右肩部有一鸡蛋大包块,术后病理提示为血管瘤,2个月后复发并逐渐增大,未予治疗.2006年患者外伤后右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就诊提示:右锁骨骨折,给予固定;2个月后复查X线片:右锁骨陈旧性骨折,骨折处骨缺损,穿刺抽出淡黄色凝固液体,考虑为右肩囊状淋巴管瘤.患者来我院就诊以右锁骨病理性骨折收入院.
作者:李桂梅;乐美兆;张佃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本文对一起疑似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置工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准备充分、规范执法、信息公开、坚持原则、取信于民、共建和谐的几点启示和体会,为基层单位处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借鉴,为军队卫生监督人员提高素质、树立形象提供帮助.
作者:梁洪军;顾海涛;周东明;陈琼;李晶;王长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的干燥成熟果肉,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环烯醚萜苷,萜类等.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抗氧化,治疗糖尿病,保护神经系统等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山茱萸的生物活性及其机制,为山茱萸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作者:于淼;王晓先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急性创伤患者应激反应强烈,对睡眠影响大,严重影响患者心身健康,据文献报道,应激导致的睡眠障碍占97%,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早醒,噩梦,少数人次日嗜睡[1].本文调查了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60例,旨在了解其术后睡眠障碍及影响因素,报告如下.
作者:杨银玉;赵美玲;杨玲;杨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剖宫产术影响子宫的完整性及子宫三个走向肌层的整体收缩,故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产后及时合理应用促进子宫收缩药物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环节.
作者:崔向华;骆文香;吴曼;梁少琴;张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超声评价体外不同处理方式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于缺血心肌后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2周后分别将自体MSCs、经5-aza诱导的MSCs、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Dil标记后用微量注射器注射于兔缺血心肌内,并以无血清培养基注射动物为对照组.分别在术前、细胞移植前、细胞移植后2、4周之后行M型超声心动测量: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等指标.结果 细胞移植后2、4周,超声心动检查发现MSCs组和5-aza诱导的MSCs 组的兔心功能(LVEF、LVFS值)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BMMNCs组仅在移植后4周明显改善(P<0.05);LVESD、LVEDD细胞移植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SCs、经5-aza诱导的MSCs、 BMMNCs均能存活于梗死心肌中,从而改善缺血心肌后左室收缩功能.
作者:章仁品;宋晓蓉;翟志敏;严中亚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