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新卫生装备人装结合力的做法和体会

叶永富;孙志国

关键词:新卫生装备, 人装结合力, 卫生勤务
摘要:本文对近年以来配发部队的新一代骨干卫生装备的训练、管养工作进行了深入探索,坚持紧扣大纲、严抓训练,灵活组训,规范操作,确保训练效果;坚持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加强管理,保证装备的良好状态,提高新装备的人装结合力,在部队岗位练精兵活动中取得明显效果.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四肢血管火器伤的诊疗进展

    四肢血管火器伤是指由火药作动力发射或引爆的投射物(弹丸、弹片等)所致伤及四肢主要动、静脉伤,是战时常见的严重创伤.四肢血管火器伤后主要面临出血和缺血两大难题,如救治不当,轻则丢肢,重者丧命.综合分析研究四肢血管火器伤救治的相关进展,学习外军先进的救治经验,探讨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提高临床军医的救治水平,对保障打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郭明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相同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阻滞观察

    目的 探讨同一剂量的罗哌卡因(150 mg)用于肌间沟径路臂丛阻滞时容量、浓度与临床效果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上肢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神经刺激仪定位行肌间沟径路臂丛神经阻滞,所用药液分别为:A组20 ml(0.75%),B 组30 ml(0.5%),C 组40 ml(0.375%),单盲法观察各组病例的感觉、运动阻滞情况,记录麻醉期间的生命体征变化及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结果 ①三组患者行臂丛阻滞前后生命体征均较平稳;②感觉阻滞: A组起效快,但阻滞节段范围窄,主要阻滞C5~7节段,持续时间长;C组起效慢,但阻滞节段较宽,多分布于C4~T1,恢复快.③三组患者均产生了肘关节的运动阻滞,起效上:A>B>C.④三组患者中C组总体不良反应率略高.结论 在剂量为150 mg的罗哌卡因在肌间沟臂丛麻醉时药液浓度高,起效就快,且感觉运动阻滞时间长,容量增大时起效稍慢,但阻滞平面更广,阻滞成功率更高,然而在容量增大的同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可能增加.

    作者:王祥和;陈韬;张群英;丰浩荣;王成寿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5公里武装越野训练对新学员肌疲劳及血清酶的影响

    目的 观察新学员5公里武装越野训练肌疲劳度和血清酶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南京某军校100名新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在训练前及训练后分别测定血清酶,评定肌肉疲劳度.结果 5公里武装越野训练可造成新学员肌肉疲劳.部分血清酶与肌肉疲劳度显著相关.结论 血清酶的变化可以反映5公里武装越野训练对新学员肌肉的损伤及疲劳程度的变化.

    作者:汪勇;赵武伟;何晓军;雷文婧;高晓迎;朱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前列腺手术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等剂量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前列腺电汽化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65~91岁前列腺增生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Ⅰ、Ⅱ、Ⅲ组依次应用0.25%、0.5%、0.75%轻比重罗哌卡因10 mg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其感觉、运动阻滞上的起效、维持及恢复的异同,高阻滞平面,术中麻醉质量及出现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结果 三组患者患侧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与高阻滞平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大Bromage评分,硬膜外追加局麻药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前列腺电汽化手术时具有优越性.

    作者:卢承志;姚猛飞;宋伟;何丽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干休所医疗保健工作几点做法

    本文从干休所卫生所这一基层医疗单位的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和医疗保健工作的新特点,对干休所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进细致的分析总结,为干休所卫生所如何做好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作者:顾众宏;魏家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63例老干部皮肤瘙痒症分析

    我们于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调查了两个干休所共163名老干部发生皮肤瘙痒症(SP)的情况,结合年度体检,及时发现了一些相关疾病,为干休所的保健工作积累了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全民;杨瑞英;金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检测肝动脉流速的意义

    通过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甲状腺上动脉与肝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数据,探讨甲亢患者肝动脉血流数据的研究价值.

    作者:郭晓波;薛建设;缪秋菊;刘婧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超声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

    对确诊脑梗死93例患者的颈动脉超声作回顾性分析,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至12月住院确诊的脑梗死患者93例, 男67例,女26例, 年龄38~91岁.大面积脑梗死21例,腔隙性脑梗死65例,脑干梗死7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72例,糖尿病21例.

    作者:李艳秋;穆红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早期准确诊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体会

    本文对2例临床结果迥异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诊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这一临床急症的诊疗经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需围绕突发胸痛这一核心症状,通过详细问诊、查体,尤其及时行主动脉双源CT成像可早期成功诊断,而尽早实施血管介入或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磊;江时森;宫剑滨;张启高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合用催产素预防剖宫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剖宫产术影响子宫的完整性及子宫三个走向肌层的整体收缩,故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产后及时合理应用促进子宫收缩药物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环节.

    作者:崔向华;骆文香;吴曼;梁少琴;张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军队疗养院护理人员冬训实践和效果评价

    我院于2005年至2009年利用军队疗养院和治疗医院转隶的优势,坚持每年的1至3月份组织冬季训练工作,旨在提升服务品质,提高管理效能,力求技能专业化、服务特色化,满足疗养员、康复患者等人群的身心和社会需求.

    作者:张友琴;杨艳萍;蒋莉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诊断乳腺癌35例分析

    我院2006年至2007年术前乳腺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诊断为实性肿块,并经病理明确诊断乳腺癌35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陈敬芳;王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肌损伤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耐力训练前后心肌细胞损伤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关系,并观察左卡尼汀对运动心肌细胞的预防性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新兵在运动前后及服用左卡尼汀后H-FABP含量.结果 未服药组和服药组间H-FABP含量差异显著(P<0.05),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4小时各时间点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可以作为心肌损伤的一种检测指标,左卡尼汀对运动心肌细胞有预防性保护作用.

    作者:宋文全;裴士凤;陈力平;黄雅娟;林杰;任孔健;王宇;周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及甲氨喋呤治疗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TVS)诊断早期异位妊娠及甲氨喋呤(MTX)保守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TVS提示为早期异位妊娠73例,结合临床症状及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诊断明确后,66例使用甲氨喋呤2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7~10天;7例TVS引导下未破裂异位妊娠囊穿刺局部注射MTX 50mg;每3天TVS复查观察包块及盆腔积液情况.结果 73例TVS所见:盆腔可见低回声包块38例,混合回声包块28例,直径在15~40 mm,异位妊娠囊伴原始心管搏动7例.1例保守治疗后第2天因腹痛加剧,盆腔积液明显增多,急诊手术.其余72例3天TVS观察包块缩小31例,占43.1%(31/72),包块无明显变化41例,占56.9% (41/72);6天TVS观察包块缩小57例,占79.2%(57/72),包块消失15例,占20.8%(15/72),9~30天复查包块均消失,血β-HCG正常或<10 mIU/L.结论 经阴道超声在诊断早期异位妊娠及保守治疗临床观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冯萍娟;蔡丽萍;刘桂苏;吴杨;赵克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对新医改政策的伦理学再思考

    医疗制度改革离不开伦理学思考,只有坚持公平、公正、有利、效率的原则才能确保医疗改革走向成功.本文在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伦理学重要性分析基础上,对维护公立医院服务公益性、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以及各利益攸关方在医药卫生事业改革中的伦理责任等进行探讨,正确把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原则与要求.

    作者:汪春晖;杨国斌;丁益强;干振华;王玲玲;陈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夫西地酸钠的配伍禁忌及处理方法

    夫西地酸钠为一种具有甾体骨架的抗生素,对革兰阳性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如葡萄球菌,包括对青霉素、甲氧西林和其他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均高度敏感.夫西地酸钠与其他抗菌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临床主要用于各种敏感细菌,尤其是葡萄球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骨髓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反复感染的囊性纤维化、肺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外科及创伤性感染等.本文就夫西地酸钠相关配伍禁忌、正确配制及操作方法以及并发症的处理问题作一介绍.

    作者:陶瑛瑛;马爱华;倪江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农村偏远地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治疗

    目的 观察农村偏远地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治疗,为农村偏远地区换瓣患者提供一种简单可行的抗凝方法.方法 近3年30名农村偏远地区换瓣患者(观察组)与31名城镇换瓣患者(对照组)术后抗凝,口服华法林片,剂量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INR)调整,观察组的抗凝监测间隔时间较对照组延长,抗凝强度一样.同时进行抗凝的宣教.结果 61例患者中测得INR共742次,其中观察组329次,对照组413次,INR控制在1.5~2.0的596次.住院期间两组患者无严重出血及栓塞并发症,出院后观察组1例1月后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死亡,2例牙龈出血,4例月经过多.对照组2例牙龈出血,3例月经过多. 结论采用INR 1.5~2.0抗凝治疗强度是安全可靠的,通过加强抗凝的宣教,适当延长检测间隔时间的方法并不影响换瓣术后中短期抗凝效果.

    作者:叶福林;张玉景;黄兵;朱建福;房毓庆;王泽新;陆方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1 病案摘要患者,女,44岁,10年前发现右肩部有一鸡蛋大包块,术后病理提示为血管瘤,2个月后复发并逐渐增大,未予治疗.2006年患者外伤后右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就诊提示:右锁骨骨折,给予固定;2个月后复查X线片:右锁骨陈旧性骨折,骨折处骨缺损,穿刺抽出淡黄色凝固液体,考虑为右肩囊状淋巴管瘤.患者来我院就诊以右锁骨病理性骨折收入院.

    作者:李桂梅;乐美兆;张佃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双肾多发巨大结石1例

    1 病案摘要患者,男,40岁.因双侧腰部胀痛1年,加重2周于2008年1月15日入院.患者入院前曾在他院住院,B超检查示:双肾多发结石.予抗炎、解痉及止痛对症处理,症状无明显改善.入院体格检查:体温 38.0℃,双侧肋脊区压痛叩痛,双侧输尿管行径区及膀胱区无压痛叩痛.

    作者:宁兰文;邹厦;徐玉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山茱萸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的干燥成熟果肉,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环烯醚萜苷,萜类等.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抗氧化,治疗糖尿病,保护神经系统等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山茱萸的生物活性及其机制,为山茱萸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作者:于淼;王晓先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