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萍娟;蔡丽萍;刘桂苏;吴杨;赵克力
急性创伤患者应激反应强烈,对睡眠影响大,严重影响患者心身健康,据文献报道,应激导致的睡眠障碍占97%,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早醒,噩梦,少数人次日嗜睡[1].本文调查了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60例,旨在了解其术后睡眠障碍及影响因素,报告如下.
作者:杨银玉;赵美玲;杨玲;杨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同一剂量的罗哌卡因(150 mg)用于肌间沟径路臂丛阻滞时容量、浓度与临床效果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上肢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神经刺激仪定位行肌间沟径路臂丛神经阻滞,所用药液分别为:A组20 ml(0.75%),B 组30 ml(0.5%),C 组40 ml(0.375%),单盲法观察各组病例的感觉、运动阻滞情况,记录麻醉期间的生命体征变化及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结果 ①三组患者行臂丛阻滞前后生命体征均较平稳;②感觉阻滞: A组起效快,但阻滞节段范围窄,主要阻滞C5~7节段,持续时间长;C组起效慢,但阻滞节段较宽,多分布于C4~T1,恢复快.③三组患者均产生了肘关节的运动阻滞,起效上:A>B>C.④三组患者中C组总体不良反应率略高.结论 在剂量为150 mg的罗哌卡因在肌间沟臂丛麻醉时药液浓度高,起效就快,且感觉运动阻滞时间长,容量增大时起效稍慢,但阻滞平面更广,阻滞成功率更高,然而在容量增大的同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可能增加.
作者:王祥和;陈韬;张群英;丰浩荣;王成寿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通过应用丙泊酚开展无痛胃镜下行食管上段异物取出术的优越性.方法 将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进行无痛胃镜下治疗的78例作为无痛组,同期行常规胃镜下治疗的38例作为普通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成功率、不良反应和舒适度的差异.结果 无痛组在术中出现呛咳、恶心呕吐、躁动、憋气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普通组(P<0.01),操作时间明显短于普通组(P<0.01),而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胃镜应用于食管上段异物取出术,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手术时间,是安全、快捷、舒适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震凯;汪芳裕;刘炯;许文安;王少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对确诊脑梗死93例患者的颈动脉超声作回顾性分析,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至12月住院确诊的脑梗死患者93例, 男67例,女26例, 年龄38~91岁.大面积脑梗死21例,腔隙性脑梗死65例,脑干梗死7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72例,糖尿病21例.
作者:李艳秋;穆红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本文从干休所卫生所这一基层医疗单位的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和医疗保健工作的新特点,对干休所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进细致的分析总结,为干休所卫生所如何做好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作者:顾众宏;魏家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为了动态跟踪和实时监控各类住院病人的预交金状态,提供准确的管理数据,便于采取科学和人性化的管理手段,我们开发了住院预交金预警管理系统.它的应用有利于医患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能赢得病人对预交金管理工作的支持,减轻医院费用管理方面的压力,降低医疗欠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陆婷娟;王立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四肢血管火器伤是指由火药作动力发射或引爆的投射物(弹丸、弹片等)所致伤及四肢主要动、静脉伤,是战时常见的严重创伤.四肢血管火器伤后主要面临出血和缺血两大难题,如救治不当,轻则丢肢,重者丧命.综合分析研究四肢血管火器伤救治的相关进展,学习外军先进的救治经验,探讨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提高临床军医的救治水平,对保障打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郭明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多胎妊娠的自然减胎率和妊娠结局.方法 对2002年6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生殖中心实施IVF-ET术后97例多胎妊娠者进行全妊娠期的追踪随访.结果 97例多胎妊娠者实施选择性减胎术17例,81例(含减胎术前自然减胎1例)多胎妊娠中发生自然减胎24例,自然减胎率为29.6%(24/81),其中三胎为55.6%(5/9),双胎为25.4%(18/71),四胎妊娠1例减胎术前发生自然减胎;自然减胎发生在妊娠前9周为58.3%;自然减胎后单胎分娩孕周和新生儿体重与同期单胎妊娠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同期双胎妊娠(P<0.05).结论 多胎妊娠自然减胎后可延长妊娠时间,增加保留胎儿的体重;孕9周后行选择性减胎术可减少选择性减胎术的实施.
作者:姜宏;裴红;张文香;倪丰;何瑞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超声评价体外不同处理方式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于缺血心肌后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2周后分别将自体MSCs、经5-aza诱导的MSCs、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Dil标记后用微量注射器注射于兔缺血心肌内,并以无血清培养基注射动物为对照组.分别在术前、细胞移植前、细胞移植后2、4周之后行M型超声心动测量: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等指标.结果 细胞移植后2、4周,超声心动检查发现MSCs组和5-aza诱导的MSCs 组的兔心功能(LVEF、LVFS值)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BMMNCs组仅在移植后4周明显改善(P<0.05);LVESD、LVEDD细胞移植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SCs、经5-aza诱导的MSCs、 BMMNCs均能存活于梗死心肌中,从而改善缺血心肌后左室收缩功能.
作者:章仁品;宋晓蓉;翟志敏;严中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超声对小儿急腹症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169例小儿急腹症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其中急性阑尾炎59例,急性肠梗阻31例,急性肠套叠23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49例,原发性腹膜炎7例,并将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或其他检查及治疗后复诊结果相对照. 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急性阑尾炎为84.7%,急性肠梗阻为90.3 %,急性肠套叠为87.0%,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为100%,原发性腹膜炎为100%.结论 超声对小儿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熊爱民;方苏芳;陈毅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1 病案摘要患者,男,40岁.因双侧腰部胀痛1年,加重2周于2008年1月15日入院.患者入院前曾在他院住院,B超检查示:双肾多发结石.予抗炎、解痉及止痛对症处理,症状无明显改善.入院体格检查:体温 38.0℃,双侧肋脊区压痛叩痛,双侧输尿管行径区及膀胱区无压痛叩痛.
作者:宁兰文;邹厦;徐玉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通过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甲状腺上动脉与肝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数据,探讨甲亢患者肝动脉血流数据的研究价值.
作者:郭晓波;薛建设;缪秋菊;刘婧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院于2005年至2009年利用军队疗养院和治疗医院转隶的优势,坚持每年的1至3月份组织冬季训练工作,旨在提升服务品质,提高管理效能,力求技能专业化、服务特色化,满足疗养员、康复患者等人群的身心和社会需求.
作者:张友琴;杨艳萍;蒋莉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5种血清酶在空腹与餐后的变化.方法 选择正常体检人员523例及肝病患者149例,分别在空腹与餐后2小时抽取静脉血,检测ALT、AST、ALP、LDH和γ-GT等5种血清酶的含量.结果 在健康人群及肝病患者中,空腹与餐后ALT、AST、ALP、LDH和γ-GT等5种血清酶的检测结果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进食早餐对5种常见的血清酶学结果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宁生;孟运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夫西地酸钠为一种具有甾体骨架的抗生素,对革兰阳性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如葡萄球菌,包括对青霉素、甲氧西林和其他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均高度敏感.夫西地酸钠与其他抗菌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临床主要用于各种敏感细菌,尤其是葡萄球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骨髓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反复感染的囊性纤维化、肺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外科及创伤性感染等.本文就夫西地酸钠相关配伍禁忌、正确配制及操作方法以及并发症的处理问题作一介绍.
作者:陶瑛瑛;马爱华;倪江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具有抗菌谱广、组织渗透能力强的特点,临床上应用广泛,但有神经毒性,临床表现为思维混乱、语无伦次、肌肉震颤、脑病和惊厥等,并具有明显的致病性和致残性.对于尿毒症患者,防范其神经毒性的影响就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韩清萍;刘秀娟;余燕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院于2009年1月收治1例成人混合型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肺损伤、肝肾功能不全、胃肠道功能不全、面积75%的皮肤瘀斑、双小腿中下1/3干性坏疽危重患者,获得了救护成功[1],现将护理管理方面的体会与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周爱萍;刘枫;红波;王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国家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和方案的公布,建立国家基本医药制度,实施医药分开、药品零差价销售等政策的出台,必将对医院药事工作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面对新的形势,医院药事工作也要相应改革.本文对新医改形势下医院药事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作者:张国强;李治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院2006年至2007年术前乳腺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诊断为实性肿块,并经病理明确诊断乳腺癌35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陈敬芳;王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耐力训练前后心肌细胞损伤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关系,并观察左卡尼汀对运动心肌细胞的预防性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新兵在运动前后及服用左卡尼汀后H-FABP含量.结果 未服药组和服药组间H-FABP含量差异显著(P<0.05),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4小时各时间点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可以作为心肌损伤的一种检测指标,左卡尼汀对运动心肌细胞有预防性保护作用.
作者:宋文全;裴士凤;陈力平;黄雅娟;林杰;任孔健;王宇;周娜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