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度烧伤复合肺爆震伤临床救治的探讨

朱剑仙;宋斌;詹新华;刘世康;黄永新

关键词:烧伤, 肺爆震伤, 救治
摘要:目的 探讨重度烧伤复合肺爆震伤的临床特点及总结诊疗中的经验教训.方法 对31例重度烧伤复合肺爆震伤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疗效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31例患者治愈.入院时患者心肺功能障碍,尤以肺脏损伤为重,肝肾功能正常,血浆D-二聚体显著异常,血小板计数正常.19例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症的患者,给予气管切开、保护性机械通气,尽快纠正低氧血症.并发肺部感染16例, 脓毒症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心功能衰竭4例.结论 烧伤复合肺爆震伤伤情重,多器官功能受损,临床过程复杂,要早期诊断和救治.早期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及脏器功能保护是影响预后的重要措施,综合治疗措施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62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 探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5月~2008年11月治疗62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62例中,男21例,女41例,年龄19~69岁,平均38.6岁.单眶1个肿瘤60例,单眶2个肿瘤2例.术前行B超检查58例,CT检查35例,磁共振检查42例.61例手术治疗,其中前路开眶42例,外侧开眶19例.1例观察.术后病理诊断与影像学诊断符合率95.1%(58/61).结论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术前根据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基本可定性及定位诊断,大部分病例可通过前路开眶摘除肿瘤.

    作者:张志强;杨建东;范钦华;曹丽;刘宇;洪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鼻咽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护理

    我们对32例鼻咽癌化疗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以减轻恶心、呕吐症状,取得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2007年12月~2009年5月鼻咽癌化疗患者,男27例,女5例,年龄31~68岁.两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用药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蒋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舒适护理体会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患者普遍存在疼痛,疼痛是不舒适常见而严重的形式[1].随着社会及医疗条件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及交通事故的不断上升,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高.骨折后,因卧床时间长,极易发生并发症,通过实施舒适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范广丽;刘秋香;何亚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奥运会安保官兵的心理健康及干预性研究

    目的 探讨参加奥运会安保官兵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并观察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对643名奥运会安保官兵及592名非安保军人使用<军人心理疾病预测量表>和<军人情景特质应对方式量表>测定,并对出现心理障碍者进行心理干预或药物治疗.结果 研究组官兵心理健康预测总分、心理障碍各因子、积极和消极应对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积极的应对方式与心理障碍呈显著负相关(P<0.01).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军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心理防御不良、应激源、家族史和既往史、成长经历及社会支持缺乏等.心理障碍者经心理和药物干预效果明显.结论 参加奥运会安保官兵心理健康受到明显影响,而正确的干预措施有利于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

    作者:张广亚;张理义;徐志熊;涂德华;陈春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人体应力性骨折发生部位研究进展

    应力性骨折又称疲劳性骨折,在体育运动和军事训练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尽管应力性骨折多发生于下肢的胫腓骨,但全身多处骨骼均可发生,由于对其认识不足,容易发生漏、误诊,并影响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为此,我们查阅了近年来有关应力性骨折的国内外文献,归纳出其在全身骨骼的发生情况,并对各部位应力性骨折的特点加以简述,旨在使运动训练组织者及医务工作者对应力性骨折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降低运动训练及军事训练中该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李德权;于晓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某医院深部真菌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某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情况,探讨其易感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2008年1月~2008年10月出院患者真菌培养阳性病例.结果 某医院深部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72.1%),感染部位多发生在下呼吸道(86%).结论 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是医院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加强病原学监测,做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杨芳;魏宗赛;叶小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救治地震后送伤员36例护理实践

    根据国家卫生部转发的通知,我院于2008年5月23日收治36名从四川灾区空运至南京的地震伤病员,这一突发事件,不仅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同时也是赋予护理队伍发展和成长的良好契机.

    作者:余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重度眼外伤合并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重度眼外伤合并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救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2年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全氟化碳液体、视网膜切开和气体或硅油填充术等技术治疗的重度眼外伤合并视网膜脱离87例(88只眼).69眼继发于眼球穿通伤清创缝合术后,19眼继发于眼球钝挫伤.所有患者均合并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PVR均在C 2级以上.47只眼联合切除晶状体,33只眼植入人工晶状体.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 视网膜解剖复位77眼(87.6%),0.01以上视力56眼(63.6%).硅油填充76眼,其中32眼取出硅油,随访6~12个月,28眼视网膜复位,3眼视网膜再脱离,1眼眼球萎缩.结论 重度眼外伤合并视网膜脱离虽然伤情复杂严重,涉及多组织损害,致盲率高,但通过玻璃体手术联合全氟化碳液体、眼内气体或硅油填充等技术能重建外伤眼球,复位视网膜,并可挽救视力.

    作者:李学喜;李维娜;潘栋平;陈佳娜;陈吉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甲钴胺辅助治疗高龄老人带状疱疹神经痛55例

    目的 观察甲钴胺辅助治疗高龄老人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进行临床对照观察,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甲钴胺注射剂,对照组加用维生素B1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Q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之疗效更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甲钴胺治疗高龄老人带状疱疹神经痛之效果明显优于维生素B12,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朱小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驻军某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某驻军医院感染现患率横断面情况.方法 采取查阅住院病历和床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调查住院患者764人,医院感染现患率为6.41%,例次感染现患率为7.07%;现患率较高的病区分别为:精神科11.76%、烧伤科10.53%、肿瘤科10.39%;感染部位较多者依次为:下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表浅切口等;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97%.结论 驻军某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生素使用率均较高,要切实做好管理工作.

    作者:曹方余;陈剑云;魏宗赛;金梅;范丽芳;毛金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回顾性分析加替沙星不良反应24例

    加替沙星为喹诺酮新一代广谱抗菌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然而,关于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现将2003~2009年国内有关加替沙星不良反应的部分报道加以综合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邱俊;王凌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加强医院内涵建设迎接医改新挑战

    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新政策的重要内容和要求.笔者认为,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是迎接医改新挑战的关键,新形势下加强医院内涵建设,需要把握好人才培养、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凝聚力、精神文明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六个方面.

    作者:马炬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战备训练牵引军队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共建融合式发展路子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军队中小医院与地方乡镇卫生院军民共建共赢融合式生存与发展的新路子.方法 与4市12县71个乡镇卫生院签订军民共建协议,对32所乡镇卫生院组建战时卫勤保障急救分队进行重点帮带与训练.结果 重点帮带的32所乡镇卫生院战时卫勤保障急救分队,7年间外出执行紧急卫生救援任务8 064起,成功抢救伤病员9 677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6 690万元.军队医院在院病人由5年前高的223增加到今年的618人,医疗收入由300万元增加到9 900万元.结论 重点帮带训练的32所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与战救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军队医院有固定病人来源,医院建设达到历史高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达到了军民共建和谐共赢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者:裴波;袁福华;王振德;李瑞斌;张媛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空中急救转运伤员流程设计

    本文介绍了基于平、战时空中急救转运伤员的流程设计.根据未来战场的突发性和战伤伤员的复杂性,建立一个伤员安全、快速后送的医疗救治保障体系.通过对空中急救转运伤员的流程特点、设计要求、主要步骤的分析与探讨,提出一个符合突发事件和应急作战情况下的空中急救转运伤员的流程设计,为我军在未来战争中伤员医疗救护的卫勤保障和医院空中急救转运伤员体系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李晓华;李辉;易学明;苏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高频电凝联合药物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应用高频电凝联合药物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EGP )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72例EG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高频电凝+药物)和对照组(药物治疗组),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内镜下病灶糜烂性病灶消失率57.9%(44/76)、总有效率88.2%(67/76);对照组病灶消失率13.6%(9/66)、总有效率53.0%(35/66);治疗组之疗效优于单纯药物组(P<0.01).结论 高频电凝联合药物治疗EGP疗效较好.

    作者:李玉华;尹宁;刘冰;张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医院病案的信息化管理与服务

    在网络环境下,医院病案的服务功能与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对象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医院病案管理面临的新的问题、新的挑战,认为只有通过改革传统思路,加强信息资源的集成与开发利用,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病案管理人才队伍等举措,适应病案管理新需求,构建病案管理新局面.

    作者:张曙光;申萍;顾怀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CO2激光磨削术治疗睑黄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CO2激光磨削术治疗睑黄瘤临床疗效.方法 CO2激光磨削术治疗15例睑黄瘤,共25个病灶,能量500 mJ/cm2,脉冲宽度1~0.5 ms,功率6~7 W.结果 25个病灶极佳6个、显效18个、有效1个,无瘢痕形成.结论 CO2激光磨削术治疗睑黄瘤疗效明显,是一种符合整形美容原则的治疗方法.

    作者:严道金;杨海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做好临床护理实习的几点思考

    临床护理实习在于巩固和丰富护理理论知识,掌握护理技能,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临床护理实习工作,不仅关系到培养护生的能力素质,也关系到医院的医护质量.本文就如何做好临床护理实习谈几点思考.

    作者:纪佳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背带式子宫缝扎法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背带式(B-Lynch)子宫缝扎法对预防和治疗剖宫产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剖宫产术中行B-Lynch子宫缝扎法的147例,146例(99.31%)成功止血,术中出血量平均573 ml,减少因产后大出血而切除子宫.1例(0.68%)因右侧宫角菲薄,呈皮囊样,表面血管怒张,行B-Lynch子宫缝扎法后右侧宫角仍出血,予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无副作用,子宫复旧好.结论 背带式子宫缝扎法对于预防和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是有效的,操作简单,不增加费用,更重要的是保留了生育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梁少琴;骆文香;叶小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甘露醇治疗脑出血性颅高压时机和剂量的选择

    甘露醇是目前降低颅内压安全有效的首选药物之一.随着用药时间的推移、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暴露出的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用药时机和剂量选择上争议较大,如何对其进行正确把握,达到安全与有效二者兼顾的目的,已成为临床工作的一个关注点.为此查阅有关资料并进行相关的统计,现报告如下.

    作者:初晓玲;李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