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晓玲;李祥
1病案摘要患者,男,45岁,因左侧睾丸肿大20余年,左侧腹股沟区酸痛不适1月,在当地抗感染治疗无效,体重下降5 kg,于2007年7月23日入院.体格检查:阴囊左侧较右侧明显增大,左侧睾丸约4.5 cm×4.0 cm×3.5 cm大小,质硬,表面光滑,有轻触痛,左侧附睾明显增大,形态不规则.透光试验阴性.彩超示:左侧睾丸、附睾头部占位性病变.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绒气膜促性腺激素(HCG)正常.B 超肝胆脾胰肾未见明显异常.胸部X线:心肺膈未见异常.腹部至盆腔腹股沟区MRI检查:未见肿大淋巴结.
作者:余明主;胡翔南;曾小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某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情况,探讨其易感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2008年1月~2008年10月出院患者真菌培养阳性病例.结果 某医院深部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72.1%),感染部位多发生在下呼吸道(86%).结论 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是医院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加强病原学监测,做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杨芳;魏宗赛;叶小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背带式(B-Lynch)子宫缝扎法对预防和治疗剖宫产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剖宫产术中行B-Lynch子宫缝扎法的147例,146例(99.31%)成功止血,术中出血量平均573 ml,减少因产后大出血而切除子宫.1例(0.68%)因右侧宫角菲薄,呈皮囊样,表面血管怒张,行B-Lynch子宫缝扎法后右侧宫角仍出血,予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无副作用,子宫复旧好.结论 背带式子宫缝扎法对于预防和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是有效的,操作简单,不增加费用,更重要的是保留了生育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梁少琴;骆文香;叶小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军队医院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从加强经济管理的角度,论述了统筹处理好经济管理与为部队服务、医德医风、医疗质量、全成本核算和信息化建设等五个关系的方法途径.
作者:赵学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高频超声监测新兵集训期间胫骨骨膜厚度的变化,进一步了解高频超声对应力性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7年12月~2008年2月,随机抽取106名新兵作为研究对象,于开训前及集训各周分别应用高频超声监测胫骨前内侧骨膜厚度,并将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开训后各次检查右胫骨前内侧骨膜平均厚度均较开训前明显增厚(P<0.05),以开训第3周和第7周检查骨膜增厚为著,检查的10个点中以第3点、第6点增厚为著.结论 高频超声对软组织病变具有较好的分辨能力,能及时准确地观测胫骨骨膜厚度的变化.
作者:于晓华;姥义;桑玉顺;施海建;于长春;宋升;樊嵘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在泌尿系结石中,输尿管下段结石特别是膀胱入口处结石,用体外碎石、中药等保守方法治疗效果欠佳.近些年来,我们使用盐酸坦索罗辛胶囊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慧;许勇;羊继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2005年3月~2007年10月在我院妇科门诊确诊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系统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国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本文介绍了基于平、战时空中急救转运伤员的流程设计.根据未来战场的突发性和战伤伤员的复杂性,建立一个伤员安全、快速后送的医疗救治保障体系.通过对空中急救转运伤员的流程特点、设计要求、主要步骤的分析与探讨,提出一个符合突发事件和应急作战情况下的空中急救转运伤员的流程设计,为我军在未来战争中伤员医疗救护的卫勤保障和医院空中急救转运伤员体系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李晓华;李辉;易学明;苏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军队中小医院与地方乡镇卫生院军民共建共赢融合式生存与发展的新路子.方法 与4市12县71个乡镇卫生院签订军民共建协议,对32所乡镇卫生院组建战时卫勤保障急救分队进行重点帮带与训练.结果 重点帮带的32所乡镇卫生院战时卫勤保障急救分队,7年间外出执行紧急卫生救援任务8 064起,成功抢救伤病员9 677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6 690万元.军队医院在院病人由5年前高的223增加到今年的618人,医疗收入由300万元增加到9 900万元.结论 重点帮带训练的32所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与战救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军队医院有固定病人来源,医院建设达到历史高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达到了军民共建和谐共赢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者:裴波;袁福华;王振德;李瑞斌;张媛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新政策的重要内容和要求.笔者认为,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是迎接医改新挑战的关键,新形势下加强医院内涵建设,需要把握好人才培养、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凝聚力、精神文明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六个方面.
作者:马炬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CO2激光磨削术治疗睑黄瘤临床疗效.方法 CO2激光磨削术治疗15例睑黄瘤,共25个病灶,能量500 mJ/cm2,脉冲宽度1~0.5 ms,功率6~7 W.结果 25个病灶极佳6个、显效18个、有效1个,无瘢痕形成.结论 CO2激光磨削术治疗睑黄瘤疗效明显,是一种符合整形美容原则的治疗方法.
作者:严道金;杨海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骨-髌腱-骨治疗膝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25例前交叉韧带完全损伤患者实施关节镜下骨-髌腱-骨静力重建.结果 随访2~38个月,24例膝关节不稳症状消失,伸屈度0°~107°,平均(96.8±2.11)°.4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髌前疼痛,1例术后半年关节反复肿痛,关节镜下证实重建肌腱股骨端断裂,1例并发膝关节伸直型僵直,经关节镜下松解后有效改善.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患膝评分由术前(45.45±1.18)分提高到术后(80.77±1.42)分.结论 关节镜下自体骨-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取材方便,肌腱强度符合重建材料要求,患膝不稳有效改善.
作者:张平;张寅权;李国东;王慧慧;方大标;孙洪体;艾艳;康一凡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患者普遍存在疼痛,疼痛是不舒适常见而严重的形式[1].随着社会及医疗条件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及交通事故的不断上升,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高.骨折后,因卧床时间长,极易发生并发症,通过实施舒适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范广丽;刘秋香;何亚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疗养康复医学的发展,庐山已逐渐形成了以疗养康复为中心的疗养地.庐山丰富的文化疗养因子在疗养康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探讨庐山文化疗养因子在疗养康复中的作用及运用.
作者:刘长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术(SHG)在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对365例不孕症患者进行SHG,观察宫腔形态和输卵管的通畅情况.结果 365例患者中宫腔正常361例,1例粘膜下子宫肌瘤,2例宫腔内息肉,1例宫腔粘连.双侧输卵管通畅270例(74.0%),双侧梗阻28例(7.7%),单侧梗阻17例(4.7%),双侧通而不畅39例(10.7%),单侧通而不畅11例(3.0%).结论 SHG操作简单、经济、无创、准确率高,可作为常规应用于不孕症患者宫腔和输卵管检查.
作者:裴红;姜宏;张文香;王雪梅;倪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5月~2008年11月治疗62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62例中,男21例,女41例,年龄19~69岁,平均38.6岁.单眶1个肿瘤60例,单眶2个肿瘤2例.术前行B超检查58例,CT检查35例,磁共振检查42例.61例手术治疗,其中前路开眶42例,外侧开眶19例.1例观察.术后病理诊断与影像学诊断符合率95.1%(58/61).结论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术前根据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基本可定性及定位诊断,大部分病例可通过前路开眶摘除肿瘤.
作者:张志强;杨建东;范钦华;曹丽;刘宇;洪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我们对32例鼻咽癌化疗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以减轻恶心、呕吐症状,取得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2007年12月~2009年5月鼻咽癌化疗患者,男27例,女5例,年龄31~68岁.两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用药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蒋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度烧伤复合肺爆震伤的临床特点及总结诊疗中的经验教训.方法 对31例重度烧伤复合肺爆震伤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疗效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31例患者治愈.入院时患者心肺功能障碍,尤以肺脏损伤为重,肝肾功能正常,血浆D-二聚体显著异常,血小板计数正常.19例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症的患者,给予气管切开、保护性机械通气,尽快纠正低氧血症.并发肺部感染16例, 脓毒症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心功能衰竭4例.结论 烧伤复合肺爆震伤伤情重,多器官功能受损,临床过程复杂,要早期诊断和救治.早期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及脏器功能保护是影响预后的重要措施,综合治疗措施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作者:朱剑仙;宋斌;詹新华;刘世康;黄永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在军队新的护理编制中,文职护士在确保临床护理、疗养保障、对外体检保障、各种应急保障任务顺利完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逐渐成为军队医院、疗养院护理队伍的主体.文职护士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护理队伍建设和护理学科发展[1-2].3年来我院在文职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上进行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寻找相应对策,取得一定成效.
作者:张友琴;杨艳萍;蒋莉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重度眼外伤合并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救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2年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全氟化碳液体、视网膜切开和气体或硅油填充术等技术治疗的重度眼外伤合并视网膜脱离87例(88只眼).69眼继发于眼球穿通伤清创缝合术后,19眼继发于眼球钝挫伤.所有患者均合并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PVR均在C 2级以上.47只眼联合切除晶状体,33只眼植入人工晶状体.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 视网膜解剖复位77眼(87.6%),0.01以上视力56眼(63.6%).硅油填充76眼,其中32眼取出硅油,随访6~12个月,28眼视网膜复位,3眼视网膜再脱离,1眼眼球萎缩.结论 重度眼外伤合并视网膜脱离虽然伤情复杂严重,涉及多组织损害,致盲率高,但通过玻璃体手术联合全氟化碳液体、眼内气体或硅油填充等技术能重建外伤眼球,复位视网膜,并可挽救视力.
作者:李学喜;李维娜;潘栋平;陈佳娜;陈吉婷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