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广丽;刘秋香;何亚娟
根据国家卫生部转发的通知,我院于2008年5月23日收治36名从四川灾区空运至南京的地震伤病员,这一突发事件,不仅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同时也是赋予护理队伍发展和成长的良好契机.
作者:余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1病案摘要患者,女, 34岁, 尿液检查异常3年半,血肌酐升高半年,双下肢水肿加重1周入院. 入院体查: BP 142/82 mm Hg, 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 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率82次/分,律齐.腹平软, 无肿块, 无压痛, 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血肌酐1 027 μmol/L, 血红蛋白(Hb)76 g/L, 入科后给予行右侧颈内静脉置管术, 颈内静脉穿刺成功后延导丝插入静脉留置管, 患者胸痛, 回抽无血液予以床边X线胸片检查导管在位, 考虑静脉留置导管堵塞, 遂改股静脉置管术, 术后第1天, 患者有胸闷、气急. 胸部CT检查提示颈部右侧深静脉置管在胸腔内, 胸腔右侧积液, 复查Hb 67 g/L, 请心胸外科主任会诊, ①右颈静脉置管误入胸腔右侧.
作者:徐春霞;芮希西;王常丽;吴肖灵;吴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疗养康复医学的发展,庐山已逐渐形成了以疗养康复为中心的疗养地.庐山丰富的文化疗养因子在疗养康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探讨庐山文化疗养因子在疗养康复中的作用及运用.
作者:刘长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在军队新的护理编制中,文职护士在确保临床护理、疗养保障、对外体检保障、各种应急保障任务顺利完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逐渐成为军队医院、疗养院护理队伍的主体.文职护士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护理队伍建设和护理学科发展[1-2].3年来我院在文职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上进行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寻找相应对策,取得一定成效.
作者:张友琴;杨艳萍;蒋莉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5月~2008年11月治疗62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62例中,男21例,女41例,年龄19~69岁,平均38.6岁.单眶1个肿瘤60例,单眶2个肿瘤2例.术前行B超检查58例,CT检查35例,磁共振检查42例.61例手术治疗,其中前路开眶42例,外侧开眶19例.1例观察.术后病理诊断与影像学诊断符合率95.1%(58/61).结论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术前根据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基本可定性及定位诊断,大部分病例可通过前路开眶摘除肿瘤.
作者:张志强;杨建东;范钦华;曹丽;刘宇;洪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患者普遍存在疼痛,疼痛是不舒适常见而严重的形式[1].随着社会及医疗条件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及交通事故的不断上升,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高.骨折后,因卧床时间长,极易发生并发症,通过实施舒适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范广丽;刘秋香;何亚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金乌骨通片中葛根系的含量,为建立金乌骨通片的质量标准作基础研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葛根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葛根供试品溶液呈现与对照品溶液色谱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本品每片含葛根以葛根素计,不得少于1.3 mg.结论 所建立之方法可靠、准确,可作为金乌骨通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丹;陈诚;孟慧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参加奥运会安保官兵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并观察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对643名奥运会安保官兵及592名非安保军人使用<军人心理疾病预测量表>和<军人情景特质应对方式量表>测定,并对出现心理障碍者进行心理干预或药物治疗.结果 研究组官兵心理健康预测总分、心理障碍各因子、积极和消极应对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积极的应对方式与心理障碍呈显著负相关(P<0.01).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军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心理防御不良、应激源、家族史和既往史、成长经历及社会支持缺乏等.心理障碍者经心理和药物干预效果明显.结论 参加奥运会安保官兵心理健康受到明显影响,而正确的干预措施有利于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
作者:张广亚;张理义;徐志熊;涂德华;陈春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本文介绍了基于平、战时空中急救转运伤员的流程设计.根据未来战场的突发性和战伤伤员的复杂性,建立一个伤员安全、快速后送的医疗救治保障体系.通过对空中急救转运伤员的流程特点、设计要求、主要步骤的分析与探讨,提出一个符合突发事件和应急作战情况下的空中急救转运伤员的流程设计,为我军在未来战争中伤员医疗救护的卫勤保障和医院空中急救转运伤员体系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李晓华;李辉;易学明;苏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应力性骨折又称疲劳性骨折,在体育运动和军事训练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尽管应力性骨折多发生于下肢的胫腓骨,但全身多处骨骼均可发生,由于对其认识不足,容易发生漏、误诊,并影响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为此,我们查阅了近年来有关应力性骨折的国内外文献,归纳出其在全身骨骼的发生情况,并对各部位应力性骨折的特点加以简述,旨在使运动训练组织者及医务工作者对应力性骨折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降低运动训练及军事训练中该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李德权;于晓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甲钴胺辅助治疗高龄老人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进行临床对照观察,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甲钴胺注射剂,对照组加用维生素B1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Q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之疗效更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甲钴胺治疗高龄老人带状疱疹神经痛之效果明显优于维生素B12,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朱小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肝移植手术的成功及术后的恢复与术中的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手术配合及术后随访,我们体会到该手术中皮肤的护理应引起足够重视,因为在配合该手术时护士工作量大,重视了输血输液,重视麻醉的配合和各项指标的监测,重视体温的保护,以及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护理工作,易忽视皮肤护理,而接受肝移植手术的患者患病时间长,病情重,全身情况差,皮肤抵抗力差,手术时间长,易引起皮肤破损影响术后恢复,甚至是临床纠纷的一个诱发因素.
作者:蒋玉娣;许凤燕;鲍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应用高频电凝联合药物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EGP )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72例EG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高频电凝+药物)和对照组(药物治疗组),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内镜下病灶糜烂性病灶消失率57.9%(44/76)、总有效率88.2%(67/76);对照组病灶消失率13.6%(9/66)、总有效率53.0%(35/66);治疗组之疗效优于单纯药物组(P<0.01).结论 高频电凝联合药物治疗EGP疗效较好.
作者:李玉华;尹宁;刘冰;张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CO2激光磨削术治疗睑黄瘤临床疗效.方法 CO2激光磨削术治疗15例睑黄瘤,共25个病灶,能量500 mJ/cm2,脉冲宽度1~0.5 ms,功率6~7 W.结果 25个病灶极佳6个、显效18个、有效1个,无瘢痕形成.结论 CO2激光磨削术治疗睑黄瘤疗效明显,是一种符合整形美容原则的治疗方法.
作者:严道金;杨海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度烧伤复合肺爆震伤的临床特点及总结诊疗中的经验教训.方法 对31例重度烧伤复合肺爆震伤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疗效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31例患者治愈.入院时患者心肺功能障碍,尤以肺脏损伤为重,肝肾功能正常,血浆D-二聚体显著异常,血小板计数正常.19例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症的患者,给予气管切开、保护性机械通气,尽快纠正低氧血症.并发肺部感染16例, 脓毒症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心功能衰竭4例.结论 烧伤复合肺爆震伤伤情重,多器官功能受损,临床过程复杂,要早期诊断和救治.早期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及脏器功能保护是影响预后的重要措施,综合治疗措施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作者:朱剑仙;宋斌;詹新华;刘世康;黄永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我们对32例鼻咽癌化疗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以减轻恶心、呕吐症状,取得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2007年12月~2009年5月鼻咽癌化疗患者,男27例,女5例,年龄31~68岁.两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用药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蒋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针吸细胞学诊断的准确率及漏诊原因.方法 对有组织病理学对照的345例甲状腺结节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针吸细胞学检查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总符合率为93.6%,乔本甲状腺炎诊断符合率高(97.1%),而滤泡癌诊断符合率较低(60.0%).结论 针吸细胞学检查对多数甲状腺结节诊断的准确性较高,但对滤泡癌的诊断准确率较低,应结合临床及术中组织病理学等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张闽峰;孟加榕;郭以河;温路生;严娟凤;刘美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临床护理实习在于巩固和丰富护理理论知识,掌握护理技能,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临床护理实习工作,不仅关系到培养护生的能力素质,也关系到医院的医护质量.本文就如何做好临床护理实习谈几点思考.
作者:纪佳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加替沙星为喹诺酮新一代广谱抗菌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然而,关于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现将2003~2009年国内有关加替沙星不良反应的部分报道加以综合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邱俊;王凌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本文从医院野战医疗队参加上级赋予的重大保障任务实践中,得出批量伤员检伤分类,快速通过的启示有:一是加强卫勤理论知识学习;二是制定卫勤保障预案;三是建立高效指挥体系;四是合理部署卫勤力量;五是抓好日常卫勤演练;六是加快卫勤信息化研究.
作者:刘高峰;王标;王卫兵;徐利民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