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护理成本研究

宫克;白姣姣;叶文琴;陈英英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保留灌肠, 护理成本, 人力成本, 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
摘要:目的 对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的护理项目进行成本核算,分析实际成本与收费的关系、成本构成情况,为政府部门制定护理服务价格及补偿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法、历史回顾法和类成本比值法进行成本核算及信息收集.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的实际成本37.61元,实际成本回收率仅为13%.人力成本占总成本的55%.结论 现行的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收费未能合理体现护理操作的价值,政府需对护理服务的价格进行补偿,客观公正地体现护理工作的真正价值.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穿刺活检术后观察表的设计与应用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具有分辨率高、定位精确等优点,但因其为有创性检查,术后并发症仍不可避免,做好临床观察并及时采取对症处理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1月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其中强调简化护理文书书写,促进护士贴近患者.鉴此,我院呼吸内科病房自行设计肺穿刺活检术后观察表,应用1年余,既高质量地达到了临床观察的目的,又高效率地完成了护理文书书写.

    作者:王晶晶;赵珠俪;林纯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溃疡性结肠炎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灌肠护理研究

    目的 延长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液保留时间和减轻患者不适感.方法 将94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奇数分为观察组、偶数分为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保留灌肠;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即选用16号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入空气15mL,患者取头低臀高左侧卧位,药液灌入过程中从患者一侧臀部向肛门方向按压至药液全部灌入.结果 观察组灌肠过程中不适症状显著轻于对照组,灌肠后粪红细胞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改进后的保留灌肠方法有利于减轻患者的不适和提高疗效.

    作者:吕慧侠;吕婷;厉英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基层医院提高护士压疮预报依从性的对策

    目的 探讨适合基层医院的压疮管理方法,提升压疮管理成效.方法 在未行压疮网络管理的情况下,护理部设计并推行纸质压疮报卡,组织压疮相关知识与预报管理的培训活动,成立压疮管理小组,制定病区压疮预报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励压疮预报.结果 压疮报卡率从0.18%上升至0.40%;预报而未发生压疮所占比例由48.48%上升至61.84%.结论 采取综合措施可提高基层医院护士压疮预报的依从性,降低压疮发病率,提升压疮管理质量.

    作者:蔡香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红外线测温仪测量人迎穴温度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 探讨红外线体温测量仪测量人迎穴温度代替测量额温的可行性,寻找一种准确快速且安全可靠的体温测量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在院患者148例,同时分别用水银体温计测量患者的腋温,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患者额温和人迎穴温度.结果 腋温、额温及人迎穴温分别为(36.71±0.06)℃、(36.21±0.06)℃、(36.18±0.06)℃,三种方法测得的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迎穴温、额温分别与腋温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人迎穴温与额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外线测温仪只宜用于体温初步检测;使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体温时,可选择人迎穴代替前额测温,既简便快捷又避免伤害眼部晶体.

    作者:周娴;赵梅珍;燕群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患者及家属感染风险认知调查

    目的 了解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患者及家属对常见传染病感染风险的认知状况,以有效减少感染播散.方法 抽取感染科住院患者及家属各150人进行感染风险认知状况调查.结果 62.7%住院患者及62.0%家属不了解常见传染病感染风险相关知识;不同年龄、学历、职业患者及不同学历、职业家属对传染病的感染风险认知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 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转变患者和家属的陪护观念,减少陪护率是降低感染科患者及家属感染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伟仙;张文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护协调会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

    目的 畅通医护人员沟通渠道,减少医护摩擦,提高医疗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每月召开医护协调会2次,会上对医护双方认为难度大的焦点问题、医疗护理服务隐患、医护或护护矛盾进行讨论、协商,达成共识,制定整改方案,会后护士长厦护理组长督促实施,进行跟踪、反馈.结果 2011年2~4季度患者满意率分别为86.7%、91.7%、98.3%,护士满意率从46.7%~70.0%上升至83.3%~95.0%.结论 医护协调会加深了医护合作与沟通,使护理工作有效落实,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新生儿尿布皮炎联合给药对经皮渗透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联合给药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对药物经皮渗透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家兔为研究模型,分成三组,每组8只,分别进行单独应用氧化锌油、制霉菌素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体外经皮渗透实验.测定三组经皮渗透量、渗透速率及滞后时间等渗透指标.结果 氧化锌组与混合用药组氧化锌的经皮渗透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制霉菌素组与混合用药组中制霉菌素的经皮渗透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氧化锌与制霉菌素混合用药中制霉菌素的渗透率低于单一应用制霉菌素.氧化锌油与制霉菌素联合应用时应采用交叉给药,混合给药干扰制霉菌素的经皮渗透效果.

    作者:许丽璇;黄湘晖;蔡颖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病区护士方位板的制作与应用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节假日、中午班及夜班时.由于值班人数少,当护士进入病房执行治疗护理操作时,病区其他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有事找不到护士,而医院肃静的环境不适合大声喊叫,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安全隐患,易产生护患矛盾诱发纠纷.我们借鉴消防疏散平面图的思路,制作病区方位和护士所在位置平面图悬挂在护理站,经过半年的试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田宝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社区护士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实施障碍的质性研究

    目的 深入了解目前社区护士实施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存在的障碍,为更好地开展高血压预防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广州市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0名从事有关高血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影响社区护士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因素有:社区护士自身知识与能力缺陷;社区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政府及社会各部门支持力度不足;社会问题影响居民配合程度.结论 目前社区护士在实施高血压规范化管理中存在较大障碍;要强化社区护士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及技能培训,动员外部力量的参与和支持,促进高血压规范化管理.

    作者:王惠珍;张亚;高钰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种装载方法避免纸塑包装器械湿包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避免压力蒸汽灭菌后纸塑单包装金属器械湿包的方法.方法 将纸塑单包装金属器械2 230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 115件.对照组将纸塑袋竖放于灭菌筐内,纸面对塑面,包与包互相挨靠;实验组为不锈钢灭菌筐设计专用活动支架,根据灭菌器械的规格选择相应间距的支架,每个包间距≥2.5 cm.灭菌结束后观察湿包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湿包发生率分别为36.05%和0.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纸塑单包装金属器械采用活动支架装载灭菌,干燥效果显著,可避免湿包现象发生.

    作者:陈敏涛;黎玉英;赵辉;孙洁芳;黎巧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用小卡片快速查找病房备用药

    目前很多医院设有中心药房,患者使用的药物均由中心药房统一发放.病区备有一部分常用口服药,如抗病毒类、保肝、降酶类、抗酸类等,当患者需要服用某种药物时,常难以找到.鉴此,笔者制作一种方便查找药品名称的小卡片,经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①材料:硬纸片、剪刀、碳素笔.②制作方法:取一块硬纸片,根据药盒大小剪成9 cm×9 cm正方形,然后在此硬纸片右上方剪去2 cm×6 cm,制成卡片,共制作相同卡片26张,每张卡片左上角用碳素笔按字母顺序标注A~Z字母,并按顺序把卡片卡在药盒内.将口服药按药名首字母摆放在相应的卡片后而,同种药品不同批号按失效日期先后摆放,护士每次取用药品时只要知道该药品名称的首字母即可快速找到.

    作者:张玉敏;张秀;吴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应对技能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应对技能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应对技能干预.两组均电话随访6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评价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并监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结论 应对技能干预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有效维持血糖在较理想的范围.

    作者:孙晓敏;黄晓萍;袁翠萍;崔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成人组合式便器的研制与应用

    一次性医用大、小便器在临床上使用广泛,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如大小便不能同时排泄,需分别留取;对于稀大便,大便器无刻度,不利于量的准确记录;由于便器使用不当,小便不能完全排入便器,易造成患者皮肤潮湿、损伤及床褥污染,影响患者舒适度,电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劳动强度.因此,临床上多采用矿泉水瓶、饮料瓶等塑料瓶自制简易接便器[1-3],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欠规范、不美观.何燕等[4]研制了侧卧位大便器,具有结构新颖、环境污染小和省时省力的优点,但不适用于因病情不能侧卧的患者.针对上述情况,我们研制出成人组合式大、小便器,介绍如下.

    作者:刘俐;张艳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一次性除菌吸氧管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一次性除菌吸氧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10例吸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一次性普通吸氧管和一次性除菌吸氧管给氧,流量2~5 L/min,连续使用24 h.结果 两组患者主诉和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一次性除菌吸氧管给氧可明显减少患者不适感和细菌感染率,增加用氧安全.

    作者:刘玉梅;蒋伟荣;徐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消毒供应中心绩效分配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建立和实施绩效分配考核体系,激励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提高医疗用品消毒供应质量.方法 制定由个人基础系数、各岗位系数、个人学习笔记、工作质量考核成绩、三基考核成绩、科研完成情况、医院及上级部门奖励及处罚7个方面构成的绩效分配考核体系,于消毒供应中心实施12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绩效分配考核体系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管理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 绩效分配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可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

    作者:王波;白洁;赵庆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食管固态高分辨率测压检查的护理

    对58例患者行食管固态高分辨率测压检查,除2例因患者食管下段狭窄、食管体部过度扩张导致插管不成功外,56例均顺利完成检查并获得满意的检查结果.为保证食管固态高分辨率测压检查取得成功,护士需在检查前完善仪器设备准备,全面评估患者,做好检查时配合指导和心理护理;检查过程中熟练处理插管困难、恶心呕吐、呛咳、电极在食管内打折、定位困难及患者配合不佳等问题;检查后给予饮食指导.

    作者:王美峰;林征;宋玉磊;林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输液项目管理

    对62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抢救患者加强输液单项管理,包括早期诊断、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密切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合理控制输液速度,根据药物作用及时效选择合适的输液通路.结果60例经补液、输血、止血治疗,血压稳定后行急诊胃镜检查治疗,60例治愈出院,2例抢救无效死亡.提示对上消化道大出血进行输液管理,能有效补充患者血容量,赢得抢救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丁焕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多功能护理车的研制与应用

    护士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床上洗头是一项常规的基础护理工作,市售的洗头车虽然外观美观,但价格昂贵,费水费电,不能够普及使用.临床卧床患者洗头往往使用普通洗脸盆,洗头过程中患者舒适度不高,也使护理人员感觉辛苦,且常浸湿床单.护士实施更换床单、擦洗等操作时,脏床单、被罩往往堆放在治疗车上,既不利于分类清洗,也不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鉴此,2010年8月笔者研制出多功能护理车,能够集基础护理车与洗头车为一体,为护理工作提供方便,介绍如下.

    作者:李亚玲;冯晓敏;张东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伽玛刀治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体部伽玛刀治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体部伽玛刀治疗的肺癌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访视、电话访视和网上咨询等综合家庭护理干预,为期6个月.两组均采用WHO推荐的家庭支持量表和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核心问卷生活质量评价表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家庭支持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中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有助于伽玛刀治疗肺癌患者获得家庭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杨水秀;魏淑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无腹腔镜辅助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患者的护理

    对20例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患者采用无腹腔镜辅助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手术均获成功,完整切除率100%;术后仅1例出现腹腔感染和气腹,经对症处理治愈;术后2个月左右复查胃镜无一例病变残留或复发.提出对行无腹腔镜辅助内镜全层切除术患者,予以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和术后监测、护理,是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陶桂;李学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