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射频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临床分析

骆合德;邱一华;冯金忠;屈百鸣

关键词: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电隔离术, 肺静脉
摘要:应用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或上腔静脉治疗房颤是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大量文献表明是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房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赴利比里亚维和分队4种疟疾预防方案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利比里亚维和分队使用的疟疾预防方案,为执行类似任务时选择合适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对2004年利比里亚5个维和分队使用的4种预防疟疾方案效果和副作用进行对比,并追踪回国后强化预防情况和复燃率.结果采用4种预防疟疾方案(雷利亚姆、氯喹、科泰新、氯喹联合氯胍)的疟疾发病率分别为0.0%、54.4%、23.0%、41.0%和23.4%,中国3个分队回国后预防强化方案实际服用人数及复燃率分别为0(0.0%) / 2(7.4%)、2(7.1%)/9(12.5%)、3(8.0%)/7(11.3%).结论 4种预防疟疾方案中,雷利亚姆预防疟疾效果好,副作用小,回国后强化预防有助于降低复燃率.

    作者:饶本强;丁燕;肖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完善制度保障医院信息系统运维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应用的迅猛普及,医院信息工作逐渐由系统建设转向运维管理,系统高效稳定运行、数据的准确与安全、做好信息服务成为了重心.但是当前,由于缺乏规范的、具有权威性的医院信息系统应用管理规章制度,给运维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作者:齐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预激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我科应用预激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20例,与以往常规标准方案治疗患者比较,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2002~2004年我院收治的预激方案治疗的老年AML患者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4.5岁;包括M13例,M2a8例,M4a2例,M5a3例,M5b3例,M61例.其中继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者3例.

    作者:于俊杰;王素秋;王佳梅;于源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周林频谱仪照射配合硫酸镁湿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

    我科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采用周林频谱仪照射配合硫酸镁湿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巧聪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7例分析

    冠状动脉瘤是指冠状动脉局部或弥漫性扩张、其扩张段管壁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变薄而出现管腔扩张或膨大,管径超过临近正常段或正常值上限1.5倍以上[1,2].

    作者:吴志峰;王素美;廖建宁;李斌;孙如鹏;刘艳萍;黄小青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利多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减轻阑尾手术牵拉反应

    阑尾切除术中患者,经常出现因牵拉内脏引起不适反应,由于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甚至出现心跳骤停的现象.

    作者:徐高兵;陈云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咽侧壁肿瘤误诊误治4例

    自1980年以来我科收治4例原发于咽侧壁的良性肿瘤,各为神经鞘瘤,涎腺混合瘤及纤维瘤.此类肿瘤由于解剖位置较深,病变隐蔽,生长缓慢,早期除局部隆起外,缺乏其他症状,因此往往延误诊治.

    作者:洪锦科;张俊;高盛宏;周锦川;燕志强;李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碳绳U形缝合直肠悬吊术治疗成人Ⅲ度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临床较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小儿多为直肠粘膜脱垂,成人多为完全直肠脱垂.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生物工程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和生物性能,是一种良好的组织固定和替代材料.目前,碳纤维已广泛应用于肌腱与韧带的修复、碳板颅骨成形等.1993年10月至2003年7月,我院采用经腹腔碳绳U形缝合直肠悬吊术治疗成人Ⅲ度直肠脱垂1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琴远;胡阶林;俞冠东;胡饶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手背静脉穿刺两种不同姿势扎止血带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我科护理人员认真总结经验,发现不同姿势扎止血带对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有显著影响,现介绍如下.

    作者:潘爱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正常人左室心肌纵向收缩和位移的定量研究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价左室心肌纵向收缩时心肌运动速度和位移的变化特点.方法 36例健康成人获取心尖左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切面和心尖两腔切面,应用QTVI和组织追踪(TT)测定左室各节段长轴方向收缩时的心肌速度和位移.结果同一室壁各节段收缩期峰值速度和位移从心底部到心尖部呈逐渐递减(P<0.001);同水平节段各室壁收缩期的运动速度和位移不相同;各节段心肌纵向收缩速度和位移的相关性良好(r=0.75~0.86,P<0.01).结论 QTVI和TT对评价左室纵向心肌的运动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是一种定量定位检测心肌运动的新方法.

    作者:张生光;俞静;陈爱;黄云健;杨歌;汪荣金;廖姮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静脉麻醉用于肠镜下息肉切除治疗体会

    我院2000年10月至2004年12月行无痛肠镜下摘除息肉,不但患者无痛苦,而且治疗时间缩短,安全性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维杰;王利娜;汪晓峻;周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对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治疗的157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方法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下施行手术,经翼点入路手术152例,经前纵裂入路手术5例.其中施行瘤颈夹闭术者154例,另3例因动脉瘤较小或为前交通动脉的梭形扩张者施行动脉瘤包裹术.对26例IV、V级的动脉瘤手术中清除局部血肿后,对其中14例脑压较高者或术后因脑水肿反应严重者在首次手术时或再次手术行去骨瓣或颞肌下减压术.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 outcome score, GOS)判断,本组手术后近期恢复良好者140例(89.2%),中残5例(3.2%),重残4例(2.5%),死亡8例(5.1%,包括因病情危重家属放弃治疗的患者).死亡的8例中有7例为IV、V级的患者,另1例为动脉瘤包裹术后因再出血死亡.严重残废的4例患者也均为IV、V级病例.结论对出血时间在数小时之内、具有典型前交通动脉瘤的CT表现、病情十分危重的患者,可直接进行手术探察;对出血后早期呈IV、V级状态的患者,积极手术可能挽救一部分患者的生命.

    作者:史继新;王汉东;杭春华;成惠林;谢(韦华);潘云曦;孙康健;樊友武;刘承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缺损的假体置换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及假体置换的方法.方法在48例不同原因导致的髋臼缺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分别采用颗粒性或结构性植骨技术重建髋臼及骨水泥或非骨水泥髋臼杯置换.结果 48例均获得随访,平均28个月.X线显示髋臼植骨处均获愈合,无明显骨吸收及假体移位、松动现象.先髋术前Harris评分33.0~51.0,术后67.0~87.0,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翻修术前Harris评分37.0~53.0,术后72.0~91.0,全髋翻修术前Harris评分38.0~49.0,术后69.0~88.0,扁平髋术前Harris评分43.0~61.0,术后77.0~89.0.结论在髋臼缺损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颗粒压配植骨具有髋臼覆盖性良好、植骨愈合快、临床应用可靠等优点.当髋臼覆盖小于70%时,应用结构性植骨,并尽量选用自体骨材,髋臼假体则以非骨水泥型假体为首选.

    作者:潘兵;王兴中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末端结石50例

    输尿管末端结石是一种常见多发疾病,具有手术难度较大、易复发等特点.我院2002年5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输尿管末端结石患者50例,采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建华;周晨曦;李国波;吴渊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我院2002~2004年降血脂药应用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增高,高脂血症(高脂蛋白症)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已成为一种常见性多发性疾病,而高脂血症是易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机体衰老、血压升高、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大量研究表明,调脂治疗可明显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成为临床常用的重要药物之一.本文报告了近3年(2002~2004年)我院主要降血脂药利用的动态变化,旨在为临床合理应用该类药物提供依据.

    作者:费燕;王亮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温热式低周波配合腰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自2000年10月至2005年9月,我科采用日本株式会社HOMER ION研究所生产HL-Ⅲ型温热式低周波治疗器配合腰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6例,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十二指肠鞭虫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5岁,因心悸半年,咳嗽、咳痰伴气喘半月而于2003年1月11日入院.检查:重度贫血貌,血压120/60mmHg,肺部可闻及干性罗音,心率68次/分,心律不齐,有早搏,5~10次/分,腹部平软,无明显压痛,肝脾未及;实验室检查:HBsAb(+),白蛋白34.6g/L,球蛋白26.8g/L,AFP 3.35μg/L,CEA 1.52μg/L,血色素58.0g/L,白细胞3.4×109/L,血小板197×109/L,粪潜血试验(++).诊断为急性气管炎,心律失常,贫血原因待查.

    作者:于正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博士后导师--南京总医院史继新教授简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射频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临床分析

    应用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或上腔静脉治疗房颤是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大量文献表明是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房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作者:骆合德;邱一华;冯金忠;屈百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甘露醇肾毒性的临床特征及防治(附12例报告)

    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部因静滴甘露醇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12例,现就其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等有关问题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分析报告如下,旨在提高对甘露醇肾毒性作用的认识.

    作者:蒋天如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