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1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张丽霞(综述);李庆霞(审校)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1, 信号通路, 乳腺癌
摘要: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 FGFRs)是肿瘤形成中涉及的多个分子之一,并在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文中回顾FGFR信号通路在乳腺癌中的作用、与发病风险和预后的相关性及FGFRs作为乳腺癌潜在治疗靶点的作用,讨论了靶向FGFR1在临床试验中的多种治疗策略。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多配体蛋白聚糖-4脱落在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目的:炎症反应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生、发展和维持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在房颤患者尤其是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究竟何种因素促进了炎症反应尚不清楚。文中探讨多配体蛋白聚糖-4( Syndecan-4)脱落在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房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先天性心脏病但无瓣膜病变及房颤患者为对照组( n=10),60名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或瓣膜成形术的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分为窦性心律组(n=20)、阵发性房颤组(n=20)及持续性房颤组(n=20)。记录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术中获取患者少量左心房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左心房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 iNOS)、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 HMGB1)和Syndecan-4含量,HE染色观察左心房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经Western blot检测,阵发性房颤组和持续性房颤组 iNOS表达水平(1.61±0.10)、(1.67±0.08)较对照组(1.02±0.12)和窦性心律组(1.06±0.11)明显升高,HMGB1表达水平(0.63±0.05)、(0.95±0.10)也较对照组(0.46±0.06)和窦性心律组(0.45±0.07)明显升高,炎症细胞浸润增加,Syndecan-4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房组织Syndecan-4表达降低,炎症反应增加,提示Syndecan-4脱落可能是左心房局部炎症反应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

    作者:原晖华;吴韩;李苒;谢峻;李冠男;陈琴花;徐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型弥漫性颅脑损伤大鼠海马区Homer1a表达与神经细胞丢失的关系

    目的: Homer1a是惟一在外来刺激后高表达的Homer 家族蛋白。文中观察弥漫性颅脑损伤( diffuse brain injury, DBI)大鼠海马区Homer1a蛋白表达变化、凋亡神经细胞动态变化,以探讨重型DBI大鼠海马区Homer1a表达与神经细胞丢失的关系。方法按随机数字列表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n=35)、DBI组(n=69)。 Marmarou′s法建立大鼠DBI模型。对照组不致伤。应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伤后脑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区Homer1a表达,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in situ nick-end labeling, TUNEL)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结果 DBI组大鼠死亡率49.3%;其海马区神经元内细胞器、轴索及毛细血管等超微结构较对照组明显受损;伤后1 h DBI 组存活神经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94.4±5.6)%vs (99.4±0.6)%, P<0.05],伤后72 h降低为显著[(54.7±33.8)% vs (99.2±0.8)%, P<0.05];Homer1a伤后1 h表达显著增高(0.136±0.024),6 h出现峰值(0.178±0.028),高表达状态持续至24 h(0.176±0.027)、48 h (0.145±0.02)和72 h(0.117±0.012)表达下降,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阳性细胞凋亡指数,72 h较对照组明显升高[(41.78±3.96)%vs (1.92±0.22)%, P<0.05]。相关分析显示1~24 h Homer1a蛋白表达与存活神经细胞百分率呈负相关(r=-0.726,P<0.05),与TUNEL阳性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738,P<0.05);24~72 h Homer1a蛋白表达与TUNEL阳性细胞数量呈负相关(r=-0.898,P<0.05),与存活神经细胞百分率呈正相关(r=0.842, P<0.05)。结论重型DBI后海马区Homer1a蛋白动态表达可反映神经细胞丢失。

    作者:李建民;赵雅宁;马荣丽;窦娜;陈长香;李淑杏;张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氨甲环酸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的疗效分析

    目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total hip arthroplasty , THA)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重要方法。文中评价氨甲环酸在THA中局部关节腔内注射对于减少出血量及输血量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解放军359医院收治的60例初次行单侧THA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38例、女性22例,均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程2~10年,平均6年,均采用后外侧入路。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术中缝合切口后在关节腔内注射100 mL氨甲环酸注射液处理;对照组患者不接受氨甲环酸注射。比较2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可见失血量、输血量、输血人数、术后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2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60)mL vs (200±53)mL, P>0.05],但试验组术后可见出血量少于对照组[(140±45)mL vs (362±53)mL, P<0.05]、输血量少于对照组[(400±25)mL vs (750±50)mL, P<0.05]、输血人数少于对照组(6 vs 19, P<0.05);术后血红蛋白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95±15)g/L vs (81±12)g/L, P<0.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可明显降低患者失血量及输血量。

    作者:丁敏;祁伟;刘方刚;徐正;顾永福;林木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肠外营养制剂使用的合理性分析

    目的:临床上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支持仍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文中通过分析PN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加权随机法抽取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每个月所有病区5%的住院患者信息,使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简表评估患者是否需要营养支持,并对PN支持的科室分布、PN具体构成及全合一营养非蛋白热卡与氮比值分布区间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有393例患者接受PN支持,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简表评分<3分的患者有217例,而≥3分的患者有176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18个科室使用PN,普通外科使用“全合一”营养支持方式高。133例使用全合一营养支持的患者中有37例患者(27.82%)使用天数<7 d。全合一营养的非蛋白热卡与氮比值为100∶1~150∶1的仅占28.57%。结论 PN已在临床科室广泛使用,但处方的合理性仍有待加强。药师应从药学角度协助医生制订合理的给药方案。

    作者:吴勤研;岳慧杰;吴锐;宋小骏;倪江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马拉色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银屑病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机制与微生物关系密切,近年来研究发现马拉色菌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文中主要就临床观察、抗真菌治疗和免疫学研究3个方面对马拉色菌( Malassezia)在银屑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吴凡;李宗辉(综述);桑红(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咪唑立宾治疗儿童频繁复发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咪唑立宾( mizoribine, MZR)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在国内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病例报道较少。研究采取病例对照的试验方法研究咪唑立宾治疗儿童频繁复发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纳入59例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并按其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治疗组29例给予MZR +糖皮质激素;对照组30例给予雷公藤( tripterygium wil-fordii, TW)+糖皮质激素治疗。2组总疗程12个月。观察患儿24 h尿蛋白定量、尿N-乙酰-β-葡萄糖苷( NAG)酶、血清清蛋白、血胆固醇、血肌酐、复发频次、平均泼尼松用量。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血清清蛋白高于对照组[(40.95±6.12)g/L vs (30.25±9.02)g/L],血清胆固醇[(5.45±0.82)mmol/L vs (7.53±2.74)mmol/L]、尿蛋白定量[(0.89±0.52)g/24 h vs (1.63±2.02)g/24 h]、尿NAG酶[(21.43±14.16)U/(g· Cr) vs (41.67±12.35)U/(g· 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3、9、12个月,治疗组平均复发次数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第3、6、9、12个月,治疗组平均激素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56±0.16)mg/(kg· d) vs (0.72±0.34) mg/(kg· d)]、(0.64±0.35)mg/(kg· d) vs [(0.67±0.52)mg/(kg· d)]、[(0.53±0.41)mg/(kg· d) vs (0.83±0.37) mg/(kg· d)]、[(0.34±0.15)mg/(kg· d) vs (0.54±0.26)mg/(kg· 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TW联合激素治疗,MZR联合足量激素治疗频复发型NS患儿可减少复发和降低糖皮质激素用量,提高临床缓解率。

    作者:何旭;夏正坤;高远赋;樊忠民;任献国;高春林;张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Nrf2出核转运机制及意义的研究进展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 Nrf2)是C′n′C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在各种组织细胞中广泛表达,是细胞调节抗氧化应激反应的重要转录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Nrf2完成抗氧化应激基因诱导后快速降解与其转录激活同样重要,而Nrf2的出核转运是在细胞质中快速降解的前提。文中就目前Nrf2出核转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段家翔(综述);甯交琳;鲁开智(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哮喘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

    0引言近年来,随着艾滋病、器官移植和肿瘤化疗等严重免疫抑制人群的增加,侵袭性肺曲霉病(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 IPA)发病率快速上升,其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且易被误诊[1]。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如哮喘和慢阻肺等免疫轻度缺陷人群的IPA发病率也高于普通人群。另外,反复全身激素与抗生素治疗,也是其罹患IPA的易感因素[2-3],但临床医师对此认识不充分。现将2014年金陵-梅奥教学大查房中我院1例严重哮喘合并IPA病例的诊治过程及其临床特点和经验教训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石亚琴;施毅;吴婷;吴晓东;程旻桦;苏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活化 Caspase 9在牛磺酸保护神经细胞中的保护作用

    目的:神经系统疾病与神经细胞的凋亡密切相关。文中旨在探讨牛磺酸通过活化Caspase 9对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进而探讨牛磺酸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海马神经元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损伤凋亡组、牛磺酸低剂量保护组、牛磺酸高剂量保护组。监测各组细胞生长状态,MTT监测各组细胞凋亡状态,免疫荧光及蛋白印迹法测定Caspase 9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损伤凋亡组海马神经元细胞生长不良,MTT实验示损失凋亡组细胞活力(A值为0.102±0.025)明显低于对照组(A值为0.643±0.013),低、高剂量干预组细胞活力(A值分别为0.504±0.072、0.452±0.029)明显提高(P<0.05);免疫荧光测定示损伤凋亡组Caspase 9活化明显增高(A值为61386.8±10083.6),对照组(A值为4502.2±2518.1)及牛磺酸低、高剂量保护组(A值分别为20077.4±4187.5和13976.2±7044.1)活化较低(P<0.05);蛋白印迹法示损伤凋亡组Caspase 9表达(A值为1.23)较对照组(A值为0.17)及低、高剂量保护组(A值分别为0.21和0.19),明显升高(P<0.05)。结论牛磺酸可抑制Caspase 9的活化,对神经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阳;王李瑶;张庆华;夏鹤春;孙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的流程管理

    目的:医护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必须进行轻重缓急的安排,使患者在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文中探讨健康教育路径的流程管理在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 R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流程管理,观察组除常规外增加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流程管理。观察患者住院满意度、用药依从性、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满意度、用药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77.1%vs 42.9%,P<0.05;80.0%vs 57.1%,P<0.05),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中饮食禁忌、功能锻炼方法、复诊条件优于对照组(分别为71.4%vs 40.0%;37.1%vs 14.3%;45.7%vs 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药物知识掌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健康教育相比, RA健康教育路径流程管理可使患者能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提高用药依从性,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作者:刘凌昕;李傲梅;王双双;胡林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Notch-1信号通路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Notch-1是Notch基因家族的成员之一,Notch-1信号通路在细胞的增殖、分化、生存和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 Notch-1信号通路和肿瘤的关系研究颇多。文中就该信号通路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庆庆(综述);陈伟;张森林(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国卒中带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通过对全美不同地区卒中死亡率进行分析,提出了美国卒中带的概念。其后50年间,针对美国卒中带的大量研究证实了卒中发病的地域差异,探索了卒中带的可能成因,这些研究成果为预防卒中提供了依据和动力,降低了全美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比美国,我国区域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习惯、民族聚居性和自然环境差异更大,因而,卒中发病的地域性差异可能更加突出。但在我国究竟哪些区域为卒中高发区域(卒中带)尚无定论,影响我国卒中发病地区差异的原因更无从所知。通过系统回顾近30年来我国卒中发病率的流行病学研究,从筛选出的9项高质量卒中发病率研究中,获取了32个省区(包括台湾,除了香港和澳门)和52%的地级区域的卒中发病率[1]。通过对省级和地级区域卒中发病率的比较,提出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西藏地区存在一个基本连续的卒中带。卒中带包括9个省级区域: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内蒙古、宁夏、新疆和西藏。卒中带内的居民卒中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区域的居民( RR=2.16,95% CI=2.10~2.22)。通过对卒中带和非卒中带主要危险因素分布的比较,发现我国卒中带的成因与高血压( R=0.642, P<0.001),肥胖(R=0.438,P=0.014),以及高胆固醇血症(R=0.366,P=0.043)的区域分布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认为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西藏地区存在一个卒中带,其可能成因包括高血压、肥胖和血脂异常等常见血管危险因素的地理分布不同,而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索。

    作者:徐格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二烯丙基二硫对人小细胞肺癌 NCI-H446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目的:二烯丙基二硫( diallyl disulfide , DADS)在多种肿瘤治疗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文中探讨DADS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取裸鼠25只,建立NCI-H446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成瘤裸鼠按随机列表法分为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DADS 20 mg/kg组、DADS 60 mg/kg组、DADS 180 mg/kg组,顺铂( DDP)浓度66 mg/kg为阳性对照组,等渗盐水作阴性对照。定期观察浓度不同的DADS对肿瘤生长的影响;HE染色,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移植瘤的形态特征;通过流式细胞术实验,验证DADS对瘤组织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DADS 20 mg/kg组、60 mg/kg组、180 mg/kg组抑瘤率(40.6%、53.1%、66.4%)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DADS 20 mg/kg组比较,DADS 60mg/kg组、DADS 180 mg/kg组抑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HE染色后,阴性对照组瘤细胞密度大,瘤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异型性大,染色深,核分裂像增多,可见明显的细胞坏死。而DADS 处理组,细胞密度较小,瘤细胞排列较规则,核异型性小,呈圆形淡染,核分裂像减少。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 DADS 180 mg/kg 组、DADS 60 mg/kg组处于G2/M期的细胞数(33.1个、24.8个)较阴性对照组(8.5个)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DADS能抑制人小细胞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并对细胞周期产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刘德勇;张庆丽;赵其辉;彭和人;谢海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对足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

    近年来,活性维生素D独立于调节钙磷代谢外的抗炎、调节细胞凋亡、介导免疫及减少蛋白尿的肾保护作用,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药物。以临床及动物为基础的多数实验数据均有力证明足细胞是其主要的作用靶点,文中就目前的国内外文献关于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对足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展望活性维生素D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作者:江罗佳(综述);房向东;涂卫平(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应急医疗救援物资信息管理模块的构建

    根据应急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需求,设计应急医疗救援物资信息管理模块。模块利用无线射频、IEEE802.15超短距离无线通讯、超宽带宽短距离无线通讯、传感器等技术,实现应急医疗救援物资入库管理、存储单元管理、物资自动巡检与盘点、库房环境远程监测、物资快速定位与搜索、物资抽组管理、动员管理等功能,解决应急医疗救援物资的常规筹备、日常管理、存贮流通、应急动员、抽组携行和优化保障等环节中面临的难题,提高应急医疗救援物资管理效能,减少资源浪费。

    作者:茅建华;徐晓莉;郑均;刘铁兵;苏义;孔伟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我国快速康复外科临床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FTS( fast track surgery , FTS)是指采用一系列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围手术期优化措施如术前不采用机械肠道准备、术后胸段硬膜外镇痛、早期进饮食等方式,减轻患者的身心应激,以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1-3]。快速康复理念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于心脏外科手术[2],其后不断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胸外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专业中,近年来,国内逐渐接受该理念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和研究当中,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发表的有关FTS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评价,总结其研究历史、发展趋势及热点领域等相关信息,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何凌霄;宁宁;王雅琴;吕娟;廖灯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VEGF-C mRNA 在前列腺癌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的初步研究

    目的: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文中旨在探讨VEGF-C mRNA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以期寻找针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分子标记物。方法应用TaqMan探针法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VEGF-C mRNA在3种前列腺癌细胞系( PC-3、DU145和LNCap)、32例前列腺癌及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实验数据应用2-ΔΔC t进行处理,2-ΔΔC t >2为VEGF-C mRNA高表达,2-ΔΔC t≤2为低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VEGF-C mRNA在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和DU145中高表达,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3.31±26.24和194.62±41.36,在LNCap中低表达,相对表达量为1.00±0.00(P<0.05)。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前列腺增生明显增高(13.67±1.95 vs 11.89±1.63,P=0.004),癌组织中VEGF-C mRNA的高表达与高Gleasson评分、淋巴结转移相关(P=0.004,P=0.015)。前列腺癌VEGF-C mRNA高表达者、低表达者的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2.5%、40.0%(P=0.033)。结论 VEGF-C mRNA可能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相关,可能成为判断前列腺癌预后的标志物。

    作者:张秀梅;顾金松;刘曙;石明;苏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腋臭发病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腋臭是人腋窝部位散发出令人厌恶的特殊气味,对身体健康无明显危害,会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社会交往,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多个因素与腋臭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相关,如基因、激素水平、饮食习惯等,但腋臭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文中就近年来关于腋臭发生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朱喆辰(综述);章宏伟(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加速康复外科在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加速康复外科( fast track surgery , FTS)在泌尿外科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文中探讨FTS对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11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泌尿外科80例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患者按分层抽样法分成FTS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运用加速康复和常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术后肛门通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导尿管和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评分采用直观模拟量表( visual analogue scale , VAS),总体状态评分采用李克量表形式,并在术后第7天、第30天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FTS组较对照组在首次肛门通气时间缩短[(20.6±8.3)h vs (39.8±18.3)h,P<0.05]、开始进食时间缩短[(21.1±9.9)h vs (51.8±16.9)h,P<0.05]、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缩短[(23.6±9.0)h vs (55.6±18.5)h,P<0.05],导尿管留置时间缩短[(20.2±8.3)h vs (62.5±27.1)h,P<0.05],引流管留置时间缩短[(20.9±7.9)h vs (70.6±18.9)h,P<0.05]、术后住院时间缩短[(2.43±0.94)d vs (5.46±1.60)d,P<0.05]、住院费用减少[(2.17±0.32)万元 vs (2.86±0.65)万元,P<0.05],FTS组术后24 h静息状态及12、24 h咳嗽状态VAS疼痛评分较对照组降低[(0.70±0.61) vs (1.40±0.84),(0.93±0.89) vs (1.80±1.38),(1.27±0.99) vs (4.65±1.33),P<0.01];FTS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总体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6.85±1.00) vs (4.28±1.11)、(8.30±0.94) vs (5.53±1.24),P<0.01]。2组均无伤口感染、迟发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FTS运用于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能提高患者整体状态,加速患者康复。

    作者:唐朝朋;徐振宇;高建平;张征宇;易晓明;董杰;位志峰;徐锋;周文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氢气饱和等渗盐水腹腔注射治疗兔创伤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氢气具有抗氧化、抗炎症作用,但对于其治疗创伤性关节炎(traumatic arthritis, TA)的效果鲜有报道。文中旨在研究氢气饱和等渗盐水腹腔注射对兔TA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6只新西兰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n=6)、模型实验组(n=10)和模型对照组(n=10)。模型实验组腹腔注射氢气饱和等渗盐水8 mL/kg,每3天1次,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等渗盐水,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治疗持续6周。于治疗前后分别取3组家兔血清及关节液测定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和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的含量,结合家兔的行为学表现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模型实验组治疗后行为学有明显改善(P<0.05)。膝关节肿胀评分治疗前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模型实验组优于模型对照组(P<0.05)。治疗前2个模型组血清及关节液中NO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模型实验组明显下降,其中血清中NO含量由(79.58±13.46)降至(76.23±12.15),关节液中NO含量由(89.45±14.98)降至(80.36±1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模型实验组血清中 HA 含量明显下降[(436.82±60.91) vs (340.21±40.57),P<0.05],关节液中显著上升[(1.72±0.37) vs (2.47±0.62),P<0.05]。结论腹腔注射氢气饱和等渗盐水在治疗兔TA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马广斌;黄永吉;严冬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