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实验室显微镜的保养与维护

苏文

关键词:显微镜, 保养, 维护
摘要:根据在使用和维护医学实验室显微镜中所积累的经验,对医学实验室显微镜的光学构造、日常使用中经常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显微镜主要部件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等作了比较详细的叙述,提高显微镜的完好率,提高了医学实验室显缀镜实验成功率.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反流病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研究主要包括: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对本病的辨证论治,中医治疗本病的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副作用少、且价格低廉,越来越受到医家的重视.

    作者:胡结林;赵瑞珍;尤敏;李晓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药方剂加减治疗胃痛80例体会

    根据胃痛的病因,临床症状及舌脉表现分为寒邪犯胃型、食滞胃脘型、肝郁气滞型、瘀血停滞型、脾胃虚寒型,中药方剂加减治疗胃痛,进行辨证论治,疗效肯定.

    作者:焦定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与辨证施护

    目的:观测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对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病情观察,介入后辨证施护,用药、心理辨证施护,出院指导等.结果:本组46例,其中PCI治疗12例,全部好转;溶栓治疗34例,溶栓成功32例,死亡2例.结论:选择佳治疗方案和科学辨证施护方法,可望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任永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符中柱教授运用《金匮要略》理论治疗肛痈的临床体会

    肛痈,是肛肠科的常见病之一.符中柱教授认为<金匮要略>对肛痈的临床施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骨质疏松症中医研究进展

    探讨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分析其病因,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有其独特优势,其辨证施治和综合治疗手段的运用,能迅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刘存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例中风患者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46例,基本痊愈9例,显效14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86.97%.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可有效治疗中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衡向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酒精棉条贴敷结合TDP照射治疗颅脑外伤难愈性切口脑脊液漏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酒精棉条贴敷结合TDP照射治疗颅脑外伤难愈性切口脑脊液漏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9例颅脑外伤术后难愈性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为酒精棉条贴敷结合TDP照射治疗,漏口较大无法愈合者待漏口边缘条件允许予以缝合.结果:23例于治疗后3~18d后脑脊液漏停止,6例较大漏12延期缝合,顺利拆线.结论:颅脑外伤术后出现的难愈性切口脑脊液漏通过酒精棉条贴敷结合TDP照射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葛丽丽;宋良鹏;解红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静脉输液后两种抬高手臂拔针按压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2种抬高手臂拔针按压方法的效果.方法:对300例静脉输液住院惠者,按2种方法拔针,观察组拔针时尽量提高患者输液手,拔针后放回患者舒适位置继续按压,对照组拔针时尽量提高患者输液手,拔针按压4min后放回患者舒适位置,观察拔针后皮下淤血及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皮下淤血及出血发生无显著差异.结论:拔针后按压力远大于静脉压,按压后可以将患者的手放回继续按压,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

    作者:邓建华;崔淑燕;李梦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双侧肢体康复治疗的相关研究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患病7天内即进行康复训练)方法中,健患侧同时进行康复训练和仅对患侧进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运动功能(FMA)的影响.实验组均给予双侧肢体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患侧肢体康复训练,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对每例患者入组时、病程1个月时分别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测试ADL能力、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通过两组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治疗组1个月ADL能力和FMA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得出早期康复治疗方法中,双侧肢体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作者:李占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电针与挑刺治疗肩胛下肌劳损

    肩胛下肌劳损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多因外伤或疲劳过度、环境潮湿寒冷等引起发病.本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病位较深,必须认真检查,鉴别诊断,以免误诊.确诊后采用电针挑刺拔罐进行治疗,通过对91例病人的疗效临床观察,治疗时间短,治愈率高,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杜正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复发性口疮46例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治疗复发性口疮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复发性口疮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采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西药抗生素、维生素B2、硫酸锌等治疗.结果:治疗组中治愈37例,显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中治愈29例,显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4%.结论:六味她黄汤加味治疗复发性口疮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胡少川;刘群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茵杞消脂饮治疗脂肪肝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菌杞消脂饮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菌杞消脂饮治疗脂肪肝30例,比较治疗前临床症候、血清肝酶、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肝脏B超影像的变化.结果:菌杞消脂饮能减轻和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和恢复肝功能,降低血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改善患者B超影像,其总有效率为80%.结论:菌杞消脂饮是治疗脂肪肝的有效方剂.

    作者:孙建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苏子降气汤治疗便秘临床体会

    便秘的诊断和治疗要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维.诚然,便秘多数因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粪质干结,排出艰难,采用润肠通便之药,亦获良效.

    作者:朱东东;赖象权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咽痒咳宁汤治疗喉源性咳嗽

    喉源性咳嗽常见于急、慢性咽喉炎等病证,好发于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笔者临证近三十年,自拟咽痒咳宁汤治疗.该方诸药合用,比较符合急、慢炎性咽喉炎咳嗽的病机,故每收良效.

    作者:吕发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风湿骨病治疗中的刺络拔罐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发病率高的一种颈椎病证型.刺络拔罐中医外治疗法,能祛除体内残存的风、寒、湿、邪、痰、毒、瘀等有害物,具有良好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结退热、祛风散寒、除湿拔毒的作用.

    作者:韩涛;李顺湘;潘久芝;孙帮杰;张从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对肝纤维化的中西医治疗认识

    肝纤维化是由于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大于降解导致过度沉积,是纤维增生与纤维分解不平衡而引起的病理过程.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必经阶段,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引起肝脏的损伤和炎症所共有的病理特征,也是向肝硬化等进一步发展、恶化的重要中问环节.祖国医学认为肝纤维化是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或酒食不节,痰湿内生,外感湿热毒邪,邪去未尽,留着肝体,致使气滞血瘀、痰瘀凝结、壅塞肝络而成.

    作者:何韵;顾兴平;付国川;张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心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心神经官能症是由于高级神经功能失调,引起心血管一系列症状的功能性疾病.它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辨证治疗.中医辨证施治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剑颖;吴大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药制剂预防恶性肿瘤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制剂预防恶性肿瘤化疗时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两组基本化疗方案相同.观察组给予参麦针40ml,黄芪针40ml,对照组给予鲨肝醇、利血生及维生素B4等,化疗开始后7天和14天,分别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肝功能,并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130例:显效103,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84%(122/130).对照组130例,显效30例,有效56例,无效44例,总有效率66.15%(86/130).两组总有效率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参麦和黄芪针具有气血双补之功效,能使骨髓造血系统活性增强,有效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时骨髓抑制的毒副作用.

    作者:庞香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补阳还五汤对脑梗塞恢复期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脑梗塞恢复期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58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补阳还五汤治疗,3周后评定疗效.2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血脂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与西药结合可明显改善脑梗塞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各项指标,较单用西药常规治疗效果显著,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P<0.05).

    作者:杨桦;刁志光;冯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气机升降对脾胃的作用及影响

    气机,泛指气的运动变化,可以说是对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基本形式的概括,气机升降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辨证立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作者:史知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