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阳还五汤对脑梗塞恢复期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

杨桦;刁志光;冯鑫

关键词:脑梗塞, 补阳还五汤, 血液流变学, 血脂
摘要: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脑梗塞恢复期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58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补阳还五汤治疗,3周后评定疗效.2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血脂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与西药结合可明显改善脑梗塞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各项指标,较单用西药常规治疗效果显著,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P<0.05).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上的治疗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7月-2011年1月收治的156例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76例.156例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我院自拟强心汤,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I、EF值较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t=6.37,P<0.01;t=5.54,P<0.01).观察组80例中治疗显效者24例,有效者42例,无效者1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76例中治疗显效者21例,有效者28例,无效者2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4.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x<'2>=6.54,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脏指数、心脏射血分数,临床疗效良好,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陈跃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小鼠急性腹膜炎模型建立的方法

    建立一种简便、稳定,符合临床特征的小鼠急性腹膜炎模型,对于研究急性腹膜炎发生机制及其相应治疗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小鼠急性腹膜炎模型建立的方法,从而为相应实验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

    作者:汪丽佩;张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药制剂预防恶性肿瘤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制剂预防恶性肿瘤化疗时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两组基本化疗方案相同.观察组给予参麦针40ml,黄芪针40ml,对照组给予鲨肝醇、利血生及维生素B4等,化疗开始后7天和14天,分别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肝功能,并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130例:显效103,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84%(122/130).对照组130例,显效30例,有效56例,无效44例,总有效率66.15%(86/130).两组总有效率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参麦和黄芪针具有气血双补之功效,能使骨髓造血系统活性增强,有效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时骨髓抑制的毒副作用.

    作者:庞香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佐治顽固性心力衰竭36例

    目的:探讨经中医药益气温阳,活血化瘀辅佐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6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常规予吸氧、限纳、限入水量、强心利尿、扩血管及对症治疗,加服中药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之剂.2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观察其心功能情况.结果:2周后,显效20例,占55.6%;有效12例,占33.3%;无效4例,占11.1%.总有效率达88.9%.结论:经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佐治顽固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新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保守治疗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辨证施护

    目的:为了研究保守治疗护理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0年3月~2009年11月120例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对其进行手法牵引,垫枕、口服中药及功能锻炼等保守治疗和护理.结果:经过保守治疗护理后,有效率100%,功能恢复快,未出现并发症.结论:保守治疗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素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电针与挑刺治疗肩胛下肌劳损

    肩胛下肌劳损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多因外伤或疲劳过度、环境潮湿寒冷等引起发病.本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病位较深,必须认真检查,鉴别诊断,以免误诊.确诊后采用电针挑刺拔罐进行治疗,通过对91例病人的疗效临床观察,治疗时间短,治愈率高,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杜正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46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46例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中,手术治疗40例,痊愈34例,好转2例,死亡4例,病死率10.00%,保守治疗6例,好转2例,死亡4例,病死率66.67%.结论:早期判断,积极控制感染和预防并纠正休克,及时手术行胆管有效减压及重视并存病的处理,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杨海堂;麻晓;张丽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晚期子宫颈癌放疗后再手术29例疗效分析

    对29例宫颈癌患者放疗联合化疗后再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体外照射剂量为50~55Gy,腔内治疗剂量为4200~4900cGy,放疗同时给予PV方案化疗,放化疗结束后2~3周给予手术,手术方式为全子宫切除加双附件切除20例,次广泛切除术6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3例,盆腔淋巴结清除5例.结果显示,术后病理未发现癌残留者25例,有癌残留者4例,各组淋巴结均未查到癌转移及癌残留灶,其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71.4%.

    作者:殷向平;赵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益坤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机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我院自制药品益坤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20位肾虚痰浊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改变+药物(益坤丸、二甲双胍及益坤丸合二甲双胍)四组,每组各30例.单纯生活方式改变组指导饮食及锻炼计划,不予以药物治疗.其他三组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予以药物治疗.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后排卵情况,比较BMI、腰围、腰围与臀围比值WHR、LH/FSH、睾酮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α(LPα).结果:治疗前4组患者年龄、BMI、腰围、WHR、睾酮水平、空腹真胰岛素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生活方式调整组的30例患者中27例完成治疗,22%(6/27)恢复排卵;生活方式调整+二甲双胍组的30例患者中22例完成治疗,36%(8/22)恢复排卵:生活方式调整+益坤丸组的30例患者中28例完成治疗,57%(16/28)恢复排卵;生活方式调整+二甲双胍+益坤丸组30例患者23例完成治疗,60%(14/23)恢复排卵.结论:益坤丸可以使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排卵率明显升高,并且使BMI、LH、T、LH/FSH、FINS、HOMA-IR下降,具统计学意义(P<0.05);TC、TG等具下降趋势,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益坤丸组与益坤丸+二甲双胍组结果比较,单独使用益坤丸即有较高及较快的恢复排卵及受孕的作用.如与二甲双胍合用在治疗有较重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有更好的治疗作用.四组血脂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蔚莉;刘芦屏;郑晶;于广宇;王艳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实验室显微镜的保养与维护

    根据在使用和维护医学实验室显微镜中所积累的经验,对医学实验室显微镜的光学构造、日常使用中经常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显微镜主要部件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等作了比较详细的叙述,提高显微镜的完好率,提高了医学实验室显缀镜实验成功率.

    作者:苏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药促进阑尾炎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复方大承气汤对阑尾炎后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择1998年3月~2010年5月我科阑尾炎术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补液、抗炎治疗,并嘱其早期下床活动,术后8小时饮白开水适量;观察组在给予补液、抗炎治疗,并嘱其早期下床活动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术后8小时口服复方大承气汤.两组记录均以术后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为准.结果:观察组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为(16.2±4.2)h,对照组为(41.2±11.4)h,两组相比观察组第一次排气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对阑尾炎术后肠功能恢复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通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偏头痛的中医辨证治疗

    引起偏头痛的病因复杂,临床见证变化多端,既有虚证、实证,也有虚实夹杂之证,但只要辩证正确,依法选方,常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田思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静脉输液后两种抬高手臂拔针按压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2种抬高手臂拔针按压方法的效果.方法:对300例静脉输液住院惠者,按2种方法拔针,观察组拔针时尽量提高患者输液手,拔针后放回患者舒适位置继续按压,对照组拔针时尽量提高患者输液手,拔针按压4min后放回患者舒适位置,观察拔针后皮下淤血及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皮下淤血及出血发生无显著差异.结论:拔针后按压力远大于静脉压,按压后可以将患者的手放回继续按压,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

    作者:邓建华;崔淑燕;李梦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辩证施护缺陷的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通过对临床护理缺陷的控制,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护理活动中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护理缺陷的原因.结果:对发生护理缺陷的原因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从而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为病人提供安全、有序的优质的护理服务.结论:护理工作者必须重新认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复杂因素,进一步完善服务内容,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及规章制度,从而避免或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邢红英;刘超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茵杞消脂饮治疗脂肪肝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菌杞消脂饮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菌杞消脂饮治疗脂肪肝30例,比较治疗前临床症候、血清肝酶、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肝脏B超影像的变化.结果:菌杞消脂饮能减轻和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和恢复肝功能,降低血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改善患者B超影像,其总有效率为80%.结论:菌杞消脂饮是治疗脂肪肝的有效方剂.

    作者:孙建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心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心神经官能症是由于高级神经功能失调,引起心血管一系列症状的功能性疾病.它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辨证治疗.中医辨证施治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剑颖;吴大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双侧肢体康复治疗的相关研究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患病7天内即进行康复训练)方法中,健患侧同时进行康复训练和仅对患侧进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运动功能(FMA)的影响.实验组均给予双侧肢体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患侧肢体康复训练,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对每例患者入组时、病程1个月时分别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测试ADL能力、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通过两组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治疗组1个月ADL能力和FMA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得出早期康复治疗方法中,双侧肢体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作者:李占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改良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3月~2010年9月间应用改良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76例,随访4个月~3年,以Harris法进行功能评定.结果:76例病人术中显露理想、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程顺利.4个月后患髋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100%.结论:改良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显露理想、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患髋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作者:雷翔宇;孔莉;王静;王明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选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平喘汤.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24例,显效26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临床控制13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78%,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且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曲淑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针刺加益气疏肝养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6例

    目的:观察针刺加益气疏肝养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用针刺加益气疏肝养胃汤加减治疗,15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临床痊愈16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48%.结论:针刺加益气疏肝养胃汤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娜;李双霞;张凤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