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校护生注射操作损伤及危险因素调查

沈传华;余先会;刘华琼

关键词:学生, 护理, 实验操作, 注射, 锐器损伤, 危险因素, 数据收集
摘要:目的 了解在校护生注射操作损伤发生情况,并探讨危险因素,为提高护生职业防护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20名在校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有59名(28.1%)护生注射操作时发生过损伤,其主要危险因素为职业防护意识淡薄、单位时间实验内容过多、天气寒冷操作不便等11个因素.结论 护生注射操作损伤发生率较高;增强防护知识教育、科学合理安排实验室、加强实验室建设等措施,对减少护生注射操作损伤、提高防护意识有现实意义.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量化培训对PICC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提高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护理质量,降低其相关并发症.方法 护理部拟定量化培训计划,规范PICC操作程序,并对静脉治疗小组的28名成员进行统一培训,培训前后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并记录培训前后PICC的穿刺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留置时间等指标.结果 培训后PICC穿刺时间由培训前的(27.82±9.33)min缩短为(18.82±7.83)min;一次置管成功率由培训前的77.78%升至93.33%;并发症发生率由培训前的17.78%降至4.44%,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量化培训可有效提高PICC的护理质量,促进管理规范化.

    作者:喻姣花;赵光红;李燕君;彭汉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英语护理本科生专业态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五年制英语护理本科生(下称英护生)对护理专业的态度,以及英护专业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有关管理和教育部门提供教育反馈信息.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无记名调查66名英护生对护理专业的态度、英语及英护学习态度和喜欢或不喜欢英护专业的原因.结果 81.8%英护生入校时并未填报护理专业,且81.8%愿意转专业学习;现阶段31.8%愿意从事护理工作,36.4%持中立态度,31.8%仍不愿从事护理工作;选择喜欢英护专业原因人次为76,选择不喜欢的原因人次为197.结论 英护生专业态度不容乐观,英语护理教育模式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李岩;赵光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急诊护理工作与举证责任倒置

    论述了急诊护理工作的特点、急诊科护士举证困难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从急诊科护士自我保护意识,综合知识水平,护理职业特殊性,急诊护理人员的配置,医学的复杂性、双重性、特殊性,急诊护理记录的书写与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护理侵权诉讼中急诊科护士举证困难所在.提出应正确认识举证责任倒置,改进急诊护理工作方法,以适应举证责任倒置的法律规定.

    作者:何加莉;郜世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学历对社区老年人婚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学历对社区老年人婚姻质量的影响,为老年人婚姻咨询及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对黄石地区923名≥60岁不同学历老年人进行婚姻质量调查.结果 黄石地区老年人婚姻质量评分11项因子评分显著低于美国常模(均P<0.01);高学历组11项因子分显著高于中等学历组(均P<0.01),除信仰一致性外其他10项因子显著高于低学历组(P<0.05,P<0.01);低学历组11项因子评分显著高于中等学历组(均P<0.01).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结论 黄石地区老年人的婚姻质量总体偏低,以中低学历者为甚,应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咨询及文体活动,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提高中低学历者的婚姻质量.

    作者:陈薅;於军兰;熊鹰;刘佳;李文霞;陈熙春;胡青青;韩钱芝;陈红卫;陈伟春;刘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引导下行PICC 30例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引导下行PICC置管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经临床诊断需要行PICC且血管条件符合盲穿的肿瘤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盲穿法,观察组在CDFI的引导下穿刺置管,比较两组穿刺置管成功率、局部组织损伤率、置管操作所需时间.结果 观察组穿刺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局部组织损伤率及操作时间显著低于和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CDFI引导下行PICC可提高局部血管状况较差患者的置管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及降低局部损伤发生率.

    作者:胡君娥;龚兰;唐运香;张强;周志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背心式绷带包扎法在乳腺癌术后的应用

    皮下积液、感染及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临床上常采用加压包扎法.传统的绷带加压包扎法存在许多弊端,如加压包扎松紧不易掌握,包扎部位受力不均匀,包扎时间长易松动或绷带滑脱等.鉴此,笔者对加压包扎的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背心式绷带包扎法,经应用50例患者,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邵诗英;何又喜;朱艾君;杨落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综合医院临床护士亚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临床护士亚健康状况,为促进护士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亚健康筛选表、工作压力源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08名综合医院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62名(57.41%)护士处于亚健康状态,症状表现以躯体和心理症状为主;亚健康护士工作压力得分42.10±24.10,显著高于健康护士(22.60±21.80,P<0.01),工作压力源主要为工作责任重、工作琐碎、没有成就感等;亚健康护士消极应对得分为0.95±0.64,显著低于常模(1.59±0.66,P<0.01).结论 综合医院护士亚健康发生率高、工作压力较大、压力源表现多样,但护士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管理者应重视临床护士身心健康的维护,以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陈伟璇;郑爱英;陈静芳;郑润红;邱东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46所医院手术用物清点与记录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执行手术用物清点制度的现状,提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于2005年9月对中南三省46所医院的151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医院级别、月手术量、被调查者年龄、职称及手术用物清点与记录情况.结果 全部手术清点器械者42人(27.81%),全部记录29人(19.20%).不同级别医院手术用物清点和记录状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月均手术量越多,手术用物清点和记录状况越好(均P<0.01).结论 手术室护士用物清点及记录现状不容乐观,应在完善手术用物清点制度、细化清点内容及对象的基础上,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法律意识,预防医疗事故,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赵体玉;张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水媒射频切割闭合器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配合

    总结12例肝切除术患者术中水媒射频切割闭合器的应用配合经验.提出术前做好充分的各项准备,熟悉闭合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术中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程富英;卓宏;曾俊;夏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新护士轮岗支助组运作模式尝试

    目的 提高医院夜间急诊护理质量,提升新护士综合素质.方法 在急诊科成立支助组,将新护士4人编为一组,夜间担任全院临床科室支助工作,3个月轮换1次.结果 在同时间段夜间急诊量增加25.26%的情况下,患者投诉从5例下降至1例,服务满意度从91.88%升至98.13%.新护士综合素质考核成绩支助护士显著高于非支助护士(P<0.05,P<0.01).结论 新护士轮岗支助组运作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提升新护士综合素质.

    作者:屈静林;程秀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简易眼部供氧罩的制作与应用

    眼部给氧是眼科疾病的一种治疗手段,因没有专用的眼部供氧器材,常用小儿面罩代替,但面罩太大,不密封,又不易固定,往往达不到治疗效果,且操作起来欠方便.2005年1月笔者研制了一种简易眼罩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艳玲;贾平;吕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50 ml注射器用于气管切开患者雾化吸入

    气管切开患者雾化吸入时,不能口含雾嘴或使用面罩吸入,造成了大部分雾化气流的浪费.为了使更多的雾化气流被吸入,临床多将雾嘴尽量接近气管切开处,但雾化气流遇空气后有少部分会凝集成小水珠,易滴进患者气管内,引起呛咳.鉴此,我科用50 ml注射器空筒连接雾化管道代替雾化器雾嘴和面罩,试用15例患者,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郭智勤;潘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冰袋兜的设计与应用

    骨折早期由于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出血,引起局部肿胀、淤血,临床上常在骨折早期(24 h内)采用冰袋局部冰敷,以达到止血、减轻肿胀的目的.常用毛巾包裹冰袋,敷于骨折处.但由于冰袋硬、不易固定,如果毛巾滑落,冰袋直接接触皮肤还易引起冻伤.为此,我们设计制作了冰袋兜,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顾英;顾辛幸;季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洁净手术部动态微生物学监测与控制

    目的 探讨洁净手术部在动态下(手术过程中)各时段空气中的微生物变化规律.方法 在医护人员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对百级、万级、10万级洁净手术间进行手术不同阶段的细菌菌落数监测及手术区与周边区的尘埃粒子数监测.结果 动态实测值均高于静态标准值,同级别不同阶段菌落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各级别手术间手术区尘埃粒子数显著高于周边区(均P<0.01).结论 动态监测能反映手术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根据具体监测结果和现代手术控制感染的思路,必须树立术中全过程控制的理念.

    作者:王晓蔚;许秀梅;朱自力;瞿国霞;吴晓燕;沈燕;蔡守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人工肘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骨毁损患者的护理

    总结24例人工肘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骨毁损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提出做好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预防感染、做好功能锻炼指导,是促进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嫩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乳腺癌术后48小时负压引流量变化趋势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48 h负压引流量的变化规律,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97例乳腺癌患者术后48 h负压引流量进行持续观察与记录.结果 48 h引流量为(164.7±59.3)ml,每小时引流量为(4.4±1.6)m1.其中术毕至5.0 h每小时引流量为(9.8±2.8)ml,5.1~18.0 h为(4.2±0.4)ml,18.1~21.0 h为(5.1±2.4)ml,21.1~48.0 h为(2.3±0.5)ml,呈现高、低、高、低现象,各时段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乳腺癌术后引流量呈双峰变化规律,可能与手术特点及肢体功能锻炼幅度、强度有关.需根据引流量的变化,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涂琼华;徐春;陈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发酵面粉外敷治疗乳汁淤积

    母乳是婴儿理想、必需的天然营养品,它含有婴儿出生后4~6个月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是任何代乳品、牛奶等食物都无法替代的.临床工作中,经常有产妇因乳汁淤积引起乳腺管不通,乳房肿胀、疼痛等症状而拒绝行母乳喂养.为此,我科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采用发酵面粉外敷治疗120例乳汁淤积产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汉洲;付绪梅;龙娟;胡志远;文春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联合激光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护理

    对行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的患者38例(38眼)采用掺铝钇钕石榴石激光联合532 nm激光治疗,结果翼状胬肉术后结膜1~3级患者36例,4级2例,总有效率94.7%.提出治疗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以及治疗后术眼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想娣;刘恒明;艾俐;周佩霞;谢源;李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1例IVF-ET移植后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

    对1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发生宫内妊娠并异位妊娠破裂出血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密切病情观察和胎儿监护等护理措施,手术成功,患者恢复好,宫内胎儿继续妊娠并发育良好.

    作者:李积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碳酸氢钠联合沐舒坦湿化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碳酸氢钠联合沐舒坦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疗效.方法 将45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α-糜蛋白酶加生理盐水进行气道湿化,观察组采用碳酸氢钠和沐舒坦交替湿化气道.结果 观察组湿化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碳酸氢钠联合沐舒坦湿化气道可提高湿化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华佩莲;王小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