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淑琼;吴显和;郭雪梅
总结6例脊髓型颈椎病行单开门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病人的护理,认为术前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和体位训练,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保持正确的体位,做好功能锻炼的指导,是保持颈椎稳定,促进病人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玉梅;黄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对18例Hangman骨折病人采用Halo-Vest外固定架治疗,结果18例病人中13例获得随访,骨折完全复位10例,部分复位3例.提出正确、有效的颅骨牵引护理;做好基础护理及并发症防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康复训练,对该类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阳淑琼;吴显和;郭雪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肺癌病人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为完善肺癌病人健康教育内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肺癌疾病知识量表对108例肺癌病人进行调查.结果 52.78%肺癌病人的总体知识掌握较好,其中疾病危险因素、手术治疗、症状与早期诊断知识得分较高;相对缺乏知识为继续治疗、手术后不适和应对方法、康复保健知识.影响病人疾病知识掌握的因素为文化程度和医疗费支付方式(均P<0.05).结论专科护士应根据不同病人的特点,针对其薄弱环节有目的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疾病知识水平.
作者:顾沛;陈利群;顾国丽;葛向煜;裘敏;徐佩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根据手术时间、手术类型将手术量化计分,结合职称及工作质量进行奖金分配,结果充分调动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管理效能,有利于手术室管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王春娥;张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对33例腹主动脉瘤病人行人工血管置换术,手术时间130~605 min,手术顺利.提出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证输液、输血通畅,准确迅速传递各种器械,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振香;赵林;常海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阴道灌洗是临床上治疗阴道炎、宫颈炎的方法之一,也常用于手术前的阴道准备,尤其是阴式或腹式子宫切除术,以减少术后逆行感染.过去采用的阴道灌洗器由灌洗筒、橡皮管及15 cm长硬塑料灌洗头组成,行阴道灌洗时因灌洗头硬、短,且接头不严密,灌洗液易反流及外漏;加上灌洗头为非一次性用物,经浸泡消毒后重复使用,易引起交叉感染.为了克服以上弊端,笔者对阴道灌洗器进行了改良,经临床应用100例次,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陈晓泉;苏嫔嫔;赖满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对483例非脱垂大子宫病变病人采用经阴道切除术式.结果成功率为99.8%.手术配合要点:①保持良好的手术体位;②准备合适的手术器械;③掌握不同术式的配合.
作者:黄朝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对86例性传播性结膜炎新生儿实行隔离、合理用药、正确护理等,结果86例新生儿均获治愈,随诊无1例发生交叉感染及并发症.提示对新生儿性传播性结膜炎及时隔离,治疗首选药以青霉素为主,同时加强护理,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吴恋娟;乔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对164例前列腺增生病人分别采用钬激光治疗(激光组,81例)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电切组,83例),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激光组除手术时间长外,病人出血量少、监护时间短、膀胱冲洗量少、尿管留置时间短、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明显优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可节约护理人力资源.
作者:杨永英;刘军红;毛永贤;王亚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对21例心脏恶病质综合征行瓣膜置换术的病人行围术期护理,手术成功率90.48%.提出术前改善营养状况和心肺功能,术后加强心功能监护、呼吸道管理,及时处理心律失常、出血,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控制感染,是降低术后并发症获得良好预后的重要保证.
作者:石琴;张波;张维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总结23例胸部病变CT引导下行穿刺活检术病人的护理.提出注重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健康教育,可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静;陈丽芸;潘汝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分别应用非接触眼压计(NCT)与Schiotz压陷式眼压计测量104例(208眼)病人的眼内压,结果正常眼压组和高眼压组两种测量方法所测值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提示两种眼压计测量结果一致,但NCT具有操作简单、无需麻醉、避免角膜擦伤和交叉感染等优点.
作者:刘树玉;胡爱清;杨艳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对10例心脏外伤急诊手术病人在体外循环直视下行心脏修补术,同时予抗休克处理,结果全部病人均抢救成功.认为手术室护士做好抗休克及手术的准备与配合,对抢救成功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将72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于产后当天开始服食通草鲫鱼汤3~4 d;对照组产后行常规护理,普通饮食.结果两组产妇产后2~4 d乳胀情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提示产后食通草鲫鱼汤能有效疏通乳腺管,促进泌乳,减轻乳胀,提高母乳喂养信心.
作者:肖晓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婴儿出生后,因脐部腹壁筋膜在脐带血管穿入处未融合,留有缺损,加之患儿哭闹和便秘等原因使腹压增加形成脐疝,给患儿和家长带来痛苦和烦恼.临床上治疗脐疝以保守治疗为主,很少需行手术治疗.常采用脐疝带包扎,但因其易滑动而致使固定效果不佳.笔者于2002年设计简易脐疝带,临床应用于56例脐疝患儿,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瑛;纪春荣;凃莉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对10例肾移植术后并发癫癎病人进行分析,认为癫癎病史、机体状况、血压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是并发癫癎的重要原因.提出术前进行心理健康宣教,做好机体充分准备是预防的关键;术后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保证热量摄入,注意癫癎发作期及持续状态期间病情观察及护理,是促进病人康复的关键.
作者:林秋娜;陶小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总结83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护理,认为伤后早期动态监护患肢血液循环,合理用药以消除组织水肿、促进血液循环,术后患肢血液循环观察及功能锻炼是本病的护理要点.
作者:费荣;侯俊;段宝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对36例宫颈疾病病人行宫颈环行电切术治疗,同时注重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病情观察和健康指导.结果36例病人平均手术时间5.8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6 ml;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4~6周复查示宫颈光滑,外形恢复自然状态.
作者:杨凌艳;吴静;王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凡士林纱用于开放性及闭合性伤口的效果,为制作凡士林纱的纱布与凡士林佳比例提供依据.方法将纱布与凡士林按重量以1∶1、1∶2、1∶3、1∶4、1∶5的比例配制,灭菌后应用于术后闭合性伤口和开放性伤口,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闭合性伤口使用1∶3凡士林纱时伤口粘连、疼痛、出血情况显著少于1∶1、1∶2凡士林纱(均P<0.05),引流通畅情况明显好于1∶4、1∶5凡士林纱(均P<0.05),临床综合效果相对较其余4种好;开放性伤口使用1∶4凡士林纱时伤口粘连、疼痛、出血情况少于1∶1、1∶2及1∶3凡士林纱(均P<0.05),创面湿润好于1∶1凡士林纱,引流通畅情况好于1∶5凡士林纱,临床综合效果相对较其余4 种好,且伤口愈合时间较短.结论制作凡士林纱时应根据不同伤口决定纱布与凡士林的用量比例,不可随意配制,以免影响伤口换药效果.
作者:卢惠琳;袁艳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对19例大血管损伤患儿术前做好急救护理,控制活动性出血;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患肢(指/趾)血液循环,及时排除危险因素,适当应用抗痉挛、抗凝和抗感染药物治疗,加强患肢功能锻炼.结果手术成功修复16例,其中肢体功能恢复优良及中等11例、差2例,3例可负重行走;截肢2例,死亡1例.
作者:周晓凤;郭庆山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