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尹志勤;周郁秋

关键词:肿瘤, 病人, 生活质量, 相互影响分析
摘要:为提高癌症病人生活质量,对生活质量的基本概念及影响癌症病人生活质量因素即一般人口特征、生理因素改变、心理因素及社会支持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制祛汗酊用于头发护理效果观察

    我院自2002年3月至2003年2月在肿瘤、结核及内、外科应用自制中药祛汗酊予卧床或昏迷的78例病人进行头发护理,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周雅娟;曹新生;周世康;王正红;王莫年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自制盐水瓶支撑架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对19 200套血路管及透析器分别采用自制的盐水瓶支撑架(观察组)和塑料网袋(对照组)支撑盐水瓶进行冲洗,比较两组冲管过程中更换盐水瓶及处理用具所耗费的时间.结果观察组在冲管过程中更换盐水瓶所耗费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0.05)提示利用盐水瓶支撑架支撑盐水瓶对血路管、透析器进行冲洗,能简化工序、节约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游励红;聂琼;张颖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发作性疾病患儿动态脑电图监测的护理

    对401例各类发作性疾病(癫癎、非癫癎)患儿进行24 h动态脑电图监测(24 h-AEEG),并对患儿及家属进行护理干预,排除各种影响监测结果的原因.结果24 h-AEEG监测癫癎发作者癎样放电率明显高于非癎样发作者.提示24 h-AEEG监测有助于发作性疾病的鉴别及治疗效果的评价.护理干预可提高24 h-AEEG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率,减少违医行为的发生.

    作者:谭春英;吕冬苗;赵素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更年期综合征病人生活质量和应付方式的调查及干预

    为提高更年期综合征病人的生活质量,对68例更年期综合征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应付方式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结果病人生活质量下降,消极应付方式较多,干预后消极应付方式减少(<0.05,P<0.01)提出需从生理、心理、家庭、社会各方面给予更年期综合征病人关爱、支持和护理,使其健康渡过更年期.

    作者:谭玉玲;肖继红;梁健;黄少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3种无创血压测量仪测量值差异性研究

    目的探讨3种无创血压测量仪测量值的差异性及相关性.方法对66例病人分别在同一时间内采用汞柱式血压计(台式)、电子腕式血压计(腕式)、多参数监护仪(监护仪)行无创血压测量1次,比较其血压测量值及操作时间.结果收缩压均值腕式较台式、监护仪高(均P<0.01),台式与监护仪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舒张压三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台式与监护仪相关性较好(r>0.80);测量时间台式显著多于腕式和监护仪(均P<0.05).结论监护仪与台式所测血压值可以相互代替;腕式所测血压值偏高,在应用中病人血压值达临界高血压时,应用台式或监护仪重测,以防误诊.

    作者:郑碧霞;彭雅君;李文燕;王淑霞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影响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为提高癌症病人生活质量,对生活质量的基本概念及影响癌症病人生活质量因素即一般人口特征、生理因素改变、心理因素及社会支持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尹志勤;周郁秋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品质圈活动在提高病人骨质疏松防治知识中的应用

    将品质圈活动应用于124例住院病人骨质疏松防治知识的提高,并与124例未应用者比较,结果参加活动者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显著高于未参加者.提示品质圈活动能明显提高住院病人对骨质疏松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

    作者:李华;赵锦仲;陈文玉;谭茜;肖秀秋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指压太冲穴防治肌内注射时疼痛的观察

    肌内注射(下称肌注)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但不少病人因惧怕疼痛不愿接受治疗,有的因过于紧张而发生晕针.我们于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采用指压太冲穴防治肌注痛150例,效果明显,报告如下.

    作者:梁巧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介绍一种自制男性集尿袋

    对于男性长期卧床者及尿失禁病人的排尿护理,以往常用一次性男性储尿袋.这种方法易损伤皮肤导致不舒服,病人不易接受.2002年9月至2003年11月我科采用自制男性集尿袋对男性病人进行排尿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对语言交流障碍病人实施床旁护理记录宣教的效果观察

    将34例语言交流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向病人讲解各种健康教育知识;观察组将各种健康教育知识口头讲解后记录,并将书面记录挂于病人床头.3 d后均采用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病人对疾病的各项知识掌握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护理工作满意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 0.05)提示床旁护理记录宣教方式能提高健康宣教质量.

    作者:谭君;刘呈呈;杨海棠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家庭腹膜透析病人住院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对22例次家庭腹膜透析因并发症和其它因素住院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并发心血管疾病12例次(占54.6%)、感染因素4例次(占18.2%)、饮食营养因素2例次(占9.1%)、超滤因素3例次(占13.6%)、管道破损1例次(占4.5%).提示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病人应进行追踪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病人依从性,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廖玉梅;石兰萍;刘正翠;陈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癌症放射治疗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对100例癌症放射治疗病人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病人放疗前、中对放疗知识、皮肤护理及饮食指导需求强烈(均≥90.0%)放疗后对康复、并发症及复诊指导的需求率较高(均≥96.0%)提示健康教育只有有针对性、阶段性和长期性进行,才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于小平;赵静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1213份出院病历护理记录缺陷分析及对策

    为配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病历书写规范(试行)的要求,对1 213份出院病历中护理记录书写质量进行检查.发现护理记录存在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等缺陷,分析原因提出:培养护士崇高的职业道德、增强护士的法律观念和责任意识、实行院科四级把关制,使护理记录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作者:王虹;陈红宇;范植蓉;刘昌丹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儿科护理投诉原因分析与对策

    对近3年79起儿科护理投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投诉呈逐年增高趋势,投诉的主要原因为:服务态度(5.32%)、护理差错(0.25%)、家属自身原因(0.25%)、护理技术(7.72%)不同职称、工龄护理人员投诉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0.05,P<0.01)提出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医患沟通,重视业务素质培训,把好护理质量关,紧盯高危因素,在护士和家属中普及法律知识是当前降低儿科护理投诉的紧迫任务.

    作者:黎连英;孙庆宁;易芬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鼻咽癌功能锻炼方法

    鼻咽癌由于解剖结构和生物学行为特征,一般首选放射治疗(下称放疗)放疗所要求的放射野大、剂量高 [1].对颞颌关节及咀嚼肌纤维化造成张口时颞颌关节发紧、甚至张口困难远期放疗反应,临床无特殊治疗措施,重在预防.

    作者:王小岩;汤丽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脐血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对4例急性白血病病人进行脐血移植.移植前行有效的沟通及健康教育,移植中做好预处理护理及脐血处理,移植后重视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观察及护理,结果4例均移植成功,顺利渡过排斥反应期,获得了重建造血功能及恢复免疫功能的效果.

    作者:骆秋芳;桂慧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留置导尿拔管后预防尿潴留方法探讨

    目的预防女性病人留置导尿拔管后尿潴留.方法随机将76例女性留置导尿病人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在膀胱部分充盈状态下,采取电脑脉冲按摩20 min后,膀胱内注入2%利多卡因50 mg、氧氟沙星0.2 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后拔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拔管法.结果观察组拔管后排尿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χ2=23.93, P<0.01),首次排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χ2=11.81,P<0.01).结论拔管前脉冲按摩治疗联合膀胱内注药,可有效预防拔管后尿潴留.

    作者:尹红;汪爱民;白蓉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论护士信息素养的培养

    介绍信息素养概念,就现阶段护理人员提高信息素养重要性进行论述,提出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加强培养,使护理人员早日拥有信息社会的学习执照.

    作者:雷琼;张进军;张小飘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将41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9例)常规口服柳氮磺胺嘧啶(SASP)治疗;观察组(22例)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同时中药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5%和64.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罗先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减轻低分子肝素注射致皮下出血的研究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时轮换注射部位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关系.找出有效的轮换注射部位的方法,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及面积.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病人4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对照组随机轮换注射部位,两组各注射240例次,观察两组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结果实验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出血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可以减少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

    作者:开月梅;石兰萍;刘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