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性传播疾病病人抑郁情绪调查分析

廖伏翠;孙慧敏;舒梅枝;毕峥艳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 抑郁症, 数据收集
摘要:采用Hamilton抑郁他评量表(AMD)、抑郁自评量表(DS)及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attell-16 PF)分别对121例性传播疾病(TD)病人(TD组)和105例一般皮肤病病人(对照组)进行抑郁状态和人格特质测评分析.结果HAMD量表测定STD病人的抑郁情绪发生率为 50.41%,其中重度抑郁发生率为10.74%;SDS量表测定STD病人的抑郁情绪发生率为45.45%,其中重度抑郁发生率为9.92%;HAMD量表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Cattell-16 PF中稳定性、敏感性、怀疑性和紧张性等人格特征,ST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 0.01)提示STD病人有较高的抑郁情绪发生率,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重视STD病人的心理护理.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家庭腹膜透析病人住院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对22例次家庭腹膜透析因并发症和其它因素住院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并发心血管疾病12例次(占54.6%)、感染因素4例次(占18.2%)、饮食营养因素2例次(占9.1%)、超滤因素3例次(占13.6%)、管道破损1例次(占4.5%).提示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病人应进行追踪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病人依从性,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廖玉梅;石兰萍;刘正翠;陈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自制祛汗酊用于头发护理效果观察

    我院自2002年3月至2003年2月在肿瘤、结核及内、外科应用自制中药祛汗酊予卧床或昏迷的78例病人进行头发护理,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周雅娟;曹新生;周世康;王正红;王莫年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我国护理经济管理的问题分析及发展对策

    为适应卫生体制改革对护理管理的挑战,分析了当前我国护理经济管理这一相对薄弱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护理经济管理意识淡薄、管理人才匮乏、管理内容狭窄、管理方法薄弱,护理服务市场相对滞后,护理人员经济行为失范等.探讨了加强护理经济管理的对策,包括更新护理管理理念,加快护理经济研究,创新护理管理模式,引入企业管理机制,拓展护理服务市场,重视护理成本管理,加强护理经济教学等.

    作者:史瑞芬;陈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3种无创血压测量仪测量值差异性研究

    目的探讨3种无创血压测量仪测量值的差异性及相关性.方法对66例病人分别在同一时间内采用汞柱式血压计(台式)、电子腕式血压计(腕式)、多参数监护仪(监护仪)行无创血压测量1次,比较其血压测量值及操作时间.结果收缩压均值腕式较台式、监护仪高(均P<0.01),台式与监护仪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舒张压三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台式与监护仪相关性较好(r>0.80);测量时间台式显著多于腕式和监护仪(均P<0.05).结论监护仪与台式所测血压值可以相互代替;腕式所测血压值偏高,在应用中病人血压值达临界高血压时,应用台式或监护仪重测,以防误诊.

    作者:郑碧霞;彭雅君;李文燕;王淑霞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鼻咽癌功能锻炼方法

    鼻咽癌由于解剖结构和生物学行为特征,一般首选放射治疗(下称放疗)放疗所要求的放射野大、剂量高 [1].对颞颌关节及咀嚼肌纤维化造成张口时颞颌关节发紧、甚至张口困难远期放疗反应,临床无特殊治疗措施,重在预防.

    作者:王小岩;汤丽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1213份出院病历护理记录缺陷分析及对策

    为配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病历书写规范(试行)的要求,对1 213份出院病历中护理记录书写质量进行检查.发现护理记录存在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等缺陷,分析原因提出:培养护士崇高的职业道德、增强护士的法律观念和责任意识、实行院科四级把关制,使护理记录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作者:王虹;陈红宇;范植蓉;刘昌丹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试论循证护理与护理程序

    论述循证护理与护理程序的关系及其应用方法.提出循证护理和护理程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循证护理充实了护理程序的内涵,可以使其科学、规范和高效地运行;护理程序为循证护理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平台.指出在护理程序中应注重评估、诊断阶段的证据收集;计划、实施阶段的证据运用;评价阶段的证据再评价,为服务对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恢复和增进其健康.

    作者:李瑞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PTCA术后病人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冠心病PTCA术后病人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评价其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02例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PTCA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1例.康复组实施系统的早期康复活动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活动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康复组术后步行距离及上台阶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PTCA术后病人早期康复,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黄抗美;毛春华;邓敏;李满华;黎燕兴;陈毓莹;张耿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护士对护理差错事故认识和态度的调查分析

    对100名护士进行护理差错事故认识和态度的调查,结果100%的护士能在护理差错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本病区护士长,并能积极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97%的护士能实事求是地书写护理记录,95%的护士认为公开差错事故记录利于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作者:李云峰;邹凌燕;曹允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影响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为提高癌症病人生活质量,对生活质量的基本概念及影响癌症病人生活质量因素即一般人口特征、生理因素改变、心理因素及社会支持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尹志勤;周郁秋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青年护理人员抑郁情绪调查分析

    采用Beck抑郁自评问卷,对454名≤45岁的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抑郁发生率为63.7%(89/454)其中~40岁年龄段、在婚者、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大专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及护士长抑郁发生率相对较高.提示青年护理人员抑郁发生率较高,管理人员需关注其心身健康,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缓解其心理压力.

    作者:李晓雯;侯岩芳;张连荣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输血袋与输血器的连接技巧

    输血在临床上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外科、手术室、血液科等科室输血量较多.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输血袋与输血器之间连接时很容易插偏,导致输血袋被扎破而使血液污染,同时造成浪费;有时因病人烦躁,针头容易从输血袋中脱出,造成针头污染.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在输血时,不拧下输血袋上的螺旋帽,经常规消毒后,将输血器针头直接插入输血袋的螺旋帽,使其紧密连接,即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

    作者:李秀婷;赵莉;张俊霞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两种采血方法对血糖测定值的影响

    对15名健康自愿者分别采用自然流出法和挤压法获得血液样本,然后经掌式血糖仪测定其血糖值,比较两种方法所获血液标本的血糖浓度.结果两种方法所测血糖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15,P>0.05).提示健康者检测血糖两种指尖采血方法皆可采用.

    作者:马琳玉;郑元英;方玟;鲍仕凤;洪蕊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留置导尿拔管后预防尿潴留方法探讨

    目的预防女性病人留置导尿拔管后尿潴留.方法随机将76例女性留置导尿病人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在膀胱部分充盈状态下,采取电脑脉冲按摩20 min后,膀胱内注入2%利多卡因50 mg、氧氟沙星0.2 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后拔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拔管法.结果观察组拔管后排尿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χ2=23.93, P<0.01),首次排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χ2=11.81,P<0.01).结论拔管前脉冲按摩治疗联合膀胱内注药,可有效预防拔管后尿潴留.

    作者:尹红;汪爱民;白蓉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性传播疾病病人抑郁情绪调查分析

    采用Hamilton抑郁他评量表(AMD)、抑郁自评量表(DS)及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attell-16 PF)分别对121例性传播疾病(TD)病人(TD组)和105例一般皮肤病病人(对照组)进行抑郁状态和人格特质测评分析.结果HAMD量表测定STD病人的抑郁情绪发生率为 50.41%,其中重度抑郁发生率为10.74%;SDS量表测定STD病人的抑郁情绪发生率为45.45%,其中重度抑郁发生率为9.92%;HAMD量表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Cattell-16 PF中稳定性、敏感性、怀疑性和紧张性等人格特征,ST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 0.01)提示STD病人有较高的抑郁情绪发生率,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重视STD病人的心理护理.

    作者:廖伏翠;孙慧敏;舒梅枝;毕峥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指压太冲穴防治肌内注射时疼痛的观察

    肌内注射(下称肌注)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但不少病人因惧怕疼痛不愿接受治疗,有的因过于紧张而发生晕针.我们于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采用指压太冲穴防治肌注痛150例,效果明显,报告如下.

    作者:梁巧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将41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9例)常规口服柳氮磺胺嘧啶(SASP)治疗;观察组(22例)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同时中药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5%和64.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罗先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更年期综合征病人生活质量和应付方式的调查及干预

    为提高更年期综合征病人的生活质量,对68例更年期综合征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应付方式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结果病人生活质量下降,消极应付方式较多,干预后消极应付方式减少(<0.05,P<0.01)提出需从生理、心理、家庭、社会各方面给予更年期综合征病人关爱、支持和护理,使其健康渡过更年期.

    作者:谭玉玲;肖继红;梁健;黄少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对语言交流障碍病人实施床旁护理记录宣教的效果观察

    将34例语言交流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向病人讲解各种健康教育知识;观察组将各种健康教育知识口头讲解后记录,并将书面记录挂于病人床头.3 d后均采用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病人对疾病的各项知识掌握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护理工作满意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 0.05)提示床旁护理记录宣教方式能提高健康宣教质量.

    作者:谭君;刘呈呈;杨海棠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1例小剂量硫唑嘌呤致重度骨髓抑制病人的护理

    对1例使用小剂量硫唑嘌呤致重度骨髓抑制的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实行保护性隔离措施,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胃肠营养及精心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病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吴莉萍;黄丽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