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术后护理

王红艳;马晓华;魏红梅

关键词: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手术后护理
摘要:对16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无1例血栓复发及死亡,其中4例病人行二次手术.提出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药物疗效,加强胃肠外营养及心理护理,可促进病人康复.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制一次性负压引流装置

    颌面部手术后可形成较大创面和死腔,应用负压装置可将伤口内积液及时引出,促进伤口早期愈合.2002年我科采用空输液瓶及一次性引流管自制负压引流装置并应用于临床,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刘小芳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术后护理

    对16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无1例血栓复发及死亡,其中4例病人行二次手术.提出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药物疗效,加强胃肠外营养及心理护理,可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王红艳;马晓华;魏红梅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腺性膀胱炎病人的护理

    对32例腺性膀胱炎病人采用膀胱镜下经尿道电灼加电切术,配合辨证论治与施护,复诊膀胱镜检10例,其中9例无病理改变,有效率90.0%.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辨证施护可提高疗效及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辛玲芳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体位干预对C3F8气体或硅油充填眼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玻璃体切割、眼内C3F8气体或硅油充填术后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998年3月至2001年3月行玻璃体切割、眼内C3F8气体或硅油充填术病人168例(179眼)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03年1~8月该类病人160例(179眼)作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术前训练体位、手术后辅导和监督体位,以及指导病人采用多种体位变化和适当活动等方法实施体位干预.记录并统计两组病人手术后眼部及全身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无晶体眼病人术后出现充填物进入前房发生率,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人术后眼压及视网膜复位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年龄≥60岁病人发生血压升高、食欲不振、肢体活动障碍及受压部位异常情况,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对玻璃体切割眼内充填C3F8气体或硅油充填术病人实施体位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眼部并发症,也可减少全身异常情况发生.

    作者:王瑛;张颖;李秋;崔春红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进展

    综述近年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进展,重点介绍搡作方法的改进、封管技术的完善、留置时间及PICC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预防处理.

    作者:蒋芝英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聚丙烯锦纶网应用于老年疝修补术的护理配合

    采用聚丙烯锦纶网为37例老年疝病人施行无张力修补术.结果37例术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均为一期愈合,3~8 d出院.随访3~24个月,切口无牵扯痛及排异反应,无复发.提出完善的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密切的术中配合和生命体征的观察是保证老年疝修补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丁景华;林群;蔡小影;陈雪燕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同指脂筋膜瓣修复指背软组织缺损病人的护理

    对12例手指背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病人采用同指掌侧脂筋膜瓣翻转加植皮的修复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患指的痛觉、触觉均与健侧手指无明显差别,且仅需要一次手术,避免了以往多次手术带来的不便,病人对术后外形满意.提出做好急诊及择期手术前的护理,术后患肢适当制动,合理使用药物;做好植皮区及供皮区的护理,加强功能锻炼;做好健康教育是病人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潘瑛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胃管滴注补水治疗烧伤卧悬浮床病人并发高渗性脱水效果观察

    目的为大面积烧伤病人卧悬浮床并发高渗性脱水的治疗寻找安全、有效方法.方法将注射用水从鼻饲胃管滴入胃肠道进行补水病人设为观察组,等渗液体(5%葡萄糖溶液)从静脉滴注补液病人设为对照组,分别治疗大面积烧伤卧悬浮床并发高渗性脱水的病人.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钠、渗透压及治愈时间的差异,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钠、渗透压及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管滴注补水治疗烧伤卧悬浮床并发高渗性脱水方法安全、效果显著.

    作者:唐贯文;游贵方;刘英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鼻咽癌放化疗病人口腔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

    对1052例鼻咽癌放、化疗住院病人的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052例鼻咽癌放、化疗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103例,发生率为9.79%,其中发生口腔感染34例,占33.01%.鼻咽癌放、化疗并发口腔感染与肿瘤病人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放疗致放射性口腔粘膜损伤、机体屏障破坏、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因素有关.提出加强无菌观念,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注意营养支持,及时对症处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明确预防感染的重要性.

    作者:王逸如;郑立;黄华兰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护士与病人癌痛评估差异性比较

    目的观察护士与病人对癌痛程度评估差异及护士的癌痛评估对止痛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85例癌痛病人和护士分别用目测模拟疼痛程度分级法进行疼痛评估,随即按病人意愿分为病人评估组(轻度疼痛20例,中、重度疼痛29例)和护士评估组(轻度疼痛14例,中、重度疼痛22例)进行止痛治疗.结果以病人评估为基准,护士评估轻、中、重度疼痛的符合率分别为85.3%、63.0%和58.3%;护士与病人对中、重度癌痛评估存在明显差异(均P<0.05);病人与护士评估轻度疼痛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5.0%、85.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重度疼痛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2.8%、45.6%,病人评估组准确性明显优于护士评估组(P<0.05).结论护士对癌症疼痛严重程度的评估存在不足并导致止痛效果不佳,对癌痛的治疗应基于病人的自评.

    作者:周炳兰;郭凤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妇科手术病人麻醉前后留置导尿对比观察

    将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入手术室后麻醉前留置导尿,观察组在麻醉平面出现后留置导尿,监测两组病人留置导尿前后心率、血压,观察导尿时病人反应.结果观察组留置导尿前后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对照组留置导尿前后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对照组不适反应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提示麻醉后留置导尿可明显减轻妇科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

    作者:毛永霞;文彩霞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BH)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HBH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传统镇痛组(CAT组)和静脉自控镇痛组(PCA组),各30例.CAT组采用传统肌内注射镇痛剂镇痛,PCA组采用镇痛泵行静脉自控镇痛,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两组病人躁动发生情况,不同时间RR、HR、SBP、DBP、SpO2、V1值以及两组再出血发生率及VASS评分等情况.结果 HBH术后病人不同时间躁动发生率PCA组明显低于CAT组(P<0.05);两组不同时间RR、SBP、DBP、Vt、Sp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镇痛用药情况、再出血发生率及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HBH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安全,且能有效预防术后再出血的发生.

    作者:任圣梅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自知性互助性护理模式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知性、互助性护理模式对手术病人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实施自知性、互助性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病人的配合程度及其它术后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人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镇痛用药例次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自知性、互助性护理模式可促进病人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提文萍;张忠芹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围术期访视在老年择期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将110例老年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实施围术期访视,对照组54例行常规访视.结果术前、术中血压、心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术后访视满意度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照组(P<0.05).提示围术期访视有利于顺利完成老年病人手术,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丰培莲;陆鲜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静脉输液滴速故障处理技巧

    输液过程中,常遇液体滴速不畅或完全不滴现象,而确知针头在血管内,按传统方法有时往往不能排除.鉴此,笔者自2001年7月至2004年1月对958例输液滴速故障进行成功排除.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刘璞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更昔洛韦治疗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效果观察

    对60例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病人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1(仅用局部激光治疗)、对照组2(采取局部激光治疗后加用干扰素治疗)和治疗组(采取局部激光治疗后加用更昔洛韦静脉点滴治疗).结果与对照组1、对照组2比较,治疗组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提示去除局部病灶后加用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可提高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卫红;蔡芙英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套人式结肠直肠粘膜吻合保肛术病人围术期心理护理

    对102例围术期病人给予个性化、连续性的心理护理,并按围术期病人心理护理效果评分表评分.结果87.3%病人均能以稳定的心理状态接受和配合手术治疗,顺利渡过围术期.术后随访满意度达99.5%.提示围术期心理护理可有效地减轻病人恐惧、焦虑、抑郁、认知不良等负性情绪,建立稳定的心态,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杨梅;桓灵芝;武建华;夏卫红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560例产妇产后初期心理状态调查

    采用心理、社会(家庭)因素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60例产妇产后第3天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产妇产后心理状态不稳定,焦虑、抑郁状态发生率为21.79%,其与生理(分娩)、社会(家庭)因素密切相关.提示及时发现产后异常心理状态,实施干预措施,对产妇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作者:廉玉兰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介绍一种手术区皮肤消毒瓶

    消毒范围大的手术,如骨科手术、剖宫产手术等,如果单纯用棉球消毒,往往速度慢、效果差.工作中,我们发现用自制的消毒瓶消毒手术区皮肤,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友娟;翟慧;邓兰芹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自理理论在直肠癌手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对39例直肠癌病人采用自理理论实施护理指导,全部性补偿护理、部分性补偿护理、支持教育等.结果病人均能积极配合治疗,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提示自理理论能保证直肠癌病人生活质量,维持和增进病人健康.

    作者:权小香;方玉珊;罗慧;李玉容;杨晓青 刊期: 2004年第14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