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介入性诊断治疗病人训练床上排尿的效果观察

俞申妹

关键词:冠心病, 放射学, 介入性, 排尿
摘要:冠心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近年来,此项技术已在临床普遍开展,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由于冠心病介入性诊断治疗需要穿刺股动脉,术后为了防止穿刺处出血,常需卧床休息及术侧肢体制动24 h,在此期间床上排尿是每个病人面临的困难问题.为了使病人能在床上自行排尿,2000年5月至2001年5月,我科对252例介入性诊断治疗的病人训练床上排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手术切口引流的改进及护理

    2000年1月至2001年8月,我院对120例甲状腺术后切口引流进行改进,由常规的橡皮片引流改为头皮针塑料管引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一般资料120例中,男29例、女91例,年龄 12~73岁.甲状腺瘤切除术89例,甲状腺机能亢进12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3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9例),甲状腺囊肿切除术10例,甲状腺癌根治术9例.

    作者:杨宝仙;王艳琼;钱云;李江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超促排卵并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护理

    辅助生育技术中,超促排卵是采用药物的方法可控制诱发卵泡发育与卵的成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y Hypperstimulation Syndrome, OHSS)是辅助生育技术中超促排卵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20%[1].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重者危及生命.我院1997年11月至2001年5月共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140例.并发OHSS 27例,通过采取积极有效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希英;冉令梅;王民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靶向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护理

    我科于1998年3月至2000年3月在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磁性抗癌药物--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ADM-MAM)经胃肠道给药联合外磁场靶向定位治疗进展期胃癌55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代红梅;陈翠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1例婴儿活体肝移植术的手术配合

    目前活体肝部分移植已成为挽救儿童终末期肝病行之有效的手段[1].我院于2001年6月成功实施1例婴儿活体肝部分移植术,术后患儿恢复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王莺;陈玲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应用椎间融合器行下腰椎融合术病人的护理

    我院1999年4月至2001年3月应用椎间融合器(Cage,美国Sofmor Danek公司生产)治疗下腰椎疾患39例,效果满意.护理如下.

    作者:朱胜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护理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以往治疗采用开胸法.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非开胸治疗PDA先后经历了Porstmann法、Rashkind法、Sideris法、弹簧圈法等.虽都能达到治愈的目的,但因开胸手术创伤大,其它几种非开胸法有操作复杂、适应证较窄、残余漏发生机率较多等不足.我国于1998年采用Amplatzer封堵器经皮穿刺静脉治疗PDA,因其克服了上述方法的缺点和限制,具有安全简便、成功率高、疗效可靠、封堵范围大、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成为目前经导管治疗PDA的理想方法[1].我科1999年3月至2000年8月,对7例PDA病人采用Amplatzer封堵器实施PDA封堵术,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葵花;袁琰琴;赵品婷;刘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wenson巨结肠根治术手术配合

    先天性巨结肠是儿外科常见病.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发展,改变了以往的结肠造瘘、二期根治及造瘘的手术方式.1999年11月至2001年5月,我院行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wenson巨结肠根治术(直肠肛管背侧纵切口鸡心领斜形吻合手术)19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田莳;赵友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甘露醇加温静脉滴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20%甘露醇加温后消除物理和自然因素对局部血管及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脑血管疾病3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共输注甘露醇412例次.观察组输注(28±1)℃加温甘露醇226例次,对照组输注(16±1)℃常温甘露醇186例次.结果两组病人静脉滴注局部疼痛、皮肤苍白、静脉炎的发生率,静脉滴速改变和重新穿刺率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甘露醇加温静脉滴注可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张玉慧;杨志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胸外科手术病人出院后健康状况调查

    现代护理已进入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仅着眼于住院病人健康需求已不适应护理学的发展,只有以多种形式对院内外病人实施全面、全程、整体的健康服务才能满足人类的健康需求.为了解手术病人出院后的健康状况,我们对胸外科322例手术病人进行出院后健康状况调查,根据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正确的指导,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魏彩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两种给氧方式对肺炎患儿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肺炎是严重威胁小儿生命健康的四大常见疾病之一.在我国因肺炎死亡的患儿,为婴儿死亡总数之首位,占24.5%[1].而肺炎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往往是由于肺通气障碍或肺换气不足,导致体内动脉血氧分压下降,血氧饱和度(SpO2)降低,出现呼吸及循环衰竭.因此,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基础上需保证充足肺的血流量,而如何迅速提高SpO2是治疗及抢救肺炎患儿的关键.为探讨肺炎患儿较适宜的吸氧方式,尽快提高SpO2,1999年10月至2001年3月,我们运用多参数监护仪(美国迈瑞公司生产的MEC-509 B型),采用面罩和鼻导管两种不同给氧方式,对180例肺炎患儿SpO2改变情况进行了观察,发现两种给氧方式对肺炎患儿SpO2有一定影响.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晓霞;崔锦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升主动脉瘤主动脉弓置换术后病人的护理

    升主动脉瘤(dissecting ascending aortic aneurysm, AAA)外科治疗技术复杂,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随着深低温、停循环(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 HCA)[1]新支持技术的发展和人造血管的完善,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得到提高.我院2000年7月至2001年4月对8例AAA病人进行了主动脉弓半弓或全弓置换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术后监护总结如下.

    作者:谈锦艳;郭璐璐;张伟英;顾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经鼻内镜下蝶鞍占位性病变摘除术的护理

    经鼻内镜下摘除垂体瘤或蝶鞍其他占位性病变手术的开展,使颅底手术向更精细、微创的方向发展.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该术式具有组织损伤小、外观不留瘢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易被病人接受.我科2000年9月至2001年4月行经鼻内镜下蝶鞍占位性病变摘除术1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屈桂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去乳糖奶粉喂养佐治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效果观察

    轮状病毒感染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患儿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严重者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吸收障碍,从而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1998年10月至2001年3月,我科对5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用去乳糖奶粉喂养辅助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许凤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老年胃癌病人术后促进肠功能恢复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病人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措施.方法将79例病人分为观察Ⅰ组、观察Ⅱ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Ⅰ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注意早期活动;观察Ⅱ组在观察Ⅰ组基础上,施行早期肠内营养.结果观察Ⅰ、Ⅱ组病人排便时间及观察Ⅱ组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Ⅰ组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Ⅱ组排气、排便时间均较观察Ⅰ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术后早期活动并施行早期肠内营养能有效促进老年胃癌病人肠功能恢复.

    作者:崔亮;赵京霞;张洪伟;李孟彬;张溪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氩离子与Nd:YAG联合激光虹膜切除术的护理

    激光虹膜切除术已成为治疗和预防因瞳孔阻滞引起的各类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但对虹膜基质较厚的亚洲人单独应用氩离子激光或Nd:YAG激光进行虹膜切除术很难一次成功,且术后并发症多.为此,我院自1999年6月至2001年3月对103例(134眼)闭角型青光眼病人进行了氩离子与Nd:YAG联合激光虹膜切除术,取得满意效果.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刘晓红;曾登芬;干雪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医用内裤的研制与应用

    昏迷或术后留置导尿病人穿着普通内裤不但穿脱不方便,且不便于护理的正常进行,影响护理效果.1998年8月至2001年8月,我们研制了医用内裤,获国家专利(专利号:ZL00202337.7).并用于临床800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许乐芬;陈慧;袁清玉;张丽;翁洪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心内直视术后患儿的监护要点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由于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易引起心律失常、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术后监护非常关键.我院于1998年3月至2000年12月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63例,监护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陆锦琪;王小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冠心病介入性诊断治疗病人训练床上排尿的效果观察

    冠心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近年来,此项技术已在临床普遍开展,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由于冠心病介入性诊断治疗需要穿刺股动脉,术后为了防止穿刺处出血,常需卧床休息及术侧肢体制动24 h,在此期间床上排尿是每个病人面临的困难问题.为了使病人能在床上自行排尿,2000年5月至2001年5月,我科对252例介入性诊断治疗的病人训练床上排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俞申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行食物过敏检测指导婴儿喂养

    研究显示,近年来发达国家的过敏性疾病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其中婴儿食物过敏可能成为某些严重过敏性疾病的诱因[1].据报道,发达国家儿童食物过敏的患病率是1.4%(0.5%~3.5%)[1],我国1岁以内婴儿食物过敏的发生率为6.1%[2].为了避免或减少食物过敏的发生,指导家长合理喂养,我科对2 000名婴儿进行食物过敏检测,报告如下.

    作者:尹华英;张志贤;冯川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头皮针接头在加压输液中的应用

    作者:田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