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穿琥宁与硫酸丁胺卡那配伍反应及实验报道

张永梅

关键词:穿琥宁, 丁胺卡那, 配伍反应
摘要:穿琥宁为一种新型纯中药制剂,具有抗病毒、解热、消炎的作用.我科于2000年10月至2001年3月用穿琥宁结合抗生素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肺炎85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然而在应用穿琥宁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硫酸丁胺卡那)时,发生1例配伍反应.现将配伍反应及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人员手清洁方法的实验观察

    目的寻求简单有效的手清洁方法.方法将6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三组(各20名),即肥皂流水洗手(Ⅰ组)、消毒灵液擦手(Ⅱ组)、消毒纸巾擦手(Ⅲ组),分别将三组人员手清洁前后进行采样,比较三种方法的效果.结果清洁前各组间菌落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清洁后合格率(≤10 cfu/cm2)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Ⅰ组与Ⅱ组菌落数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消毒灵液擦手效果明显优于肥皂液洗手;手清洁耗时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消毒纸巾擦手组耗时短,洗手组长.结论消毒纸巾擦手法对手清洁效果较好,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等优点,适用于紧急情况和连续操作时的手清洁处理.

    作者:陶红;钱丽静;王为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胸外科手术病人出院后健康状况调查

    现代护理已进入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仅着眼于住院病人健康需求已不适应护理学的发展,只有以多种形式对院内外病人实施全面、全程、整体的健康服务才能满足人类的健康需求.为了解手术病人出院后的健康状况,我们对胸外科322例手术病人进行出院后健康状况调查,根据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正确的指导,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魏彩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经鼻内镜下蝶鞍占位性病变摘除术的护理

    经鼻内镜下摘除垂体瘤或蝶鞍其他占位性病变手术的开展,使颅底手术向更精细、微创的方向发展.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该术式具有组织损伤小、外观不留瘢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易被病人接受.我科2000年9月至2001年4月行经鼻内镜下蝶鞍占位性病变摘除术1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屈桂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一次性集尿袋更换时间的探讨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病人更换一次性集尿袋的佳时间.方法将169例留置导尿管后当天尿培养无细菌生长的留置导尿者随机分为三组,即每天更换集尿袋(A组),3 d更换1次(B组),7 d更换1次(C组),并每天采集三组病人集尿袋中的尿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尿培养细菌阳性率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A、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B组尿培养细菌阳性率明显低于A、C两组.结论留置导尿的病人3 d更换集尿袋1次为宜.

    作者:陈培红;陈爱清;陈秀萍;陈凤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达氢锌糊外涂治疗输液外渗的疗效观察

    静脉输液引起药液外渗常规用湿热敷处理,其操作烦琐,显效慢.我科2000~2001年采用自制达氢锌糊治疗输液外渗,取得了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吴英;刘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心内直视术后患儿的监护要点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由于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易引起心律失常、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术后监护非常关键.我院于1998年3月至2000年12月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63例,监护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陆锦琪;王小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医用内裤的研制与应用

    昏迷或术后留置导尿病人穿着普通内裤不但穿脱不方便,且不便于护理的正常进行,影响护理效果.1998年8月至2001年8月,我们研制了医用内裤,获国家专利(专利号:ZL00202337.7).并用于临床800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许乐芬;陈慧;袁清玉;张丽;翁洪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自制健康教育录像片临床应用效果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公民保健意识的强弱,防病、治病知识的掌握,很大程度取决于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为提高健康教育的临床宣教效果,2001年3月我科自行设计并制作健康教育录像片,于2001年6月进行了效果测试,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芬芳;李琼芳;周建群;袁光辉;李立程;陈凤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去乳糖奶粉喂养佐治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效果观察

    轮状病毒感染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患儿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严重者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吸收障碍,从而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1998年10月至2001年3月,我科对5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用去乳糖奶粉喂养辅助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许凤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腔内超声溶栓治疗外周血管栓塞性疾病的护理

    腔内超声溶栓是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主要用于血管栓塞性疾病的治疗.其特点是经皮插入超声导管通过其探头,利用低频、高能的超声波碎解血栓或硬化斑块,使血管再通,血流恢复.具有安全、迅速、微创、可重复进行等优点[1,2].我科自2000年7月以来采用超声溶栓技术治疗5例下肢动脉、静脉栓塞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华;周红燕;屈红英;蔡文;李嵘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头皮针接头在加压输液中的应用

    作者:田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行食物过敏检测指导婴儿喂养

    研究显示,近年来发达国家的过敏性疾病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其中婴儿食物过敏可能成为某些严重过敏性疾病的诱因[1].据报道,发达国家儿童食物过敏的患病率是1.4%(0.5%~3.5%)[1],我国1岁以内婴儿食物过敏的发生率为6.1%[2].为了避免或减少食物过敏的发生,指导家长合理喂养,我科对2 000名婴儿进行食物过敏检测,报告如下.

    作者:尹华英;张志贤;冯川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双胎妊娠产妇围生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双胎妊娠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对该群体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47例双胎妊娠产妇(观察组)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问卷调查,同期随机选取50例单胎妊娠产妇作对照;将调查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SCL-90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观察组中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等5项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影响双胎妊娠产妇心理健康的因素为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并发症和家庭收入.结论双胎妊娠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和单胎妊娠产妇差,应对该特殊群体加强心理护理,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家庭收入低、文化程度低、剖宫产及出现并发症者应成为心理护理的重点.

    作者:方逸;叶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加静脉溶栓术病人的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在静脉血栓形成中危害较大,血栓脱落引起的肺栓塞是深静脉血栓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1].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加静脉溶栓术是目前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既能阻挡3 mm以上的栓子进入肺动脉引起肺栓塞,又不至于影响静脉回流,且具有并发症少、损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点.1999年3月起,我科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加静脉溶栓术治疗4例深静脉血栓形成,使阻塞的血管再通.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吴洪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常见的病因.病人痛苦,严重者可致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截瘫[1].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手术切口较大,软组织剥离广泛以及不同程度的椎板切除,术后易发生严重并发症以致终生残疾,对病人产生极大危害.我院1992~2000年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680例,术后发生并发症25例,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美萍;张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腹腔镜术后并发肠系膜静脉血栓1例

    我院于1997年11月收治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发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的病人,经手术治疗,术后残存小肠仅60 cm.报告如下.

    作者:邹丽华;丁伟;王京立;莫小东;吴亚亭;王素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护生对医院感染知识认识的调查分析

    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为完成知识积累及技能学习,与临床护士一样,要与病人、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接触。

    作者:滕月玲;吴美福;吴京玉;文海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冠心病介入性诊断治疗病人训练床上排尿的效果观察

    冠心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近年来,此项技术已在临床普遍开展,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由于冠心病介入性诊断治疗需要穿刺股动脉,术后为了防止穿刺处出血,常需卧床休息及术侧肢体制动24 h,在此期间床上排尿是每个病人面临的困难问题.为了使病人能在床上自行排尿,2000年5月至2001年5月,我科对252例介入性诊断治疗的病人训练床上排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俞申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股骨颈骨折的护理现状

    股骨颈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很常见的疾病,以老年人多见,该骨折部位特殊,病程长,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对护理要求高,难度大.本文从牵引护理、预防并发症、功能锻炼等几个方面对该疾病的护理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姚小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18例术后癃闭病人的辨证施护

    目的探讨解除术后癃闭病人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18例术后癃闭病人进行辨证分型,并对实邪郁滞型采用热旋磁治疗及艾条灸,下焦虚寒型采用隔姜灸及黄芪水煎服.结果实邪郁滞型12例中8例治疗后1次排尿,4例2次排尿;下焦虚寒型6例中治疗2周后分别于3、6个月随访,小便由原10~20次/d减少至4~6次/d.结论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施护,是解除癃闭的有效方法.

    作者:燕群美;胡金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