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d:YAG激光点状凝固治疗宫颈糜烂效果观察

夏永荣;李达丽;李敢珍

关键词:激光点状凝固, 宫颈糜烂, 护理
摘要:探讨宫颈糜烂激光治疗的佳方法。方法对304例宫颈糜烂病人采用Nd:YAG激光对整个糜烂面施行间距点状凝固治疗。结果术后3个月治愈率88.8%,总有效率100%,其中轻、中、重度之间和单纯型、颗粒型、乳突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少许血性分泌物占1.9%。结论激光点状凝固治疗宫颈糜烂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小,对宫颈组织损伤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低;细致的护理观察在激光点状凝固创新方法的研究、应用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用内裤的研制与应用

    昏迷或术后留置导尿病人穿着普通内裤不但穿脱不方便,且不便于护理的正常进行,影响护理效果.1998年8月至2001年8月,我们研制了医用内裤,获国家专利(专利号:ZL00202337.7).并用于临床800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许乐芬;陈慧;袁清玉;张丽;翁洪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达氢锌糊外涂治疗输液外渗的疗效观察

    静脉输液引起药液外渗常规用湿热敷处理,其操作烦琐,显效慢.我科2000~2001年采用自制达氢锌糊治疗输液外渗,取得了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吴英;刘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一次性集尿袋更换时间的探讨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病人更换一次性集尿袋的佳时间.方法将169例留置导尿管后当天尿培养无细菌生长的留置导尿者随机分为三组,即每天更换集尿袋(A组),3 d更换1次(B组),7 d更换1次(C组),并每天采集三组病人集尿袋中的尿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尿培养细菌阳性率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A、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B组尿培养细菌阳性率明显低于A、C两组.结论留置导尿的病人3 d更换集尿袋1次为宜.

    作者:陈培红;陈爱清;陈秀萍;陈凤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双胎妊娠产妇围生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双胎妊娠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对该群体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47例双胎妊娠产妇(观察组)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问卷调查,同期随机选取50例单胎妊娠产妇作对照;将调查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SCL-90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观察组中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等5项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影响双胎妊娠产妇心理健康的因素为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并发症和家庭收入.结论双胎妊娠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和单胎妊娠产妇差,应对该特殊群体加强心理护理,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家庭收入低、文化程度低、剖宫产及出现并发症者应成为心理护理的重点.

    作者:方逸;叶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头皮针接头在加压输液中的应用

    作者:田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老年病人头发微量元素检测分析

    近年来研究发现,微量元素缺乏或过量均可引起机体生理功能及生化代谢异常,这些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容易引起各种微量元素缺乏.1995~1996年笔者对本院门诊374例中老年病人头发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

    作者:段爱丽;李淑英;李志红;尚杰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护理人员手清洁方法的实验观察

    目的寻求简单有效的手清洁方法.方法将6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三组(各20名),即肥皂流水洗手(Ⅰ组)、消毒灵液擦手(Ⅱ组)、消毒纸巾擦手(Ⅲ组),分别将三组人员手清洁前后进行采样,比较三种方法的效果.结果清洁前各组间菌落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清洁后合格率(≤10 cfu/cm2)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Ⅰ组与Ⅱ组菌落数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消毒灵液擦手效果明显优于肥皂液洗手;手清洁耗时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消毒纸巾擦手组耗时短,洗手组长.结论消毒纸巾擦手法对手清洁效果较好,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等优点,适用于紧急情况和连续操作时的手清洁处理.

    作者:陶红;钱丽静;王为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应用椎间融合器行下腰椎融合术病人的护理

    我院1999年4月至2001年3月应用椎间融合器(Cage,美国Sofmor Danek公司生产)治疗下腰椎疾患39例,效果满意.护理如下.

    作者:朱胜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完善临床带教管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我院是一所拥有950张床位的综合性医院,每年接受100多人次的中专、大专、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下称护生)的实习任务.临床实习是护生从课堂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其适应角色多元化转变的开始.为了引导护生走好第一步,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自1996年以来,我院对临床实习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形成了一整套教学管理体系,并在临床带教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方东萍;陈云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靶向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护理

    我科于1998年3月至2000年3月在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磁性抗癌药物--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ADM-MAM)经胃肠道给药联合外磁场靶向定位治疗进展期胃癌55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代红梅;陈翠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缓速与快速置胃管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胃管插入速度对插管一次成功率及病人刺激等影响.方法将84例病人随机分为缓速插管组和快速插管组(各42例).缓速插管从胃管插入鼻腔至胃内整个过程15~20 s,平均每秒插入2.5~3.0 cm(按插入45~55 cm计算);快速插管整个过程为8~10 s,平均每秒插入5.5~6.0 cm.结果缓速插管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7.6%,快速插管组为66.7%,两组比较,P<0.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缓速插管明显优于快速插管;病人反应痛苦及食管刺激症状发生率两组比较,P<0.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缓速插管组病人不良反应均低于快速插管组.结论对于神志清楚、与护士配合较好的病人宜用缓速插胃管法,以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减少病人不良反应.

    作者:张红艳;任安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常见的病因.病人痛苦,严重者可致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截瘫[1].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手术切口较大,软组织剥离广泛以及不同程度的椎板切除,术后易发生严重并发症以致终生残疾,对病人产生极大危害.我院1992~2000年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680例,术后发生并发症25例,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美萍;张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改良管饲法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目的提高脑卒中病人的管饲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管饲营养;观察组采用早插管引流胃液,管内注入胃粘膜保护剂、止血剂、胃肠动力药物,并在管饲的温度、速度、食物量、餐次、体位上进行观察与调整.结果观察组病人并发消化道出血、肺炎及胃肠功能障碍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吞咽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改良管饲营养可减少脑卒中病人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吞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玉环;李月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18例术后癃闭病人的辨证施护

    目的探讨解除术后癃闭病人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18例术后癃闭病人进行辨证分型,并对实邪郁滞型采用热旋磁治疗及艾条灸,下焦虚寒型采用隔姜灸及黄芪水煎服.结果实邪郁滞型12例中8例治疗后1次排尿,4例2次排尿;下焦虚寒型6例中治疗2周后分别于3、6个月随访,小便由原10~20次/d减少至4~6次/d.结论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施护,是解除癃闭的有效方法.

    作者:燕群美;胡金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加静脉溶栓术病人的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在静脉血栓形成中危害较大,血栓脱落引起的肺栓塞是深静脉血栓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1].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加静脉溶栓术是目前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既能阻挡3 mm以上的栓子进入肺动脉引起肺栓塞,又不至于影响静脉回流,且具有并发症少、损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点.1999年3月起,我科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加静脉溶栓术治疗4例深静脉血栓形成,使阻塞的血管再通.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吴洪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自制健康教育录像片临床应用效果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公民保健意识的强弱,防病、治病知识的掌握,很大程度取决于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为提高健康教育的临床宣教效果,2001年3月我科自行设计并制作健康教育录像片,于2001年6月进行了效果测试,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芬芳;李琼芳;周建群;袁光辉;李立程;陈凤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鼻烟壶部钛轮钉造瘘血管的建立及护理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HD)的前提和条件,对长期HD病人建立血管通路选择上肢前臂桡动脉和头静脉吻合是制作动静脉内瘘较理想和首先选择的部位[1].但随着该部位的使用,人们发现有其不足之处,该部位内瘘成熟时间长,穿刺范围较局限,并发症高.鉴此,我院肾内科1996年1月至2000年1月,对30例HD应用钛轮钉于其手腕鼻烟壶建立血管通路,获得理想效果.现将制作方法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莫远雁;黎柳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前列地尔治疗肝炎不良反应的护理

    我科2000年7月至2001年7月应用前列地尔(是PGE1被脂微球包裹的优势型制剂)治疗肝炎高胆红素血症90例,取得一定临床效果,但有明显不良反应,现将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俞雪珍;李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甲状腺手术切口引流的改进及护理

    2000年1月至2001年8月,我院对120例甲状腺术后切口引流进行改进,由常规的橡皮片引流改为头皮针塑料管引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一般资料120例中,男29例、女91例,年龄 12~73岁.甲状腺瘤切除术89例,甲状腺机能亢进12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3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9例),甲状腺囊肿切除术10例,甲状腺癌根治术9例.

    作者:杨宝仙;王艳琼;钱云;李江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腔内超声溶栓治疗外周血管栓塞性疾病的护理

    腔内超声溶栓是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主要用于血管栓塞性疾病的治疗.其特点是经皮插入超声导管通过其探头,利用低频、高能的超声波碎解血栓或硬化斑块,使血管再通,血流恢复.具有安全、迅速、微创、可重复进行等优点[1,2].我科自2000年7月以来采用超声溶栓技术治疗5例下肢动脉、静脉栓塞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华;周红燕;屈红英;蔡文;李嵘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