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缓速与快速置胃管方法的效果观察

张红艳;任安菊

关键词:插管法, 胃肠, 速度, 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胃管插入速度对插管一次成功率及病人刺激等影响.方法将84例病人随机分为缓速插管组和快速插管组(各42例).缓速插管从胃管插入鼻腔至胃内整个过程15~20 s,平均每秒插入2.5~3.0 cm(按插入45~55 cm计算);快速插管整个过程为8~10 s,平均每秒插入5.5~6.0 cm.结果缓速插管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7.6%,快速插管组为66.7%,两组比较,P<0.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缓速插管明显优于快速插管;病人反应痛苦及食管刺激症状发生率两组比较,P<0.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缓速插管组病人不良反应均低于快速插管组.结论对于神志清楚、与护士配合较好的病人宜用缓速插胃管法,以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减少病人不良反应.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鼻内镜下蝶鞍占位性病变摘除术的护理

    经鼻内镜下摘除垂体瘤或蝶鞍其他占位性病变手术的开展,使颅底手术向更精细、微创的方向发展.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该术式具有组织损伤小、外观不留瘢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易被病人接受.我科2000年9月至2001年4月行经鼻内镜下蝶鞍占位性病变摘除术1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屈桂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股骨颈骨折的护理现状

    股骨颈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很常见的疾病,以老年人多见,该骨折部位特殊,病程长,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对护理要求高,难度大.本文从牵引护理、预防并发症、功能锻炼等几个方面对该疾病的护理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姚小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一次性集尿袋更换时间的探讨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病人更换一次性集尿袋的佳时间.方法将169例留置导尿管后当天尿培养无细菌生长的留置导尿者随机分为三组,即每天更换集尿袋(A组),3 d更换1次(B组),7 d更换1次(C组),并每天采集三组病人集尿袋中的尿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尿培养细菌阳性率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A、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B组尿培养细菌阳性率明显低于A、C两组.结论留置导尿的病人3 d更换集尿袋1次为宜.

    作者:陈培红;陈爱清;陈秀萍;陈凤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缓速与快速置胃管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胃管插入速度对插管一次成功率及病人刺激等影响.方法将84例病人随机分为缓速插管组和快速插管组(各42例).缓速插管从胃管插入鼻腔至胃内整个过程15~20 s,平均每秒插入2.5~3.0 cm(按插入45~55 cm计算);快速插管整个过程为8~10 s,平均每秒插入5.5~6.0 cm.结果缓速插管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7.6%,快速插管组为66.7%,两组比较,P<0.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缓速插管明显优于快速插管;病人反应痛苦及食管刺激症状发生率两组比较,P<0.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缓速插管组病人不良反应均低于快速插管组.结论对于神志清楚、与护士配合较好的病人宜用缓速插胃管法,以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减少病人不良反应.

    作者:张红艳;任安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一种能替代正常肝脏的部分或全部功能的体外装置,用于治疗各种严重肝病.可提高重型肝炎的治愈率或缓解病情[1],为病人肝移植打下较好的基础.我科1999年12月至2001年11月对50例重型肝炎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陶新学;郭威;章莉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氩离子与Nd:YAG联合激光虹膜切除术的护理

    激光虹膜切除术已成为治疗和预防因瞳孔阻滞引起的各类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但对虹膜基质较厚的亚洲人单独应用氩离子激光或Nd:YAG激光进行虹膜切除术很难一次成功,且术后并发症多.为此,我院自1999年6月至2001年3月对103例(134眼)闭角型青光眼病人进行了氩离子与Nd:YAG联合激光虹膜切除术,取得满意效果.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刘晓红;曾登芬;干雪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巧用输液器调节夹

    作者:叶燕飞;尹佩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氧气表自动累积计时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准确统计病人实际吸氧时间.方法自行研制氧气表自动累积计时器,设置在减压阀与流量表之间.计时器由气路、计时两部分组成,气路为球型气阀,计时部分由晶体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控制器、显示屏及电源组成.当病人停止吸氧时,计时器可自动停止计时,吸氧开始即可累积计时.结果大累积计时数为99999.9 h;经测试,累计1.3 h误差1 s,23.3 h误差5 s,72.5 h误差15 s;分辨力<0.1 h;对氧气的性质、浓度无改变.结论该计时器设计合理、计时准确、使用安全.

    作者:康秀芬;李玲;黄娟;陈慧;王贺;刘曼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常见的病因.病人痛苦,严重者可致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截瘫[1].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手术切口较大,软组织剥离广泛以及不同程度的椎板切除,术后易发生严重并发症以致终生残疾,对病人产生极大危害.我院1992~2000年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680例,术后发生并发症25例,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美萍;张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护生对医院感染知识认识的调查分析

    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为完成知识积累及技能学习,与临床护士一样,要与病人、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接触。

    作者:滕月玲;吴美福;吴京玉;文海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甘露醇加温静脉滴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20%甘露醇加温后消除物理和自然因素对局部血管及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脑血管疾病3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共输注甘露醇412例次.观察组输注(28±1)℃加温甘露醇226例次,对照组输注(16±1)℃常温甘露醇186例次.结果两组病人静脉滴注局部疼痛、皮肤苍白、静脉炎的发生率,静脉滴速改变和重新穿刺率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甘露醇加温静脉滴注可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张玉慧;杨志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改良管饲法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目的提高脑卒中病人的管饲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管饲营养;观察组采用早插管引流胃液,管内注入胃粘膜保护剂、止血剂、胃肠动力药物,并在管饲的温度、速度、食物量、餐次、体位上进行观察与调整.结果观察组病人并发消化道出血、肺炎及胃肠功能障碍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吞咽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改良管饲营养可减少脑卒中病人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吞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玉环;李月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靶向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护理

    我科于1998年3月至2000年3月在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磁性抗癌药物--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ADM-MAM)经胃肠道给药联合外磁场靶向定位治疗进展期胃癌55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代红梅;陈翠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达氢锌糊外涂治疗输液外渗的疗效观察

    静脉输液引起药液外渗常规用湿热敷处理,其操作烦琐,显效慢.我科2000~2001年采用自制达氢锌糊治疗输液外渗,取得了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吴英;刘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应用椎间融合器行下腰椎融合术病人的护理

    我院1999年4月至2001年3月应用椎间融合器(Cage,美国Sofmor Danek公司生产)治疗下腰椎疾患39例,效果满意.护理如下.

    作者:朱胜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ICU护士对病人家属关怀现状调查及分析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病人家属关怀的认知水平,分析存在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提高ICU的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个人专访录音相结合的调查方法.结果 ICU护士对病人家属关怀存在认知偏差.结论在ICU护理管理中应重视对病人家属施行关怀教育,并落实到护理实践中,以进一步深化整体护理.

    作者:兰美娟;来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半面肌痉挛行颅内面神经梳理术的护理

    半面肌痉挛行颅内面神经梳理术,主要通过颅内径路造成暂时性面肌痉挛瘫痪,以达到治疗半面肌痉挛的目的[1].该手术特点是小骨窗进颅,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术野深邃窄小,技术要求高,术后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2].因此,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和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1997年2月至2001年5月,我们对7例半面肌痉挛行颅内面神经梳理术病人进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素华;陈碧玲;吕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医用内裤的研制与应用

    昏迷或术后留置导尿病人穿着普通内裤不但穿脱不方便,且不便于护理的正常进行,影响护理效果.1998年8月至2001年8月,我们研制了医用内裤,获国家专利(专利号:ZL00202337.7).并用于临床800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许乐芬;陈慧;袁清玉;张丽;翁洪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1例婴儿活体肝移植术的手术配合

    目前活体肝部分移植已成为挽救儿童终末期肝病行之有效的手段[1].我院于2001年6月成功实施1例婴儿活体肝部分移植术,术后患儿恢复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王莺;陈玲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一次性鼻塞式给氧管的制作与应用

    鼻塞式给氧是临床应用较多且效果较好的给氧法[1].目前多用橡胶管分别连接湿化瓶及输氧管,用后需对橡胶管浸泡消毒,长时间浸泡易使橡胶加快老化且管腔内不易干燥,若消毒液残留易产生异味,给病人带来不适;消毒后保存时间过长易被细菌污染.2000年1月至2001年2月,我们采用一次性输液器用于鼻塞式给氧,效果好,现报告如下.1 制作方法备输液器1副,取下输液器下端的过滤器及头皮针,将输液管接于湿化瓶氧气输出口;然后将耳挂式输氧管(江苏江淮医疗器械厂生产)上的连接管拔掉(留鼻塞头备用),剪除输液器上的瓶塞穿刺针部分,将输液管穿过耳挂,接上鼻塞头(见图1).

    作者:朱海萍;钱思兰;魏淑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