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露醇加温静脉滴注的临床观察

张玉慧;杨志琴

关键词:甘露醇, 加温, 静脉滴注
摘要:目的探讨20%甘露醇加温后消除物理和自然因素对局部血管及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脑血管疾病3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共输注甘露醇412例次.观察组输注(28±1)℃加温甘露醇226例次,对照组输注(16±1)℃常温甘露醇186例次.结果两组病人静脉滴注局部疼痛、皮肤苍白、静脉炎的发生率,静脉滴速改变和重新穿刺率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甘露醇加温静脉滴注可减轻病人的痛苦.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行食物过敏检测指导婴儿喂养

    研究显示,近年来发达国家的过敏性疾病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其中婴儿食物过敏可能成为某些严重过敏性疾病的诱因[1].据报道,发达国家儿童食物过敏的患病率是1.4%(0.5%~3.5%)[1],我国1岁以内婴儿食物过敏的发生率为6.1%[2].为了避免或减少食物过敏的发生,指导家长合理喂养,我科对2 000名婴儿进行食物过敏检测,报告如下.

    作者:尹华英;张志贤;冯川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氧气表自动累积计时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准确统计病人实际吸氧时间.方法自行研制氧气表自动累积计时器,设置在减压阀与流量表之间.计时器由气路、计时两部分组成,气路为球型气阀,计时部分由晶体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控制器、显示屏及电源组成.当病人停止吸氧时,计时器可自动停止计时,吸氧开始即可累积计时.结果大累积计时数为99999.9 h;经测试,累计1.3 h误差1 s,23.3 h误差5 s,72.5 h误差15 s;分辨力<0.1 h;对氧气的性质、浓度无改变.结论该计时器设计合理、计时准确、使用安全.

    作者:康秀芬;李玲;黄娟;陈慧;王贺;刘曼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心内直视术后患儿的监护要点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由于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易引起心律失常、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术后监护非常关键.我院于1998年3月至2000年12月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63例,监护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陆锦琪;王小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冠心病介入性诊断治疗病人训练床上排尿的效果观察

    冠心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近年来,此项技术已在临床普遍开展,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由于冠心病介入性诊断治疗需要穿刺股动脉,术后为了防止穿刺处出血,常需卧床休息及术侧肢体制动24 h,在此期间床上排尿是每个病人面临的困难问题.为了使病人能在床上自行排尿,2000年5月至2001年5月,我科对252例介入性诊断治疗的病人训练床上排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俞申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wenson巨结肠根治术手术配合

    先天性巨结肠是儿外科常见病.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发展,改变了以往的结肠造瘘、二期根治及造瘘的手术方式.1999年11月至2001年5月,我院行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wenson巨结肠根治术(直肠肛管背侧纵切口鸡心领斜形吻合手术)19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田莳;赵友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1例婴儿活体肝移植术的手术配合

    目前活体肝部分移植已成为挽救儿童终末期肝病行之有效的手段[1].我院于2001年6月成功实施1例婴儿活体肝部分移植术,术后患儿恢复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王莺;陈玲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达氢锌糊外涂治疗输液外渗的疗效观察

    静脉输液引起药液外渗常规用湿热敷处理,其操作烦琐,显效慢.我科2000~2001年采用自制达氢锌糊治疗输液外渗,取得了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吴英;刘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医用内裤的研制与应用

    昏迷或术后留置导尿病人穿着普通内裤不但穿脱不方便,且不便于护理的正常进行,影响护理效果.1998年8月至2001年8月,我们研制了医用内裤,获国家专利(专利号:ZL00202337.7).并用于临床800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许乐芬;陈慧;袁清玉;张丽;翁洪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常见的病因.病人痛苦,严重者可致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截瘫[1].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手术切口较大,软组织剥离广泛以及不同程度的椎板切除,术后易发生严重并发症以致终生残疾,对病人产生极大危害.我院1992~2000年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680例,术后发生并发症25例,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美萍;张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经鼻内镜下蝶鞍占位性病变摘除术的护理

    经鼻内镜下摘除垂体瘤或蝶鞍其他占位性病变手术的开展,使颅底手术向更精细、微创的方向发展.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该术式具有组织损伤小、外观不留瘢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易被病人接受.我科2000年9月至2001年4月行经鼻内镜下蝶鞍占位性病变摘除术1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屈桂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双胎妊娠产妇围生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双胎妊娠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对该群体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47例双胎妊娠产妇(观察组)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问卷调查,同期随机选取50例单胎妊娠产妇作对照;将调查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SCL-90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观察组中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等5项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影响双胎妊娠产妇心理健康的因素为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并发症和家庭收入.结论双胎妊娠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和单胎妊娠产妇差,应对该特殊群体加强心理护理,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家庭收入低、文化程度低、剖宫产及出现并发症者应成为心理护理的重点.

    作者:方逸;叶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FOCUS-PDCA程序在预防ICU护士腰背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ICU护士腰背痛的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运用FOCUS-PDCA程序分析日常工作程序中的各个环节,找出导致ICU护士腰背痛的原因.运用专题讲座、图片讲解、分组练习等指导,使护士掌握力学原理及锻炼腰部的方法;改善病区设施.结果护士腰背痛频繁发作人员从39名(81.25%)降至11名(22.92%).χ2=23.11,P<0.01.结论 FOCUS-PDCA程序的应用可预防及减轻ICU护士的腰背痛.

    作者:庄一渝;严林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腔内超声溶栓治疗外周血管栓塞性疾病的护理

    腔内超声溶栓是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主要用于血管栓塞性疾病的治疗.其特点是经皮插入超声导管通过其探头,利用低频、高能的超声波碎解血栓或硬化斑块,使血管再通,血流恢复.具有安全、迅速、微创、可重复进行等优点[1,2].我科自2000年7月以来采用超声溶栓技术治疗5例下肢动脉、静脉栓塞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华;周红燕;屈红英;蔡文;李嵘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完善临床带教管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我院是一所拥有950张床位的综合性医院,每年接受100多人次的中专、大专、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下称护生)的实习任务.临床实习是护生从课堂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其适应角色多元化转变的开始.为了引导护生走好第一步,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自1996年以来,我院对临床实习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形成了一整套教学管理体系,并在临床带教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方东萍;陈云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胸外科手术病人出院后健康状况调查

    现代护理已进入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仅着眼于住院病人健康需求已不适应护理学的发展,只有以多种形式对院内外病人实施全面、全程、整体的健康服务才能满足人类的健康需求.为了解手术病人出院后的健康状况,我们对胸外科322例手术病人进行出院后健康状况调查,根据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正确的指导,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魏彩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护理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以往治疗采用开胸法.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非开胸治疗PDA先后经历了Porstmann法、Rashkind法、Sideris法、弹簧圈法等.虽都能达到治愈的目的,但因开胸手术创伤大,其它几种非开胸法有操作复杂、适应证较窄、残余漏发生机率较多等不足.我国于1998年采用Amplatzer封堵器经皮穿刺静脉治疗PDA,因其克服了上述方法的缺点和限制,具有安全简便、成功率高、疗效可靠、封堵范围大、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成为目前经导管治疗PDA的理想方法[1].我科1999年3月至2000年8月,对7例PDA病人采用Amplatzer封堵器实施PDA封堵术,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葵花;袁琰琴;赵品婷;刘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机械通气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监测分析与对策

    下呼吸道感染是施行人工机械通气治疗时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机械通气密切相关,发病率9.0%~60.0%[1],可使病人的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高.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我院ICU对机械通气48 h以上的179例病人进行病原学监测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里红;朱明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头皮针接头在加压输液中的应用

    作者:田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股骨颈骨折的护理现状

    股骨颈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很常见的疾病,以老年人多见,该骨折部位特殊,病程长,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对护理要求高,难度大.本文从牵引护理、预防并发症、功能锻炼等几个方面对该疾病的护理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姚小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前列地尔治疗肝炎不良反应的护理

    我科2000年7月至2001年7月应用前列地尔(是PGE1被脂微球包裹的优势型制剂)治疗肝炎高胆红素血症90例,取得一定临床效果,但有明显不良反应,现将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俞雪珍;李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