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手术切口引流的改进及护理

杨宝仙;王艳琼;钱云;李江涛

关键词:甲状腺, 手术, 引流, 护理
摘要:2000年1月至2001年8月,我院对120例甲状腺术后切口引流进行改进,由常规的橡皮片引流改为头皮针塑料管引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一般资料120例中,男29例、女91例,年龄 12~73岁.甲状腺瘤切除术89例,甲状腺机能亢进12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3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9例),甲状腺囊肿切除术10例,甲状腺癌根治术9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泰索帝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护理

    泰索帝是近年来治疗晚期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有效新药,其作用机制主要是促进微管聚合及抑制微管解聚,从而阻碍细胞的有丝分裂[1].顺铂为无机铂的金属络合物,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可抑制DNA合成[2].两药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我科于1998~2001年采用泰索帝联合顺铂治疗14例晚期乳腺癌病人,由于泰素帝及顺铂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故加强观察及预防性护理,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丁洁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去乳糖奶粉喂养佐治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效果观察

    轮状病毒感染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患儿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严重者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吸收障碍,从而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1998年10月至2001年3月,我科对5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用去乳糖奶粉喂养辅助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许凤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老年胃癌病人术后促进肠功能恢复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病人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措施.方法将79例病人分为观察Ⅰ组、观察Ⅱ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Ⅰ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注意早期活动;观察Ⅱ组在观察Ⅰ组基础上,施行早期肠内营养.结果观察Ⅰ、Ⅱ组病人排便时间及观察Ⅱ组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Ⅰ组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Ⅱ组排气、排便时间均较观察Ⅰ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术后早期活动并施行早期肠内营养能有效促进老年胃癌病人肠功能恢复.

    作者:崔亮;赵京霞;张洪伟;李孟彬;张溪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完善临床带教管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我院是一所拥有950张床位的综合性医院,每年接受100多人次的中专、大专、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下称护生)的实习任务.临床实习是护生从课堂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其适应角色多元化转变的开始.为了引导护生走好第一步,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自1996年以来,我院对临床实习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形成了一整套教学管理体系,并在临床带教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方东萍;陈云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医用内裤的研制与应用

    昏迷或术后留置导尿病人穿着普通内裤不但穿脱不方便,且不便于护理的正常进行,影响护理效果.1998年8月至2001年8月,我们研制了医用内裤,获国家专利(专利号:ZL00202337.7).并用于临床800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许乐芬;陈慧;袁清玉;张丽;翁洪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护理本科专业英语教学法的改革

    为适应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我校在五年制护理本科第4学年开设了护理专业英语课程.护理专业英语在国内尚无统一的教材和大纲,我们以实用为主制定教学目标,即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能够用英语描绘(包括书面和口头)常见的护理情景,熟悉各种护理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方式,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英语文献.为使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在教学法上进行了改革.

    作者:杨敏;方进博;王文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改良管饲法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目的提高脑卒中病人的管饲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管饲营养;观察组采用早插管引流胃液,管内注入胃粘膜保护剂、止血剂、胃肠动力药物,并在管饲的温度、速度、食物量、餐次、体位上进行观察与调整.结果观察组病人并发消化道出血、肺炎及胃肠功能障碍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吞咽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改良管饲营养可减少脑卒中病人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吞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玉环;李月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冠心病介入性诊断治疗病人训练床上排尿的效果观察

    冠心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近年来,此项技术已在临床普遍开展,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由于冠心病介入性诊断治疗需要穿刺股动脉,术后为了防止穿刺处出血,常需卧床休息及术侧肢体制动24 h,在此期间床上排尿是每个病人面临的困难问题.为了使病人能在床上自行排尿,2000年5月至2001年5月,我科对252例介入性诊断治疗的病人训练床上排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俞申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加静脉溶栓术病人的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在静脉血栓形成中危害较大,血栓脱落引起的肺栓塞是深静脉血栓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1].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加静脉溶栓术是目前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既能阻挡3 mm以上的栓子进入肺动脉引起肺栓塞,又不至于影响静脉回流,且具有并发症少、损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点.1999年3月起,我科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加静脉溶栓术治疗4例深静脉血栓形成,使阻塞的血管再通.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吴洪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双胎妊娠产妇围生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双胎妊娠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对该群体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47例双胎妊娠产妇(观察组)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问卷调查,同期随机选取50例单胎妊娠产妇作对照;将调查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SCL-90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观察组中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等5项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影响双胎妊娠产妇心理健康的因素为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并发症和家庭收入.结论双胎妊娠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和单胎妊娠产妇差,应对该特殊群体加强心理护理,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家庭收入低、文化程度低、剖宫产及出现并发症者应成为心理护理的重点.

    作者:方逸;叶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氧气表自动累积计时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准确统计病人实际吸氧时间.方法自行研制氧气表自动累积计时器,设置在减压阀与流量表之间.计时器由气路、计时两部分组成,气路为球型气阀,计时部分由晶体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控制器、显示屏及电源组成.当病人停止吸氧时,计时器可自动停止计时,吸氧开始即可累积计时.结果大累积计时数为99999.9 h;经测试,累计1.3 h误差1 s,23.3 h误差5 s,72.5 h误差15 s;分辨力<0.1 h;对氧气的性质、浓度无改变.结论该计时器设计合理、计时准确、使用安全.

    作者:康秀芬;李玲;黄娟;陈慧;王贺;刘曼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激光角膜上皮磨镶术的护理

    激光角膜上皮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 LASEK)是介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和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之间的一种矫正近视的新型手术方式,可使因角膜偏薄而手术受限的部分高度近视病人受益.2001年6~8月,我院近视激光治疗中心运用LASEK手术治疗31例高度近视病人,取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淑慧;张佩华;许琛琛;余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升主动脉瘤主动脉弓置换术后病人的护理

    升主动脉瘤(dissecting ascending aortic aneurysm, AAA)外科治疗技术复杂,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随着深低温、停循环(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 HCA)[1]新支持技术的发展和人造血管的完善,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得到提高.我院2000年7月至2001年4月对8例AAA病人进行了主动脉弓半弓或全弓置换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术后监护总结如下.

    作者:谈锦艳;郭璐璐;张伟英;顾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老年病人头发微量元素检测分析

    近年来研究发现,微量元素缺乏或过量均可引起机体生理功能及生化代谢异常,这些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容易引起各种微量元素缺乏.1995~1996年笔者对本院门诊374例中老年病人头发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

    作者:段爱丽;李淑英;李志红;尚杰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常见的病因.病人痛苦,严重者可致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截瘫[1].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手术切口较大,软组织剥离广泛以及不同程度的椎板切除,术后易发生严重并发症以致终生残疾,对病人产生极大危害.我院1992~2000年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680例,术后发生并发症25例,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美萍;张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1例婴儿活体肝移植术的手术配合

    目前活体肝部分移植已成为挽救儿童终末期肝病行之有效的手段[1].我院于2001年6月成功实施1例婴儿活体肝部分移植术,术后患儿恢复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王莺;陈玲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行食物过敏检测指导婴儿喂养

    研究显示,近年来发达国家的过敏性疾病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其中婴儿食物过敏可能成为某些严重过敏性疾病的诱因[1].据报道,发达国家儿童食物过敏的患病率是1.4%(0.5%~3.5%)[1],我国1岁以内婴儿食物过敏的发生率为6.1%[2].为了避免或减少食物过敏的发生,指导家长合理喂养,我科对2 000名婴儿进行食物过敏检测,报告如下.

    作者:尹华英;张志贤;冯川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半面肌痉挛行颅内面神经梳理术的护理

    半面肌痉挛行颅内面神经梳理术,主要通过颅内径路造成暂时性面肌痉挛瘫痪,以达到治疗半面肌痉挛的目的[1].该手术特点是小骨窗进颅,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术野深邃窄小,技术要求高,术后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2].因此,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和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1997年2月至2001年5月,我们对7例半面肌痉挛行颅内面神经梳理术病人进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素华;陈碧玲;吕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护理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以往治疗采用开胸法.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非开胸治疗PDA先后经历了Porstmann法、Rashkind法、Sideris法、弹簧圈法等.虽都能达到治愈的目的,但因开胸手术创伤大,其它几种非开胸法有操作复杂、适应证较窄、残余漏发生机率较多等不足.我国于1998年采用Amplatzer封堵器经皮穿刺静脉治疗PDA,因其克服了上述方法的缺点和限制,具有安全简便、成功率高、疗效可靠、封堵范围大、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成为目前经导管治疗PDA的理想方法[1].我科1999年3月至2000年8月,对7例PDA病人采用Amplatzer封堵器实施PDA封堵术,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葵花;袁琰琴;赵品婷;刘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护理人员手清洁方法的实验观察

    目的寻求简单有效的手清洁方法.方法将6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三组(各20名),即肥皂流水洗手(Ⅰ组)、消毒灵液擦手(Ⅱ组)、消毒纸巾擦手(Ⅲ组),分别将三组人员手清洁前后进行采样,比较三种方法的效果.结果清洁前各组间菌落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清洁后合格率(≤10 cfu/cm2)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Ⅰ组与Ⅱ组菌落数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消毒灵液擦手效果明显优于肥皂液洗手;手清洁耗时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消毒纸巾擦手组耗时短,洗手组长.结论消毒纸巾擦手法对手清洁效果较好,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等优点,适用于紧急情况和连续操作时的手清洁处理.

    作者:陶红;钱丽静;王为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