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在空腹抽血体检中的应用

李春华;楚德昌

关键词:空腹, 抽血,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减轻抽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空腹抽血体检的大学生分成观察组(878人)与对照组(877人).观察组抽血前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抽血.抽血前、后分别测量两组血压与脉搏,观察记录两组抽血反应发生率;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焦虑水平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男、女生抽血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23.18、38.10,均P<0.001),两组中女生抽血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男生(χ2=18.52、7.05,均P<0.01);观察组抽血前后SAS均分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12.65,P<0.001).结论空腹抽血前进行心理护理能明显降低抽血反应发生率;女生是心理护理的重点对象.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利用医院局域网进行护理网站的开发与应用

    目的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icroso Front Page 2000软件制作网页,借助医院局域网服务器建立护理网站.结果 180 d网页浏览378 830人次,其中护士 369 000人次;日平均2 105人次,其中护士 2 050人次.对网站总体评价好者126人,占88.1%;较好者12人,占8.4%;一般5人,占3.5%.结论综合、充实、新的护理理论知识及信息借助局域网的快捷、灵活方便,极大地提高了护理工作者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作者:王芳;方菊花;韩月华;李兴国;田莉;杨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泛影葡胺不良反应与空腹关系探讨

    以60%泛影葡胺作造影剂的CT增强扫描,虽然选取过敏试验为阴性者,但在扫描过程中或扫描后也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一般认为该不良反应与机体的反应性以及造影剂的注射量、速度、部位和体内的排泄过程有一定的联系.为探讨其是否与空腹有关,笔者选取1996年11月至2000年10月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400例病人进行了分组观察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夏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肛周感染的预防护理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病人肛周感染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将31例HSCT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进住无菌层流室后,观察组于晨、晚间及每次排便后,用1∶2 000洗必泰液冲洗肛周后加用1∶5 000高锰酸钾液坐浴20 min;对照组仅用1∶2 000洗必泰液冲洗肛周.直至HSCT术毕出层流室.两组其它预防护理方法相同.结果观察组未发生肛周感染,对照组肛周感染4例,经确切概率法检验,P=0.04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HSCT病人入无菌层流室后,于晨、晚间及排便后,用洗必泰液冲洗肛周后加用高锰酸钾液坐浴,可有效预防肛周感染.

    作者:金银慧;刘娟;董迎春;汪忆梅;包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遵医行为调查及护理对策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是骨科常见病,由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95%采用非手术治疗[1].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病人不能有效地遵循医嘱而影响疗效.为此,笔者对204例LIDP住院病人进行遵医行为调查,旨在了解其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遵医率.

    作者:颜玲;黄毓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改良肌内注射法缓解注射时疼痛的观察

    1999年1月至2000年6月,笔者对在我科住院的109例病人采用改良注射法进行肌内注射,有效地减轻了其疼痛程度.现介绍如下.

    作者:姚秀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胎儿脐静脉穿刺的配合及护理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在胎儿期排除某些遗传性或代谢性疾病,超声引导下行脐静脉穿刺采血或给药的方法诊断和治疗成为现实.我院1998年3月至2001年3月对36例胎儿采用脐静脉穿刺进行诊断和治疗,现将手术的配合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杨艳;戴丽;付美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不同部位腹腔镜手术后疼痛及其控制需求调查

    腹腔镜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对脏器干扰少,病人恢复快和痛苦少等优点.为了解腹腔镜手术后的疼痛程度及病人对疼痛控制的需求,笔者对1997年3月至2001年5月在本院行腹腔镜手术的89例病人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李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脊柱骨折病人俯卧位手术中的血氧饱和度监测

    脊柱骨折往往伴有脊髓压迫症,常需手术治疗.1998年5月至2001年8月,我科对48例脊柱骨折俯卧位局麻下行AF钉内固定术病人,术中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以了解手术体位和手术时间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张慧;李晶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及经皮微波凝固联合治疗肝癌的护理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不可手术肝癌的首选方法[1],但单纯化疗栓塞术治疗某些中晚期肝癌由于不能使肿瘤组织彻底坏死而难以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我院2000年9~12月将TACE与经皮微波凝固术(PMCT)联合治疗肝癌取得满意效果.护理如下.

    作者:肖书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熏蒸温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止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局部熏蒸温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止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18例行中药局部熏蒸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8例)药液温度为(95±5)℃、蒸汽温度为(42±2)℃;对照组(110例)药液温度(65±5)℃、蒸汽温度(34±2)℃.熏蒸后0、1、2、4 h评估两组止痛效果.结果观察组熏蒸后0、2、4 h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中药局部熏蒸时,合适的蒸汽温度可提高止痛效果.

    作者:刘燕;刘爱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BS)的发生率较高(约50%)[1],是造成术后疼痛和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伴随尿动力学检查技术的开展,逼尿肌不稳定在临床上受到广泛关注.现就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治疗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鲁金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企业老年人体重指数与高血压患病关系的调查

    肥胖是已知的高血压重要的危险因素.为了解企业社区老年人群体重指数(BMI)与血压的相关关系,我们对企业社区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了调查.

    作者:赵小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在空腹抽血体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减轻抽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空腹抽血体检的大学生分成观察组(878人)与对照组(877人).观察组抽血前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抽血.抽血前、后分别测量两组血压与脉搏,观察记录两组抽血反应发生率;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焦虑水平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男、女生抽血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23.18、38.10,均P<0.001),两组中女生抽血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男生(χ2=18.52、7.05,均P<0.01);观察组抽血前后SAS均分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12.65,P<0.001).结论空腹抽血前进行心理护理能明显降低抽血反应发生率;女生是心理护理的重点对象.

    作者:李春华;楚德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极固宁治疗牙本质感觉过敏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极固宁脱敏剂治疗牙本质感觉过敏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206颗牙)牙本质感觉过敏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126颗牙)采用极固宁脱敏剂治疗,对照组48例(80颗牙)采用双氟涂料治疗.术前做好充分的物品准备,术中密切配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即时及半年后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5.8、39.8,均P<0.01). 结论极固宁脱敏剂治疗牙本质感觉过敏症可起到双重脱敏作用,效果确切.口腔护理技术在确保极固宁脱敏剂治疗牙本质感觉过敏症效果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蕊妮;杨利明;卫克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生存质量的调查

    对冠心病治疗及康复效果的评价,传统上多用一些负性指标,如病死率、复发率、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来评价,已不能准确表述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状况.随着心身医学的进展,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综合指标--生存质量作为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心脏康复的评价指标日益被重视.通过测评病人的生存质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护理工作的效果,同时为今后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进行心理干预确定方向.作者对50例CABG术后病人进行了生存质量的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李萍;阿依古丽;魏苏艳;张秀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对CT增强检查病人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CT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CT增强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由于是一项特殊检查,加之检查前要注射造影剂,易使病人产生焦虑情绪,引起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鉴此,我们对970例病人进行心理干预,报告如下.

    作者:沈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酚妥拉明局部湿敷治疗小儿头皮坏死1例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外渗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尤其是新生儿更易发生,外渗药物可使局部组织产生炎症反应甚至坏死.我科用酚妥拉明湿敷治愈1例因头皮静脉输注白蛋白外渗造成头皮坏死的患儿,报告如下.

    作者:王欣怡;张文颖;鲍延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防止引流管打折的小诀窍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发现由于种种原因导致T型管、腹腔引流管、腹腔双套管等引流管的连接处打折、扭曲,以致不能确保引流液的充分引流,不便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一种简易防止引流管打折的方法,经临床使用500余例,引流管无一打折.介绍如下.

    作者:赵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微波热凝治疗倒睫53例

    我科从1988年1月至2000年7月采用微波热凝治疗倒睫53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陈月英;于志家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头孢噻肟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

    头孢噻肟钠作为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广泛,毒性低微、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5%~10.0%,但致过敏性休克少见.我科于2001年3月15日发生1例,报告如下.

    作者:沈少萍;张利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