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力髁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配合

杨英

关键词: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手术中护理
摘要:动力髁内固定术是用于股骨远端骨折固定的一种新方法.我院1999年7月至2001年12月采用动力髁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89例,均取得满意疗效,手术配合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科住院病人睡眠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对300例内科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6.67%的内科住院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睡眠问题主要为失眠后反应、入睡困难、睡眠不稳、早醒.由病理因素所致的生理不适、心理压力以及环境和生活习惯改变是导致内科住院病人失眠的主要因素.结论内科病人失眠具有普遍性、特殊性,应引起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积极对症处理,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减少内科住院病人的失眠率,以利病人保持良好的身心状况.

    作者:余红艳;李晓林;崔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边疆少数民族护士职业心理调查分析

    思茅地区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众多,在各级医院护理队伍中,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护士.为了解少数民族护士职业心理状况,笔者随机在云南省思茅地区4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及县级以上医院,进行护士职业问卷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赵汝铭;李凤琼;刘铭涛;杨咏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急救口腔支架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为了解决急救时经鼻插管吸痰、洗胃时易致鼻粘膜损伤出血、及经口腔插管时病人易咬管致管腔闭塞的护理难点,我们于2000年研制了急救口腔支架,临床应用132例,效果满意,且获国家实用型专利.报告如下.

    作者:赵振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高度水肿病人皮试部位的选择

    皮内注射法为基础护理常规操作方法之一,其注射部位常选择前臂内侧下1/3.临床上双上肢严重凹陷性水肿的病人做皮试后数分钟皮丘常消失,使之难以判断皮试结果.我们根据病人情况对1例高度水肿病人选择左锁骨中点下2 cm为皮试部位,临床实践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群;金葵花;袁琰琴;李琼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胃肠减压预防开胸术后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对开胸术后吸入性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随机将680例开胸手术病人分为观察组(386例)和对照组(294例).观察组于术晨置放胃管行胃肠减压,至术后完全清醒后拔除;对照组术晨术后均不置放胃管减压.术后3 d两组病人行胸部透视,观察肺炎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术后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6.48%(25/386)和7.14%(21/294), 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0.78%(3/386)和4.42%(13/294), 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胃肠减压能有效减少开胸术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对肺炎的发生无影响.

    作者:王线妮;朱以芳;吴慧楠;杨春香;李晓春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护理支持与病人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的护理支持程度,分析其实际获得的护理支持、对护理支持的主观感受、利用情况及与病人满意度的相关性. 方法自编护理支持满意度问卷,对102例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利用度和满意度在不同医院、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的病人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满意度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利用度3个因子呈显著性正相关(均P<0.01);客观支持与利用度间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其余各因子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以满意度评分为因变量,标准回归系数大小依次为主观支持(0.642)、利用度(0.389)、客观支持(0.380). 结论住院病人在护理过程中实际获得的护理支持程度与病人的主观感受并不完全一致,提示护理人员除为病人提供积极、有效、及时的实际护理支持外,还要加强情志护理,提供情绪支持、资讯支持、认知结构调整和辨证施护,使病人心情舒畅,提高护理工作效果,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冯怡;王菊吾;孙理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进展

    气管切开术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其传统的适应证是解除喉及气管上端阻塞,被认为是一种抢救性的急症手术[1].但近年来,因为其它病因所行的气管切开术已大大超过了上呼吸道阻塞因素,其作为一种抢救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病人的预后.现将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冯小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双氯芬酸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剖宫产术后,产妇常因疼痛而影响其母乳喂养及早期活动.为了减轻术后疼痛,2001年2月至2002年3月,我科对40例剖宫产产妇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镇痛,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金晓红;许春凤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实用护理技术》课教学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医学生学习<实用护理技术>(简称<护技>)课的必要性.方法将本校96、97级专科医学生分为两组,对照组不开设<护技>课;实验组第4学期开设<护技>课,每周2个学时,15周授完全部课程.然后对实验组学生学习<护技>课前后护理操作技术掌握情况、两组学生实习期间及毕业后工作的综合能力、两组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实验组学生学习<护技>课前后护理操作技术掌握程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学生实习期间临床操作能力及毕业后临床工作中操作技能及相容性比较,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届 93.96%毕业生被分配在县乡两级医院或医务室工作,需部分或全部承担护理工作.结论医学生学习<护技>课有利于全面发展,适应市场需求.

    作者:贾长宽;梁小丽;刘志娟;黄红玉;陈永仁;钟元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手背静脉穿刺技术的探讨

    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者常用的技术操作,如何在穿刺过程中减轻病人的痛苦及皮下瘀血、提高穿刺成功率及血管的重复利用是护理人员应探讨的课题.本文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从进针法、角度、长度、拔针及按压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赵庆英;纪英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输液贴的妙用

    作者:纪荣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性传播疾病病人抑郁状态调查

    性传播疾病(STD)主要由婚外性行为引起.一旦染上性病,病人常感到难以启齿,不敢告诉亲人、同事和朋友,极易产生抑郁心理.为探讨STD病人抑郁状态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我们对106例STD病人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李碧芳;黄春艳;陈菊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1例脊髓损伤病人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

    排尿功能障碍、尿路感染是脊髓损伤(SCI)的严重并发症,如何防止尿路感染和改善膀胱功能对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至关重要.2001年11月,我院收治1例胸10平面脊髓完全性损伤病人,经过4个月的康复护理和膀胱功能训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小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硅油填充术后并发高眼压的护理

    病情严重、复杂的视网膜脱离(下称网脱)行玻璃体硅油填充术可提高视网膜的复位率,但手术风险大、难度高,术后反应重,护理对并发症的预防及手术成功至关重要.我院眼病中心于2000年1~12月行此种手术110例(112眼),经过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谦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新型加压输液袋的临床应用

    临床工作中需要加压输液或输血时,多采用直接向瓶(袋)内注气加压,易造成潜在性微粒或病菌污染[1].我院自1999年使用新型加压输液袋(美国进口Clear-cuff),经临床1 000余例次的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聂智容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中药治霉液冲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复发率较高,治疗效果不理想. 2000年 8月至 2001年 8月,我科采用中药治霉液冲洗阴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43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汪令仙;陈新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3L脑科专用粘贴手术巾在肠道手术中的应用

    以往施行肠梗阻、肠切除、肠造瘘手术,即使手术野周围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到污染,严重地影响切口的1期愈合,且手术间空气、手术床及其周围地面也不同程度受到污染.2001年我们将3 L脑科专用粘贴巾应用于上述手术中,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

    作者:余景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的影响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坏,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组综合症状,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腰椎牵引治疗是较安全有效的方法,但牵引后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为了使病人能积极配合治疗,尽快康复、减少复发,1996年1月至2001年2月,本科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治疗的68 例病人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对病人及其家属同时施行健康宣教与指导,疗效明显,介绍如下.

    作者:丁彩儿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38例老年病人人工气道意外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提高对人工气道意外的预见性护理及紧急处理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老年病人人工气道发生意外的情况及其原因.结果意外情况有导管扭曲、堵塞、脱出,气囊破裂,出血等;主要原因为固定不良、外力牵拉、湿化不良、排痰不畅、机械损伤等.结论防止人工气道意外,必须加强预见性护理,如加强导管的固定和保护;加强气道湿化与排痰;做好气囊管理,避免机械损伤等.同时掌握应急处理措施,以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武淑萍;刘君;赵玉香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门诊病人术前心理干预效果观察

    手术不论大小对病人都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它通过心理上的疑惧和生理上的创伤,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负性情绪产生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给手术的实施和术后康复带来诸多不利因素.2001年5月我们以89例门诊择期手术病人为对象,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门诊受术者负性情绪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张慧杰;朱利霞;王西萍;邹洁;田妮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