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内置管引流术的护理

李瑜;张红;曲路

关键词:腹腔镜, 胆总管结石, 引流, 护理
摘要:为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后既能一期缝合胆总管又能解除因术后Oddi's括约肌痉挛、水肿而致胆管高压的有效引流方法,自1999年12月开始我们对21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病人采用内置管引流并一期缝合胆总管,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护理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输液配药调压针头的制作与实验观察

    目前加药时普遍使用普通12或16号针头,不能克服密封瓶内、外压力不等的因素而费时、费力,有时因输液瓶内压力大于大气压,使插入输液管后一部分液体外溢,造成浪费.我们于2001年10月至2002年2月对普通针头进行了改进,设计出一种调压针头,经模拟实验证明调压针头避免了上述不足,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荣翠;李永霞;张胜芝;黎华;刘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护理部主任在岗培训的实践探讨

    21世纪竞争的焦点是速度的竞争,谁学习的速度快、掌握的技术新,谁就能取得竞争的优势.为了适应时代需求,1997年我厅制定下发了<湖北省护士在职教育暂行规定>,对全省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护理部主任由省卫生厅负责培训,护士长由其医院与市(州)卫生局联合培训,护士则由其医院组织进行.现就护理部主任的在岗培训谈谈实践与体会.

    作者:杨和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肩关节镜手术体位架的设计与应用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肩关节镜手术日趋增多.合适的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肩关节镜手术需要病人处于45~60°斜坡体位,目前一般手术床能够解决,但床面太宽给手术医生操作带来诸多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自行研制了一种适用于肩关节镜手术的体位架,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富卫华;童志丹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程序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伴随循证医学在近10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临床护理观念、模式[1]或护理方法学[2].它既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又是这种认识方式指导下为临床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的方法论[3],其核心是提示护理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不能单凭临床经验或过时的或不完善的理论知识处理问题,而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和依据办事.

    作者:何克芝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死者对同室病人的心理影响及护理对策

    医学的神圣使命是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但无论医学发展到什么程度,总有一小部分病人因医治无效而死亡.死者对同病室病人、尤其是同种疾病病人产生的影响常易被医护人员忽视.

    作者:张小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新型甲醛熏蒸柜的设计

    甲醛是一种灭菌剂,其气体对所有的微生物均有杀灭作用(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和病毒等),效果可靠,使用方便,对灭菌物品无损害.但目前临床使用的熏蒸柜设计简单,消毒灭菌后不能有效去除残留甲醛气体,对医务人员的呼吸道粘膜有强大的刺激性.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甲醛熏蒸柜,介绍如下.

    作者:赵杨秋;董梅;毛世方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系统治疗肝癌的护理

    肝癌是高度恶性、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多数肝癌病人常伴有肝硬化,手术切除率低,非手术治疗已成为中、晚期肝癌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我科于2001年4~12月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对93例中晚期肝癌病人进行抗肿瘤无创治疗,在延长其生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薇;周永健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回肠膀胱术后自我护理的指导

    近年来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有很大进展,但回肠膀胱术仍然是采用多的手术方式,手术较复杂,涉及泌尿和消化两个系统,术后可能有尿瘘、肠瘘的危险,需要给予精心的护理.因手术为永久性尿流改道,需终身佩带腹壁外接尿袋,这使病人身心受到很大伤害,同时远期并发症多.因此,术后对病人进行自我护理指导,对提高其自理能力、预防和及时治疗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丽荣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介绍一种防漏液密闭式膀胱冲洗法

    传统膀胱冲洗法是通过开放式输液装置(吊筒连接橡胶管)下接Y形管与导尿管,将冲洗液注入膀胱进行冲洗.自一次性医疗用品广泛应用以来,开放式输液器逐渐被淘汰,膀胱冲洗以密闭式输液装置替代了开放式冲洗器,一次性导尿管取代了传统导尿管.但由于输液管下端与导尿管末端口径不配套,常造成衔接处漏液,不仅污染护士手指,而且浸湿、污染床单.为了克服上述弊端,我们采用密闭式输液法,将针头直接插入导尿管进行膀胱冲洗.临床应用288例,效果满意.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余祥妙;邓兆琼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群居老人与家居老人生活质量的调查与干预

    目的探讨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对67名群居老人和385名家居老人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其生活质量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家居老人的生活质量总体上高于群居老人,两类老人对身体健康、医疗保健及文娱活动的满意程度均较低.干预后家居老人对身体健康、医疗保健、文娱活动、夫妻生活的满意率显著提高(χ2=101.56、20.11、90.81、31.54,均P<0.01),群居老人对人际关系的满意率显著提高(χ2=10.21,P<0.01),两类老人的焦虑程度均明显减轻(χ2=75.02、15.81,均P<0.01).结论开展社区护理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黄红玉;黄桂开;陈永仁;黄晓燕;李春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糖尿病病人知识强化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糖尿病知识强化教育对糖尿病控制的作用.方法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280例糖尿病病人分为强化教育组(A组)和传统教育组(B组).A组进行分组强化教育即以组为单位分期参加糖尿病知识学习,针对每例病人进行个体指导.B组则仅进行一般的糖尿病知识教育.于教育前后调查糖尿病知识积分,精神症状自评(SCL-90)积分,每日摄取热量、每周主动运动治疗次数及每周血(尿)糖监测次数,了解病人对糖尿病的认识、自控能力、心理精神障碍及糖代谢改善情况.结果 A组在教育后,对糖尿病的认识、自控能力明显提高,心理精神障碍及糖代谢情况明显改善(P<0.05或P<0.01),B组各方面亦有所改善,但A组效果显著优于B组(P<0.05或P<0.01).结论糖尿病知识强化教育能有效提高病人自控能力,增强病人对糖尿病的认识,改善糖代谢水平,同时能有效改善精神和心理障碍,提高病人生命质量.

    作者:尚玉真;马丽梅;张军;王钰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甘露醇静脉滴注致膀胱内沉结血尿1例

    20%甘露醇是颅脑损伤病人防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首选药.我科于1999年3月至2002年5月收治重症颅脑损伤病人158例,其中1例应用甘露醇1周时出现膀胱内沉结、血尿、尿液从尿管周围溢出,报告如下.

    作者:程雪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陶冶法在手术室临床带教中的运用

    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活动的情境中,利用其中的教学因素综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方法[1].2001年8月至2002年8月我们对65名本科、大专、中专三个层次的毕业实习生尝试采用陶冶法教学, 获得良好的反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丹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整体护理电子病历的设计与应用

    随着医院自动化、网络化建设的开展,护理工作日新月异.我院在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配合下,制作开发了整体护理电子病历系统(下称系统).使微机技术真正进入病房,将护理人员从繁忙、重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实现了网络信息共享.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刘立捷;李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椎间盘镜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的手术配合

    椎间盘镜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是新开展的手术,它具有切口小、组织剥离出血少、视野清晰等优点.我院2001 年10月至2002年3月开展此手术20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平;陆艳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护士对排班方式评价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护士对排班方式的评价及对改进排班的具体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376名临床护士,调查她们对当前排班方式及6种改进方式的态度.结果不同科室、年龄、职称、学历的护士对各种排班方式的选择各异.结论以人为本的护理排班应考虑工作需要及护士生活需要,在不断的渐进性改进过程中实现科学排班.

    作者:任小英;赵光红;王桂兰;刘义兰;喻姣花;骆秋芳;陈冬娥;宁玉萍;张福芝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肠道准备口服硫酸镁饮水时限的探讨

    纤维结肠镜(下称肠镜)检查目前已经成为诊断和治疗肠道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而肠道准备是否合乎要求是肠镜检查能否成功的关键.目前临床常用的肠道准备方法有口服番泻叶、洗肠液、蓖麻油、甘露醇以及硫酸镁等,口服硫酸镁以其简便易行且效果较好在临床应用较广.

    作者:魏畅;王秀芬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图片技术在手术室专科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一套完整、适用的手术器械对手术的顺利完成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室配备和增添了大量的各专科手术器械,同时器械淘汰更新较快,给手术室的器械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传统方法是根据手术部位建立器械卡片,器械护士和手术医生凭自己的记忆准备器械,在术中经常发现有遗漏器械和器械名称相同但功能不同等现象.2001年我科根据存在的问题采用器械图片与器械名称卡片相对应的方法对专科器械进行管理,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管迅;钟燕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介绍一种新的静脉输液排气方法

    静脉输液是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输液前排除输液管内空气(排气)是必不可少的操作程序.采用传统的排气方法,常会在输液器的管壁或过滤器周边残留小气泡,难以一次排气成功.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尝试了一种新的排气方法,可提高一次排气成功率.介绍如下.

    作者:李燕;郑周鹏;杨颖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介绍一种自制鼻部冰敷袋

    由于鼻部解剖部位突出,给手术后冰敷带来一定不便.一般市场上出售的冰袋较宽大,不能随意变形,不能与鼻部组织紧密接触,影响手术后鼻部降温效果.为此,我们制作了一种鼻部专用冰袋,介绍如下.

    作者:田沈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