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巧按五轮学说,妙治疑难病

房伯龙

关键词:五轮八廓学说, 疑难病, 针灸穴位
摘要:按照五轮八廓学说,治疗疑难杂症.以五轮八廓学说为主治疗疑难杂症值得推广使用.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手法与牵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儿童髋关节滑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手法与牵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法与牵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关节疼痛,活动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结论:手法与牵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明显改善症状及体征,且疗效确切,起效迅速.

    作者:陈琦翔;黄解元;莫雄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中医为主综合保守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60例

    目的:通过对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60例患者的以中医为主综合保守治疗,证明以中医为主综合保守治疗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对60例患者的治疗,针对病人的实际情况,采用垫枕牵引、中药内服与烫熨及功能锻炼的综合疗法治疗.结果:治愈21例,好转36例,未愈3例,治愈好转率为95%.

    作者:覃惠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连择6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每日早晨顿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mg,2周后根据血压情况调整为2.5~10mg,大剂量为10mg/d,治疗期间不加用其他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疗程6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压情况,观察用药前后血生化指标.结果:服药6周后,显效41例(68.33%),有效9例(15.00%),无效10例(16.67%),总有效率83.33%.治疗期间心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用药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尿酸(UA)等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例出现轻度心悸、头晕、面部潮红;1例出现体位低血压,症状较轻,均能耐受,不影响治疗.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是一种较理想的降血压药物.

    作者:朱运林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人参功效的再认识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各种补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参作为传统的补品,一直被人们所推崇.但是除了补益方面的作用外,人参的其它药用用途一直被大众所忽略.现在就人参的各种药理作用简单总结如下.

    作者:朱岚铟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黄芪注射液在临床治疗中的新应用

    黄芪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黄芪为补气升阳中药,生用有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炙用补中益气是临床上使用很广泛的一种中药.本文就黄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行概述.

    作者:胡胜平;焦建民;李伟华;郭静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针灸治疗中风病分期治则探讨

    中风患者康复过程中,由于所处的阶段不同,临床表现不同,病理机制也不尽相同,所以,康复全过程不适宜单一针刺取穴方法.在不同时期取穴亦应有相应的变化.

    作者:刘颖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偏瘫方为主治疗中风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内服中药结合针灸按摩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的偏瘫、失语的疗效.方法:回顾近5年来收治的100例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用辨证施治结合针灸按摩进行观察治疗.结果:经临床治疗100例,基本治愈40例,显效39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为94%.结论:中药结合针灸按摩能改善脑血循环,促进偏瘫、失语患者的功能恢复,疗效好方法简便、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瑞萍;陈冬梅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自拟鳖甲龟板甲珠汤治疗顽固性盗汗28例

    盗汗多由烦恼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以至阴津亏虚,虚火内生,阴津被扰,能自藏而外泄作汗.本例笔者采用自拟鳖甲龟板甲珠汤治疗顽固性盗汗,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黄生维;彭勋超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中药封包干热外治法对腰椎压缩性骨折筋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干热外治法在腰椎压缩性骨折筋伤早期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封包干热外治法,对照组采用跌打膏外敷法,第3天、第7天观察疼痛程度,第7天比较两组自主活动度恢复情况和接触性皮炎发生率.结果:两种外治法的疗效均有较好的止痛、自主活动恢复疗效且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接触性皮炎发生率30%明显高于治疗组3.33%(P<0.01).结论:中药封包干热外治法在骨折筋伤早期治疗中有其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作者:温惠芬;何笑霞;唐肖芬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温阳强肾活血法与银屑病的临床研究

    温阳强肾活血法是针对肾阳虚、气血瘀病理而提出的一种治疗银屑病的新方法.通过对本方法的总结和分析,以求在验证性研究的基础上探求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更好方法.

    作者:荆夏敏;吴刚;荆宁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bFGF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bFGF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方法:96只清洁级成年雄性Sprague-Darley大鼠,随机分为目的基因bFGF修饰BMSCs组(pcDNA3.1-bFGF组)、空载质粒pcDNA3.1修饰BMSCs组(pcDNA3.1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BMSCs组)和DMEM组(DMEM组),每组24只,采用Allen氏脊髓损伤模型,于损伤点注射上述各组相关细胞及培养基DMEM,在注射后1d、7d、14d、21d取损伤脊髓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法检测bFGF表达情况.结果:基因修饰组术后各时间点脊髓组织中bFGF表达较空载组和BMSCs组明显增高(P<0.01),并于7d或14d表达明显(P<0.01).结论:bFGF基因修饰BMSCs移植可以在脊髓损伤模型中表达.

    作者:刘文革;黄朱宋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伤寒论》方药溶媒文献综述

    对<伤寒论>及其后注和历代医家医案中煎服法的文献整理,应用文献学和统计学等相关方法探求方药对溶媒的选择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作一探析,认为仲景在<伤寒论>中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溶媒的不同属性,或是产生协同作用,或是发挥溶媒本身的治疗作用,或是降低毒性、缓和药性等作用.

    作者:姚军汉;郭军雄;侯志英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益气活血中药配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益气活血中药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联合FOLFOX4方案,对照组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其中,益气活血中药,水煎日一剂,早晚各一剂,连续服用8周;化疗(FOLFOX4方案)采用草酸铂85mg/m2,d1;CF200mg/m2,d1、2,静脉滴注;5-Fu400mg/m2,d1、2,静脉冲入;5-FU600mg/m2,d1连续48小时泵入;4周期后判定近期疗效.结果:两组的两组疗后有效率(CR+PR)分50.0%,40.0%,P>0.05;而受益率(CR+PR+SD)分别为80.0%、56.7%,P<0.05.益气活血中药既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又可以缓解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迟惠昌;赵文硕;杨中;胡凤山;张青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对73例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观察及护理,探讨在治疗过程中常出现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从护理角度对73例肝癌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进行观察及护理,避免并发症发生.结果:肝动脉介入注入化疗药物及栓塞剂,阻断肿瘤的血供,达到肿瘤(物)体积缩小而坏死及有效地直接杀死肿瘤,同时为病人提供精心的护理,延长病人的寿命及提高生命质量,总有效67.1%.结论: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对症治疗,是提高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文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消渴病人的临床观察与对策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是极其重要.通过护理干预,正确指导患者掌握糖尿病的知识,合理安排生活起居,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药物的合理应用等综合措施,以提高自我监测、增强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积极配合治疗.从而使病情获得良好的控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美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确诊为UC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自拟益肠汤保留灌肠治疗.6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57%,8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UC较单用柳氮磺吡啶好.

    作者:张国旗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48例临床观察

    颈源性头痛是指因为颈椎病所导致的头痛,是由于颈部骨骼、肌肉、神经等原因引起的头痛症状.一般多伴有眩晕症状,头痛以后枕部多见,也可出现头颞部或前额眉棱骨部.本文介绍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效果显著,48例患者,治愈26例,占54%;显效12例,占25%;好转8例,占17%;无效2例,占4%.总有效率为96%.

    作者:魏永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不同针灸方案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针灸方案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 usion,LID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LIDP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在牵引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针灸方案,观察组采用电针加委中放血的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的方法,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加委中放血结合牵引较单纯电针结合牵引治疗LIDP疗效为优.

    作者:汤昌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β-HCG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β-HCG对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2010年2月检查血β-HCG值阳性结合临床病史临床高度怀疑异位妊娠患者可能的208名进行临床、影像及术后病理追踪随访,同时回顾分析经阴道彩色超声检查图像结合血β-HCG后超声报告诊断为异位妊娠的176例患者的存储超声声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误诊及漏诊原因.结果:208名患者中22名患者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宫内早早孕,超声随访全部证实;8名患者系早期妊娠流产;临床及术后病理证实异位妊娠178例,超声诊断和病理结果符合174例,其中超声误诊4例,超声漏诊2例.其中输卵管妊娠171例;宫角妊娠未破裂1例,宫角妊娠流产型2例,剖宫产手术切口处妊娠1例,宫颈妊娠1例,流产型腹腔妊娠2例.结论:TVUS结合血β-HCG的应用使许多异位妊娠在早期即明确诊断.为选择佳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极大的减少异位妊娠的漏诊率.

    作者:黄丽英;王家刚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辛开苦降法应用验案举隅

    辛开苦降法始见于<内经>,在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得以广泛应用,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文中笔者在临证当中,应用辛开苦降治法,辨证治疗多种因寒热错杂、虚实相兼、气机升降失常所致疑难杂病,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作者:张勇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