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FGF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的表达

刘文革;黄朱宋

关键词:BMSCs, bFGF, 移植, 脊髓损伤
摘要:目的:探讨bFGF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方法:96只清洁级成年雄性Sprague-Darley大鼠,随机分为目的基因bFGF修饰BMSCs组(pcDNA3.1-bFGF组)、空载质粒pcDNA3.1修饰BMSCs组(pcDNA3.1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BMSCs组)和DMEM组(DMEM组),每组24只,采用Allen氏脊髓损伤模型,于损伤点注射上述各组相关细胞及培养基DMEM,在注射后1d、7d、14d、21d取损伤脊髓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法检测bFGF表达情况.结果:基因修饰组术后各时间点脊髓组织中bFGF表达较空载组和BMSCs组明显增高(P<0.01),并于7d或14d表达明显(P<0.01).结论:bFGF基因修饰BMSCs移植可以在脊髓损伤模型中表达.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调剂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目的:探讨中药调剂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分析中药调剂出现问题的原因.结果:解决中药调剂出现的问题.结论:中药调剂是中医临床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担负着确保临床疗效的重要任务,准确的诊断和辨证施治,终必须由高质量的调剂来实现预期的疗效.

    作者:李文静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针刺配合化痰解郁汤治疗抑郁症56例疗效观察

    目的:针刺配合化痰解郁汤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6和对照组44,治疗组采用化痰解郁汤配合针刺百会、丰隆等穴位.治疗: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疗程均为28天,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HMAD)评分.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抑郁症的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医针刺配合中药在治疗抑郁症病人的抑郁状态方面安全、复发率低的特点.

    作者:周剑利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β-HCG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β-HCG对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2010年2月检查血β-HCG值阳性结合临床病史临床高度怀疑异位妊娠患者可能的208名进行临床、影像及术后病理追踪随访,同时回顾分析经阴道彩色超声检查图像结合血β-HCG后超声报告诊断为异位妊娠的176例患者的存储超声声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误诊及漏诊原因.结果:208名患者中22名患者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宫内早早孕,超声随访全部证实;8名患者系早期妊娠流产;临床及术后病理证实异位妊娠178例,超声诊断和病理结果符合174例,其中超声误诊4例,超声漏诊2例.其中输卵管妊娠171例;宫角妊娠未破裂1例,宫角妊娠流产型2例,剖宫产手术切口处妊娠1例,宫颈妊娠1例,流产型腹腔妊娠2例.结论:TVUS结合血β-HCG的应用使许多异位妊娠在早期即明确诊断.为选择佳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极大的减少异位妊娠的漏诊率.

    作者:黄丽英;王家刚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头痛辨治杂谈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症状,其病机病因复杂,对于头痛有表里之辨、虚实之辨等辨证施治.正确辨别,对症治疗和入药.

    作者:张艳东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巧按五轮学说,妙治疑难病

    按照五轮八廓学说,治疗疑难杂症.以五轮八廓学说为主治疗疑难杂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房伯龙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对73例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观察及护理,探讨在治疗过程中常出现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从护理角度对73例肝癌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进行观察及护理,避免并发症发生.结果:肝动脉介入注入化疗药物及栓塞剂,阻断肿瘤的血供,达到肿瘤(物)体积缩小而坏死及有效地直接杀死肿瘤,同时为病人提供精心的护理,延长病人的寿命及提高生命质量,总有效67.1%.结论: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对症治疗,是提高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文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48例临床观察

    颈源性头痛是指因为颈椎病所导致的头痛,是由于颈部骨骼、肌肉、神经等原因引起的头痛症状.一般多伴有眩晕症状,头痛以后枕部多见,也可出现头颞部或前额眉棱骨部.本文介绍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效果显著,48例患者,治愈26例,占54%;显效12例,占25%;好转8例,占17%;无效2例,占4%.总有效率为96%.

    作者:魏永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中药汤剂的质量控制

    中药汤剂是我国中医药的一种传统剂型,汤剂的质量对中医临床而讲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中医临床的疗效.中药汤剂的质量与许多因素有关,本文就如何确保中药汤剂的质量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刘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基于酶速率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简便的酶速率法,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进行直接检测.方法:使用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两点酶速率法,主波长341nm,副波长406nm,温度37℃,两点线性校准.结果:本法线性范围1.0~51.0μmol/L;日内CV为2.0%~3.1%,日间CV为4.1%~5.8%;低、中、高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102.6%,99.4%,95.9%,平均为99.3%;酶速率法与Abbott Axsym免疫分析仪检测法比较,Y=1.018X-0.865,γ2=0.965.结论:酶速率法简便、快速、敏感、可靠,适用于临床实验室常规和自动化分析,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关廷均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消渴病人的临床观察与对策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是极其重要.通过护理干预,正确指导患者掌握糖尿病的知识,合理安排生活起居,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药物的合理应用等综合措施,以提高自我监测、增强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积极配合治疗.从而使病情获得良好的控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美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人参功效的再认识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各种补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参作为传统的补品,一直被人们所推崇.但是除了补益方面的作用外,人参的其它药用用途一直被大众所忽略.现在就人参的各种药理作用简单总结如下.

    作者:朱岚铟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新疆克孜勒苏自治州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防治特色浅谈

    新疆克孜勒苏自治州地处中国西部,是一个偏远落后地区.2009年全球暴发甲型H1N1流感,本州也有421例报告病例.甲型H1N1流感在本州暴发过程中,结合本地特点应用中医药防治,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张波;陈贻华;申卫江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胃肠术后患者应用银花甘草液含漱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银花甘草液在胃肠术后口腔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胃肠术后留置胃管、不能进食、意识清楚的患者60例,30例应用银花甘草液含漱,30例给予常规口腔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至拔除胃管后24小时.同时观察评价病人口腔、口唇和齿间残留物情况.结果:银花甘草液含漱在缓解患者咽喉干痛、口渴和口臭等方面效果等同口腔护理,甚至优于口腔护理,银花甘草液含漱能节省护理时间,操作简单,节省费用,病人乐于接受.结论:银花甘草液含漱临床效果好,对部分胃肠术后禁食病人可以取代口腔护理.

    作者:李萍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54 例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体会

    目的: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观察其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54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按目前一般卒中单元模式进行综合治疗,另加规范的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治愈18例,占33.3%,显效22例,占40.7%,好转11例,占20.4%,无效3例,占5.6%,总有效率为94.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能够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立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心肌缺血/再灌注的药物治疗进展

    缺血预适应是目前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为有效方法之一,其机制是通过调动机体内源性保护体系而发挥作用,现从西药治疗的角度对其综述.

    作者:吴清山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偏瘫方为主治疗中风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内服中药结合针灸按摩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的偏瘫、失语的疗效.方法:回顾近5年来收治的100例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用辨证施治结合针灸按摩进行观察治疗.结果:经临床治疗100例,基本治愈40例,显效39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为94%.结论:中药结合针灸按摩能改善脑血循环,促进偏瘫、失语患者的功能恢复,疗效好方法简便、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瑞萍;陈冬梅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辛开苦降法应用验案举隅

    辛开苦降法始见于<内经>,在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得以广泛应用,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文中笔者在临证当中,应用辛开苦降治法,辨证治疗多种因寒热错杂、虚实相兼、气机升降失常所致疑难杂病,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作者:张勇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合并慢性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糖尿病作为危害性较大的一种遗传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针对其合并慢性并发症的治疗,近年来,广大中医工作者从传统医学角度来分析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症型,并据此提出一些常用的中药及合剂,临床上在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杨立民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骨伤后期消肿方治疗骨折后期肿胀113例

    辨证认识肿胀的病因病机,采用方药,补气养血,活血祛瘀通络,利水消肿.骨伤后期消肿方治疗骨折后期肿胀疗效显著.

    作者:周泳瀚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社区内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及其意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在社区内的健康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黄锦军;杨宇;雷龙鸣;何贤芬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