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联术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手术配合

梁冲

关键词:术治疗, 痉挛性斜颈, 锥体外系疾病, 副神经切断, 手术配合, 手术方法, 神经肌病, 扭转痉挛, 精神紧张, 病因不明, 病人, 表现特征, 注意力, 头颈部, 脊神经, 肌切断, 自主, 症状, 运动, 学者
摘要:痉挛性斜颈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属锥体外系疾病,是神经肌病的一种.局部扭转痉挛,其表现特征为头颈部不自主的偏斜、扭转、前屈或后仰,病人在睡眠时症状完全消失,运动、精神紧张、注意力集中时加重,给病人的生活和心理带来极大的影响和痛苦.因其病因不明,在治疗上目前国内、国际尚无突破.我院1995年2月至1999年7月采用三联(即颈副神经切断、肌切断、颈脊神经1~6后支切断手术方法治疗痉挛性斜颈[1],效果较好,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联术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手术配合

    痉挛性斜颈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属锥体外系疾病,是神经肌病的一种.局部扭转痉挛,其表现特征为头颈部不自主的偏斜、扭转、前屈或后仰,病人在睡眠时症状完全消失,运动、精神紧张、注意力集中时加重,给病人的生活和心理带来极大的影响和痛苦.因其病因不明,在治疗上目前国内、国际尚无突破.我院1995年2月至1999年7月采用三联(即颈副神经切断、肌切断、颈脊神经1~6后支切断手术方法治疗痉挛性斜颈[1],效果较好,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梁冲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产力宝用于第二产程的效果观察

    为增加产力,缩短第二产程,将161例产妇随机分为3组.Ⅰ组于第一产程末或第二产程初口服自制中药产力宝50 ml,Ⅱ组于第二产程静脉滴注催产素2.5 U,Ⅲ组不用药物,自然分娩.采用电子监护仪连续动态监测其宫腔内压力、产程时间及胎心率变化.结果:3组第二产程宫内压变化及产程所需时间的比较,产力宝组较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胎心率及Apgar评分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产力宝有缩短第二产程作用,对胎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涂敏娟;黄在菊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在护理教学中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我院1996年以护理本科专业中增设的限制性选修课<症状护理学>为试点,进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课程结束后对94级38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69.4%学生赞同此法,无人赞同传统教学方法,30.6%认为两种教学方法均可.提示,教师应转变单纯传授知识的角色,教会学生推理和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护理专业发展的要求[1].

    作者:袁浩斌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跌打丸外敷治疗肌注后臀部硬结12例

    肌内注射后形成硬结是其常见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且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为此,笔者用跌打丸为12例臀部硬结患者局部外敷,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佳春;王秀兰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护理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30%[1],是导致肝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至关重要.我院1993年6月至1999年7月,共施行31例原位肝移植术,其中4例合并胆管并发症,护理如下.

    作者:张红霞;刘幼方;陈利芬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密封式保留灌肠的效果观察

    我科1996年9月至1998年9月采用密封式保留灌肠法对120例病人行保留灌肠,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志芳;吴兰梅;胡辉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为了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发精神障碍(PD)的危险因素,对46例SLE伴发PD者(PD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277例无精神障碍的SLE患者作对照.发现PD组心理、社会因素不健全者明显增多(P<0.05),SLE活动积分(11.76±3.71)较对照组(7.04±3.69)明显增高(P<0.05),且更多出现重要器官受累(P<0.05).提示:护理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对于伴发PD的患者需加强心理护理,对狼疮活跃及重要器官受累者应警惕PD的发生.此外,对SLE患者及家属进行院外指导亦是减少危险因素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左川;谢其冰;陈永涛;陈红;童浪涛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鞘内注射化疗药致严重神经毒性反应的护理

    我科1998年11月至1999年3月相继发生3例鞘内注射(下称鞘注)化疗药后出现抽搐等严重神经毒性反应.抢救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蓝丽芳;黎惠卿;郑淑君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儿童眼肌手术呕吐原因与护理对策

    为探讨影响儿童眼肌手术呕吐的因素,并为预防呕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我们从1998年4月至1999年12月对107例不同麻醉方式的眼肌手术患儿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绍蓉;李世宏;孙强;贺翔鸽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婴儿心内直视手术后护理

    我科于1998年4月至1999年7月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术,根治(体重5~7 kg)婴儿先天性心脏病21例.经过精心监护痊愈出院,术后呼吸道管理如下.

    作者:姜艳;刘先桃;李杏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对羊水Ⅲ度污染新生儿体重的影响

    羊水Ⅲ度污染的新生儿由于在宫内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缺氧或窒息[1],吸入粘稠、污染的羊水,导致出生后频繁呕吐,使新生儿不能正常吸奶而造成体重下降.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笔者对羊水Ⅲ度污染新生儿产后第1天采用1%碳酸氯钠溶液洗胃,观察新生儿体重变化.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虹云;王红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高渗盐水加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促进排痰

    为探讨干咳患者促进排痰的方法,用5%氯化钠溶液20 ml加α-糜蛋白酶4 000 U雾化吸入与单纯5%氯化钠溶液20 ml雾化吸入作比较.结果:前者有效率为82.5%(33/40),后者为42.5%(17/40),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提示:雾化吸入高渗盐水加α糜蛋白酶可明显提高干咳患者痰标本采集的成功率.该方法简单、实用,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杏珍;王建新;王蕾敏;沈秀华;步惠琴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加高选迷走神经切断术的护理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外科常见急腹症,穿孔发生率占十二指肠溃疡的10%[1].我院1992~1999年收治34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人,行穿孔修补加高选迷走神经切断术,术后恢复顺利,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胡德英;陈冬娥;王巧香;刘国琼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回肠结肠新膀胱术病人的护理

    膀胱肿瘤侵犯浅基层以上(T2b),复发肿瘤,多发肿瘤以及位于膀胱三角区的肿瘤,多主张行膀胱全切除,回肠结肠新膀胱术.它具有低压、可保护肾功能,可控率高,大限度的提高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1994年4月至1999年6月对86例病人行回肠结肠新膀胱术,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杜祥英;陆惠莲;王爱华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基础护理MCAI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MCAI(Multimedia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即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现在,人们将应用多媒体技术编制的CAI系统,统称为MCAI软件,亦称课件.即将文字、图形、图象、动画、声音等信息,经处理后,组成图、文、声、象并茂的演播系统,可进行视、听一体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既可减少教师机械、重复、繁琐的劳动,又可指导学习者自学或检测,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不足.下面将我们1年来制作基础护理学MCAI课件的体会作一简介.

    作者:王培华;刘军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外科疾病伴隐性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DM)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我科1993年9月至1997年9月,共收治DM普外手术病人306例,其中98例为隐性DM,占32%.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江秀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陈桔核治疗乳腺管阻塞疗效观察及护理

    母乳喂养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乳腺管通畅,分泌的乳汁顺利排出,满足新生儿的需要.我院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用陈桔核煎水口服治疗乳腺管阻塞产妇128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李琼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中药熏疗床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将60例早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熏洗治疗.观察组采用自制中药熏疗床,对照组采用传统熏洗用具.结果:观察组有效熏洗时间内药温恒定不变,对照组有效熏洗时间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室温越低,药温下降越快,有效熏洗时间越短;观察组肩关节功能恢复及疼痛消退时间分别为(19.8±9.48) d和(18.4±9.18) d,对照组分别为(29.4±7.33) d和(26.5±6.79) d.两组间均值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说明运用自制中药熏疗床熏洗治疗早期肩周炎较传统熏洗用具更为安全有效.

    作者:冯萍;刘细咏;秦亚玲;朱其卉;舒琴;纪明珠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自制吸痰物品托盘架的临床应用

    为方便抢救病人,减少吸痰物品的污染机会,我科于1999年5月自行研制吸痰物品托盘架,经神经外科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将制作及使用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李秀玲;张桂娟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牙科护理美学的认识与实践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护理美学已成为护理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探讨护理工作中的美学问题既是顺应护理学的发展潮流,也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本文试从口腔医学牙科护理角度探讨护理美学方面的一些认识与实践.

    作者:徐爱莉 刊期: 2000年第07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