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54-2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

雷家英;姚丽

关键词:穴位注射, 辅助治疗, 常用抗生素, 总有效率, 支持疗法, 运化失常, 饮食不节, 升清降浊, 排便次数, 腹泻患儿, 常见疾病, 常规治疗, 迁延性, 腹泻病, 应用, 暑湿, 脾胃, 临床, 季节, 儿科
摘要:腹泻病是儿科的常见疾病,以排便次数多为特点,因饮食不节或感受暑湿,脾胃运化失常,升清降浊失司而成.多发生在夏秋季节[1].临床上常用抗生素及饮食、支持疗法.1997年2~12月,我科对64例迁延性腹泻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654-2穴位注射辅助治疗,总有效率达93.94%.报告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肌性斜颈术后颈部牵引器的应用

    我院1996年1月至1997年8月采取手术后用自调便携式充气式颈部牵引器(北京兴虹康复医疗器械厂生产,简称颈部牵引器)固定头部,同时辅助颈部肌肉功能锻炼矫正小儿肌性斜颈3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天红;高玉美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活力碘喷雾消毒产妇会阴切口的观察

    产妇会阴侧切后常规采用5%活力碘棉球擦洗法消毒会阴切口.我科1997年8~9月采用5%活力碘喷雾法消毒会阴切口,效果与常规法无差异,并具有操作简便、节省用物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永群;李琼;郑曼珍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1 例小儿克隆病的护理

    克隆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消瘦、发热.本病小儿发病率较低[1],且易误诊,我院于1995年4月收治1例,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陆月欢;陈文清;林妙娴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临床整体护理实习教学管理

    为培养具备现代护理意识及各种技能的护理人才,对我院1995~1997年的中护毕业实习生120名(93级50名、94级70名)进行整体护理实习教学,效果良好.现介绍教学管理措施如下.

    作者:刘义兰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骨折的护理

    应用SR-PGA、SR-PLLA可吸收螺丝钉固定棒治疗骨折36例.结果:治疗效果优22例,良12例,一般2例,优良率达94.44%.全部病例骨折部位内固定无移位、无感染.重点介绍了该手术术前准备、术后观察护理及早期肢体进行功能锻炼的方法,以促进恢复关节功能.

    作者:刘锦荣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抱膝仰卧位在第二产程中的应用

    传统的分娩体位取膀胱截石位.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后,常发生胎头下降困难,尤其是耻骨弓低、骨盆倾斜度大的产妇,易导致第二产程延长、胎儿宫内窘迫,行产钳术结束分娩又增加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率[1].1995年始,我院采取抱膝仰卧位,使第二产程平均缩短25 min,难产发生率下降10.71%,新生儿窒息率下降5.90%,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下降5.09%.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君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静脉肌注净化配液工作台内双通分流器的研制及应用

    为了解决注射配液在无菌、无尘和自动化的条件下进行,经实验研制一次性双通分流器,配套应用于静脉肌注净化配液工作台内,经临床应用,方便、省时,达到无菌、无尘要求.报告如下.

    作者:罗杰;倪红梅;罗万福;陈晓英;全林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超声雾化吸入的护理探讨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后行气管切开术是重症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的首选治疗措施.气管切开后呼吸道失去了生理湿化功能,超声雾化吸入是较为理想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法之一.通过临床护理研究结果表明,对重症吸入性损伤的病人,行雾化吸入的同时吸氧3~5 L/min,雾化喷嘴与气管切口距离6~8 cm,超声雾化时间为15~20 min效果为理想.

    作者:汪新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动脉导管未闭患者术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护理

    动脉导管未闭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根治方法是在全麻下行动脉导管结扎或切断缝合术.术后可能由于体循环血容量增加,或与神经反射有关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1].正确有效地使用降压药物,加强术后监护,对预防和控制术后高血压起着重要作用.我科采用输液微泵静脉注射硝普钠溶液作为主要降压手段来控制血压,经临床实践证实疗效可靠,安全性高,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施婕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异丙肾上腺素在倾斜试验中的应用与护理

    在95例倾斜试验(TTT)中使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结果表明:ISOP增加TTT检出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敏感性31.91%.静脉滴注ISOP后,47例病人和48例健康对照者中均出现了频发室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偶发房性早搏,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出现的加速性交界性逸搏心律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通过对上述两组的观察和护理,认为:①术前向患者讲明检查目的及可能出现的反应,根据检查需要调节滴速,试验中密切监测心律、心率及血压,作好急救准备等可确保TTT顺利进行;②TTT中采用固定的滴速能较好地达到检查目的.

    作者:邢海燕;许大国;余可斐;任金梅;谭利;刘梅讯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多元文化护理用于ICU综合征的预防

    ICU综合征是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临床综合征.阐述了其定义、临床表现、原因及机理.从多元文化护理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改善监护环境、减少紧张气氛、消除语言环境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做好基础护理、保障患者的睡眠、减少患者的孤独感、做好心理护理、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根据不同的社会结构因类实施护理九个方面的护理措施.

    作者:刘海莹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药灌肠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进入终末期尿毒症以前,可采取非透析疗法,以延缓肾功衰的进展.1996年5月至1997年11月,我院用中药灌肠治疗CRF 60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唐雅文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结合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开展整体护理的体会

    我科于1996年开始把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深入到整体护理工作中,将护理质量推上了一个新台阶,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介绍如下.

    作者:周利华;徐快如;冯辉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小剂量肝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喘憋性肺炎的护理

    1995年10月至1997年12月,我科应用小剂量肝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喘憋性肺炎5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高凌霞;李滨丽;刘业美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30例左心房粘液瘤患者围手术期的监护

    我院于1982年4月至1997年9月共收治左心房粘液瘤30例,护理如下.

    作者:刘先桃;李莉;麦瑶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功能训练效果观察

    对73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腹部肌肉收缩和体位前倾锻炼,腹部膀胱区按摩及诱导定时排尿等训练,结果:训练后膀胱残余尿量减少,排尿障碍好转.训练前后比较,经χ2检验,P<0.005,具有极显著性差异.提示加强排尿功能的训练,能有效地促进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

    作者:曾秀华;黄光玉;贺吉林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重症高龄高危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1986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科收治重症高龄高危食管癌患者139例,由于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董秀芝;任美娥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监护

    小儿与成年人的解剖生理不同,因而在颅脑损伤后除具有一般颅脑损伤的表现外,尚有一定的特殊性.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科共收治小儿重型颅脑损伤36例,我们根据其特点进行了监护,报告如下.

    作者:陈立红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双J导管用于上尿路手术的护理体会

    双J输尿管导管(简称双J导管)具有支架和内引流的作用,可解除输尿管炎症、水肿造成的暂时性梗阻,使术后伤口漏尿明显减少,且无外引流管的限制和不适感,病人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从而缩短了住院时间,有利于病人康复[1].我科1994年10月至1997年7月,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治疗中应用双J导管后效果较好.护理如下.

    作者:刘华霞;王耀莲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静脉肌注净化配液工作台的研制及应用

    医院感染管理是保障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1]要求,为降低空气中病原微生物对静脉或肌注配液的污染及提高工作效率,我们研究、试制成功了静脉肌注净化配液工作台(以下简称净化工作台),并获得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证书号96232737.9).介绍如下.

    作者:罗万福;倪红梅;薛丹;罗杰;黄新蓉;张新志;陈晓英;查岳全;廖裴;殷强仲;刘衡川 刊期: 1998年第05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