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陈莉;乔彩霞
中医药辅助治疗乳腺癌对于减轻手术及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增强抗病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效果明显,展示了中医药参与治疗的优势。本文从对症治疗、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三方面总结。指出了正虚邪实是本病主要病机。正虚以肾阳虚为主;邪实以痰、瘀、毒为著。辨病论治是统观全局、指明方向,是主线;辨证论治是抓住了发病不同阶段的本质,是核心;对症治疗是灵活辅佐。三者有机结合,始终不离辨病论治这个纲,着眼专病专方,并不断完善,是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发展方向。
作者:张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声像图表现及弹性成像定量参数分析在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26例(138个病灶)甲状腺实性结节病人,回顾性分析病灶的形态特征、彩色多普勒显像及弹性应变率比值测定。根据结节良恶性分为两组,比较组间弹性应变率比值。结果:甲状腺微小癌声像图表现大多外形规则,多为低回声,边界欠清,纵横比>1。少部分伴有微小钙化,极少有声晕。良性组结节与甲状腺微小癌弹性应变率比值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取得合适诊断临界点为2.50,即Ratio≥2.50者诊断为恶性,Ratio<2.50为良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灵敏度90.32%、特异性96.05%、精确性93.48%。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声像图表现与以往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分析为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能较客观的反映病灶的硬度,可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张英霞;武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颌骨囊肿是口腔领面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囊肿较大时颌骨破坏较严重。传统的颌骨囊肿手术治疗可造成牙列缺损,使病人的咀嚼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大型颌骨囊肿及替牙期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是目前符合生理、生物学原则和临床可行性高的治疗方法。囊肿塞治器是用于囊腔开窗减压术后创口的临时封闭,近五年来,我科和口腔颌面外科联合采用开窗减压术及术后囊肿塞治器治疗颌骨囊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作者:郭立娜;金武龙;杜佼;斯琴毕力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草乌甲素滴丸中草乌甲素的溶出度。方法:选用小杯法,以0.1mol/L盐酸为溶出介质,转速为50 r/min,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草乌甲素的溶出度,绘制溶出曲线,计算溶出参数T50、Td、m,并用相似因子法进行评价。结果:草乌甲素的检测浓度在3.25~120μg/mL(r=0.9998)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草乌甲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15%(RSD=2.27%),3批样品溶出度相似。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草乌甲素滴丸中主要组分的溶出度。
作者:郭慧玲;李艳梅;额尔德木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查在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对45例因创伤引起臂丛神经损伤的病变进行高频超声检查,根据臂丛神经损伤的声像图分类与手术及治疗结果相对比。结果:高频超声能够良好的显示臂丛神经干并能与周围组织区别,可对损伤的臂丛神经进行定位。结论:高频超声在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治疗及术后随访中可提供有效帮助。
作者:李斯琴;红华;吕惠成;吴一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VIBRANT( Volume Imaging for Breast Assessment,乳腺容积成像序列)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乳腺疾病病人的MRI资料,分析病变信号、形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计算VIBRANT动态增强扫描技术用于诊断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采用VIBRANT乳腺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后,在保证图像信噪比的条件下,克服了传统动态增强检查的缺点,并且结合病变动态增强后的征象和时间-信号曲线图,明显提高了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其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1.25%,准确性为93%。乳腺肿瘤动态增强曲线流入型与流出型( P=0.000)、平台型与流出型(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入型与平台型(P=0.2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IBRANT动态增强扫描技术为乳腺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提供了更新、更好的方法,对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的正确性无疑是一种更先进的技术。
作者:郭冬玲;高阳;牛广明;韩晓东;张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为鄂尔多斯高原碱湖节旋藻的多样性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方法:本文对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节旋藻( Arthrospira platensis)、乍得湖钝顶节旋藻( A. platensis)及极大节旋藻( A. maxima)的镍铁氢化酶小亚基hoxY基因进行了克隆与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及亲缘关系的分析。结果:3个节旋藻样品hoxY基因部分序列长均为479 bp。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节旋藻 hoxY基因与不同来源的钝顶节旋藻的同源性高达99.5%,与极大节旋藻的同源性达99.9%。 A. maxima与非洲乍得湖A. platensis间的亲缘关系更近,而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节旋藻与乍得湖钝顶节旋藻的亲缘关系相对远。结论:hoxY基因保守性高,属内不同样品间序列变化很小。同种不同来源的钝顶节旋藻由于不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基因序列上碱基发生一定的差异。
作者:王越;邰丽华;谢岳飞;恩和巴雅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影像的不同特点,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03~2012-05因甲状腺结节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病人200例,共记录结节358个。手术前行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结节的边界,结节内部回声性质,结节中心部钙化情况,结节内部及边缘血流情况等超声特征。结果:术后病理:甲状腺良性结节253个,恶性结节105个。结节边界不清楚或形态不规则,结节内部呈实性低回声,结节中心部伴砂粒体样微钙化,结节内部不规则丰富血流信号等超声特征在恶性结节中较为常见。结论:对于甲状腺结节而言,没有一项超声特征为良性或恶性结节所独有,须综合分析甲状腺结节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特点,以提高其鉴别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爱珍;张小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文从不同的来源论述了蒙医文献以及目前的应用情况。16世纪前被称为古蒙医学,没有完整的蒙医专著流传于世。16世纪蒙医引入了藏医、印度医学、中医阴阳理论、脉象理论和部分中药,形成了的近代蒙医学,可将疾病分为103种以上,用不同的处方治疗。解放后,采用现代研究方法,在蒙药有效成分等研究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蒙医现代化研究已经有了可喜的成果,在管理模式上采用西医、蒙医双轨制。按其来源分类论述。
作者:樊桂萍;张登华;赵平;程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Claudin-1蛋白是一种闭合蛋白,也是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特异性的组织表达,在保持紧密连接屏障功能和细胞极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表达异常的Clandin-1蛋白与上皮性卵巢癌的转移和侵袭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Claudin-1与卵巢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承敏;斯琴;贾立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与老年脑血管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50例老年脑血管病(观察组)病人和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病人血中hs-CRP水平比较两者的差异,评价前者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重型病人血清hs-CRP浓度显著增高,以发病后第1wk增高具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清hs-CRP浓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53,P<0.01)。结论:hs-CRP测定对早期判断老年脑血管病变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并对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静;陈莉;乔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法对尼群地平片进行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检测波长为237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结果:在此条件下,尼群地平进样量在0~2.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18%(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快捷,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尼群地平片剂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作者:高佳丽;王毅;张晓东;马瑞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前门控模式下低体质量指数人群降低管电压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方法:本研究入选行CTCA检查的病人40例,其中心率( heart rate,HR)<65 bpm、心率变异( 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5 bpm、体质量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24 kg/m2,所有病人均进行前瞻性心电门控CTCA,管电压设置为100 kV,管电流400mA。统计描述冠状动脉节段可评估率与CTCA辐射剂量。结果:40例病人共显示冠状动脉节段数527个,平均每例病人显示13.18个节段。冠状动脉节段可评估率为99.05%。40例病人平均计量长度乘积( DLP)为(91.41依13.36)mGy·cm,范围80.52 mGy·cm~103.37 mGy·cm;平均有效剂量(ED)为(1.58依0.23)mSv,范围1.37 mSv~1.83 mSv.结论: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下管电压设置为100 kV可以大幅度减低辐射剂量,并且可以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
作者:邢桂荣;刘挨师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颈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颈髓疾病可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磁共振检查是诊断颈髓病变的佳影像学方法,而常规MRI检查中颈髓出现异常信号时往往提示疾病损伤较为严重,使病人错过佳治疗时期。近年来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MRI成像方法,能够对颈髓病变进行早期诊断并准确判定颈髓受损部位,以便早期进行积极的治疗。
作者:刘艳辉;高阳;牛广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从而提高盘状半月板MRI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36例行MRI检查并经关节镜或手术证实为盘状半月板的病人,对MRI冠状位、矢状位半月板进行测量分析,记录半月板后角厚度、板/面比率等数据,统计盘状半月板的发生率及合并损伤率,MRI与手术或关节镜诊断符合率,盘状半月板各型发生率等。结果:36例盘状半月板,均为外侧盘状半月板,未发现内侧盘状半月板,其中25例合并盘状半月板损伤,损伤发生率为89.29%(25/36);其中板型21例、楔形12例、肥角型3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47%(19/21)、75.00%(9/12)、66.67%(2/3);板/面比率范围为38%~92%。结论:盘状半月板多见于外侧半月板;盘状半月板特征性的MR表现是盘状半月板明显较正常半月板厚、大, MRI检查易于诊断;盘状半月板常并发半月板变性或撕裂。
作者:吴琼;牛广明;韩晓东;何金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应用多层螺旋CT观察分析内蒙古地区成人下颌第一磨牙的根管形态及其变异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同时探讨下颌第一磨牙根管形态是否存在性别与民族差异。方法:筛选内蒙古地区符合双侧健康下颌第一磨牙标准的蒙汉族成年人66名,共132颗下颌第一磨牙进行研究,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利用Release 4.4后处理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分析下颌第一磨牙根管形态。结果:下颌第一磨牙2根发生率67.6%,3根发生率33.3%,2根2根管发生率6.1%,2根3根管发生率42.4%,2根4根管发生率18.2%,3根3根管发生率7.6%,3根4根管发生率25.7%。下颌第一磨牙远中舌根个体发生率33.3%,男女性别间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蒙汉族间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蒙古地区成人下颌第一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多样且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同时变异存在民族差异。
作者:陈洁;郭立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断裂的外科诊治要点,为外科治疗气管支气管断裂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自2001-12~2012-12收治的气管支气管断裂29例病人,分析其临床特点,并对病因、手术经过及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比较手术前后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情况。结果:(1)总体结果分析:死亡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病人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并随访半年,发现气道狭窄2例,实施手术治疗1例,另一例保守治疗;(2)手术前后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结果比较:手术前后29例病人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困难、血痰均有明显改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气管支气管断裂早诊断、尽早手术是避免肺切除,避免术后再狭窄的关键。
作者:康世荣;高旭东;特木热;郭占林;梁俊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类解整连蛋白和金属蛋白( 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33, ADAM3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引物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方法,分别对内蒙古地区184名蒙古族COPD病人和203名蒙古族健康对照组的ADAM33基因的Q-1、T+1、T 2、T 1、S 1五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观察两组之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ADAM33基因的4个SNPs与COPD相关(Q-1,P<0.001;T+1,P=0.020;T 2,P=0.018;S 1,P<0.001)。结论:ADAM33基因的Q-1、T+1、T 2、S 1位点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COPD具有相关性。
作者:覃洁;白云飞;孙超;崔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制备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脉冲控释微丸胶囊。方法:采用丙烯酸树脂域号和微晶纤维素( MCC)为骨架材料制备盐酸地尔硫卓缓释微丸;采用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Low Substituted Hydroxypropylcellulose L-HPC)为内层溶胀材料,选用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 Surelease)为外层控释材料制备脉冲微丸。将两种微丸混合后制成缓释脉冲微丸胶囊,同时考察体外溶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体外释放试验证明,缓释微丸体外12h可持续释12h,脉冲微丸体外可达到时滞为4h,滞后1.5 h,累积释药80%以上的脉冲释药效果。两种微丸按比例混合后,其释药机制符合一级释药模型,达到良好的混合释放效果。结论:该制剂具有良好的缓释与脉冲效果。
作者:张晓晖;谷福根;李慧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在进展性脑梗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脑梗死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尤瑞克林治疗。结果:入院第二周时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
作者:包萨如拉;乌依罕;孟云清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