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乳房按摩对产妇母乳喂养状况的影响

廖冰;李文红

关键词:剖宫产, 早期乳房按摩, 泌乳始动时间, 泌乳量, 母乳喂养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乳房按摩对择期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择期剖宫产产妇200例,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2组均实施母乳喂养的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入院后当天即由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正规系统的乳房按摩,40 min,每天1~2次,直至产后4d,对照组仅在产后第2天进行乳房按摩直至产后4d.观察2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母乳量满足婴儿需要的时间、产后7日纯母乳喂养率及乳房扁平凹陷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母乳喂养量满足新生儿需要时间及乳房扁平凹陷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为择期剖宫产产妇实施早期乳房按摩,可提早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改善乳房状况,保证母乳喂养,较产后按摩效果更佳,有临床推广价值.
中国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冲击波组(ESWT组)及联合治疗组(联合组)各20例.电针组只接受电针治疗,ESWT组只接受ESWT治疗,联合组同时接受电针和ESWT联合治疗,3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及3个月行VAS疼痛评分,治疗3个月后采用VAS加权值评定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VAS评分在治疗后各时间点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联合组更低于电针组及ESWT组(P<0.05);ESWT组在治疗后3月VAS改善优于电针组(P<0.05);ESWT组及联合组VAS评分逐渐下降,但电针组3月后VAS评分却有升高;联合组治愈率明显优于电针组及冲击波组,冲击波组治愈率优于电针组(P<0.05).结论:ESWT和电针对慢性足底筋膜炎均具有临床疗效,但二者联合治疗明显优于单一治疗,具有近期及远期疗效方面的共同优势.

    作者:王俊华;徐远红;王刚;李海峰;朱小虎;谢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药熏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2001年6月~2011年6月在我科就诊的膝骨性关节炎(Ostealarthrilis of Knee joint,KOA)患者140例,均符合KOA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2组各70例,①观察组,男26例,女44例;年龄67~80岁,平均67.3岁;病程0.5~8年.②对照组70例,女34例,男36例,年龄66~82岁,平均68.8岁,病程0.6~9年.2组一般资料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熏蒸法.

    作者:李广萍;梁新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MMP-9对颅内感染患儿血清和脑脊液的影响

    目的:观察颅内感染发病早期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的浓度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颅内感染发病早期的患儿43例,其中病毒性脑膜炎24例(A组),结核性脑膜炎12例(B组),化脓性脑膜炎7例(C组),另选择我院外科手术腰麻患儿21例为对照组(D组).均应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及脑脊液中(CSF) MMP-9浓度.结果:A、B、C组血清及CSF中MMP-9浓度均较D组显著升高(P<0.05),B、C组血清及CSF中MMP-9浓度明显高于A组(P<0.05),B、C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感染患儿发病早期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均明显增高,且在结脑和化脑时增高尤为明显.

    作者:吴绍霞;陈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

    目的:观察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后伴吞咽障碍的患者398例,分为康复组198例和对照组200例,2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增加被动手法刺激诱发咽反射及咳嗽反射等吞咽康复训练,采用饮水试验和临床疗效评定评价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饮水试验评分<3分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康复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康复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吞咽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恢复.

    作者:尹伟华;郭永禄;郭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脑卒中首发患者康复期抑郁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对脑卒中首发患者康复期抑郁及其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为进一步干预积累临床资料.方法:对100例首发脑卒中康复期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测评,比较分析患者一般资料、SSRS和ADL评分与SDS评分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SDS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t=8.486,P=0.000),SDS评分阳性率为44%.单因素分析显示,SDS评分与患者婚姻状况、户籍、职业性质、经济状况、疾病类型和ADL、SSRS评分有明显关联(P<0.01,0.05),但与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付费类别、疾病严重程度和病程无明显关联;多元回归分析,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支持和职业性质3个因子进入逐步回归方程:y=36.906+6.544x1+4.483x2 -2.719x (F=153.986,P=0.000),并能预测SDS评分变异的82.3%.结论:脑卒中首发患者康复期抑郁的发生率较高,日常生活能力有障碍、社会支持较差、脑力劳动患者更易发生抑郁.临床工作中,要注意这些因素的影响,给予切实有效的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周洁;曾德志;王兵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各3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以及低频电疗,针灸、电针治疗等.对照组由患者或家属自行行功能训练;康复组则在此基础上早期即开始进行系统的自我康复训练指导.2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BI)和简式Fugl-Meyer(FMA)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20 d后,2组FMA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且康复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均P<0.01).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简单易行,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琴;官昌伦;黄家容;曹光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角色扮演法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训练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认知和情绪,提高社交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方法: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名随机分为扮演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扮演组分别在人际交往技术、解决问题技术、医患关系处理技术、扮演残疾人生活、家庭雕塑等5个主题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角色互换、录像、交流等方法进行10周的角色扮演训练.用SCL-90、SST和SSPI 3种量表,分别于训练前后对每个患者各评定1次.结果:训练10周后,扮演组SST和SSPI评分均较训练前及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 SCL-90评分仅抑郁症状因子分明显低于训练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作用于第4周起效,效果随时间继续提升.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角色扮演法在提高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盛嘉玲;孔令芳;沈怡;黄耀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作业的创新使用

    “创新”(Innovation)这个名词是近十年来商业社会很流行的一个名词.由于竞争激烈,一间不能“创新”的公司,很容易被对手淘汰,甚至在市场上消失.所以创新很多时来自竞争,这是不被淘汰,不落后于人,能够生存下去的需要.在康复事业里,由于发展时间尚短,更需要创新来打开市场,增加认受性,要达到这点,我们要不断的思索和应变.

    作者:黄锦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注意力训练对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疗效

    目的:观察注意力训练在功能性构音障碍( FAD)患儿中的疗效.方法:将52例FAD患儿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0例,2组均给予构音训练,观察组增加注意力训练.治疗8~24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8~24个月后,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FAD患儿在传统构音训练的基础上予注意力训练极大提高了FAD患儿的疗效.

    作者:阳伟红;刘丽君;陈建树;刘跃琴;何金华;张惠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早期乳房按摩对产妇母乳喂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乳房按摩对择期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择期剖宫产产妇200例,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2组均实施母乳喂养的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入院后当天即由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正规系统的乳房按摩,40 min,每天1~2次,直至产后4d,对照组仅在产后第2天进行乳房按摩直至产后4d.观察2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母乳量满足婴儿需要的时间、产后7日纯母乳喂养率及乳房扁平凹陷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母乳喂养量满足新生儿需要时间及乳房扁平凹陷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为择期剖宫产产妇实施早期乳房按摩,可提早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改善乳房状况,保证母乳喂养,较产后按摩效果更佳,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廖冰;李文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压氧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伴吞咽困难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及吞咽功能训练,联合组加用高压氧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情况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3%、71.1%,P<0.05);联合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7%、22.2%,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具有更好的康复治疗效果,并可有效防止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刘敏;于元英;初悦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穴位注射治疗脑外伤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疗法对脑外伤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脑外伤伴下肢偏瘫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各32例,2组患者均按常规接受临床药物、高压氧及运动疗法等治疗,观察组加用胞二磷胆碱穴位注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ugl-Meyer (FMA)运动功能评定量表、Berg平衡量表(BBS)和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MBI)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FMA、BBS及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0及40 d时,2组FMA、BBS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能明显改善脑外伤并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对脑外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

    作者:李鸥;郭知学;汪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辅助器具在上海养志康复医院的临床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类残障碍人士的生活质量正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提升康复效果,确保日常生活需求,适用人群对各类辅助器具的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大康复专业机构中,技术先进、设计人性的康复辅助器具已充分融人了患者的康复进程,有效发挥了恢复功能与代偿的作用.

    作者:翟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007年7月~2009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45例,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并经CT或MRI检查确诊.345例分为2组,①观察组175例,男106例,女69例;年龄17~68岁;病程7 d~15年.②对照组170例,男92例,女78例;年龄21~75岁;病程3 d~20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①骶管阻滞术.

    作者:尹作斌;李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溶血磷脂酸对小胶质细胞活化和吞噬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溶血磷脂酸(LPA)对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其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复苏后传代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对照组和LPA组,LPA干预30 min后各组加入FITC标记的葡聚糖,在干预后1h、2h后收取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孔FITC-葡聚糖微粒吞噬率及荧光强度.结果:LPA干预1h时,吞噬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2h时两组细胞吞噬率达到高值.LPA干预后1h及2h时,吞噬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而且吞噬率与荧光强度的乘积较对照组亦明显增加(P<0.01).结论:LPA可提高BV2细胞活化及吞噬功能,提示LPA在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吞噬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付佩彩;喻志源;刘淼;唐荣华;王伟;骆翔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8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rTMS真刺激组(研究组)24例和rTMS假刺激组(对照组)24例,2组在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及剂量不变的基础上,研究组给予经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高频rTMS刺激;对照组给予假刺激.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治疗4周后,2组PANSS和SAN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0.01),2组间比较,研究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rTMS联合抗精神病药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

    作者:吴越;季萍;汤莉;杨国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KOA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2组均给予针灸和超短波治疗,观察组加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治疗.结果:治疗20 d后,2组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5%,50.0%,P<0.05).结论:采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配合电针、超短波等综合康复治疗KOA,能明显提高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张宓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综合康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112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Maitland关节松动术、主动运动、针刺等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治疗.治疗4及8周时,采用6 min步行距离、骨性关节炎功能、疼痛、僵硬度综合指数评分(WOMAC)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第4周时,观察组WOMAC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治疗8周后,观察组WOMAC评分呈持续下降趋势(P<0.01),6 min步行距离呈持续增加趋势(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樊蕴辉;李立群;李建民;曹国富;唐福美;张占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开放式管理及社会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开放式管理及社会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的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半开放管理.训练组患者实行全开放管理,并参加社会技能训练.用阴性和阳性症状(PANS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在入组前及训练结束后对2组患者同步测评并比较.结果:入组前2组患者PANSS、SDSS、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结束后训练组SDSS、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ANS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阴性症状及一般病理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放式管理及社会技能训练能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社会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妙妙;周玉英;丁皎;陈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像束激光治疗烧伤患者自体皮肤移植术后瘢痕形成的疗效

    目的:观察YAG像束激光对烧伤患者自体皮肤移植术后瘢痕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自体皮肤移植术后瘢痕形成的烧伤患者96例,分为2组.观察组50例,间隔1~1.5个月进行1次激光像束治疗,共治疗3~6次.对照组46例,未进行过任何针对瘢痕的治疗.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瘢痕厚度、皮肤颜色偏红值及偏黄值、V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0.01),像束激光治疗患者的治疗次数和生活质量各维度、生活质量总分、V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VSS评分均随之增加.结论:像束激光治疗自体皮肤移植术后瘢痕形成的烧伤患者,临床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吴倩;王力军;韩剑宇;吕远东;郝立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