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芸
目的:探讨移动医疗技术在抗凝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3月医院抗凝门诊患者5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抗凝治疗的51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随访管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基于移动医疗技术的抗凝门诊管理.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统计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干预6个月后INR达标率、统计并比较两组随访期间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每日摄取维生素K、定时进行INR监测、遵从医嘱规范用药得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饮食要求、影响华法林抗凝治疗药物及食物、抗凝过量危险信号、INR控制范围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INR达标率比对照组高(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终点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抗凝门诊应用移动医疗技术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对抗凝治疗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INR达标率,降低终点事件发生风险,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薛盛龙;薛盛东;陈绍奉;颜永乐;伍晓莹;缪克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心内科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6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的20名护理人员和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7~12月医院心内科的20名护理人员和收治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不采取常规干预措施,期间对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改进护理质量,比较两组心内科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服药依从性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内科护理人员的考核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为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持续改进心内科的护理质量,显著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改善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患者对于护理的配合积极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姜艳艳;余小妹;周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6S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例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所有护理人员实施6S管理模式,并对手术室的相关行为规范规定、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态度及手术室的环境等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观察使用6S管理模式前后手术室的质量情况,并比较分析.结果:使用6S管理模式后手术室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使用前(P<0.05);使用6S管理模式后,手术室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使用前(P<0.05);使用6S管理模式后,手术室的护士服务态度评分明显高于使用前(P<0.05),手术室的护士仪表评分明显高于使用前(P<0.05),手术室的环境评分明显高于使用前(P<0.05).结论:使用6S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的质量,提高了患者的安全保障.
作者:马迪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护患沟通技能的培训方法,以及护患沟通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荣军医院30名低年资护士,全部给予护患沟通技能培训,分别为培训前(2015年)和培训后(2016年),评价培训前后护患沟通能力及低年资护士对技能培训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护患沟通能力各维度及总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士对护患沟通技能培训满意度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护患沟通技能培训能够明显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沟通能力,提升其对技能培训的满意度.
作者:庄鸣茹;叶敏;谭红英;祝勤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省级中医医疗机构.通过临床带教,使实习学生学习中医正骨临床技能,传承平乐正骨学术思想,系统地培养了大批从事骨科临床的学生.文章结合作者的带教工作,总结了相关的带教方法.
作者:赵志强;李沛;阎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式”中医药健康管理在高血压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团队辖区内签约的已经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38例实施社区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式”中医药健康管理,对照组135例实施常规的中医健康管理,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并比较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防治知识知晓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类并发症总发生率、收缩压、舒张压、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应用社区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式”中医药健康管理,可有效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及血压控制,具有增强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水平、减少医疗经济负担及增加患者满意度等积极意义.
作者:张洪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精神科实施预警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精神科收治的2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和实行预警护理管理的观察组,每组115例,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精神科实施预警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了患者的人身安全,且良好护理服务更让患者及家属满意.
作者:赵亿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PDCA管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自2016年7月起开始实施母婴同室护理的PDCA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母婴同室护理工作中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健康宣教等项目的护理质量,统计实施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在实施前后各随机抽取500名产妇,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产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PDCA管理后母婴同室护理的各项工作质量均明显提高,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健康宣教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静脉渗漏、医院感染、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产妇及家属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PDCA管理模式能够持续地改进母婴同室护理工作质量,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冠杰;陈婷;陈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责任小组制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质量提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6月呼吸内科病区实施责任小组制管理,2016年6~12月仍采用传统管理模式,以201 6年工作情况为对照组,以2017年工作情况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护理记录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责任小组制管理模式应用于呼吸内科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潘林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肝胆科病房手术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医院肝胆科收治的手术患者78例,对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另选取2015年收治的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手术患者78例.对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风险事件发生率方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发生率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比较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肝胆科病房手术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且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严彩玉;陈炯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180例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患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在750例患者中,有180例患者在医院受到了感染,比例为24.00%.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静脉置管.统计结果表明,年龄偏大、住院时间过长、抗生素持续使用、插管等均是危险的因素.结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较大、患者住院时间较长、患者受到较多的抗生素治疗、有开放性伤口等,为了减少细菌感染,医护人员应该根据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管理,加强护理干预,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技能,从每一个方面来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胡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疾病离不开感染管理科的支持,感染管理科在无菌操作、消毒隔离、手卫生、医疗废物处理和院内感染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工作经验,对医院感染管理科在医疗废物管理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旨在加大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力度,促进医院医疗卫生水平的提升.
作者:毛筱俊;吴红卫;叶丽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小儿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5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和并发症情况,对患者的SAS评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评分较对照组低,疼痛程度更低.结论:小儿泌尿外科护理加入个性化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提高SAS评分,降低患儿的心理焦虑程度,促进科室和医院的和谐发展.
作者:王瑞英;钟菊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基于移动端的临床问题式教学模式是在无线网络支持下,以问题为中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时随地针对同一问题共同讨论交流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理解、掌握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文章旨在探讨医院科教部门如何利用移动端推进临床问题式继续医学教育.
作者:林娅;杨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80名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促进妇科产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作者:徐琴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医学生物学实验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能增强学生的实验技术与创新能力,在医学生物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学专业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知识背景不同、教学内容与中医理论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对此文章探讨了从优化医学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提高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的问题,旨在为中医学专业其他西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夏金婵;张小莉;李业亮;郝万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肿瘤患者临终护理中的人文关怀措施与成效.方法:选取在绍兴第二医院治疗的100例临终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肿瘤患者临终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终人文关怀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和满意程度.结果:实施人文关怀措施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服务满意度和情绪功能的评分皆高于未实施人文关怀措施的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临终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对患者的心理健康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袁雪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奖金二次分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期间宁海县妇幼保健院消毒供应中心56万包诊疗手术器械,根据绩效考核管理实施时间,将分为对照组(绩效考核管理实施前,2016年1~6月,28万包)和观察组(绩效考核管理实施后,2016年7~12月,28万包),比较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包装错误、无菌物品发放错误等护理缺陷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绩效考核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奖金二次分配,能够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童晓娣;潘胖娥;沈敏娟;夏海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2名工作人员为观察组,选择2015年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2名工作人员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消毒供应中心运作模式,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建设.结果:观察组在回收、供应、打包、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工作人员对信息系统掌握逐月提高,且终全部掌握.结论:PDCA循环管理用于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建设效果显著.
作者:叶雪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原因,对如何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提出建议.方法:选择2014~2016年医院产科分娩的3000名产妇为研究对象,统计医院3年来剖宫产率情况,分析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原因.结果:2015年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2014年(P <0.01),2016年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2015年(P<0.01).剖宫产的原因以胎儿和妊娠并发症为主,其次为头盆不对称和社会因素.结论:明确剖宫产指征、做好产前安全防控、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医患沟通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医患纠纷的关键.
作者:林芝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