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冀;鲁怡杨;张华成;谢和宾;杨新文
目的 建立测定蛋制品中7种违禁合成性激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法.方法 样品(咸蛋和皮蛋)经酶解、甲醇提取、ZnCl_2去脂、LC-C_(18)和LC-NH_2固相柱净化后,以UPLC-MS/MS在正离子化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测定.结果 该方法测定蛋制品中醋酸氯地孕酮(Chlormadinone acetate,CDA)、醋酸甲羟孕酮(Medroxypmgestemue Acetate,MPA)、醋酸甲地孕酮(Megestrol acetate,MA)、丙酸睾丸酮(Testosterone propionate,TSP)、甲基炔诺酮(Norgestrel,NG)、甲基睾丸酮(Methyhestosterone,MTS)、诺龙(Nandrolone,NT)等7种违禁性激素残留的检测限在(LOD)在0.012~0.23μg/kg范围内,定量限(LOQ)在0.04~0.76ttg/kg范围内.在加标水平分别为2μg/kg和4μg/kg时,检测的回收率分别在80.2%~114%和75%~119%的范围内:两种加标水平下,5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6.7%~14.3%和2.9%~7.3%的范围内.结论 该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能够满足于禽蛋及蛋制品中违禁性激素多残留监督检测.
作者:王全林;张爱芝;陈立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中国浙江农村社区已婚育龄女性贫血状况及饮茶与其关系.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设计,整群抽取浙江省德清县4个农村社区,面对面调查上述社区中20~49周岁的社区已婚育龄女性居民1425人.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健康状况、生活行为方式等.采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在SPSS 11.0中进行数据分析,对于分类变量进行卡方检验;在二分类和多分类I.ogistic回归模型中检验饮茶与贫血的关联.结果 在1425名调查对象中,平均血红蛋白(114.7±17.0)g/L,贫血患病率为63.3%,以轻中度贫血为主,20~30岁组、31~40岁组和41~49岁组的贫血患病率分别为63.5%、63.2%和63.4%,差并无显著性.饮茶者的平均血红蛋白水平高于非饮茶者(t=3.33,P=0.001);饮茶与贫血患病存在统计学关联,饮茶者贫血的校正OR=0.56(95%CI/:0.45,0.70),进一步的分析中,饮茶对无论轻度、中度还是重度贫血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效应,其校正OR分别为0.57(95%CI:0.43,0.75)、0.57(95%CI:0.43,0.75)和0.28(95%CI:0.11,0.70).结论 转型期的浙江德清农村社区已婚育龄女性的贫血患病率依然较高,饮茶可能与其贫血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付朝伟;卫国荣;王法弟;王学才;朱建福;宋建根;陈跃;姜庆五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施万细胞对丙烯酰胺诱导的周围神经损伤的影响机制.方法 (1)丙烯酰胺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动物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神经元钙通道的特异位点(Synapsin-I)和施万细胞特异标志蛋白(S-100β)的变化.(2)细胞模型(原代施万细胞、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单独培养+插入式培养皿介导混合培养):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丙烯酰胺对神经细胞的损伤作用并探讨施万细胞的整体保护效应;Fura-2/AM负栽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单独和混合培养条件下神经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结果 丙烯酰胺染毒大鼠表现明显的周围神经毒性症状,恢复4~5周症状缓解.染毒末S-100β的阳性信号明显减弱提示施万细胞损伤,随恢复期延长,S-100β阳性信号渐增强提示施万细胞损伤后的恢复性变,synapsin-I与S-100β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丙烯酰胺作用后混合培养组神经细胞的存活率(51.08%±3.24%)大于单独培养组(42.08%±5.42%),混合培养的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显著低于单独培养组.结论 施万细胞影响丙烯酰胺诱导的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过程,钙通道是其发挥该有益作用的途径之一,synapsinI是其关键的作用位点之一.
作者:肖经纬;牛凯龙;孟会林;崔涛;李忠生;李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解建立于居民小区中的移动通信基站对居民生活环境产生的微波辐射污染现状.方法 随机抽取长沙市内18个建有通信基站的居民小区和10个未建通信基站的居民小区,用TES-92电磁辐射监测仪对小区居民生活内外环境中的微波辐射强度进行了测量.结果 暴露小区微波辐射强度明显高于对照小区(p<0.05);通信基站周围微波辐射强度在距基站lOm左右出现一高值,此后才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天线主瓣方向区域微波辐射不一定较高,付瓣方向区域微波辐射也不一定较低;同时存在两个通信基站时,两者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在某一区域范围可产生电磁场叠加现象,使辐射强度增加;居民居室暴露窗口外的电磁辐射强度不但随距离变化,还随着楼层高度而有所增强;铝合金防盗网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要明显低于网外的电磁辐射强度(p<0.05);玻璃窗内、外电磁辐射强度几乎没有变化(P>0.05).结论 虽然通信基站周围地面微波辐射功率密度均在<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的一级标准内,但仍有少部分居室暴露窗外微波辐射功率密度偏高,甚至个别居室窗内、外微波辐射功率密度远远超出一级安全范围.在监测中进一步证实居室安装铝合金防盗网具有良好的微波电磁场屏蔽作用.
作者:胡冀;鲁怡杨;张华成;谢和宾;杨新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在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研究钙基固氟剂对燃煤中的氟固氟效果.方法 在高氟煤中加入适宜比例钙基固氟剂制成型煤,将高氟煤中的氟固定在煤渣中,减少其在空气中的释放;同时测定型煤中各组分和煤渣中的氟含量以及室内空气中氟化物、二氧化硫和PM_(10)的浓度,评价钙基固氟剂的固氟效果及室内空气污染物水平.结果 在贵州省贵定县燃煤型氟中毒地区进行30户中试燃煤固氟效果研究,钙基固氟剂平均固氟效率为71.8%;实验组室内空气中氟化合物平均浓度为0.0052mg/m~3,与对照组比下降27.8%,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0.007mg/m~3);SO_2平均浓度为0.67mg/m~3,与对照组比下降52.8%,稍高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0.5mg/m~3).结论 使用钙基固氟剂制成的型煤可以减少燃用高氟煤导致的氟污染,改善室内空气污染状况.
作者:杨姣兰;陈冬青;金鑫;赵炳成;应波;王述全;李达圣;杨翠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与许多疾病有关,科研和临床上对氧化应激非常感兴趣,但用于氧化应激标志物定量分析的方法还有很多局限性.近年来,液相色谱一质谱/质谱联用(LC-MS/MS)成为一些氧化应激标志物的首选定量测量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LC-MS,MS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一次可以测定多个指标.LC-MS,MS的灵敏度范围是fg--pg水平.本文综述了LC-MS,MS在氧化应激指标定量检测中的应用,讨论了异构前列腺素(Iso-PGs)、蛋白质和氨基酸以及DNA氧化损伤标志物的定量分析进展.
作者:银华;高芬芳;安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PCR-ELISA方法,将其应用于人工污染的食物样品检测.方法 根据GenBank数据库资料,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DNAMAN 6.0和Primer Premier 5.0,以单增李斯特菌的致病基因hlyA为基础,选用PCR引物,应用地高辛标记试剂盒,获得单增李斯特菌特异的地高辛标记片段.根据.PCR目的 片段序列,设计特异性捕获探针,建立了单增李斯特菌PCR-ELIA快速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不同血清型的单增李斯特菌食品分离株进行了检测,并将PCR方法与PCR-ELISA方法对人工污染单增李斯特菌的牛奶样品的检测敏感性进行了比较.结果 应用单增李斯特菌特异的PCR-ELISA方法完成检测约需6h.该方法对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检测的结果,与国家食源性疾病检测网的鉴定结果100%符合.经过12h的增菌培养,PCR-ELISA方法低可从25ml样品中检出1CFU,检测敏感性为传统PCR方法的10-100倍.结论 建立了单增李斯特菌PCR-ELISA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靠性好,对于提高食源性疾病预警、预测能力,增强检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曹玮;王宁;王晓英;刘宏生;郭云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贫困地区回族小学生烟草接触现状及城乡差异,对比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城乡4所小学的1-5年级共20个班512名回族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尝试吸烟和被动吸烟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初步调查和研究.结果 回族小学生尝试吸烟年龄小为6岁,总体尝试吸烟率为23.4%,且随着年级的增高而上升;总体被动吸烟率为62.7%,且城市高于农村(χ~2=4.25,P<0.05).城乡回族小学生家庭中有人吸烟的比例分别为57.5%和46.7%,差异有显著性(χ~2=5.71,P<0.05).城乡回族小学生尝试吸烟者第一支烟从家中、从同学朋友处、自己购买三个来源相当.在被动吸烟的回族小学生中,城市和农村分别有52.2%和73.7%从家庭获得,城乡间差异有显著性(χ~2=23.72 P<0.005).在吸烟危害认知方面,城乡知晓者所占比重均在90%以上,而对被动吸烟危害的认知和态度方面则均稍差一些,但均以城市好于农村.结论 宁夏贫困地区回族小学生烟草接触率较高,与其生活环境关系密切.
作者:尹秀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孕期低铁干预对其仔鼠生长发育期及成年期血液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6周龄健康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喂低铁饲料,对照组喂富铁饲料.4周后与健康成年wistar雄鼠同笼交配,孕期低铁干预持续至哺乳期结束,随后2组子鼠均转入富铁平衡期,持续10周.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自再分为2组,一组给予富铁饲喂,另一组再给予同前的低铁饲喂.持续16周后宰杀大鼠,检测仔鼠血红蛋白(Hb)、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红细胞体积亮度(RDW)、网织红细胞(RET)、及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等的水平.结果 大鼠孕期低铁干预可致断乳仔鼠铁缺乏.富铁平衡10周后再行低铁干预,实验组再干预4~6周的Hb、RET值比对照组高并有显著差异;再干预结束总铁结合力(TIBC)较对照组高并有显著差异.结论 大鼠孕期铁缺乏对子鼠生长发育期及成年期的铁摄取能力有远期的影响,但还没有表现出优于对照组的抗贫血能力.
作者:付锦艳;杨安强;刘烈刚;刘旻;王勇;马雅静;程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在接近人类饮茶习惯状态下,低超常氟含量红碎茶对牙齿釉质形态结构、化学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 对饮用氟浓度为8.2mg,L和16.4mg/L红碎茶水360天后的144只大鼠牙齿的牙釉质,使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线荧光光谱仪观察牙釉质形态结构,检测釉质中的化学元素含量.结果 两种氟含量的红碎茶水均导致动物氟斑牙釉质出现过度钙化和钙化不全,呈现出剂量一效应关系.检测到动物氟斑牙釉质中含有钙、磷、镁、铝等12种化学元素.两个实验组牙齿釉质的钙、磷、镁含量显著下降,铝、氯含量显著上升.饮氟含量8.2mg/L红碎茶水组硅、硫、铁含量低于对照组,而在氟含量16.4mg/L红碎茶水组,这3种元素含量显著高于8.2mg/L组和对照组.结论 长期饮用低超常量氟含量红碎茶水可导致机体慢性氟中毒,低超常氟含量红碎茶对釉质形态结构的损害主要表现为过度钙化和钙化不全同时存在.釉质中钙、磷含量下降,铝、氯含量增加,以及其他几种化学元素含量的改变提示,这些化学元素可能参与了影响釉质的发育、矿化过程.
作者:曹进;姚志刚;易娟;赵燕;钟婕;袁华兵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甲醛致胎鼠肝微核率与染色体畸变.方法 随机将妊娠小鼠(孕13天)分为5组:腹腔注射甲醛(0.00、0.20、2.00、20.00mg/kg)染毒组、环磷酰胺(30mg/kg)阳性对照组,实验至妊娠第14天即染毒后18小时脱颈椎处死孕鼠,剥离两侧子宫,每侧各取一胎鼠,断头放出外周血,取胎肝,采用胎肝微核试验和胎肝染色体畸变试验,检测胎肝血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 2.00、20.00 mg/kg甲醛染毒组胎肝微核率及胎肝染色体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染色体畸变主要表现为染色体断裂、多倍体等畸形.结论 甲醛可致胎鼠肝微核率与染色体畸变.
作者:曹霞飞;曹智丽;郑翔;王穆;李哲;李程;王婧;龙鼎新;让蔚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高温条件下还原糖-磷酸盐产生酱色现象的原因和条件,并进行鉴别.方法 将还原糖与可溶性磷酸盐的混合液进行125℃加热,测定其高温前后的物理变化,并与高锰酸钾、钼酸铵、硫酸铜和硫酸等溶液进行鉴别试验,将生成物与高锰酸钾溶液和钼酸铵溶液反应,探讨作用温度、作用时间、DH值、反应物浓度和反应物的分子结构对生成物的影响.结果 证明了还原糖与磷酸盐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次磷酸、有机酸和酯.结论 还原糖与磷酸盐只有在pH>7.0的碱性环境中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呈直线相关关系,另外,温度是反应的重要条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定量完成;而在37℃恒温条件下作用18 h才产生明显的酱色,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呈正相关.而L型还原糖作用不显著.
作者:石允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溶血毒素活性测定的标准化.方法 以溶血毒素产生藻--海洋卡盾藻为材料,在系统分析和考查超声波细胞破碎法和液氮研磨法、不同减压蒸馏温度、不同来源红细胞及样品保存时间和温度等对溶血毒素活性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海洋卡盾藻溶血毒素及活性的提取、测定优化方法.结果 超声波细胞破碎法和液氮研磨法得到的溶血活性分别为288.23和94-89Hu/L;超声时间分别为5、10、20和30min时.测得溶血活性分别为80.57、157.45、288.23和279.17HU/L;减压蒸馏温度分别为40、60和80℃时,溶血活性为288.23、124.97和120.68HU/L.分别选择兔、昆明鼠、花身蜊和人的红细胞作为底物,测定等量毒素的溶血活性,测得溶血活性分别为244.98、288.23、266.35和195.47HU/L;将离心后的藻细胞分别于0、20和-20℃保存1、3和7天,藻细胞的溶血活性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结论 超声波为佳藻细胞破碎法;功率为200W时,超声时间以20min为宜;蒸馏温度应保持在40℃左右;兔红细胞对溶血毒素为敏感.实际测定时,好选择5%兔血红细胞;藻类样品在0℃下多可保存3天.
作者:彭颖慧;刘洁生;李宏业;黄展超;李秀琴;杨维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有机磷农药多残留的免疫分析方法.方法 以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和4-羟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经两步化学反应合成了与有机磷农药化学结构相类似的一类半抗原O,O-二甲基-O-(4-羧基苯基)硫代磷酸酯(HP),并分别通过活泼酯法和混合酸酐法将H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耦联制备了HP的免疫原(HP-BSA)和包被原(HP-OVA).结果 经质谱和紫外光谱表征,证明所合成的产物为目标半抗原HP,并且与载体蛋白耦联比可达到15.6:1(HP-BSA)和16.2:1(HP-OVA).结论 半抗原HP及人工抗原合成成功,可以用于制备该类半抗原的广谱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作者:姜盼盼;陈晨;李招慧;何计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连续两年补充复合微量营养素后对6~12岁学龄儿童的生长发育、智力和营养状况影响.方法 以农村小学的社会背景、经济状况、教育条件及升学水平基本相似为前提,在湖北省浠水县6个乡镇分别抽取6所农村小学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组补充微量营养素的前(2004年)、中(2005年)和后期(2006年)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龄儿童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智力发育的状况和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组儿童的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幅度大于对照组.两年后实验组儿童身高均值增长了12.9cm,对照组增长了11.5cm;实验组体重均值增长了6.6kg,对照组仅增长了5.2kg;实验组女童骨密度由2004年0.236g/cm~2增加到2006年的0.280 g/cm~2.实验组四个年龄段儿童的血红蛋白平均值在补充后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贫血患病率两年下降了25.8%,对照组下降了7.2%.另外结果显示,补充微量营养素对改善实验组智力发育也有一定的效果.结论 连续两年补充复合微量营养素可以促进农村学龄儿童的生长发育、骨骼及智力发育.
作者:赵丽云;于文涛;贾凤梅;刘爱东;易国勤;宋毅;龚晨睿;华立明;张继国;翟凤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0.4mg叶酸对神经管畸形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Review Manager4.2分析软件对纳入的各独立研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同质资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的Peto法估计合并效应量及其95%CI,异质资料则用随机效应模型(D-L法).结果 共纳入符合要求的叶酸干预研究的原始文献6篇,叶酸干预的各研究结果不同质(χ~2=13.43,P=0.02),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叶酸对神经管畸形干预效果的合并效应量(合并RR值)经Z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17,P=0.00001,合并艘值为0.36(95%CI:0.25~0.53).结论 叶酸对神经管畸形的干预是卓有成效的.
作者:见明智;王金桃;孙海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连翘抗病毒有效部位(LC-4)的提取分离及其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作用.方法 将连翘水提液经水提醇沉法、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法,洗脱剂洗脱分离得到连翘抗病毒有效部位LC-4,采用细胞病变(CPE)观察法和中性红实验法,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药,测定LC-4在大无毒浓度下于Hela细胞中对RSV的预防作用及治疗作用.结果 LC-4的半数中毒浓度(TC_(50))为25.41μg/ml,半数有效浓度(EC_(50))为2.11μg/m1,治疗指数(TI)为12.04;LC-4在RSV感染Hela细胞2、4、6、8h后给药,与病毒对照组相比cPE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提前2h给药在LC_4浓度为31.25~3.91μg/ml之间时,与病毒对照相比CPE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LC-4在体外对RSV复制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及治疗作用.
作者:陈杨;李鑫;周婧瑜;杨庆伟;李洪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女性激素替代治疗(HRT)与口服避孕药(OCs)对女性肺癌的影响.方法 搜索Medline 等计算机数据库,系统收集相关文献.采用固定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研究结果存在异质性)计算合并OR.结果 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共12篇,其中3篇为队列研究,9篇为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HRT与肺癌合并OR值为0.88(95%CI:0.77~1.01).按是否吸烟进行分层分析,吸烟者与非吸烟者中HRT的合并OR值分别为0.76(95%CI:0.61~0.95)和0.78(95%CI:0.64~0.95).口服避孕药与女性肺癌无统计学关联(OR=0.95:95% CI:0.83~1.20).结论 HRT可能降低女性肺癌发生的危险度,其结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来验证.
作者:陈星;蔡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As_2O_3,亚急性染毒对雄性小鼠生殖与免疫毒性作用.方法 24只清洁级KM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低、中及高剂量染砷组.分别给予去离子水,As 2.0、4.0、8.0mg,kg体重灌胃染毒7天.实验结束后剖杀动物取睾丸、附睾称重、计算器官指数并测定附睾精子数,摘取免疫器官胸腺、脾脏称重、计算免疫器官指数.结果 (1)高剂量组睾丸及附睾重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各组睾丸指数与对照组没有差异;各染砷组精子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中、高剂量组精子畸形率上升显著(P<0.05);(2)中、高剂量组免疫器官重量及指数降低,且高剂量组脾脏重量及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s_2O_3可致小鼠某些生殖和免疫毒性指标改变.
作者:夏雅娟;郝光;杨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孕鼠补充二十二碳六稀酸(DHA)对仔鼠脂肪代谢及肉碱棕榈酰转移酶-I(CPT-I)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 成年SD雌鼠随机分成A、B、C三组,待其妊娠后A组给予基础饲料、B组补充低剂量的DHA(1g/kg bw),C组补充高剂量的DHA(2g/kg bw).所有雄性仔鼠出生后均由A组母鼠哺乳,断乳后给予基础饲料喂饲至出生后第8周.每组8只,动态观察仔鼠的体重、体脂含量、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7L CPT-I mRNA水平.结果 三组仔鼠的出生体重差异无显著性(P>0.05);仔鼠出生后的第8周时,C组的体重显著低于A组(P<0.05),B、C组的体脂含量、TG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而C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但三组T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动态观察表明,肝脏CPT-I mRNA水平持续性出现B、C高于A组,C组高于B组.结论 孕期补充DHA可能通过持续性上调仔鼠肝脏CPT-I基因表达来增强脂肪酸的氧化,降低血脂水平,但孕期摄入过量的DHA可能对子代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龚清海;张晓宏;徐琛玮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