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其木格;杜丽丽
肺癌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肺癌的发现、诊断和治疗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期的有效途径.为改善患者预后,近年来,人们对肺癌早期诊断方法不断深入研究.主要包括影像诊断学、痰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肺穿刺活检术、肿瘤标志物等方面.传统检查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新技术相结合为肺癌诊断提供了新的技术基础和发展前景,成为肺癌诊断的热点和潜力点.
作者:赵子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现代妇女对无创的保宫药物治疗需求不断增强,该文收集近几年文献子宫肌瘤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群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索二级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模式,为基层医院药学工作者开展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药学服务现状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当前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提出开展药学服务的举措.结果:我院药学服务现状不尽人意,有待改进与提高.结论: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发展方向的工作核心,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级医院需多元化、全方位的提升药学服务工作质量.
作者:于美玲;周怀伟;常泽霖;于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入我院治疗的10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米非司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一周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2.59%(50/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42%(41/48),P<0.05;两组患者的血HCG水平和盆腔包块平均直径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血HCG水平和盆腔包块平均直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输卵管妊娠,能有效降低血HCG水平和盆腔包块大小,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杨雪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萨勃心肺复苏机,在心脏呼吸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4月~2012年2月在我院急诊科,使用萨勃心肺复苏机对71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术作为治疗组;同时随机将75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作为对治疗照组.比较两组复苏中患者收缩压和血氧饱和度(以复苏开始5~10min时的数据作为统计资料)、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等.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收缩压、血氧饱和度、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萨勃心肺复苏机能显著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洋;韩丽霞;张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住院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侧切状况,为降低人为会阴侧切率,提高自然分娩率提供原始资料.方法:对2009~2011年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侧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1年阴道分娩产妇9852例,会阴侧切4510例,会阴侧切率为45.77%.其中,2009年会阴侧切率为50.44%.2010年为46.06%.2011年为35.39%.年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41,P< 0.01).结论:合理掌握分娩技巧,可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卢昱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解钦州市钦北区计划生育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状况,为提高计划生育服务质量提供资料.方法:对2009~2011年某计划生育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9~2011年某计划生育服务站提供计划生育服务12086人次(2009年3159人次,2010年5601人次,2011年3326人次),其中,人工流产812人次,占6.71%;药物流产167人次,占1.38%;放环6 997人次,占57.89%;取环2 062人次,占17.06%;女扎1860人次,占15.39%;男扎288人次,占2.39%.结论:某计划生育服务站提供的计划生育服务数量呈波浪式增长,提供的计划生育服务项目仅为人工流产、药物流产、放环、取环、女性输卵管结扎手术、男性输精管结扎手术等项目,服务项目简单,已不适合人们对计划生育服务的需要,应改进服务项目,以满足大众的需要.
作者:钟甲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小时血糖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50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情况分为正常血糖组、高血糖组和糖尿痛组,比较正常血糖组、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及患者的预后.结果:高血糖组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患者(P<0.05),而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患者(P<0.05);4周后观察3组患者的预后,结果提示糖尿病组(36.82%)和高血糖组(58.82%)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总有效率均明显低于正常血糖组(92.86%),P<0.05.结论: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低直接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判断和预后估计的指标之一.
作者:郑文巧;王义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宁夏自治区医院门诊患者血脂的调查,了解不同年龄段患者血脂变化规律及不同性别间血脂的分布的差异.方法:分析1020例门诊患者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糖(Glu)测定结果.结果:30~70岁之间各年龄段,随着年龄增加,TG、TC、HDL-C、LDL-C及Glu值异常者比例增高,尤以40~50岁年龄段增高为.结论:40~50岁年龄段更应注意血脂、血糖的变化,定期进行血脂和血糖水平检测,对于防止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早期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红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心理行为特征,探讨对复治涂阳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5月接受肺结核治疗158例临床资料.结果: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病程长见效慢,且反复发作,易诱发患者负性情绪,造成患者疾病治疗失去信心.结论:心理护理在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患者负性情绪得到减轻,治愈率得到提高.
作者:陈海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防治早产的临床应用.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静脉注射治疗,实验组采用硝苯地平舌下含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显效时间、成功率、孕周、新生儿结局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用药后显效时间早于对照组,保胎成功率、孕周延长时间均略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新生儿体重、轻度窒息情况及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防治早产安全有效,口服给药方便快捷,不良反应少,对新生儿刺激性小,利于患者及家属接受.
作者:彭高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急症,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护理在新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新生儿窒息护理观念不断更新,本文综述文献的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新动态.
作者:黄鸿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鼻部超短波辅助药物治疗对儿童慢性鼻-鼻窭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来我院就诊的慢性鼻-鼻窦炎患儿中抽取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单纯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鼻部超短波进行辅助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部超短波辅助药物对儿童慢性鼻-鼻窦炎进行治疗,有很好的顺应性,且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对治疗效果有显著的提升,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周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联合博来霉素胸腔灌注与单用博来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1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用鸦胆子油联合博来霉素(试验组)31例,单用博来霉素(对照组)30例.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穿刺置管和闭式引流胸液,试验组胸腔给药:鸦胆子油60ml+博来霉素45<60mg+注射用生理盐水40ml胸腔内注射+地塞米松10mg+利多卡因10ml;对照组胸腔给药:博来霉素45 <60mg+生理盐水40ml+地塞米松10mg+利多卡因10ml.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1%和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白细胞减少及发热反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穿刺闭式引流后灌注鸦胆子油联合博来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比单用博来霉素组具有改善生活质量、减轻不良反应.
作者:侯晓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甲床缺损的活疗方法.方法:利用同指甲床缺损周围存留的甲床,做断层甲床片移植.结果:2年共8例甲床移植术,术后甲床愈合良好,指甲生长良好.结论:利用同指存留甲床断层片移植修复甲床缺损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武志刚;乔悾;郭爱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长期卧床需静脉补液患者导致血管弹性变差,在临床上可用马铃薯替代硫酸镁.方法:指导患者输液时对血管及皮肤的保护.结果:减轻患者的痛苦.结论:价格便宜,值得推广.
作者:李进芳;高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中药治疗胆囊外科早、中期疾病,从而避免胆囊切除.方法:通过173例胆囊外科患者的中医治疗观察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173例胆囊外科患者通过中医治疗,其中痊愈95例,显效59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7%.结论:中医的辨证论治,辅助以情绪疏导,调节饮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避免了胆囊的切除.
作者:阿拉腾其其格;郭咏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玉林市学龄前儿童X线平片骨龄与实院年龄的差异状况.方法:对136例学龄前儿童左手掌X线平片骨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例男性学龄前儿童骨龄实际年龄平均为4.83岁,骨龄检测平均为4.64岁,平均骨龄小于平均实际年龄0.19岁.男童骨龄-实际年龄,大于0者26例,占46.43%;等于0者1例,占1.79%;小于0者29例,占51.79%.80例女性学龄前儿童骨龄实际年龄平均为5.51岁,骨龄检测平均为6.55岁,平均骨龄大于平均实际年龄1.04岁.女性学龄前儿童骨龄-实际年龄,大于0者47例,占58.75%;等于0者1例,占1.25%;小于0者32例,占40.00%.结论:玉林市学龄前儿童男性骨龄平均骨龄小于平均实际年龄0.19岁,女性平均骨龄大于平均实际年龄1.04岁.
作者:陈成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椎-基底动脉狭窄易引发急性缺血性卒中.狭窄段远端缺血及A-A栓塞是椎-基底动脉狭窄性缺血性卒中的两大发病机制.狭窄主要发生在动脉主干,尤其是椎动脉起始段、远端及基底动脉近端,大分支较少发生.椎-基底动脉狭窄可行血管介入治疗,以消除狭窄,防止缺血性卒中发生.但术后存在再狭窄的风险.椎-基底动脉狭窄性缺血性卒中可行溶栓治疗,或溶栓治疗联合血管介入治疗,以治疗缺血性卒中,或同时治疗缺血性卒中和消除狭窄.溶栓治疗和血管介入治疗有风险,会产生并发症,故应严格掌握适应症.血管狭窄部位、术后血管再通率及侧枝循环状况、症状轻重、治疗时机、是否有并发症等,是椎-基底动脉狭窄性缺血性卒中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
作者:涂雪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炎琥宁是穿心莲提取物经酯化、脱水、成盐精制而成,体外具有灭活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等多种病毒的作用,炎琥宁在小儿疾病的应用较广,现综述炎琥宁在小儿疾病的应用进展.
作者:严健聪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