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喜寅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修补术的护理效果.方法:结合手术方法,在围手术期给予相应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引流管护理,饮食控制.结果:本组15例均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有利于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作者:蔺燕茹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病区护理管理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方法:病区护士担负着住院病人的护理工作.结果:应用传统的病区管理模式中,病区护理只是进行诊疗活动的场所,并无对该区域的各项事务活动进行组织与管理的职责.结论: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和理念,对病区管理流程再造,使各项工作更加有序.
作者:关荣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预防为主及早治疗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针对不同阶段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减少了糖尿病足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尹文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保证门诊输液病人安全、快捷、有效,给患者提供更好服务,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制定出静脉输液服务质量、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加强门诊输液过程中心理护、掌握各种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加强病房病人巡视质量.结果:患者能心情愉快的接受治疗,依从性好,避免医疗纠纷.结论:门诊护士必须做到全面细致,加强患者心理沟通,在操作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以免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引起护患纠纷.
作者:郭培英;卢燕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使患者了解、掌握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相关知识及处理方法.方法:通过讲解、录像、实践练习等方法.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对此术有一定的了解,消除了其紧张情绪及恐惧心理,在紧急情况下可自行处理.结论:PICC置管术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使更多患者认识此方法,接受此方法,提高PICC置管术的成功率,使其在临床中发挥更多、更广的作用.
作者:王波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方式、手术指征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8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治疗病例,其中囊壁切除+脑池开放术18例,囊肿腹腔分流术10例.结果:随访3~12月,28例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复查颅脑CT或MRI显示,26例患者囊肿体积明显缩小或消失,另2例患者囊肿体积缩小不明显.结论:具备手术指征无明确手术禁忌症的患者,外科手术仍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首选方法.
作者:凌成明;刘业;石强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有效沟通在术前访视中的重要性.方法:手术室护士在术前访视中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结果:有效的术前访视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处于佳心理状态.结论:有效沟通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有效沟通的技巧应用有效的沟通方式,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处于佳的生理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使患者得到了优质的服务.
作者:张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疾病的研究探索,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对109例患者病例的采集观察与艰踪自拟处方.结果:对不同病例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结论:通过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病痛,减少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殷钢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处方中存在的问题,防范不合理现象的发生.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药理学知识和文献报道,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处方不合理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结论:防范不合理处方的出现需要多部门共同协作,共同努力.
作者:郭喜寅 刊期: 2011年第01期
临床资料:患儿,男,1岁2个月.因发热14天、皮疹九天、肢体抖动、昏迷1天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4天开始出现发热,热峰达40.0℃.发热第5天出现皮疹,主要分布于四肢及腹股沟区,为粟粒大小斑丘疹.于出疹后第八天出现频繁肢体抖动,并渐昏迷.因病情危重,外院诊断不明,于病程第14天来我院诊治.追问病史,患儿生后8月时接种过麻疹疫苗.
作者:傅鸣郁;朱磊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有效的预防核医学护士的职业性损伤,并进行自我防护.方法:职业性损伤包括五大类,物理性危害与防护、化学性危害与防护、事故性危害与防护、生物性危害与防护、工作环境危害,心理社会和组织危害的防护.结果:本文通过各种损伤进行一一讨论,可有铲的预防核医学护士的职业性损伤,并进行自我防护,保护了护理人员的身心伊朗2.结论:护理人员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中往往会发生损伤,容易造成护理人员的身体伤害,而影家庭和工作.通过本文叙述,使护理人员掌握护士职业性损伤与自我防护的方式方法,减少了职业病的发生率,保护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作者:任守琴;顾虹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比较4种方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药物效果及成本.方法:分别选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阿奇霉素、注射用克林霉素,分别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结果:4组间疗程、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费用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药物治疗成本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以头孢噻肟钠+利巴韦林方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成本低.
作者:马雁;高琦瑛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足月合理使用药物有效地促宫颈成熟,却不造成强直性子宫收缩、胎膜早破以及宫颈撕裂等.方法:将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孕妇随机分为两组:米索组98例、催产素组102例,观察引产效果,比较两种引产方法间的差异性.结论: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多次阴道给药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方法.但要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及药物剂量,严密观察产程,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田丽君;韩玉兰;李喜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方法:对10例食道静脉曲张的患者实施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于术前术后实施全面护理,制定相应护理对策.结果:10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EVL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术后的优质护理,对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住院患者共8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8例,行开腹胆囊切除40例,分析比较手术后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疗效等指标情况.结果:88例患者手术均比较成功,无1例围术期死亡,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无中转开腹病例.腹腔镜手术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小于开腹手术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小,对胃肠道干扰小,且住院时间短,但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手术费用较高,临床医师应提高手术操作能力,减少对患者的副损伤.
作者:吴涛;赵少勇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阐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相关患者进行观察.结果:腹腔镜胆囊手术由于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小且美观等优点,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此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外科手术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作者:孔敏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2008年7月1日~2009年8月20日收治的7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密切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消毒隔离、发热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过程的总结.结果:74例临床治愈出院,1例死于病毒性心肌炎.结论:手足口病患儿的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是提高手足口病治愈的关键.
作者:张建梅;范俊文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有效方法及提高灌肠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方法.方法:采用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结果:一个疗程治愈54例,治愈率90%.结论:中西药结合配合正确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争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及触痛点阻滞及牵拉、理筋手法联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42例肩用炎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除4例好转外,38例治愈,治愈率为90.47%.结论:臂丛及触痛点阻滞加手法联合治疗肩周炎,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法,此法简单安全易掌握,无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包哲闽;饶孔 刊期: 2011年第01期
锌是构成多种蛋白质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对生长发育、免疫功能、物质代谢和增强大脑细胞的活力等均具有重要作用.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锌的需求量比较大.本文就锌的缺乏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概述.
作者:南瑞香 刊期: 201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