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腕指功能锻炼器的临床应用

徐生坤;黄明勇

关键词:自制, 指功能, 锻炼器, 自行设计, 损伤, 使用原理, 功能障碍, 功能康复, 桡神经, 治疗, 上臂, 器具, 临床, 成品
摘要:腕指功能锻炼器早是为桡神经上臂段损伤所致的伸腕伸指功能障碍而设计,该器具市面上尚未见成品,多为自行设计.作者根据其设计及使用原理治疗临床上其它损伤的后期功能康复,获得了良好效果.
中国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护理

    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例,男20例,女4例.年龄48~65岁,平均56岁.损伤范围以C5,6多.24例均采用前路摘除椎间盘加植骨术,并在手术前后加强了护理措施.方法①心理护理:由于手术部位特殊,患者对手术抱着恐惧心理,因此应多与患者交谈,耐心解释,消除其思想负担,配合手术.

    作者:陈培玲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手法治疗颈部疾病的疗效观察

    颈部疾病是康复科门诊的常见病,主要包括颈椎病、颈肌纤维织炎、颈椎小关节紊乱、慢性劳损等.临床表现有颈痛、手臂麻木、颈部活动受限及头痛等.我们用手法治疗辅以热疗,结果见效快,疗效好.

    作者:蒋小燕;王倩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440例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

    440例脑瘫患儿按照脑解剖及神经生理功能在头部的反射区,结合临床症状选配与运动、智力、语言及听视有关的部位,同时配合脊椎穴和四肢穴位以VitB1+VitB12进行穴位封闭治疗.结果:440例患儿经5 个疗程的治疗后,总有效率96.81%,年龄小的患儿基本恢复正常.提示穴位闭封治疗可通过刺激兴奋大脑皮层,促进血液循环和病灶吸收,营养神经细胞、提高脑细胞的活力,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且无副作用.

    作者:万国兰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腰椎牵引加电热磁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男58例,女42例.大年龄 66岁 ,小年龄24岁.病程3个月~15年.全部患者均有腰痛,72%伴有下肢疼痛和麻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80例.患者均经CT扫描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年龄、病程,临床症状差异无显著性.①治疗组(腰牵+电热磁疗):采用日本产ITO-TR-200型绳式牵引,患者平仰牵引床上,胸肋软组织及髂部腰带固定,分别系于床头和床尾行绳式牵引,牵引重量40 Kg~体重±10 Kg,时间10~20 s,间歇15 s,共20 min/次,每日1次,10次1疗程.每次牵引结束后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行腰部电热磁疗治疗(日本产HM-ZSC-A型电热磁疗器),温度40~70℃,时间25 min/次,每日1次,10次1疗程.疗程结束后,间歇3~5 d,再进行下1个疗程的治疗. ②对照组(腰牵):单纯行腰椎牵引治疗,牵引方法和疗程同上.

    作者:余建萍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

    2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男8例,女17例.年龄60~7 4岁,平均68.1岁.受伤距复位时间短2 d,长11 d,平均5 d.骨折部位为T11,1 28例,T12~L12例,L1~315例,其中单纯压缩椎体1/3 15例,约1/2 7例 ,>1/2 3例.伴有附件骨折、椎体脱位、侧方压缩4例.25例患者脊柱均有不同程度的成角畸形.

    作者:罗志安;章平波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引起精神症状3例

    例1,女64岁.右侧偏瘫1周入院,CT提示为左侧基底节腔隙性梗死.入院后静脉输入706代血浆,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尼莫地平片,同时进行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每天1次,每次1 h,剂量3.0 mW.照射到第7次患者出现烦燥,自述心慌、不能平卧,T 36.7℃,P 82次/min,R 18次/min,Bp 18/10 kPa,心电图正常,未进行处理4 h后症状缓解;再次激光照射40 min又出现上述症状,停止照射,肌注安定10 mg,症状不见减轻,肌注氯丙秦25 mg,异丙嗪25 mg,6 h后患者入睡,第2天恢复正常.

    作者:李雷胜;李晓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痉挛型脑瘫等速测试的信度研究

    为进一步研究等速测试评估脑瘫运动障碍的可能性及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对3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利用BIODEXⅡ AP型多关节等速测试及康复系统重复测试膝关节的峰力矩,应用差值t检验和相关系数的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次测试峰力矩慢速伸展时差异不显著,相关系数为0.8 75.提示可以利用等速测试,尤其是低速伸展运动时的峰力矩来作为其下肢功能障碍的评估指标,并依此来指导康复训练.

    作者:成鹏;王秋根;徐伟;黄庆武;杨红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慢支肺气肿患者的康复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并阻塞性肺气肿(慢支肺气肿)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常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病情加重,逐渐出现肺心病和呼吸衰竭.本文就慢支肺气肿患者如何预防呼吸道感染、延缓疾病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杨兆红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生物反馈疗法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利用生物反馈技术对各种神经肌肉疾病进行训练已在临床上逐步开展.我们采用先进的生物反馈仪配合专门的上肢功能评定技术,观察了32例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

    作者:范建中;彭楠;贺旭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关节运动手法治疗偏瘫肩痛

    采用关节运动学手法(AKA)治疗32例偏瘫肩痛患者,并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时进行疼痛与Brunnstrom分级评定.结果:32例患者治疗前平均疼痛评分2.50±0.87,治疗后1.41±1.11,前后差异显著(P<0.001) ;Brunnstrom分级评定治疗前后27例效果有反复,但其中7例治疗前疼痛为Ⅱ~Ⅳ度,治疗后除1例外,均达到疼痛Ⅴ度.提示AKA是偏瘫肩痛的一种根本性治疗手段,治疗效果较明显.

    作者:程滨;肖少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ECU-1型残疾人家庭环境控制装置的研制和使用

    我国现有脊髓损伤患者50万人,其中约1/3是四肢瘫患者,他们残疾程度重,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低下,需要家庭成员或专门护理人员的护理,使患者家庭成员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作者:汪家琮;周红俊;刘根林;顾越;郑樱;唐庆玉;崔子经;蓝宁;李丹;王威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中成药乐脉颗粒治疗脑卒中后遗症

    乐脉颗粒是由丹参、川芎、赤芍、红花、香附、木香、山楂等中药组成的新型中成药颗粒剂,1996年以来使用此药治疗脑卒中后遗症39例,并与采用复方丹参片治疗的患者相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郭鸿顺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ADL的影响

    随着经济文化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日益提高及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发病率和存活率逐年上升,由于脑卒中后约80%的幸存者遗留各种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对此类人群进行康复治疗,成为当今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3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郭晓燕;魏华;范晓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我校康复医学教学

    康复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医学院校普遍开设有康复医学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与掌握现代康复基本理论与方法.如何有效地组织课程内容,以科学、生动的形式向学生讲授该课程所要求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是康复医学教育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根据笔者从事康复医学教学实践,运用当代教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康复医学教学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考察.

    作者:董红;邱卓英;戴红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断指再植术后的运动功能恢复

    断指再植的终目的是恢复手指的正常功能或促使手指的功能接近正常,要达到这一目的很不容易,必须制定强有力的术后治疗方案,才能大限度地显示手术效果,弥补手术的欠缺和提高再植指的存活质量.笔者于1995年10月~1998年5月对116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采用系统的运动疗法,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陈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14例精神病康复期患者自杀因素的分析

    以往对精神病发病期的自杀报道较多,而对康复期患者的自杀报道殊少,临床实践中康复期患者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心理因素影响而导致自杀已成为人们应当高度重视的一个社会现实问题.为此对本院14例精神病康复期患者自杀作一报道.

    作者:沈阿珍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多原发性食管癌及食管胃双原发癌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为探讨如何提高多原发性食管癌及食管胃双原发癌的诊断率及生存率,对785例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同时性多原发性食管癌及食管胃双原发癌23例,其术前诊断率39.1%(9/23),其中食管钡透诊断率为13%(3/23),胃镜诊断率为50%(9/18),且异时性多原发性食管癌2例诊断亦由胃镜作出.残端癌2例出现于术前未能明确诊断而行胸内吻合术.提示胃镜检查与食管钡透是术前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两者缺一不可;尽可能扩大切除范围及术后标本连续切片可防止漏诊及切缘癌细胞残留.

    作者:杨钟波;郭启祥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尿白蛋白及胰岛分泌功能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病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随着血压的增高,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危险性均加倍.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DM合并HT)的治疗,文献较为一致地肯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钙拮抗剂(CCB)作为首选药物.问题在于使用这二类药物后对肾功能及胰岛分泌功能产生的影响,为此我们选择依那普利(悦宁定)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拜心通),对DM合并HT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及胰岛分泌功能作一比较观察.

    作者:杨凯杰;钟蓓;张佩文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脑血管病偏瘫患者健肢功能的维持

    脑血管病常常引起肢体偏瘫,随着医学的发展,早期对患侧肢体的康复治疗使患肢功能得以恢复已被广大康复工作者所证明,但往往忽略健侧肢体的运动,使之功能退化并延长了患肢康复时间和影响功能恢复.自1997年以来我科对60例偏瘫患者同时进行健侧与患侧肢体的功能训练,收到满意的康复效果.

    作者:郑建琴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颈交感神经阻断后脑瘫大鼠上肢肌电图的研究

    为在肌电图上观察交感神经阻断后痉挛性脑瘫大鼠肢体痉挛状态的改善情况,将30只大白鼠做成痉挛性脑瘫模型,分成3组,随机选择1组采用颈总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网剥脱切除术,另1组采用颈上节交感神经切断术,于术后第8 d用DANTEC肌电图仪测量3组大鼠上肢肱三头肌的F波.结果:交感神经阻断后,F波的幅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以颈上节交感神经切断明显.提示从F波观察,交感神经阻断后改善了大鼠上肢肌痉挛状态.

    作者:吴珊鹏;罗永湘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中国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