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
屈光不正是引起青少年视力下降的常见眼病,它的发生发展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使青少年视觉质量明显下降.不同年龄组青少年的屈光状态有其一定特点,为进一步探讨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屈光状态,笔者对2004年6~8月在我科就诊的6~18岁的青少年共224例(448眼)屈光不正者进行验光,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朱娟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步入21世纪,我国在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下把发展社区医疗工作,作为改善国民健康水平和缓解医疗、保险及财政压力的重要举措.为了充分发挥社区护理服务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加快培养社区专业护士的步伐,提高社区护士的整体教育水平.
作者:闫桂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手术麻醉科是医院对各种疾病患者进行手术抢救的重要场所,其主要任务是配合手术科室顺利完成手术,包括消毒隔离.手术麻醉科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医院感染控制和病人的安危.
作者:邢改兰;周芝珍;贾存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的配合要点.方法:对96例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分析,总结了术前准备,术中体位,消毒铺巾,连接好各种线路及管道,关节镜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消毒方法、保养技巧等.结果:通过密切的配合,效果满意.结论:只要我们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地掌握关节镜仪器的性能、原理及操作规程,有效提高配合质量,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张爱华;闫俊萍;薛庆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索甲亢性心脏病临床发现的复杂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确诊的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依临床症状及心功能进行分组;结果:本组9例患者均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及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控制,心功能改善8例,好转1例;结论:甲亢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时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值得注意.
作者:张巧凤;郝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医学期刊编辑同一切期刊编辑的任务一样都是通过编辑出版高水平的论文,可以说医学编辑是出版物的设计者、组织者、生产者,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客观事物、客观存在的反映,编辑意识是编辑主体对文稿客体的反映,是编辑主体的创造性的集中表现.
作者:张翠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患者,男,24岁.口服敌敌畏约200ml,于2006年除夕入院.入院时患者浑身农药味,口吐白沫,面色苍白,瞳孔极度缩小,呼吸困难,脉搏细数且不规律,口唇及指甲发绀,血压40~60mmHg,处于昏迷状态.该患者病情急,若稍有延误,就有生命危险,故采取以下措施.
作者:杨素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2005年1月~2007年1月,笔者在胸外肿瘤科及骨科病房采用生鸡蛋内膜贴敷溃疡浅层期褥疮创面治疗褥疮,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乔红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农药中毒目前仍然是门急诊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基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常先接诊农药中毒病人,如何及时正确诊断,争分夺秒地施行合理的救治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门急诊1998年9月~2006年12月救治的农药中毒102例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朱应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收集整理2002年7月~2007年2月我院收治的产褥感染患者病历资料,共有产褥感染10例.大年龄为36岁,小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为25岁.
作者:武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皮胆红素测量仪在早期新生儿黄疸动态监测干预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院产科2006年3月~2007年3月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182例,采用国产JH20-1B经皮胆红素测量仪连续监测7天,随机分为观察组92例,对照组90例.观察组给予早期补充喂养、药物、抚触等,对照组不给予干预.结果:经皮测值与血清测值存在高度直线正相关系.测量值高读数为22,低读数为5,以额部读数12为界定值判断黄疸发生率为66%.额部、胸部平均值从出生第1天起逐渐上升,第5天达高峰,而后缓慢下降.观察组、对照组黄疸持续时间(3.5±1.6)d、(6.8±1.8)d,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皮胆红素测量仪对早期新生儿黄疸动态监测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为筛查病理性黄疸,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并且早期干预能减轻黄疸程度,减少核黄疸的发生.
作者:韩艳宾;王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小腿损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小腿解剖结构的关系,在遭受直接暴力打击和挤压的机会较多.小腿损伤后出血、血肿以及肌肉挫裂伤后肿胀,使小腿筋膜间隙内压力持续增加,血管痉挛、组织缺血、缺氧,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和神经受损,导致筋膜间隙综合征的发生,严重者发生缺血性坏死,后果非常严重.从2000~2006年先后收治小腿软组织损伤合并筋膜间隙综合征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霞;王艳蕾;魏彩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理状态,其发生主要与下肢神经病变和下肢血管病变有关.
作者:张虹;苏小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CT对胸部钝性创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547例胸部钝性创伤的胸部CT征象.结果:CT检查有阳性诊断389例,阳性率71.12%.发现肺挫伤109例,支气管断裂2例,胸膜腔创伤171例,纵隔血肿4例,心包积血2例,膈肌破裂6例,骨折189例,皮下气肿66例.45例伴有腹部损伤.结论:CT对胸部钝性创伤的检查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马晓亮;沈凤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比较胰岛素泵(CSⅡ)和多次注射胰岛素(MDⅡ)治疗2型糖尿病的不同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20例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50例,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治疗组70例.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治疗前后胰岛索用量、血糖控制情况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降低血糖,但达标时胰岛素总用量CSⅡ组显著少于MDⅡ组,控制所需时间CSⅡ组显著短于MDⅡ组,低血糖发生率CSⅡ组显著低于MDⅡ组.结论:胰岛素泵模拟正常胰岛索分泌生理模式,使患者24 h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相比,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血糖控制满意,发生低血糖的机会少,同时降低了高胰岛素血症的风险,缓解胰岛素抵抗状态,符合生理状态,是安全、可靠的糖尿病治疗手段.
作者:王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观察.方法:对509例使用术后自控镇痛的病人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随访和总结.结果:两组病人在年龄、术式、ASA分级等方面相当,两组病人的镇痛效果分别为,舒芬太尼组优253例,良11例,差2例;芬太尼组优230例,良10例,差3例,无显著差异.两组病人不良反应:舒芬太尼组恶心22例,呕吐12例;芬太尼组恶心41例,呕吐24例,舒芬太尼组优于芬太尼组.结论: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异,而舒芬太尼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芬太尼,患者满意率高.
作者:孙静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采用早期尿激酶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溶栓治疗中的护理技术配合非常重要,现将神经内科2005年1月~2007年6月对30例脑梗死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桂梅;张晓霞;乌仁其木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除有局部的病理损伤表现外,常伴有明显的全身炎症反应,甚至并发多器官损伤,病死率高.本文对近年来有关(AP)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方面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统计近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通过检索2005~2006年国内外医药期刊,收集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224例,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归纳.结果: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起很多系统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不适,通过正确的预防措施还是可以避免的.结论:有助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安全使用.
作者:于书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脑血管造影是指使用造影导管在脑血管内注入造影剂,显示脑动脉或静脉系统结构和病变的一种脑血管造影方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可明确脑血管狭窄部位、狭窄程度,出血性脑血管病可明确动脉瘤及动脉畸形等.
作者:张晓静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