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腿软组织损伤合并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张红霞;王艳蕾;魏彩丽

关键词:小腿损伤, 筋膜间隙综合征, 观察
摘要:小腿损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小腿解剖结构的关系,在遭受直接暴力打击和挤压的机会较多.小腿损伤后出血、血肿以及肌肉挫裂伤后肿胀,使小腿筋膜间隙内压力持续增加,血管痉挛、组织缺血、缺氧,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和神经受损,导致筋膜间隙综合征的发生,严重者发生缺血性坏死,后果非常严重.从2000~2006年先后收治小腿软组织损伤合并筋膜间隙综合征5例,现报告如下.
包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VC银翘片中连翘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VC银翘片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用C18柱(4.0mm×250mm,5μm),以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7nm.结果:连翘苷的线性范围为0.4~3.0μg;连翘苷平均回收率为99.28%,RSD=2.81%(n=5).结论:所用方法测定样品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测定VC银翘片的质量.

    作者:朱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腋窝切口隆乳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爱美人群不断扩大,隆乳术开展得也越来越广泛.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来看,经腋窝切口的硅凝胶假体隆乳术都是一项较为安全的手术[1],但是如果术前准备不充分、术后护理不当或者忽视心理分析和护理、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仍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术后美容效果,甚至给患者留下严重的身体和精神创伤,引发医患纠纷.

    作者:熊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胸部钝性创伤的CT诊断

    目的:评价CT对胸部钝性创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547例胸部钝性创伤的胸部CT征象.结果:CT检查有阳性诊断389例,阳性率71.12%.发现肺挫伤109例,支气管断裂2例,胸膜腔创伤171例,纵隔血肿4例,心包积血2例,膈肌破裂6例,骨折189例,皮下气肿66例.45例伴有腹部损伤.结论:CT对胸部钝性创伤的检查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马晓亮;沈凤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治疗失败一例

    患者,女,66岁.病例号C785618,患者持续剧烈胸痛8小时,来急诊.查体:BP:105/70mmHg,HR:110~120次/分急性病容,皮肤湿冷,双下肺少量湿罗音,心电图示:V1-V5ST段抬高0.4~0.9mv,以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经内科一般处理后由急诊送往导管室,术前口服波力维300mg,肠溶阿斯匹林300mg嚼服,

    作者:吴翥旗;张建岩;严亚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加强临床科室待灭菌物品的质量管理

    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供应室应承担医院各种物品的清洗包装灭菌工作,但是,多数基层医院供应室条件及设施都没有达到要求,还存在着临床科室待灭菌物品自行清洗、包装,由于操作不规范,因而导致待灭菌物品合格率低.因此,我院为保证临床科室待灭菌物品的质

    作者:吴钦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皮胆红素测量仪在早期新生儿黄疸监测与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胆红素测量仪在早期新生儿黄疸动态监测干预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院产科2006年3月~2007年3月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182例,采用国产JH20-1B经皮胆红素测量仪连续监测7天,随机分为观察组92例,对照组90例.观察组给予早期补充喂养、药物、抚触等,对照组不给予干预.结果:经皮测值与血清测值存在高度直线正相关系.测量值高读数为22,低读数为5,以额部读数12为界定值判断黄疸发生率为66%.额部、胸部平均值从出生第1天起逐渐上升,第5天达高峰,而后缓慢下降.观察组、对照组黄疸持续时间(3.5±1.6)d、(6.8±1.8)d,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皮胆红素测量仪对早期新生儿黄疸动态监测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为筛查病理性黄疸,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并且早期干预能减轻黄疸程度,减少核黄疸的发生.

    作者:韩艳宾;王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口腔科感染的护理管理

    随着现代口腔医学的发展,先进仪器设备的引进,抗生素的迅速更新换代,新技术新业务的广泛开展,无疑给口腔疾病的病人带来了转机和福祉.但由于口腔临床操作中病人的唾液、血液、污染的口腔器械、微生物的抗药性迅速形成、侵袭性操作不断增加、口腔手术业务范围的扩大等因素,口腔感染也随之加剧.如何预防控制口腔门诊感染,这是摆在口腔医务工作者面前十分突出的一个问题,也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如: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作者:刘兰云;张艳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重度敌敌畏中毒的抢救

    患者,男,24岁.口服敌敌畏约200ml,于2006年除夕入院.入院时患者浑身农药味,口吐白沫,面色苍白,瞳孔极度缩小,呼吸困难,脉搏细数且不规律,口唇及指甲发绀,血压40~60mmHg,处于昏迷状态.该患者病情急,若稍有延误,就有生命危险,故采取以下措施.

    作者:杨素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特殊临床表现一例

    青霉素是半抗原,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大多数发生在皮试或注射青霉素后,也可通过某些特殊途径发生过敏.现就我院1例患者对青霉素发生过敏反应的特殊临床表现报道如下.

    作者:邬雨春;朱丽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糖尿病足的预防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理状态,其发生主要与下肢神经病变和下肢血管病变有关.

    作者:张虹;苏小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表现为心力衰竭的甲亢性心脏病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甲亢性心脏病临床发现的复杂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确诊的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依临床症状及心功能进行分组;结果:本组9例患者均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及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控制,心功能改善8例,好转1例;结论:甲亢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时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值得注意.

    作者:张巧凤;郝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新进展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除有局部的病理损伤表现外,常伴有明显的全身炎症反应,甚至并发多器官损伤,病死率高.本文对近年来有关(AP)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方面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板蓝根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体会

    板蓝根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除了单独入药制成板蓝根颗粒、板蓝根注射剂或板蓝根片外,也常与其它中药如荆芥、薄荷、贯众、金银花、野菊花等组成复方,其性寒味苦,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抗菌、抗病毒、抗血小板聚集、抗内毒素,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板蓝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概述.

    作者:白慧;白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谈医学期刊编辑应具有的几种意识

    医学期刊编辑同一切期刊编辑的任务一样都是通过编辑出版高水平的论文,可以说医学编辑是出版物的设计者、组织者、生产者,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客观事物、客观存在的反映,编辑意识是编辑主体对文稿客体的反映,是编辑主体的创造性的集中表现.

    作者:张翠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注射室护生慎独修养培养的体会

    慎独是指在无人监督,没有舆论影响一个人独立工作的情况下,仍能高度自觉的、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的一种道德准则.它既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也是道德修养要达到的一种境界.

    作者:黄再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插管的护理

    保持气管插管的正确位置.首先应确定位置,由护士和医生共同检查气管插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听诊两肺的呼吸音,观察双侧胸廓起伏是否一致,如果左侧呼吸音低或听不到则提示插管过深,已进入右侧支气管;如果听到漏气声,双肺呼吸音低则提示插管过浅.

    作者:徐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于改善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于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的治疗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常规应用西药降糖药,治疗组同时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静脉点滴,每日1次,疗程为15天.后改用银杏叶提取物片剂口服,每日3次,疗程为6个月.并测定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空腹血糖(FPG)、血脂(TC、TG、HDL-CH)、尿蛋白等指标.结果:两组空腹血糖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空腹血糖、血脂、尿蛋白等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改善2型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作者:潘竹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地高辛不同用法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80例慢性心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比较地高辛不同用法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先将总结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岩;严亚洁;吴翥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结核病人一定要规则治疗

    结核菌耐药的主要种类是继发性耐药,又称为获得性耐药,它完全是因为不正确的化学治疗而造成的.目前常见的不正确的治疗包括选用的抗结核药物不合理,服药不按时,时服时停,用量不足,疗程不够,使用的药物经常变换以及单药治疗等.

    作者:张素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肺结核的护理探讨

    全国第四次结核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资料显示60岁以上的结核患者患病率呈直线上升,而涂阳患病率从60~75岁也是上升状态[1].而老年肺结核患者由于其心理、生理特点,且合并症多,因而病情重、病程长,使病人的康复有一定难度.本文对71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护理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文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包头医学杂志

包头医学杂志

主管:包头市卫生局

主办: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