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板蓝根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体会

白慧;白瑛

关键词:板蓝根,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摘要:板蓝根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除了单独入药制成板蓝根颗粒、板蓝根注射剂或板蓝根片外,也常与其它中药如荆芥、薄荷、贯众、金银花、野菊花等组成复方,其性寒味苦,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抗菌、抗病毒、抗血小板聚集、抗内毒素,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板蓝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概述.
包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25例治疗体会及治疗新进展

    视网膜静脉阻塞(BRVO)是眼科常见的眼底血管性疾病,根据美国统计其发病率占眼底病变第2位,在我国也是主要的眼底病之一.

    作者:杨迎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有效发挥医院图书馆办公室主任的能动作用

    图书馆是我国创新体系的一部分重要支撑力量.而医院图书馆则是医院的信息阵地,它有着自己的藏书体系和特点,是医院教学、科研医疗的重要组成部门,它的发展建设直接影响医院的发展建设.

    作者:王忠;王嵘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糖尿病足的预防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理状态,其发生主要与下肢神经病变和下肢血管病变有关.

    作者:张虹;苏小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更好的控制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随即选择在包头市北方重工医院就诊的94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对其血糖监测情况及有关糖尿病知识、健康信念和监测技能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年龄未对血糖监测产生明显影响,良好的社会支持,对老年患者血糖的监测有促进作用.结论:应强化老年患者血糖监测意识,提高其自我监测技能;扩大教育途径范围.倡导患者家庭成员教育,争取获得其家庭成员支持,以解决目前糖尿病监测管理薄弱环节.

    作者:曾庆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埋藏式心脏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的护理

    近年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发展迅速,我区2005年4月~2006年4月共收治了21例患者,安装了埋藏式心脏永久起搏器,使众多的患者避免心源性晕厥发作,提高了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1].我认为手术前后的护理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现心得如下.

    作者:王亚辉;李莹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近年头孢哌酮钠的不良反应概述

    头孢哌酮钠(cefoperazone)为第三代头孢菌素抗生素,自1981年在国内开始应用以来,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现概述如下.

    作者:李永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建设医院数字化图书馆的几点思考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数字和网络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医院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方式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必须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满足读者对信息的多样化、及时性的需求,为读者提供新的医学信息资源,提供更高层次的信息服务.

    作者:路三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胸部钝性创伤的CT诊断

    目的:评价CT对胸部钝性创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547例胸部钝性创伤的胸部CT征象.结果:CT检查有阳性诊断389例,阳性率71.12%.发现肺挫伤109例,支气管断裂2例,胸膜腔创伤171例,纵隔血肿4例,心包积血2例,膈肌破裂6例,骨折189例,皮下气肿66例.45例伴有腹部损伤.结论:CT对胸部钝性创伤的检查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马晓亮;沈凤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新进展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除有局部的病理损伤表现外,常伴有明显的全身炎症反应,甚至并发多器官损伤,病死率高.本文对近年来有关(AP)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方面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骨筋膜综合征是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而发生的不同程度的肌肉坏死与神经变性,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迅速发展为坏死或者坏疽,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我科在1999~2006年共收治的5例病例中,患者经精心治疗及护理,均痊愈出院.

    作者:明燕;杨雪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七氟醚吸入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比较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4~10岁的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组)与吸入复合组(s组).麻醉诱导后,P组持续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s组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术中根据生命体征调整丙泊酚、瑞芬太尼的输注速度及七氟醚的吸入浓度,记录术中循环变化,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与s组相比,P组术中MAP下降明显(P<0.05),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对语言命令反应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并无差异(P>0.05).结论:与P组相比,s组术中生命体征控制平稳,术后清醒迅速、完全、平稳,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

    作者:郭建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和防范措施

    目的:统计近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通过检索2005~2006年国内外医药期刊,收集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224例,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归纳.结果: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起很多系统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不适,通过正确的预防措施还是可以避免的.结论:有助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安全使用.

    作者:于书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肠梗阻的液体疗法

    小儿肠梗阻以肠套叠、腹外疝、肠扭转、肠道蛔虫和粘连性为多,发生肠梗阻后,随病情发展可出现脱水、血容量减少和血液浓缩,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作者:刘秀珍;于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生儿产伤24例分析

    目的:通过近13年新生儿产伤分析,讨论其预防措施.方法:对24例新生儿产伤当时住院病历逐一进行分类及病历资料分析.结果:新生儿产伤与新生儿体重、助产技术尤其肩难产的处理密切相关.结论:正确处理及预防新生儿的产伤对于指导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李永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腿软组织损伤合并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小腿损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小腿解剖结构的关系,在遭受直接暴力打击和挤压的机会较多.小腿损伤后出血、血肿以及肌肉挫裂伤后肿胀,使小腿筋膜间隙内压力持续增加,血管痉挛、组织缺血、缺氧,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和神经受损,导致筋膜间隙综合征的发生,严重者发生缺血性坏死,后果非常严重.从2000~2006年先后收治小腿软组织损伤合并筋膜间隙综合征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霞;王艳蕾;魏彩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于改善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于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的治疗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常规应用西药降糖药,治疗组同时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静脉点滴,每日1次,疗程为15天.后改用银杏叶提取物片剂口服,每日3次,疗程为6个月.并测定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空腹血糖(FPG)、血脂(TC、TG、HDL-CH)、尿蛋白等指标.结果:两组空腹血糖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空腹血糖、血脂、尿蛋白等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改善2型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作者:潘竹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胰岛素泵(CSⅡ)和多次注射胰岛素(MDⅡ)治疗2型糖尿病的不同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20例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50例,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治疗组70例.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治疗前后胰岛索用量、血糖控制情况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降低血糖,但达标时胰岛素总用量CSⅡ组显著少于MDⅡ组,控制所需时间CSⅡ组显著短于MDⅡ组,低血糖发生率CSⅡ组显著低于MDⅡ组.结论:胰岛素泵模拟正常胰岛索分泌生理模式,使患者24 h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相比,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血糖控制满意,发生低血糖的机会少,同时降低了高胰岛素血症的风险,缓解胰岛素抵抗状态,符合生理状态,是安全、可靠的糖尿病治疗手段.

    作者:王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表现为心力衰竭的甲亢性心脏病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甲亢性心脏病临床发现的复杂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确诊的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依临床症状及心功能进行分组;结果:本组9例患者均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及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控制,心功能改善8例,好转1例;结论:甲亢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时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值得注意.

    作者:张巧凤;郝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无肝素连续肾脏替代治疗37例

    目的:研究无肝素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37例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行无肝素CRRT治疗,记录不同APTT(>65s;65s~45s;<45s)情况下滤器使用时间,同时监测无肝素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溶质清除率、维持内环境稳定方面的效果.结果:当APTT>65s时,滤器和管路的使用时间和凝血情况基本和普通肝素抗凝法相似;同时,无肝素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在溶质清除率、维持内环境稳定方面依然可获得极佳的效果.结论:对于存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行CRRT治疗时,无肝素CRRT治疗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钰;徐建国;徐敏;张雪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口腔科感染的护理管理

    随着现代口腔医学的发展,先进仪器设备的引进,抗生素的迅速更新换代,新技术新业务的广泛开展,无疑给口腔疾病的病人带来了转机和福祉.但由于口腔临床操作中病人的唾液、血液、污染的口腔器械、微生物的抗药性迅速形成、侵袭性操作不断增加、口腔手术业务范围的扩大等因素,口腔感染也随之加剧.如何预防控制口腔门诊感染,这是摆在口腔医务工作者面前十分突出的一个问题,也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如: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作者:刘兰云;张艳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包头医学杂志

包头医学杂志

主管:包头市卫生局

主办: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