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王瑾

关键词: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胰岛素泵(CSⅡ)和多次注射胰岛素(MDⅡ)治疗2型糖尿病的不同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20例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50例,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治疗组70例.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治疗前后胰岛索用量、血糖控制情况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降低血糖,但达标时胰岛素总用量CSⅡ组显著少于MDⅡ组,控制所需时间CSⅡ组显著短于MDⅡ组,低血糖发生率CSⅡ组显著低于MDⅡ组.结论:胰岛素泵模拟正常胰岛索分泌生理模式,使患者24 h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相比,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血糖控制满意,发生低血糖的机会少,同时降低了高胰岛素血症的风险,缓解胰岛素抵抗状态,符合生理状态,是安全、可靠的糖尿病治疗手段.
包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银杏叶提取物对于改善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于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的治疗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常规应用西药降糖药,治疗组同时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静脉点滴,每日1次,疗程为15天.后改用银杏叶提取物片剂口服,每日3次,疗程为6个月.并测定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空腹血糖(FPG)、血脂(TC、TG、HDL-CH)、尿蛋白等指标.结果:两组空腹血糖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空腹血糖、血脂、尿蛋白等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改善2型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作者:潘竹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七氟醚吸入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比较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4~10岁的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组)与吸入复合组(s组).麻醉诱导后,P组持续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s组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术中根据生命体征调整丙泊酚、瑞芬太尼的输注速度及七氟醚的吸入浓度,记录术中循环变化,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与s组相比,P组术中MAP下降明显(P<0.05),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对语言命令反应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并无差异(P>0.05).结论:与P组相比,s组术中生命体征控制平稳,术后清醒迅速、完全、平稳,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

    作者:郭建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手术管理中的标准化建设

    目的:探讨手术室标准化管理的思路,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方法: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对目前手术室的管理进行对照分析,评价存在缺陷,提出发展对策.结果:有标准管理模式,目前对手术室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对不足的环节进行更好的提高结论:手术室的标准化管理建设不仅能够鼓舞全体护士主动参与质量管理,还有利于配合医院构成良好的质量体系,提高医疗护理管理,增强医院竞争力.

    作者:徐晓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埋藏式心脏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的护理

    近年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发展迅速,我区2005年4月~2006年4月共收治了21例患者,安装了埋藏式心脏永久起搏器,使众多的患者避免心源性晕厥发作,提高了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1].我认为手术前后的护理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现心得如下.

    作者:王亚辉;李莹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甲状腺相关眼病球后、半球后注射曲安奈德的治疗

    甲状腺相关眼病又称Graves眼病,是引起成人单眼和双眼突出的常见病.它分为:①眼型的Graves眼病,②甲亢Graves眼病.他们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特点为眼睑退缩,眼球突出.

    作者:乔翠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板蓝根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体会

    板蓝根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除了单独入药制成板蓝根颗粒、板蓝根注射剂或板蓝根片外,也常与其它中药如荆芥、薄荷、贯众、金银花、野菊花等组成复方,其性寒味苦,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抗菌、抗病毒、抗血小板聚集、抗内毒素,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板蓝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概述.

    作者:白慧;白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谈医学期刊编辑应具有的几种意识

    医学期刊编辑同一切期刊编辑的任务一样都是通过编辑出版高水平的论文,可以说医学编辑是出版物的设计者、组织者、生产者,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客观事物、客观存在的反映,编辑意识是编辑主体对文稿客体的反映,是编辑主体的创造性的集中表现.

    作者:张翠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插管的护理

    保持气管插管的正确位置.首先应确定位置,由护士和医生共同检查气管插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听诊两肺的呼吸音,观察双侧胸廓起伏是否一致,如果左侧呼吸音低或听不到则提示插管过深,已进入右侧支气管;如果听到漏气声,双肺呼吸音低则提示插管过浅.

    作者:徐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无肝素连续肾脏替代治疗37例

    目的:研究无肝素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37例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行无肝素CRRT治疗,记录不同APTT(>65s;65s~45s;<45s)情况下滤器使用时间,同时监测无肝素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溶质清除率、维持内环境稳定方面的效果.结果:当APTT>65s时,滤器和管路的使用时间和凝血情况基本和普通肝素抗凝法相似;同时,无肝素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在溶质清除率、维持内环境稳定方面依然可获得极佳的效果.结论:对于存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行CRRT治疗时,无肝素CRRT治疗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钰;徐建国;徐敏;张雪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肺结核的护理探讨

    全国第四次结核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资料显示60岁以上的结核患者患病率呈直线上升,而涂阳患病率从60~75岁也是上升状态[1].而老年肺结核患者由于其心理、生理特点,且合并症多,因而病情重、病程长,使病人的康复有一定难度.本文对71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护理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文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提高基层护理质量管理

    基层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疗水平,护理质量是护理业务技术管理的核心,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标志,医院的护理服务水平要提高,护理质量是关键,近些年医学模式不断转变,护理质量也面临着持续改革和发展的问题.

    作者:杜彩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腿软组织损伤合并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小腿损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小腿解剖结构的关系,在遭受直接暴力打击和挤压的机会较多.小腿损伤后出血、血肿以及肌肉挫裂伤后肿胀,使小腿筋膜间隙内压力持续增加,血管痉挛、组织缺血、缺氧,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和神经受损,导致筋膜间隙综合征的发生,严重者发生缺血性坏死,后果非常严重.从2000~2006年先后收治小腿软组织损伤合并筋膜间隙综合征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霞;王艳蕾;魏彩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新进展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除有局部的病理损伤表现外,常伴有明显的全身炎症反应,甚至并发多器官损伤,病死率高.本文对近年来有关(AP)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方面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尿激溶栓治疗30例急性脑梗死的观察与护理

    采用早期尿激酶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溶栓治疗中的护理技术配合非常重要,现将神经内科2005年1月~2007年6月对30例脑梗死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桂梅;张晓霞;乌仁其木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有效发挥医院图书馆办公室主任的能动作用

    图书馆是我国创新体系的一部分重要支撑力量.而医院图书馆则是医院的信息阵地,它有着自己的藏书体系和特点,是医院教学、科研医疗的重要组成部门,它的发展建设直接影响医院的发展建设.

    作者:王忠;王嵘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病案管理工作的性质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需要,病案管理工作已成为医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它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对其工作有了新的定义.

    作者:董翠荣;赵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生儿产伤24例分析

    目的:通过近13年新生儿产伤分析,讨论其预防措施.方法:对24例新生儿产伤当时住院病历逐一进行分类及病历资料分析.结果:新生儿产伤与新生儿体重、助产技术尤其肩难产的处理密切相关.结论:正确处理及预防新生儿的产伤对于指导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李永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表现为心力衰竭的甲亢性心脏病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甲亢性心脏病临床发现的复杂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确诊的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依临床症状及心功能进行分组;结果:本组9例患者均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及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控制,心功能改善8例,好转1例;结论:甲亢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时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值得注意.

    作者:张巧凤;郝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重度敌敌畏中毒的抢救

    患者,男,24岁.口服敌敌畏约200ml,于2006年除夕入院.入院时患者浑身农药味,口吐白沫,面色苍白,瞳孔极度缩小,呼吸困难,脉搏细数且不规律,口唇及指甲发绀,血压40~60mmHg,处于昏迷状态.该患者病情急,若稍有延误,就有生命危险,故采取以下措施.

    作者:杨素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治疗失败一例

    患者,女,66岁.病例号C785618,患者持续剧烈胸痛8小时,来急诊.查体:BP:105/70mmHg,HR:110~120次/分急性病容,皮肤湿冷,双下肺少量湿罗音,心电图示:V1-V5ST段抬高0.4~0.9mv,以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经内科一般处理后由急诊送往导管室,术前口服波力维300mg,肠溶阿斯匹林300mg嚼服,

    作者:吴翥旗;张建岩;严亚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包头医学杂志

包头医学杂志

主管:包头市卫生局

主办: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