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6例

刘国亭;闫宇旺;王秀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 骨折, 动力髋螺钉, 内固定
摘要:目的:介绍和评价DHS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2003年5月~2005年5月应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7例,粗隆间混合粗隆下骨折9例.结果:术后随访4~20月,平均14个月,骨折于3~6个月临床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现内固定物失败及手术并发症.结论:动力髋螺钉设计科学合理,内固定坚强可靠,如果适应征选择得当,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之一.
包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快慢诱导中气管插管术对循环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者共80例,年龄在14~82岁之间,ASA Ⅰ~Ⅱ级,采用清醒健忘式诱导的20例病人,另60例病人按常规静注琥珀胆碱诱导作对照,现报道如下.两组病人术前均常规注射杜冷丁、阿托品、安定,麻醉前后测完呼吸、心率、血压,甲组依次静注氟派利多25~5mg,安定5~10mg,杜冷丁50~100mg,3~5分钟在喉镜窥视下用1%地卡因在舌根、会厌和声门部位充分表麻喷雾,然后再用2%利多卡因2~3ml进行环甲膜穿刺后,即可在明视或盲探下插入气管内导管.乙组吸氧去氮后接着注射琥珀胆碱1.5mg/kg,肌肉完全松驰后插入气管内导管,然后观察两组在插管中的血压、心率、呼吸的变化情况.

    作者:杨惠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100例麻醉体会

    我院新引进一台等离子双极电切刀,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术中出血少,较传统经尿道前列腺切除安全,因冲洗液使用等渗膀胱冲洗液(每100ml含氯化钠900mg,渗透压为308毫摩尔/升,pH 4.5~7.0),从而避免了经膀胱粘膜及创面大量吸收低渗液所造成水中毒,因其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从而使麻醉管理较为安全可靠.

    作者:李佩铂;訾慧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尺骨鹰嘴牵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68例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较常见,主要问题是可能发生的肘内翻畸形、前臂缺血性肌挛缩、肘关节伸屈功能受限等并发症.因此,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关键是预防并发症.我科近5年用尺骨鹰嘴牵引加手法整复、石膏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共68例,经随访,疗效满意.

    作者:郝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展初期避免严重并发症的体会

    目的:总结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初期预防严重并发症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和操作过程.结果:206例中行胆囊切除术185例,胆囊大部切除术19例,中转开腹2例,放置腹腔引流管13例;合并切口感染4例,切口疝2例,胆总管残留结石1例,局部皮下气肿3例,无胆管损伤、胆漏、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固定手术人员,术前进行操作训练和文献复习,合理选择病例,手术操作规范细致,适时果断中转开腹是预防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冯智;贾一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胎儿宫内窘迫的治疗体会

    监护控制产程,维持佳宫缩状态下,产程进展迅速,异常胎心率变化能及时发现,胎儿窘迫的程度能及时确定并能及时适当处理,在发现及治疗胎儿窘迫的过程中,要注意下列问题.

    作者:董俊贤;张向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症的整体护理一例

    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是近年来发现的,由于药物导致的一种过敏性疾病.此病来势凶险,起病急,病程长,同时存在并发症.护理难度高,易危及生命.

    作者:马丽光;刘彦春;杨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微波辅助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2003年6月~2004年6月,我院儿科符合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94例住院患儿,按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微波治疗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3个月~4岁,平均1.5岁,其中肺炎22例,毛细支气管炎8例,病程3~11小时,平均病程5.5小时,发热38例,体温37.8℃~40.1℃.平均38.5℃,咳嗽43例;喘息37.8~40.1.

    作者:张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减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健康教育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血中胆红素的堆积而引起,保证新生儿能够及早充足的摄入母乳,是减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重要措施,为了使产妇的泌乳时间提前,乳汁量增加,我科对孕产妇实施了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映梅;张俊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掌板松解延长术治疗近指关节屈曲僵硬

    目的:总结掌板松解延长术治疗近侧指间关节屈曲僵硬的经验.方法:对用掌板松解延长术治疗的26例31指病人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9指效果良好,伸屈角度正常.2指术后感染,效果较差,有效率93%.结论:掌板松解延长术大限度地保存了掌板及关节囊的完整性,使近侧指间关节功能的完全恢复及防止再粘连有了保证,且有术后功能锻炼时疼痛轻,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颉和平;顾凯明;郭景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和血明目片在眼底出血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估和血明目片治疗眼底出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眼底出血症患者口服和血明目片,治疗2~3个疗程.结果:和血明目片治疗各种眼底出血症的平均总有效率为82.6%,且无1例发生毒副反应.结论:和血明目片治疗各种眼底出血症疗效显著.

    作者:蔡爱平;奥日斯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对提高静脉穿刺质量的探讨

    在护理操作中,静脉穿刺是护士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常由于穿刺不当和处理不妥给病人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如:致病人局部出现水肿、青紫、疼痛、皮下淤血等不良反应.因此,操作时应做到稳、准、细心、熟练,还要加强对药物毒副作用的认识,努力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作者:杨恩刚;张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析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

    当前,医疗纠纷已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频频发生的医疗纠纷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紧张的医患关系又促使医疗纠纷频频发生,造成恶性循环.一方面医生整日为病人辛劳,而医生的社会形象却不佳,甚至有人身安全之忧,医生甚感委屈;另一方面,披露于各媒体的某些医疗事故和恶劣医德,令人愤慨和不齿.

    作者:孙建光;张翠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呋喃妥因替代万古霉素对MRSA治疗的研究进展

    MRSA是医院感染的和社区感染中常见的致病原,致病力强而且治疗效果差.目前万古霉素是治疗MRSA的首选药物,但其敏感性的下降也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本文介绍了MRSA对万古霉素敏感性的变迁,呋喃妥因替代万古霉素的可行性及阻碍因素.

    作者:卢怀民;张亚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早期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必要性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的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以多种炎性基因过度表达或者异常表达为特征,糖皮质激素能有效的抑制哮喘气道的炎症反应,对所有不同的年龄和严重度的哮喘病人均有极佳效果.而推荐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由于避免了激素的全身副作用,在临床上应用更广泛、更有效.促使哮喘患者早期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有很大意义.

    作者:杜淑珍;杜志勇;郭晓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冠心病健康教育进展

    冠心病(CAD)不但是危害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发病率逐年增高.据调查来医院住院的CAD患者疾病控制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健康知识[1].为降低CAD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对CAD的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作者:郑燕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改进护理病情记录的探讨

    护理病情记录是住院病人医疗文件记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记载了病人治疗护理的过程,反应了病人病情的演变,对确保病人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应.卫生部2002年9月1日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下发了有关护理病历书写总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我院于2004年6月1日开始改进护理病情记录书写并应用于临床,现报告如下.

    作者:淡永霞;卢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乙肝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我国为乙肝高发区,乙肝病毒携带者有1.2亿,乙肝患者达3千万.乙肝病毒不仅可引起急性和慢性肝炎,而且是形成肝炎后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病因,传染性强、传播面广.因此对乙肝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在临床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做好患者的思想疏导工作,在精神上予以安慰,使患者感到心情舒畅,增强疾病恢复的信心,增强患者的依从性,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加快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彩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观察及处理措施

    深静脉置管是危重、大手术及慢性消耗性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监测、输液、肾透析和实施全肠外营养的有效的途径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解剖部位的特殊性以及插管和TPN的实施及护理措施等问题带来不少的并发症[1].我们对2000~2005年863例深静脉置管后的各种并发症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现总结如下.

    作者:高春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谈模式病房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

    模式病房建设做为整体护理的试点,其成功与失败将对整体护理的推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模式病房的护士长,则对该试点的运作起着主导作用.护士长的形象和威信的树立,在护士中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其不断加强学习和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作者:韩琼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体内胰岛素缺乏而引起的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病变的综合征,是一种急性代谢性疾病,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应加强观察和护理.

    作者:刘彩霞;陶洪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包头医学杂志

包头医学杂志

主管:包头市卫生局

主办: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