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腺肉瘤一例

金成

关键词:前列腺, 直肠指检, 腰骶部疼痛, 平滑肌肉瘤, 密度不均匀, 排尿困难, 巨大肿块, 病理诊断, 表面光滑, 膀胱壁, 椭圆形, 活动度, 肿瘤, 粘连, 阴性, 血清, 血管, 无压, 手术, 平扫
摘要:患者,男,50岁.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合并腰骶部疼痛半年,于2002年11月15日入院.直肠指检,前列腺Ⅲ°肿大,质Ⅱ°,表面光滑,活动度欠佳,无压痛.血清PSA阴性.CT平扫示前列腺呈椭圆形增大约12.9cm×11.3cm×11cm大小,边缘光滑、密度不均匀,CT值9~40hu,直肠、膀胱受压变形,手术见前列腺巨大肿块,有完整被膜,表面见丰富的曲张血管,肿瘤质柔韧与直肠膀胱壁均有粘连.病理诊断:前列腺平滑肌肉瘤.
包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慢性湿疹中医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急慢性湿疹的临床功效.方法:对湿疹患者32例应用中医理论辩证施治,内服外洗和单纯服药治疗作对照.结果:内服外洗23例治愈,9例好转,短期内无复发;单纯服药11例治愈,16例好转,5例未见效,复发8例.结论:中医对急慢性湿疹配合中药外洗浸泡,做到内外兼治,疗效显著,临床价值极高.

    作者:严亚洁;李跃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宣传单在老年病区的临床应用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护士执行.针对病人和家属展开健康教育活动,是实现整体护理的主要手段.我院从2000年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宣传缺乏个性化的教育,流于形式;而且,健康教育形式单一,经常采取口头宣教方式.表现为单向的灌输式的服务.因此,从2001年起,我科护士视不同病种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单以后,不但使病人的满意率明显上升,而且护理纠纷也显著减少,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凯燕;肖美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如何做好医学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

    医学期刊的编辑在抉择刊稿、编辑加工、出版发行及期刊宣传的整个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自己的才智,进行创造性思维,提出自己的编辑思想和设计方案,并以此统帅全部编辑工作,组织实施具体工程,参加和指导整个出版的全过程.

    作者:于洪;奥日斯娜;张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硬膜外、腰麻联合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随着科学的发展,及空气和环境的污染,使各类型的疾病变的多样和复杂化,在复杂的手术过程中单纯的一种麻醉方法远远不能使手术顺利进行.近年来,我院麻醉科根据不同的各类术式,采取两种麻醉方法,提高了手术速度,确保了病人的安全,尤其妇科一些手术如:子宫癌、子宫内膜癌、盆腔手术、子宫肌瘤等,单一腰麻硬膜外麻醉,难以满足手术要求,我们采用了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效果非常好,具体如下.

    作者:刘桂芳;于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罗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对婴儿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病人硬膜外连续注射0.2%罗比卡因对婴儿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120例健康足月产妇择期在联合椎管内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术,术毕随机等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镇痛组行硬膜外镇痛,注0.2%罗比卡因加0.4ug/ml芬太尼持续48小时镇痛;对照组术毕拔出硬膜外导管.结果:镇痛组镇痛效果满意,对呼吸、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镇痛组产后初乳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5),24小时哺乳3~8次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镇痛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对(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罗比卡因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并能降低术后产妇的应邀反应,促进泌乳素分泌利用母乳喂养.

    作者:王东风;苏雅拉;张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配置抗肿瘤药物的职业防护现状及对策

    近几年来,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都比较复杂.化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多种新药已应用于肿瘤病人化疗中,如连续静脉滴注、动脉给药、导管介入治疗、腹腔埋置化疗泵、膀胱灌注、大剂量的化疗等.医务人员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之中,特别是在治疗操作过程中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则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严重威胁着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作者:白霞;张英芳;尹薇;李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评价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临床分度和CT分度的不一致性.方法:对30例临床分度明确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症状和CT特点进行比较.结果:临床分度与CT分度符合率轻度40%,中度70%,重度100%.结论:HIE的CT分度和临床分度存在着不一致性.

    作者:索文华;张永春;王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烧伤科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烧伤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部门.烧伤科的医疗废弃物,尤其是接触过创面粘有血液、分泌物、渗出物的棉球、纱布、绷带等医疗废弃物,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处理不好极易引起院内交叉感染、再次感染或疾病的传播(如艾滋病、乙型肝炎等).必须要有严格的管理措施.

    作者:牛湘莲;刘春玲;刘丽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接受糖尿病教育与血糖的关系

    近年来,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现代综合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它对患者的自控水平、血糖的控制究竟有多大的作用,我们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探讨了糖尿病健康教育与血糖控制的关系.

    作者:程艳;吴希德;王明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产褥期的观察与护理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到产后6周.在这个时期内,必须加强对产妇的观察、护理及卫生指导,使产妇心身舒适,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避免发生病理变化,以保证母婴顺利渡过产褥期.

    作者:王美英;董俊贤;程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脑出血偏瘫患者静脉输液发生渗漏的观察

    脑出血发生后约60%患者合并有一侧肢体瘫痪.急性期多采用脱水、降压、扩张血管、保护脑细胞等对症支持治疗,药物多以静脉输注为主,临床上由于输注药物较多,输液时间较长,加上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烦躁等症状,很多患者、家属及护士习惯采用患肢输液.为具体了解静脉输液中,输液肢体对静脉渗漏发生的影响,我们对健侧和患侧肢体静脉输液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唐召;赵翠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异常产程的处理及护理

    异常产程分为潜伏期异常、活跃期异常、第二产程异常3种.1潜伏期异常当宫口记分达3分,先露为棘上1cm以上,提示潜伏期异常,引起潜伏期异常的主要原因:①前羊膜囊过大,阻碍胎先露下降.②骨盆入口平面狭窄.③胎头过大.④胎位异常:高直位、不均倾位、面先露等.

    作者:张凤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ISO9001体系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控制程序,加强了消毒灭菌工作,预防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例数,提高了护理质量.方法:引入质量标准管理方法,组织人员学习,完善标准,进行过程管理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规范了护理行为.结果:经过1年的实践,使工作有章可循,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结论:对ISO9001标准的认真落实,是供应室做好消毒灭菌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美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自动血凝实验中影响因素的浅析

    1标本的采集与保存1.1标本的采集采血时,应在采血管上标记清楚患者姓名、编号,尽可能保证每次都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在服药及某些生理状态下(如怀孕,情绪激动,剧烈运动)会对一些凝血试验有影响.

    作者:王建刚;焦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术后早期活动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术后病人早期活动对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病例400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为常规方法和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对术后早期活动的影响是有效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章西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我科从2003年4月~2004年4月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永妹;程建春;王晓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未生育妇女放置吉妮与新体380临床应用比较性研究

    目的:对未生育妇女放置吉妮与新体380后的避孕效果,副反应和续用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种节育器的妊娠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脱落率每百例妇女分别为:0.91,4.73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出血率每百妇女分别为1.61,7.80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续用率每百妇女分别为93.36,95.28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两种宫内节育器均较适于未育妇女放置,但放置难度吉妮大于新体380,出血率、脱环率吉妮小于新体380.

    作者:苏伟;崔俊英;王小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人本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人本论的实质就是将物的管理转变到人的管理上来,注重人文管理,人文管理是强调被管理的对象、主体性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是一种人性的管理,也称作人本的管理.

    作者:栗晨光;王国庆;连奋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年概况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心绞痛与典型心肌梗死之间的心肌缺血综合征,易发展成心肌梗死或猝死,故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常用药物有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抗凝和溶栓剂.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比单一用药疗效好.2000年前,有用尿激酶加中药制剂参麦注射液[1]和加黄芪注射液治疗[2];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中药制剂刺五加注射液[3]、脉络宁[4]和三七总甙治疗[5];以及西药加祛瘀宁心丸[6]治疗的报道.本文综述近6年中西医结合治疗UA的状况.

    作者:张引;朱萱;李红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宫颈局麻行人工流产术150例疗效观察

    我服务站于2001年~2002年,对门诊早孕妇女自愿行人工流产者,术中采用利多卡因、地卡因、阿托品联合用于宫颈局麻,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聂海莲;武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包头医学杂志

包头医学杂志

主管:包头市卫生局

主办: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