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47例临床分析

刘志晶;张玲玲;张爱平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 新生儿, 临床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治疗,并预防其发生,以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方法:回顾1996~2003年我科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儿47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分析.结果:47例患儿临床诊断消化道出血,并寻找病因.主要为重度窒息、自然出血症、糖尿病母儿、颅内出血、NRDS等危重病.结论: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多为应激性溃疡所致,原因多种多样,作为医务工作者应避免导致其发生的各种诱因,积极预防,保证小儿正常生长发育.
包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预防留置导尿患者尿道出血的体会

    目的:为了探讨预防留置导尿过程中引起尿道出血的佳有效措施.方法:自2003年1月开始,对310例实施留置导尿者,采用护士对病人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临床教育方法,与过去采用传统导尿模式实施导尿者300例进行比较,观察临床教育前后两组留置导尿引起尿道出血发生率的变化.结果:临床教育前,尿道出血例数15例,发生率为5%,而临床教育后,尿道出血例数仅1例,发生率降至0.3%.结论:加强留置导尿术的临床教育,可明显降低尿道出血的发生率,此临床教育方法,实施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小,是切实可行的预防尿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经皮穿刺切吸治疗椎间隙感染13例分析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数字成象电脑智能化及纳米技术的发展,肯定了椎间盘突出症开放及介入治疗效果,许多地区已普及到基层医院,手术适应症逐渐扩大,使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也在增长.椎间盘切除术后椎间隙感染是该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任健[1]报道617例手术发生椎间隙感染11例,感染率1.8%.孙刚[2]报道2071例手术发生椎间隙感染29例,感染率1.4%.本组统计1380例,术后椎间隙感染13例,感染率0.9%.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作者:王晓文;武永刚;赵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肝源性糖尿病的饮食护理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饮食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38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肝功能和血糖情况调整饮食.结果:38例中血糖控制在正在范围,症状缓解26例;血糖得到控制,但肝病症状缓解不明显者8例;合并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导致死亡4例.结论:肝源性糖尿病的患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糖和脂肪.

    作者:姚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874例毒物分析

    目的:通过对毒物分析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仪器与化学方法对中毒患者的体液、可疑原药进行分析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数据统计.结果:中毒患者以主动服用药物、农药、鼠药者居多,并发现部分毒物含有国家已禁止生产的成分.结论:毒物分析对中毒患者的解救有很大意义,其数据统计可为临床医生与患者提供帮助.

    作者:杨治国;武希强;孙鲁山;温志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包头医学》稿约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鼻饲时呃逆引起窒息一例原因分析

    鼻饲是对吞咽困难患者给予胃内营养支持的常用方法.鼻饲对进食呛咳的患者,可起到预防吸入性肺炎的作用.但临床上因鼻饲时体位不当或操作不当,往往事与愿违,更增加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机会,严重者可引起窒息.现介绍一例因鼻饲时呃逆引起窒息的病例,旨在临床护理中加强对鼻饲患者的护理.

    作者:韩玉荣;刘佳廉;刘文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一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50岁,主因突发上腹痛3小时伴胸憋、气短于2003年10月29日11时30分求治.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15年,平素不规则降压治疗,血压时有波动.入院查体:Bp24/14KPa,急性病容,心尖部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作者:杨宏飞;米俊卿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浅谈临床中西药合用的注意事项

    目的:避免临床上中西药的不合理应用.方法:从影响药物吸收、代谢、理化反应来说明.结果:中西药不合理应用对人体产生的危害.结论:必须注重在临床上中西药合用的前提条件.

    作者:赵永峰;史福锁;乌仁其木格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甲状腺肿瘤的彩色超声实用价值

    随着彩色超声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甲状腺病变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更为方便、安全和可靠的新的检查手段.本文通过复习有关文献,着重对常见的甲状腺肿瘤超声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讨论.

    作者:李慧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目的:要不断提高我们的业务知识水平,了解和掌握抗生素的分类、作用机制、药理特点、适应症、禁忌症、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等.结论:安全、有效、合理、准确的应用抗生素,并加大宣传和管理的力度,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让患者知道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防止滥用,杜绝和减少药源性疾病,做到有的放矢,合理应用.

    作者:张永安;王燕;冯庆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架治疗的护理

    目的: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正确及时有效的护理,可预防和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使关节功能恢复加快.方法:对25例患者施行外固架术后护理观察其并发症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5例患者只有3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生轻度肺炎,其余患者未发生并发症,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较长期牵引明显增快.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术后有效的护理,可使关节功能恢复加快,能有效的预防和减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白琳;董春梅;于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利凡诺尔配伍米非司酮早中期妊娠引产临床观察

    2002年1月~2004年1月,我院在传统的利凡诺尔引产的基础上加服米非司酮,用于孕14~20周的早中期妊娠引产,现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黄晓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28例

    过敏性鼻炎的发作多与季节有关,它的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或学习,本人采用中药贴敷方法治疗此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具体介绍如下.

    作者:安瑷麒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麻疹患儿的护理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强,据报道,65年以来,由于麻疹减毒活疫苗广泛接种,已控制了流行,儿童患病率逐年下降,发病率下降95%[1].但本地2000年又有上升趋向,原因主要是外流人员流人本地未进行正规及时接种麻疹疫苗引起,现将儿科收治的麻疹患儿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周树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快速病理诊断对乳腺肿块566例分析

    目的:为临床外科医师明确病变性质、确定手术范围.方法:本院1978~2003年送检的566例乳腺疾病手术切除病检标本行快速石蜡病理诊断,其中男性19例,女性547例,全部标本均手术中送检,取材经甲醛、95%酒精、冰醋酸混合液煮沸固定,无水乙醇,丙酮水浴加热脱水;快速浸蜡、切片、HE染色,经俩位以上有经验的病理医师镜检诊断.结果:良性病变329例(58%);恶性病变234例(41%);未能诊断3例(0.5%),每例标本快速石蜡病理诊断后,均于术后常规病理检查,光镜观察,进行对照分析,诊断正确率99.5%.

    作者:李燕;周大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对本院1999年以来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诊治情况做回顾性分析.结果:血糖控制理想29例,病灶不同程度吸收,空洞减小或关闭;血糖控制尚理想13例,10例治疗吸收好转,2例死亡;血糖控制不理想患者14例,治疗后吸收好转6例,8例无好转,痰菌持续阳性,死亡5例.7例死亡患者中死于急性结核恶化及器官衰竭4例,尿毒症2例,大咯血死亡1例.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应积极控制血糖,早期合理抗痨治疗,注意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能较好的控制结核,改善预后.

    作者:于春英;胡东明;毕红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治咳验方一则

    药物组成:大蒜一瓣.用法:将大蒜切细捣匀,取如豆瓣大一块,置伤湿止痛膏中心,每晚洗足后贴双足涌泉穴,次晨揭去,连贴3~5次.

    作者:刘永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206例临床分析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是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之一,容易发生骨折,降低生活自理能力,增加死亡率.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关键在于预防.由于受种族,遗传,居住环境及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地报道的骨质松症患病情况差异很大,为了解我市中老年妇女PMO的患病情况,我们于1999年7月至2003年4月对206例绝经后妇女进行单光子非优势手前臂桡骨中远三分之一处的骨密度进行测定,为诊断和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依据.

    作者:于鸿敏;刘雪君;王莉;李学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目前,临床上联合用药非常普遍,数种甚至十多种注射液混合后静脉给药并不少见,因此,联合用药出现配伍禁忌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5%葡萄糖(5%G、S)注射液静滴,续用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CPX)或氧氟沙星注射液(OFX),结果在输液管的过滤头处可见少量的棕黑色絮状物,这是不是复方丹参注射液与CPX、OFX存在配伍禁忌?配伍变化检索表没有记载,为此,我们做了如下观察实验.

    作者:格根哈斯;杨智慧;姜增庆;蔡利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47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治疗,并预防其发生,以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方法:回顾1996~2003年我科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儿47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分析.结果:47例患儿临床诊断消化道出血,并寻找病因.主要为重度窒息、自然出血症、糖尿病母儿、颅内出血、NRDS等危重病.结论: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多为应激性溃疡所致,原因多种多样,作为医务工作者应避免导致其发生的各种诱因,积极预防,保证小儿正常生长发育.

    作者:刘志晶;张玲玲;张爱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包头医学杂志

包头医学杂志

主管:包头市卫生局

主办: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