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群;范青青
县级公立医院在区域医疗卫生版图中居于承上启下的位次,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太和县人民医院始终坚持行风建设和医疗业务同落实、同检查,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生态,持续提升患者的就医获得感.
作者:祝振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英国有记录的草药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开始深受古希腊与罗马时期医学与哲学家思想的影响.随后英国本土的草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版了许多举世闻名的草药学著作.然而由于受到教育、立法等的约束,英国草药行业的发展步入了低谷,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更是对草药业打击重重.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重新认识到了草药在医疗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相关的支持政策也应运而生,同时对草药安全且有效的要求日益提高,不过这也为这一古老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近年来,中药也在这个具有悠久草药使用传统的国度露头角,更有产品获批上市,这为中药国际化的进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作者:张李赢;丁年青 刊期: 2018年第14期
随着医疗改革步伐的加快,医院的财务管理形势严峻.新的《医院财务制度》突出强调了医院的财务控制和成本管理,有效破解了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文章结合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新制度实施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对完善财务管理措施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作者:郑华;张追影 刊期: 2018年第14期
探讨品管圈对缩短农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上机时间的效果.成立品管圈小组,以缩短农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上机时间为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表和设计农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上机时间调查表,找出现况值和改善重点,制定目标,根据改善重点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并实施.开展品管圈后,农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上机时间由改善前的224min降到改善后的110 min,效果显著.
作者:严平;陈敏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建设完善的护理安全防范机制,改善肿瘤科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0月,自2017年1月起进行肿瘤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调整,充分考虑肿瘤护理安全管理需求,分析各时期肿瘤科患者的行为特点,构建一套完整的安全防范制度,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对照,比较护理安全管理改革前后肿瘤科的护理质量、护理缺陷及投诉率,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改革后,肿瘤科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安全、护理记录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改革后,肿瘤科护理缺陷率及护理投诉率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P<0.05);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改革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P<0.05).结论:针对肿瘤科实际工作需求,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改革,能够有效减少护理缺陷和护理投诉的发生,提升了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李雪飞;王婷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分析疼痛科门诊和病房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的120例疼痛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6~12月的30例门诊患者和30例病房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6月的30例门诊患者和30例病房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基于疼痛科现状的临床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结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门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疼痛科现况的门诊管理和病房管理效果理想,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鲁海勤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管理中引入全面流程管理模式的实施成效.方法:选择医院急诊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行常规护理管理期间收治的患者200例,设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行全面流程管理期问收治的患者20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效率及医护患三方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接诊登记用时、急诊留观登记用时、急会诊人员到达用时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护、患三方护理管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医疗纠纷1例,占0.50%;对照组出现医疗纠纷7例,占3.50%,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引入全面流程管理模式,可增强工作效率,保障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齐淑娟;徐琳;李小燕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调查分析温州市民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态度及行为.方法:将1000名温州市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态度及行为.结果:正确知晓无偿献血年龄的308人,正确知晓无偿献血体重的424人,正确知晓两次献血时间间隔的280人,正确知晓无偿献血者身体状况要求的492人,正确知晓不宜献血情况的364人,正确知晓无偿献血后免费用血政策的374人.未参加过献血者740人,主要原因为工作忙没时间、担心献血不安全.参加过献血的260人,以献血1次者数量多.献血动机为奉献爱心,帮助别人;血库告急,去献血者306人;鼓励周围人献血者392人;今后愿意继续参加无偿献血者602人,今后会鼓励家人或朋友参加无偿献血者930人.结论:了解温州市民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态度及行为,有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献血护理及知识宣传模式,推进无偿献血有效进行.
作者:张陈伟;郑静;厉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后高危管道风险评估表,探讨其在肝胆外科术后患者高危管道中非计划性拔管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医院进行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11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高危管道风险评估表,观察组采用改良后高危管道风险评估表进行风险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使用改良后的高危管道风险评估表,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改良表格应用于肝胆外科高危管道留置的患者,有助于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作者:陈烨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以CNKI为数据源统计CSSCI(含来源期刊、扩展版来源期刊)收录的上海中医药大学1998~2016年论文.借助CNKI计量可视化工具,对120篇样本的总体指标、年代分布、学科与期刊分布、作者与合作情况、引用与基金支持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统计提示,为提高CSSCI论文的质量与数量,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整体研究水平,中医药院校对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扶持亟待加强.
作者:张亚妮;胡蓉;杨奕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分析FOCUS-PDCA程序在持续改进妇产科护士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建立质量改进小组,按照FOCUS-PDCA程序中的9个步骤,对影响护士培训效果的原因进行发现、总结和分析,并通过分层级管理和改变培训方式等对妇产科护士培训管理进行改进,将FOCUS-PDCA程序实施前后护士理论考试成绩均分、操作考核均分、护士对培训效果满意度等项目进行比较.结果:FOCUS-PDCA程序实施前后护士理论考核均分、操作考核均分、护士对培训效果满意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FOCUS-PDCA程序对妇产科护士培训管理效果的提高,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陈丽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设备配置及运行现状,建立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方法:采取入社区卫生医疗机构调研、督导检查和座谈讨论3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对柯桥区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设备配置、建筑布局、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等方面展开调查评估分析,将13家不合格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结果:供应室分区布局基本符合要求6家,达标率为31.57%,60%以上没有实行消毒供应室分区管理,实施专用三通道只有5家,70%以上无污净专用通道等必要的布局;消毒供应室设备设施配置达标率为15.78%~42.10%,大部分消毒供应室的基本设备设施配置不到位;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符合全部要求的医院只有3家,达标率为15.78%.结论: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有13家的设备配置、建筑布局、清洗消毒灭菌效果质量得不到保障.建立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实施4个多月大大缩减了各基层医院的运行成本,同时提高了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风险,保障了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
作者:王灵红;俞宝法;马黎;陈炜;赵玉娟;谢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研讨甲状腺手术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实施中医护理服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医院行甲状腺手术的8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标准进行干预,观察组施行中医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发生喉返神经与喉上神经损伤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患者推行中医护理服务,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状况、提升其服务满意度,且在预防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损伤、促进机体康复方面也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4期
上海中医药大学校级教学实验中心专业上主要涵盖中医学、中药学、基础医学实验和临床技能实训四大模块.经过长期实践,整合基本实验教学资源,研究性实验教学资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构建了“三位一体、医药融通”的中医药实验教学平台.
作者:洪芳;张彤;可燕;李福凤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内镜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60例患者进行研究,均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医院接受内镜诊疗,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0例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30例,对两组患者的内镜生物检测合格率与各类感染发生率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内镜生物检测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各类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内镜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内镜生物检测合格率,控制内镜室各类感染发生率,避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还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护理意识,从而保证内镜护理管理的安全性.
作者:李伟红 刊期: 2018年第14期
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工作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督导标准、督导形式和督导队伍三方面指出高校督导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建立科学评判标准、丰富督导内容、健全督导队伍三方面进行改进,以期进一步完善教学督导体系.
作者:常学辉;孙燕;张良芝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活动评分表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管理质量提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5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采取分床法,将病床平均分配给护士,观察组应用护理活动评分表进行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护士对于分配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管理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基本满意人数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护理过程当中,护理活动评分表护理管理的效果理想.
作者:徐贾英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医院超声科管理工作中实施预约制度的临床效果.方法:医院于2016年12月在超声科实施预约制度,选择2016年5~7月在医院超声科进行常规检查的82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5~7月预约制度模式下来医院超声科检查的82例患者为观察组,记录预约制度实施后检查患者人数、预约患者人数及预约达到情况,比较两组的满意度.结果:预约制度实施后,通过预约的检查人数、预约患者人数及预约达到率显著上升,观察组对检查模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超声科实施预约制度,效果确切,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胡燕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口腔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和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6月在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1~3月就诊者设为实施前组,2017年4~6月就诊者设为实施后组.实施后组实施集中管理后在器械回收等方面给予有效管理,比较两组的消毒结果,以及口腔护理的工作量和效率等.结果:两组器械的湿包率方面,两组差异显著(P<0.05);清洁率方面,实施后组明显高于实施前组(P<0.05).实施后口腔科室护士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医生和护士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服务质量、护理质量、收回供给及时度实施后组均高于实施前组(P<0.05).结论:对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诊疗器械集中管理,对使用后的诊疗器械进行集中回收、清洁、消毒、灭菌,不仅可以减少工作时间,降低消毒中心的工作量,提高消毒灭菌质量,还能提高口腔科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效率,保证患者的就医安全,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导管标识管理方案对心内科介入导管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1月,自2017年1月起在心内科一个楼层实行导管标识管理,针对患者住院期间的介入导管护理安全问题进行管理制度调整,制定各类导管标识,规范护士的护理行为,要求护士按照导管标识来执行对应的监测和护理,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对照,比较实施导管标识管理方案前后心内科介入导管管理质量评价,比较实施前后心内科介入导管相关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并采用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在实施导管标识管理方案后,心内科的专科护理、护理安全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在实施导管标识管理方案后,心内科整体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介入导管相关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实施导管标识管理方案后,心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心内科介入导管管理中实施导管标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并推广了标识化管理的意识,全面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周莉;姬国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