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临床护理》稿约

关键词:中国
摘要:
中国临床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路径在肝细胞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在肝细胞癌手术患者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的应用和效果。方法2012年6~10月收治的120例肝细胞癌患者实施临床路径(观察组),2012年1~5月收治的120例肝细胞癌患者不实施临床路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日、术前等待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后,肝细胞癌患者的住院日、术前等待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较前减少,患者满意度较前增加。结论在肝细胞癌手术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有效降低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减少了患者术前的等待时间,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戴巧艳;吴晓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研究脑卒中患者发生吞咽障碍后给予不同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以不断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发生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内容,对比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吞咽功能分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可以进食普食的患者多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改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而改善患者饮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管理方法的探讨

    注重人的内心世界,实行情感互动,可以激发护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消除每位护理工作者的消极情感,以真情感人、情感感化的人性化管理的方法激发护士长和护士进取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提高护理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及影响力,从而全面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护士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

    作者:瞿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门诊干预进行孕期体质量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门诊干预新生儿体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单胎20~24周的孕中晚期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产前检查,观察组定期接受门诊指导,实施孕期体质量控制。观察2组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窒息、孕妇妊娠方式、产程阻滞、产后大出血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巨大儿、剖宫产、产程阻滞、新生儿窒息、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孕妇接受门诊指导进行孕期体质量管理,有利于妊娠结局。

    作者:涂红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二级医院护士对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现状调查及对策

    目的:调查二级医院护士对住院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方法,提高其评估的准确性,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方法自制问卷调查表,对206名临床护士进行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内容的知晓程度、完成情况、评估的依从程度的调查。结果护士对评估内容的知晓和完成调查得分高的前3项内容是“年龄、卧床时间、手术时间”;对评估内容依从性调查得分高的前3项内容是“年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病史、肢体制动”,调查结果不理想。结论护士对住院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的内容掌握和评估准确度有待提高,应加强护士相关理论知识培训,提高护士风险评估的认识水平。

    作者:侯水珍;付海英;张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声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课程标准的高职《母婴护理》教学实践

    《母婴护理》是高职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整体思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等问题,是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方向。

    作者:熊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冬病夏治后皮肤反应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冬病夏治对小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有较好疗效,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在药物敷贴后部分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如局部皮肤发热、发红、瘙痒、皮疹甚至出现水疱、渗液、化脓等,若不及时正确处理,易发生感染,给患儿造成痛苦,引起家长不满。我科运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冬病夏治后皮肤损伤,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诊动脉栓塞治疗交通伤致大出血的护理

    回顾性分析53例交通伤导致的大出血经急诊动脉栓塞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护理过程。53例患者均成功行急诊动脉栓塞治疗,手术操作时间为30~65 m in ,均能顺利发现出血动脉并进行栓塞治疗。其中3例多发伤的患者于动脉栓塞过程中由于出血量过多,抢救无效死亡,11例患者动脉栓塞完成后直接进入IC U进一步治疗,39例患者动脉栓塞完成后行骨科手术治疗。急诊动脉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薛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护理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是指有剖宫产手术史者再次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既往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1],属异位妊娠,是剖宫产远期的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进行诊治,可造成子宫大出血、子宫破裂、胎盘植入问题,严重时,将会危及孕产妇的生命安全[2]。子宫动脉栓塞术是目前首选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血管损伤所致的大量阴道出血,创伤小且安全有效,同时能够保留生育功能。现将11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薛旭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例精神病患者噎食窒息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

    精神病患者是噎食窒息的高危人群,尤其是老年精神病患者。由于发生迅速,死亡率极高。精神病患者常常出现抢食、贪食、亚木僵状态,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易引起锥体外系反应,造成吞咽肌肉不协调,食物阻塞在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第一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引起窒息。如果未能及时发现,进行有效抢救,将危及生命造成猝死。我科成功抢救1例因噎食窒息昏迷7h的患者。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护理岗位分级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随着护理服务模式的转变,对护理岗位分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岗位设置科学、岗位职责明确、岗位培训细化、岗位考核量化,使护理人员付出与薪酬待遇相匹配,通过岗位管理更好地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因此,卫生部于2011年10月发布“关于确定22家岗位管理试点医院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我院作为护理岗位管理试点医院之一,结合我院已开展的绩效考评工作,基于护理岗位分级,进一步完善了绩效分配体系。

    作者:刘于;曾瑞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OAB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健康教育、膀胱训练、盆底肌锻炼、生活方式干预及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干预第7天、15天、30天观察患者排尿症状、储尿期的单次尿量和膀胱大容量情况,评价生活质量(QOL)。结果①干预第15天、30天观察组患者尿频、尿急和夜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②干预后2组储尿期的单次尿量及膀胱大容量逐渐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③干预第15天、30天观察组的QOL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治疗OAB,较单纯药物治疗更能有效地改善排尿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丽;姚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术中自体血回输在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IBS )在抢救失血性休克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术中配合。方法回顾2012~2013年15例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中行IBS的应用效果。在回输自体血前后20 min ,分别抽取桡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测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比容(Hct)、酸碱度及电解质水平,同时记录这两个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结果回输后 Hb、Hct、SBP、DBP均有明显提高,Hb由(53北.33±21.47) g/L升至(70.60±21.82) g/L , Hct由(17.80±6.37)%升至(23.3±5.42)%,SBP由(83.53±10.41) mmHg 升至(104.20±13.46) mmHg ,DBP由(48.53±6.43) mmHg升至(65.07±7.97) mmHg ,HR由(118.07±14.87) bpm降至(88.27±15.15)bpm。结论 IBS能维持有效循环的稳定,安全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馨;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质量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在手术器械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为探讨消毒供应可追溯管理系统在手术器械中的应用效果,规范手术器械管理流程,为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疗成本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扫描条码的形式,追踪器械在供应室从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到发放以及在手术室使用的整个过程。应用质量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后,手术器械灭菌合格率99种.9%,不合格物品追回率100%。通过质量全程追溯管理保证了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有效地避免了器械包下落不明难以查找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麦小娟;邓永青;蒋松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国临床护理》稿约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沙袋包扎带的制作与应用

    心血管内科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术后为防囊袋渗血,均需用约0.75 kg 沙袋压迫6~8 h。早期采用沙袋手按压,后用自制四头带包扎沙袋压迫,由于交叉打结,致使局部高耸不平整,影响患者颈部活动。针对伤口沙袋压迫容易移位、传统的人工压迫费时费力和简易四头带包扎致局部不平整影响患者颈部活动的问题,2013年1月,我们设计制作了一款新型沙袋包扎带,经过52例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王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面罩湿化给氧在老年患者体外循环术后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和评价经面罩湿化给氧在老年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心血管外科行体外循环手术病例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实验组33例。实验组采用经面罩湿化给氧系统进行加温湿化高流量氧疗,对照组采用常温蒸馏水湿化瓶装置联合储氧面罩氧疗。比较2种氧疗方式对2组痰液黏稠度、舒适度改变、肺部啰音、无创呼吸机辅助、二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临床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组在痰液黏稠度、舒适度改变、肺部啰音、无创呼吸机辅助、二次插管或气管切开方面均好于对照组。结论经面罩湿化给氧系统明显改善了常规氧疗效果,不仅帮助排痰、提高了氧疗舒适度、减少了呼吸道并发症,而且可促进术后呼吸功能恢复,降低了二次插管风险。

    作者:徐芬;刘菊;熊显兵;吴月;王晶;杨林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人员不同干手方法的探讨

    目的:对3种不同干手方法的成本及效果进行比较,为临床护理人员选择合适的干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临床护理人员分别使用原浆消毒纸组、医用擦手纸组及高压消毒毛巾干手。干手后采用手细菌培养+菌落计数比较3种方法的消毒效果,并计算其成本。结果上述3种干手方法的手细菌监测结果均合格,但使用原浆消毒纸成本低。结论使用原浆消毒纸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干手,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能提高护理人员正确干手的依从性。

    作者:赵红娟;翟颖斐;马晓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费用调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费用调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血液透析患者6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费用调适护理,比较2组治疗依从性、放弃治疗情况、自杀率、生活质量和社会回归率。结果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社会支持得分和社会回归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费用调适护理有利于解决血液透析者的经济之忧;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回归率。

    作者:田桂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临床护理杂志

中国临床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武汉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