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樱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细胞自噬相关因子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为完善其病理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5例,按照颈动脉斑块分级分为三组:Ⅰ级21例、Ⅱ级35例、Ⅲ级29例,并以33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抽取空腹肘静脉血,采用WB法测定自噬相关因子LC3-Ⅱ/LC3-Ⅰ与Beclin-1的蛋白表达量,采用ELISA法测定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结果 对照组、Ⅰ级斑块、Ⅱ级斑块、Ⅲ级斑块的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和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依次升高(P<0.05);经Pearson分析,LC3-Ⅱ/LC3-Ⅰ表达与IL-1β、IL-6和TNF-α水平之间,Beclin1表达与IL-1β、IL-6和TNF-α水平之间均呈线性正相关(P<0.05);经秩相关分析,颈动脉斑块分级与LC3-Ⅱ/LC3-Ⅰ、IL-1β、IL-6、TNF-α之间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细胞自噬能够通过与炎性反应的相互作用影响斑块稳定性,可能为其病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朱应斌;项廷杰;林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路径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80例胫骨平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术后康复积极性及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康复积极性高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随访时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路径能够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康复积极性,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燕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剥离椎旁肌后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手术指标、术后2周与6个月时的VAS疼痛评分、术后下地前及随访时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结果 观察组临床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术后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间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传统方法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患者恢复更快,不仅能起到较好的复位效果,还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
作者:沈伟东;王金法;纪敏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文章对手术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模式,探讨手术室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患者应激状况的影响.全程无缝隙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手术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皮质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萍儿;赵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文章将真菌所致院内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比是否接受真菌检验诊断并针对性抗生素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真菌所致院内感染的患者接受真菌检验诊断并针对性抗生素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极大缩短患者的真菌转阴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郑文颖;陈海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文章对71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进行意外事件的防范、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安全用药的预见性护理、随访的全程护理风险管理,观察风险防范管理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可减少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郭颖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早期足月分娩的妊娠期因素及新生儿并发症情况.方法 分析130例新生儿及其母亲的临床资料;根据胎龄划分为早期足月儿(61例)、完全足月儿(69例),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基本情况、妊娠期并发症及合并症情况,分析早期足月分娩的危险因素.在早期足月组中进一步分出两个亚组,胎龄37周~37周+6亚组(30例)与胎龄38周~38周+6亚组(31例),比较两组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早期足月组孕产妇的高龄状况(≥35岁)、妊娠次数>1次、瘢痕子宫、剖宫产、分娩次数>1次、胎膜早破、羊水异常、胎位异常、妊娠期高血压、多胎妊娠、胎盘异常、子宫肌瘤的比例及新生儿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完全足月组(P<0.05);早期足月组中37周~37周+6的新生儿重症病房入住率、感染性疾病、脑损伤、高胆红素血症、喂养问题、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湿肺比例均显著高于38周~38周+6组(P<0.05).结论 孕产妇高龄、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及瘢痕子宫等可能引起早期足月分娩;相比于完全足月新生儿,早期足月儿有更大几率发生并发症.
作者:赵瑞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胺碘酮和厄贝沙坦联合应用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胺碘酮治疗,研究组应用胺碘酮和厄贝沙坦进行治疗;3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律失常效果,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评估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1月和3月基本治愈率和心律失常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3月后,2组的APACHEⅡ、SV、LVEF、LVESD和LVE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和三个月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胺碘酮和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心律失常得到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心功能明显提高,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潘宏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噻托溴铵结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VC、FEV1%和FEV1/FVC%等指标均比对照组高,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采用噻托溴铵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治疗,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董洪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在临床早期病情病程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与同期120例健康体检儿童(健康对照组)的临床资料作对比.结果 手足口病组重症型患儿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的例数均显著高于普通型(P<0.05).入院时,重症型患儿的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水平均高于普通型,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患儿的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水平均低于入院时,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在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判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汪芳华;胡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文章对急诊科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途中进行相关护理干预,观察转运过程中患者的情况、护理纠纷等,探讨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中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院内转运中的急诊科危重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缩短院内转运时间,降低转运途中意外情况的发生.
作者:杜雅明;孙永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文章对血液透析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探讨行集束化护理对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效果.结果显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行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概率.
作者:郑秀儿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析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缺铁性贫血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葡萄糖酸亚铁口服液,观察组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后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铁水平三项实验室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实验室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优于葡萄糖酸亚铁口服液,且安全性更好.
作者:何惠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s,MPD)患者的JAK2V617F点突变的突变率,分析其与患者的血液学特征、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BCR/ABL阴性的M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实验室各项检测指标及JAK2V617F点突变情况.结果 68例MPD患者中,检出JAK2V617F突变45例,突变率66.18%;其中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2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mbocytosis,PT)16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27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不管是否JAK2V617F点突变,MPD患者中PV患者的WBC、TT、Hb及D-D、Fbg均显著升高(均P<0.05);PV患者中JAK2V617F点突变阳性患者的WBC、TT、Hb及D-D、Fbg水平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5),PLT、APTT及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D患者发生JAK2V617F基因突变率较高,且阳性突变患者凝血功能及血细胞计数存在明显异常.
作者:陈幼芬;徐琴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观察保守治疗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重症胸外伤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重症胸外伤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保守治疗,观察组接受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住院时间、止痛药用量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2 h、术后24 h、术后48 h和术后72 h,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镇痛药用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
作者:方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杭州市拱墅区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确定1000名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运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调查对象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杭州市拱墅区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为83.3%.X2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生活状况、体育锻炼情况、自身健康满意度、吸烟情况、中医药方法保健情况、中医药治疗次数和自评医疗技术水平的居民的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天锻炼、不吸烟、总是进行中医药保健、中医药治疗次数大于等于5次、自评医疗技术水平很好、对中医药持正面看法的居民对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较高(均P<0.05).结论 杭州市拱墅区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较高,体育锻炼情况、吸烟情况、中医药方法保健情况、中医药治疗次数、自评医疗技术水平和对中医药的看法是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吕星杰;刘新功;金爱军;牛虹懿;周心驰;周洁;朱晨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行强化沟通机制的应用效果.方法 比较医院强化沟通机制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数量及工作满意度.结果 强化沟通机制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 强化沟通机制实施1年来,4个季度满意度分别为:86.02%、90.32%、92.47%及95.70%,逐渐提高(P<0.05).结论 强化沟通机制管理能够减少消毒供应中心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相关科室满意度.
作者:蒋丽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改进排班模式对呼吸内科护士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呼吸内科20名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在现有的人力资源下,改进传统排班的模式,实施连续不间断的APN排班,每班设1名组长,按照新老搭配的原则开展护理工作.比较排班模式改进前后护士拖班现象、职业倦怠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改进排班模式后,拖班现象改善显著(P<0.05);护士的职业倦怠感各项评分均低于改进前,护士的家庭生活、身心健康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优于改进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排班模式实行APN连续排班能够减少拖班现象,有效改善护士的职业倦怠感和生活质量.
作者:杨晓丹;倪静静;傅佳佳;周晓玲;邵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介入栓塞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后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12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整体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各61例,统计患者的术后出血量、血β-hCG转归时间、月经来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整体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血β-hCG转归时间、月经来潮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护理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栓塞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后的整体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干预效果好.
作者:周腾;陈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金天保宁对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 qn,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金天保宁1# tid.收集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数据.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月后、3月后、6月后的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96%、98%、98%,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84%、85.7%;治疗组3月内疗效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金天保宁有助于降低NIHSS评分,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苏小玲;裘昊;张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