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伟东;王金法;纪敏杰
目的 探讨初产妇女阴道分娩半年后盆腔器官和肛提肌状态的动态和静态磁共振特点,为临床防治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40例行产后MRI盆底检查的初产妇女以及同期行MRI盆底检查的产前健康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列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女性分娩半年后的盆腔器官情况以及两组女性肛提肌动态与静态磁共振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中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者23例(57.5%),其中子宫脱垂5例,阴道前壁脱垂11例,阴道后壁脱垂4例,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脱垂3例;POP产妇用力相LH相、LPA水平均较正常组增长,观察组MRI检查用力相H线、M线、LH以及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女阴道分娩半年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提肛肌损伤级功能减退,并发盆腔脏器脱垂;可能与肛提肌裂隙增宽以及提肛板角增大有关.
作者:朱成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文章对急诊科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途中进行相关护理干预,观察转运过程中患者的情况、护理纠纷等,探讨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中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院内转运中的急诊科危重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缩短院内转运时间,降低转运途中意外情况的发生.
作者:杜雅明;孙永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8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研究组给予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评估临床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48h的血气指标,观察患者预后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氧分压(PaO2)和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显效率为80.49%(33/41),对照组为70.73%(29/41);研究组改用有创通气和死亡总发生率为7.32%(3/41),对照组为17.07%(7/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气状况,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云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干预;评估2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上述3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P<0.05).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治疗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张茜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细胞自噬相关因子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为完善其病理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5例,按照颈动脉斑块分级分为三组:Ⅰ级21例、Ⅱ级35例、Ⅲ级29例,并以33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抽取空腹肘静脉血,采用WB法测定自噬相关因子LC3-Ⅱ/LC3-Ⅰ与Beclin-1的蛋白表达量,采用ELISA法测定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结果 对照组、Ⅰ级斑块、Ⅱ级斑块、Ⅲ级斑块的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和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依次升高(P<0.05);经Pearson分析,LC3-Ⅱ/LC3-Ⅰ表达与IL-1β、IL-6和TNF-α水平之间,Beclin1表达与IL-1β、IL-6和TNF-α水平之间均呈线性正相关(P<0.05);经秩相关分析,颈动脉斑块分级与LC3-Ⅱ/LC3-Ⅰ、IL-1β、IL-6、TNF-α之间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细胞自噬能够通过与炎性反应的相互作用影响斑块稳定性,可能为其病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朱应斌;项廷杰;林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测量杭州市初产妇社会网络现状,分析其对产前抑郁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立意抽样的方式,选取杭州某妇产科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075名初产妇,利用爱丁堡抑郁量表(EPDS)和社会网络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杭州市初产妇产前抑郁的发生率为27.3%,EPDS分值6.75(3.34;孕妇居住地、教育程度、丈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性格、家庭条件、初产妇职业类别、是否计划怀孕、有无不良孕产史对产前抑郁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低分组的社会网络总分、网络多样性、网顶、网差对产前抑郁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住在城镇或农村、离异或未婚、性格内向、计划外怀孕、有不良孕产史、社会网络总分低是产前抑郁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社会网络是产前抑郁的保护因素,对初产妇的心理状况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雪妮;郭清;陈浩;章宝丹;王玮珏;周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改进排班模式对呼吸内科护士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呼吸内科20名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在现有的人力资源下,改进传统排班的模式,实施连续不间断的APN排班,每班设1名组长,按照新老搭配的原则开展护理工作.比较排班模式改进前后护士拖班现象、职业倦怠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改进排班模式后,拖班现象改善显著(P<0.05);护士的职业倦怠感各项评分均低于改进前,护士的家庭生活、身心健康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优于改进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排班模式实行APN连续排班能够减少拖班现象,有效改善护士的职业倦怠感和生活质量.
作者:杨晓丹;倪静静;傅佳佳;周晓玲;邵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文章对血液透析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探讨行集束化护理对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效果.结果显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行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概率.
作者:郑秀儿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CT、MRI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胰腺疾病患者120例MSCT和MRI增强扫描资料,其中经病理诊断为胰腺癌58例、慢性胰腺炎62例;评价胰腺病变影像学特征与病变性质的关系,分析联合应用鉴别诊断胰腺癌的临床价值.结果 胰腺癌组患者影像学表现多为胰腺体组织增大、胰腺周围组织及大血管的侵犯、胰腺周围淋巴结肿大、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不明显;慢性胰腺炎组患者多表现为病变内及病变周围囊肿、病变钙化如斑片状钙化、动脉期强化明显、胰、胆管扩张;两组各种病变类型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MSCT和MRI综合鉴别诊断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结果准确性均优于单独使用MSCT或MRI(均P<0.05).结论 联合应用MSCT和MRI综合鉴别诊断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准确性均优于单一影像技术,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金韬;王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文章对照观察单用糖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熊去氧胆酸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有效降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效果优于单用糖皮质激素.
作者:孟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文章对71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进行意外事件的防范、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安全用药的预见性护理、随访的全程护理风险管理,观察风险防范管理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可减少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郭颖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焦点解决疗法团体心理辅导在胃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焦点解决疗法团体心理辅导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胃癌常规护理,心理辅导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用焦点解决疗法团体心理辅导;对比两组胃癌手术患者干预前后的应激反应、焦虑与抑郁情绪、希望水平.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心率与收缩压及焦虑、抑郁、希望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前,心理辅导组患者的心率与收缩压低于对照组,焦虑、抑郁、希望水平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围术期患者接受焦点解决疗法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应激反应,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和希望水平.
作者:韩莹毅;谢月华;夏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剥离椎旁肌后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手术指标、术后2周与6个月时的VAS疼痛评分、术后下地前及随访时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结果 观察组临床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术后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间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传统方法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患者恢复更快,不仅能起到较好的复位效果,还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
作者:沈伟东;王金法;纪敏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文章将真菌所致院内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比是否接受真菌检验诊断并针对性抗生素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真菌所致院内感染的患者接受真菌检验诊断并针对性抗生素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极大缩短患者的真菌转阴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郑文颖;陈海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文章调查绍兴文理学院医务室就诊学生的门诊疾病类型、发病率较高疾病,分析该高校学生转外就医门诊疾病的类型和治疗效果.高校学生转外就医门诊疾病类型较为多样化,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占比较高;建议高校医疗建设应针对性进行健康宣教,并根据学生就诊需求进行改革,提高大学生的医保政策知晓率.
作者:张利娟;陈伟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或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用于混合痔治疗的效果区别.方法 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行手术治疗的96例混合痔患者分成DG-HAL组和PPH组各48例,比较两组的手术、住院及创面愈合所需时间、近期疗效、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1年半的复发率和满意度.结果 DG-HAL组的手术、住院及创面愈合所需时间均明显少于PPH组(P<0.05),2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G-HAL组术后24h、术后7d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PPH组(P<0.05),2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G-HAL组术后后期复发率高于PPH组,满意度低于PP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和DG-HAL治疗混合痔都能获得良好的疗效,DG-HAL可缩短手术、住院和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远期复发率较低.
作者:董伍真;蔡成;王建平;张天明;金晰函;杜金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教育对肺癌手术患者希望水平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68例择期肺癌手术患者中33例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对照组),35例接受聚焦解决教育模式护理(聚焦解决教育组);采用Herth希望水平量表(HHI)评估两组患者的希望水平,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评估患者的负性情绪.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希望水平、焦虑抑郁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的希望水平和焦虑抑郁情况均改善,且聚焦解决教育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焦解决教育能够显著改善肺癌手术患者的希望水平和负性情绪.
作者:罗淑辉;谢小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行强化沟通机制的应用效果.方法 比较医院强化沟通机制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数量及工作满意度.结果 强化沟通机制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 强化沟通机制实施1年来,4个季度满意度分别为:86.02%、90.32%、92.47%及95.70%,逐渐提高(P<0.05).结论 强化沟通机制管理能够减少消毒供应中心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相关科室满意度.
作者:蒋丽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温州地区农村和城市中老年妇女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 UI)患病状况及就诊情况,探讨导致中老年妇女UI城乡差异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温州市区及农村≥40岁有性生活史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按照被调查者的常住地不同,分为城市组和农村组,了解城市组和农村组被调查者一般情况、3种类型UI的患病情况及就诊情况,并分析中老年妇女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高危因素.结果 城市组UI的总患病率38.3%(106/276),其中SUI的患病率25.4%(70/276);农村组UI的总患病率为46.2%(158/341),其中SUI的患病率为34.8%(119/3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咳嗽、高血压病、产次≥2次这3个因素是中老年妇女SUI高危因素.城市组和农村组的文化程度、分娩方式、产次、体重指数、便秘、高血压、慢性咳嗽及绝经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农村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患病率高于城市妇女;慢性咳嗽、高血压病史、产次≥2次是中老年妇女SUI的独立危险因素;农村妇女较城市妇女多产、高血压发病率高、文化水平低、超重率高及绝经率高的状态可能是农村妇女UI发病率高于城市妇女的原因.
作者:陈聪;郭敏;陈育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04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率、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中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作者:吴蓉蓉;施方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