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
太极图中间为什么不用一条直线分两方,而要用反S形呢?这是因为反S形象征着太极图是不停地在维持着阴阳的动态平衡.因此,我们养生一定要注意协调阴阳.阴阳平衡就是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着一种协调的状态.其实质是阳气与阴精的平衡,也就是人体各种功能与物质的协调.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所以我们养生的宗旨就是维系生命的阴阳平衡.
作者:许力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太极拳,在我国早期曾称为“长拳”、“棉拳”、“软手”……直到清乾隆年间,山西王宗岳著《太极拳论》一书时,才确定为“太极拳”.它的起源与传承者大致有唐朝的许宣平、明代的张三丰和清代的王宗岳等,后因练太极拳弟子越来越多,而且大部分人都拜师于陈氏门下,故又有陈王廷创太极拳之说.虽是众说纷纭,但它汲取戚继光长拳之精髓,结合古代导引、吐纳气功和中医经络、阴阳五行学说以及道教太极八卦理论等为基础却是事实.太极拳蕴含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朴素哲理,特别是内涵了中医“自我暗示”理念,无可否认.
作者:祝步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还记得故乡雉水蒲塘有这样一首情诗,把对“夜”的难舍发挥到极致:“月照窗纱,影儿西斜,恨不能双手托住天边月,问老天:你闰年、闰月,为何不闰夜.”然而多少年来,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欢呼黎明,赞美清晨,讴歌白昼,甚至颂扬黄昏.而对于黑夜,人们却总是把它与不幸联系起来,跟邪恶等同起来,使之成了苦难的象征,暴政的别名.其实黑夜也有值得吟唱之处.每当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它则静悄悄,寂幽幽,以宁静取代了白天烦人的嘈杂喧嚣,赐给人们以静谧安适的环境氛围.此时你可以消累解乏,舒心躺眠,安然酣睡,为明天的战斗养精蓄锐;也可以潜心求索,专注地工作.多少雄文华章是在夜的书桌上挥就,多少战案胜算是在夜的帷幄中谋成,多少难题奥秘在夜的氛围里破解…
作者:孙祥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在东坡留给后人数量空前、堪称“苏海”的文化遗产中,有许多养生的精华值得我们研究、继承和发扬光大.东坡养生的论著和经验极为丰富,重视修身养性,是他养生之道的一大特色.“思无邪”乃是东坡十分喜爱的养心诀和座右铭.“思无邪”三字为后世所注目,源于孔子评价《诗经》的名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古今学者对孔子这句话的解释和评价甚多,且不尽相同.而东坡则对此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相关的论著有:论思之“思无邪”(《思堂记》)、养生之“思无邪”(《续养生论》)、心斋之“思无邪”(《思无邪斋铭并叙》)、内丹之“思无邪”(《思无邪丹赞》)等等.
作者:贺守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小陈是个高中二年级的学生,虽然体型偏胖,可仍然活泼好动,喜欢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特别喜欢踢足球,但近来操场上很少见到他矫健的身影了,就算同学们再三邀请也被他拒绝了.原来自天气转热以来小陈多了桩心事,腹股沟处又红又痒,踢完球后就更厉害了,又不好意思去看医生,痒得厉害时就偷偷地去药房买了支“肤轻松”,刚涂时痒是好了些,但没过两天皮损越来越大,还是瘙痒难忍,有时痒得他坐立不安,时不时要偷偷抓几下,细心的妈妈发现了这种变化,经一番软磨硬蹭,小陈才同意和妈妈来医院看医生.
作者:李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急性脑血管病(俗称中风)是一种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疾病,后遗症严重,是造成老年人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临床上,中风又有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之分,前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又称脑梗死.这两类中风原因不同,治疗措施也不一样.对于缺血性中风,临床上一般采用抗凝血和扩血管治疗,而对于出血性中风就不能采用此种治疗方法,否则会加重出血,使病情更加危险.
作者:沈权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两岁的孩子开始喜欢对爸爸妈妈说“不”.他们会故意做一些大人禁止他们做的事情,违抗大人的要求,总是想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经常干出一些别出心裁的事.伴随着行为的反抗和异常,孩子的情绪也爱走极端.一会儿高高兴兴,活泼可爱,一会儿暴躁不安,乱发脾气.这是孩子一生中第一次表现出的“反抗性”.
作者:钟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孙思邈,人称“药王”,是唐代杰出的医学家.其毕生的医疗经验及一整套养生方法,载于他93岁时撰写的巨著《千金方》中.今就孙氏的饮食养生思想阐述如下:关于饮食与健康的关系,“药王”认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什么才为“食宜”呢?他认为“厨膳勿使脯肉丰盈,常会俭约为佳,每学淡食”.“淡食”包括清淡素食及低盐饮食两个方面.他的观点是“咸多促(短)人寿”.这和现代医学家认识是一致的.食盐量过大易引起高血压、冠心病,而高血压所致的脑溢血和心脏病已是人类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此处“淡”,还含有多进素食的意思.
作者:李育霖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田园诗人,其一生与酒有不解之缘.为了种秫酿酒,陶渊明不惜家人口粮与妻子争执.萧统《陶渊明传》载:“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因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他每逢酒熟时,就取下头上的葛巾过滤酒,过滤完毕,仍把葛巾戴在头上.他住的家里面,有块大石,喝醉了,就躺在石上,故名醉石.
作者:徐如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防治心脏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阿司匹林卓有成效,但前提是用法要正确.你不妨对照一下,你用对了吗?用阿司匹林,须注意以下几点.1.掌握佳剂量阿司匹林为何能在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中建功立业呢?奥妙在于此药有一个绝活,能够阻止体内一种称为前列腺素的荷尔蒙合成,而这种荷尔蒙可以促进血小板凝固,形成导致心肌梗死、中风和其他心血管病灾难的血栓.
作者:汪玉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在华夏大地上,有许多风景迷人的大峡谷,新疆的温宿大峡谷就是其中之一.友人提醒我:赴疆时,温宿大峡谷是不容错过的地方.带着对温宿大峡谷的向往,5月中旬,结束新疆拜城县之旅,穿过莽莽戈壁,一路颠簸来到位于温宿县境内天山山脉中段南麓的温宿大峡谷.随着车子前行,雄伟的温宿大峡谷由远而近渐渐扑入我的视野,峡谷的轮廓由暗而明,当车子停在检票口时,定睛一看,眼前的大峡谷就像一个天设地造的巨大盆景展现在人们面前.
作者:耕耘 刊期: 2011年第09期
50年前,我在中学念书.学校附近是解放军某团的团部,据说其前身是新四军的一个连队.团部的俱乐部里有间团史展览室,叙说抗战时期一些新四军伤员在江苏常熟沙家浜疗伤抗日的事迹,当时上海沪剧团已据此改编成《芦荡火种》,有点影响.我们曾去参观,我看后就想,怎么没有治伤的介绍,难道在老百姓家里住住会好吗?
作者:余小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规律的不断变化,很多人对热量的摄取往往超过自身消耗的需要,以至肥胖的人数日趋增多.有些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脂肪肝、脂溢性皮炎等,均与肥胖有关.因此,如何避免肥胖以及如何减肥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作者:谢昭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呼吸同我们的心跳、脉搏一样,伴随我们的生命不停息.它是人体与外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主要形式,没有了呼吸,整个机体的废气(二氧化碳)就无法排出体外,生命活动也就无法进行.中医理论认为呼吸与人体脏腑、血液、津液都有密切的联系.肺主气,掌管呼吸,肺的宣发就有排出浊气的作用.影响呼吸的因素还有血液的运行以及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中医认为血液、津液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而血液和津液又是气运行的载体.此外,肾也与呼吸有关系,肾主纳气,使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古代养生家很重视呼吸调养,通过一些调息、吐纳的方法来锻炼呼吸,从而调整脏腑功能的阴阳平衡,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下面就介绍一下有关呼吸的保健方法,供大家参考.
作者:苏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刘备亲率大军与陆逊大战,遭到惨败,逃入白帝城,至次年四月病死.他于病重时,遣人到成都召诸葛亮,于是有了千古流传的“托孤”一幕.白帝城距成都约600公里,而古代蜀道艰难,往返颇费时日,说明刘备肯定是死于病程较长的绝症.
作者:袁秉煃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居室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有关居室除尘除菌、防污染等方面的细节,才能营造出清洁舒适的环境,达到养生保健,防病强身的目的.一、装修防污染居室人住之前大多都会进行装修,但是不少家庭盲目追求豪华装修,尤其是在繁华的都市,殊不知,这样会带来居室空气的污染,破坏家庭清洁的氛围.家庭装修用的大芯板、胶合板、塑料壁纸、化纤织物及油漆涂料、防腐剂、石材等可释放出数百种污染物.
作者:白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此时,可听风播桂雨,可圆秋山红叶梦,可品秋菊之落英,可赏皎洁之皓月,可登名山望远……,难怪清代诗人蔡云感叹:“赏菊山塘尚胜游,一年游兴尽于秋.”秋色诱人,曾使得多少诗人怦然心动,挥毫赋秋.
作者:缪士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三平”即平常饭菜、平和心态和平均身材,以打造健康生活.平常饭菜:一荤一素一菇据说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一个新的口号:21世纪合理的膳食结构就六个字:一荤一素一菇.我现在就这样,每顿饭有一个荤菜,鱼啊肉啊鸡蛋啊,鸡鸭鱼虾都可以.一个素菜,萝卜啊青菜啊,几种蔬菜混在一起.第三,一个菇,蘑菇、树菇、金针菇、黑木耳或者海带、草菇都可以.
作者:杨美荐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儿子青春期的到来非常突然.刚上初一不久的一天,儿子有点感冒,说话的声音变得怪怪的,有点沙、有点哑、有点粗,他老是感觉不舒服,我以为过几天感冒好了声音也就自然回到原来的样子.可是,真的就那么快,那么突然,就从那一天起儿子的童声就彻底和他说再见了.初一时的儿子还完全不管自己所谓的形象,衣服随便穿、脸是胡乱洗、头发随便找个理发店理,可读初二的儿子出门时会到镜子前面整理一下头发,他会主动提出来要换一件干净的衣服,理发回来要到镜子前面左顾右看,还抱怨着理发师的水平太低.
作者:陆明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有的老年人到了七十三岁或八十四岁的时候,有如红日西坠,心惧不安,处在惶惶不可终日之中.因为孔子是七十三岁、孟子是八十四岁逝世的,当时人们对这二位圣人十分崇拜和迷信,认为普通百姓活不到圣人的寿命,所以民间就有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之说,从此,代代相传,流行甚广,害人匪浅.今非昔比,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和医疗保健水平不断提高,人的寿命也相应延长,现今我国人均寿命已七十岁以上,比孔子时代人的寿命增长了一倍之多.现在民间有个顺口溜:“幸福生活人长寿,六七十岁有劲头,八九十岁活得好,百岁老人没活够.”
作者:刘振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