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白杰;桂立辉;胡雪原;张文;王守英
粉尘污染是冶金行业烧结生产的主要危害,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相当严重的.国家和企业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根据鞍钢烧结总厂1989~1998年10年期间投入的资金和获得的效益,对其防尘设施进行了防尘工程评价,投资与效益比为1∶2.23,其结果证实该厂防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非常显著的.
作者:赵秀君;李小丽;徐海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了解高温与噪声联合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选择76名噪声接触工人为接触组,113名同时接触高温和噪声的工人为复合接触组,另选47名不接触高温和噪声的人员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接触组和复合接触组的高血压检出率、心电图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后者高于前者.但两组心电图异常的类型有所不同.两组的高血压检出率和心电图异常率均随工龄延长而明显增加,高血压检出率增加趋势更为明显.提示:作业工人复合接触高温和噪声比单独接触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要大,且高温和噪声在影响心血管系统方面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作者:杨长春;陶厚福;王德玉;谢金全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使用川芎嗪静滴治疗矽肺患者的胸痛症状,效果明显.对类似病人有借鉴意义.
作者:周梅荣;赵晓玉;赵金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们在组织职业病诊断时,发现过去近20年没有出现的快型矽肺在某石英石粉碎个体加工厂出现,1996~1999年在这个小厂发生10例矽肺,现将调查、诊断、死亡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尹明礼;戢友祥;余涛;何志民;所莫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了解某石化炼油厂工业噪声对120名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情况,我们对1999年噪声作业场所的噪声测定结果和2000年噪声作业工人职业性体检结果进行了分析.
作者:王连茹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研究了三甲胺的测定方法和采样方法,用碱处理色谱柱及固体吸附剂,减少吸附,是本方法的特点.本法对三甲胺的检测限为6.35 μg/ml;测定精密度用相对标准偏差表示为4.59%~6.14%;解吸效率为93.9%~97.4%;样品可在10 ℃冰箱中保存7天,解吸效率大于90%以上;当浓度为140~223 mg/m3时,采样效率大于96%;200 mg硅胶穿透容量为2.38 mg;应用本方法测定空气中三甲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简便易行,本研究符合监测规范化方法要求.
作者:陶雪;宋景平;季永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对某麻纺厂541名接触噪声女工和非噪声作业女工120名的调查结果表明,持续接触噪声者神经衰弱综合征患病率达58.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接触噪声强度与神经衰弱综合征患病率之间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脱离噪声作业1年以上者神经衰弱综合征患病率明显下降,说明噪声性神经衰弱综合征是可以恢复的.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接触噪声强度,而与工龄无明显联系.
作者:涂白杰;桂立辉;胡雪原;张文;王守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探讨离退休职工心理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成都市202名离退休职工进行了心理卫生调查.结果表明,离退休职工心理卫生状况较好,阳性项目数和精神病性、偏执、敌对性、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等8项均低于中国正常人常模(P<0.01),仅躯体不适高于常模.离退休女职工的恐怖高于男性.离退休不足2年和有婚姻缺陷者的心理障碍较突出.年龄、经济收入和担任行政职务对离退休职工心理卫生无明显影响.提出了针对性保护措施.
作者:李昌吉;龙云芳;詹承烈;王文静;张骏;孙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报告了集宁电焊条厂的劳动卫生状况及工人的健康情况,结果表明,该厂锰污染较严重,尤其是配料车间,锰尘、锰烟浓度都超过国家标准,必须加强厂内劳动卫生管理.
作者:张慧文;卢宏英;敖红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对钢铁企业1152名不同噪声暴露剂量职工、288名低噪声暴露(对照)人群的血脂水平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高胆固醇血症发生率明显随噪声暴露剂量的增加而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证实,在调整了年龄、饮酒、肥胖等可能的混杂因素干扰后,累积噪声暴露量的OR=1.022,P=0.033.提示累积噪声暴露量是高胆固醇血症的危险因素,二者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体重指数、年龄、饮酒也是血清高胆固醇的危险因素.噪声暴露是引起工人血清胆固醇升高的原因之一.
作者:曹多志;吴金贵;邱杏娣;李会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第二十六届国际职业卫生大会(26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Occupational Health,ICOH2000)于2000年8月27日至9月1日在新加坡的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作者:王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介绍了紫外线防护膏膏体研制、实验室研究、安全性评价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膏体理化指标、防护性能、微生物及铅、汞、砷各项指标均达到国标规定要求,遮光率可达81%~86%.现场应用后,可有效防止中长波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减少日光性皮炎和光敏性皮炎的发病,达到了防护目的.
作者:白永利;梁桂香;纪玉良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工伤保险是受保劳动者因工或因职业病负伤、致残乃至死亡,从国家获得的伤残医疗服务、康复服务、伤残补偿和遗属养育金等方面的待遇,并仍能享有基本生活的一种保障机制[1].它对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苗丽壮;李涛;傅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车间空气中化学毒物的监测是劳动卫生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空气卫生监测为制定和实施劳动卫生标准及诊断职业病提供依据,也可用来评价生产环境质量状况,作为进一步改善生产环境质量的依据.二硫化碳是一种脂溶性易挥发液体,是生产粘胶纤维的重要原料,其毒作用的靶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亦可影响其他器官、系统.因此,开展车间空气中二硫化碳的监测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下面就有关车间空气中二硫化碳的监测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苏拥军;毕勇毅;王福元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探讨地质勘探行业呼吸性粉尘浓度与总粉尘浓度的关系,为利用历史总粉尘测定资料进行呼吸性粉尘浓度的估算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用3种采样器对地质勘探行业9个省(自治区)地质勘查局地勘接尘作业的呼吸性粉尘浓度与总粉尘浓度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地质勘探行业接尘作业呼吸性粉尘浓度与总粉尘浓度的比值为1:4.6~4.8.
作者:阎跃进;柯喜妮;陶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探讨大剂量吡哆醇(PN)对睾丸结构和功能损害的分子机制,研究其对睾丸一氧化氮合酶(NOS)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采用吖啶橙荧光染色法显示睾丸细胞DNA和RNA,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法显示睾丸细胞NOS,采用原位缺口平移技术检测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数目.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注射PN 3 d,大鼠睾丸间质细胞NOS反应活性轻度增加;注射PN 7 d后,大鼠睾丸细胞DNA和RNA荧光显色明显减弱,间质细胞NOS活性明显增强,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数目(38.41±8.20)较相应对照组(11.39±4.86)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大剂量PN腹腔注射后,大鼠睾丸细胞NOS活性和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增加,这些变化可能是PN损害睾丸结构和功能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李积胜;焦富勇;徐鹏霄;Yunichi Takuma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德国是一个工业发达国家.本文试图将德国的劳动医学与劳动保护机构的设置,以及劳动卫生医师的职责和近年来职业病发病情况介绍给国内的同行们,仅供参考.
作者:陈葆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探讨石油重芳烃的毒性,选用大鼠、豚鼠及家兔,采用经口、呼吸道及皮肤、粘膜染毒途径,对石油重芳烃的急性毒性、蓄积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油重芳烃的大鼠经口LD50为3 160 mg/kg;急性中毒表现为发抖、嗜睡、活动减少、严重腹泻、不思饮食、直至死亡.大鼠皮肤涂敷剂量达4 000 mg/kg和以10 mg/L吸入染毒2小时均未出现死亡;家兔皮肤及眼刺激强度为轻度刺激性;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试验为中等致敏性;大鼠蓄积试验为强蓄积性.结论:石油重芳烃经口急性毒性属于低毒物,经皮及粘膜为微毒物,对皮肤和眼有轻度刺激,有中等致敏作用和强蓄积性.
作者:吴刘松;胡道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对南宁市105家不同性质企业进行了职业危害调查,结果表明,105家企业目前存在的职业危害状况比较突出,表现为各生产作业点达标率较低,大多数企业同时存在二种以上职业危害因素.调查提示,今后卫生工作的重点,一是对国营企业进一步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的治理,完善防护设施的配备和正常运转;二是对集体、私营企业加强监督监测力度,合理调整生产布局,做好通风除尘排毒;三是做好三资企业职业卫生教育和健康监护,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邓国义;蓝善坚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应用纳洛酮(Naloxone)静脉注射抢救急性海洛因中毒昏迷20例,结果2例死亡,18例抢救治疗成功,苏醒时间3分钟~4小时,提示纳洛酮救治急性海洛因中毒疗效显著,苏醒时间短.
作者:柯锋;张庆年;钟东明 刊期: 2000年第06期